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都姓“朱”,百姓吃猪肉都得掉脑袋?朱元璋做法令人佩服

明朝皇帝都姓“朱”,百姓吃猪肉都得掉脑袋?朱元璋做法令人佩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34 更新时间:2023/12/17 2:40:24

我国封建时代的礼仪规范极为严格,除了行为举止有诸多规则需要遵守,语言和书写也有不少限制,“避讳”就是其中一种。《公羊传·闵公元年》中所提到的:“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基本就是封建社会在避讳时需要遵从的大原则。

所谓避讳,其实就是指在语言和书写中不能直接提及君王或者尊长的姓名。举个例子,前几年我国热播的一部电视剧《琅琊榜》算得上是少数制作精良的古装剧,剧中的主角梅长苏在为一本书做批注时为了不直接书写自己母亲的名字,特意将字减了笔画。结果这本书被静妃无意中看到之后,就开始对梅长苏的身份起了疑心。

▲梅长苏剧照

01

在历史上也有许多关于避讳的事,清朝时期兴起的文字狱很多,就是由避讳而起。康熙年间,在清人庄廷鑨冒名出版的《明书》中,曾经因为直接书写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名字,没有避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责。整个出版到买卖的环节中株连了数百人,其中有70多人被判处死刑。雍正年间,查嗣庭用了诗经中的一句话“维民所止”为科考题目,结果“维止”二字被人附会为将“雍正”二字“砍头”,结果查嗣庭不但死后被分尸,连儿子都被朝廷给杀了,更是祸及其他家人。

还有唐代大诗人杜甫,因为他父亲的名字中有一个“闲”字,母亲的名字是“海棠”,所以杜甫所有的诗中都没有用过“闲”字,他也没有写过海棠。不过比起另外一位唐代诗人李贺来,杜甫已经好得多了,他只是在写诗时不能用一些字而已。而李贺因为避讳居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因为李贺的父亲名字中有一个“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

▲科举考试画像

02

不过在明代,避讳制度却相对宽松一些。但是在不同的皇帝当政时,也有不同的规定。当时的《大明律》是这么规定的:“凡上书,若奏事误犯御名及庙讳者,杖八十。余文书误犯者,笞。若为名字触犯者,杖一百。其所犯御名及庙讳,声音相似、字样个别,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

按照这个规定来看,如果使用发音相同和形状相同的字,那么不算犯讳。如果皇帝的名字是两个字而书写,言语中只用了一个字,也不算犯讳。朱元璋当政的时期,避讳制度相对比较严格,例如“元宝”中的“元”和“朱元璋”的“元”是一样的,当时的元宝就全部改成了“通宝”。

▲朱元璋剧照

朱棣当皇帝的时候,除了将“无棣”这个地方改名为“庆云”,其他的也没那么讲究。在朱棣之后,明朝的避讳制度就更为宽松。例如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等皇帝的名字,其实都有比较常用的字,但是在明代留下来的公文中可以看到,并没有特别需要避讳的。朱瞻基更是在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宣布,不需要对自己的名字进行避讳。

03

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执政的时代,有一些避讳,但也不是非常严格,例如紫禁城内的“厚载门”就没有改名字,不过大臣张熜为了避讳倒是自请改名,皇帝给他赐了个名叫做“孚敬”。但是这也是在嘉靖十年发生的事,可见嘉靖皇帝对于避讳也没有要求得十分严格。

▲嘉靖皇帝朱厚熜剧照

总的来说,在明朝时期,皇帝们对于自己的名字,并没有要求臣民十分严格的避讳,在明万历皇帝之后,要稍微严厉一些,但是总的来说比起其他朝代来说已经好很多了。

不过明朝的皇帝都姓朱,“朱”与“猪”同音。就算其他的字这些皇帝们不在意,然而猪这种主要用于宰杀食用的动物,当真是避无可避了。总不能让百姓吃一口猪肉都得担心掉脑袋吧。在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很是为这件事伤了一番脑筋,不过后面他想出的办法的确令人佩服。

▲家猪照片

首先,老朱家肯定是不能改姓氏的。那么就只有让猪改名字了,朱元璋甚至还打算将猪称作“肥肥”。但是后来有一位大臣提议,改为“豕”(发音为shi)或者“彘”(发音为zhi),朱元璋也就欣然同意了。

结语

猪肉是中国人主要的肉类来源,朱元璋向来务实,不可能让大家不杀猪甚至不吃猪肉,所以才改了猪的称呼。不过他的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却干了不让人养猪的事儿,朱厚照曾经下令,全国不能养猪也不能吃猪肉。但是这个规定实在太难执行,所以也没能坚持多久就不了了之了。

参考资料:

《公羊传·闵公元年》

《大明律》

更多文章

  • 宋江若是不受招安,创业成功当上皇帝,哪四位梁山好汉会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江招安害了众位好汉,宋江怎么成为梁山之主的,宋江为什么能当上梁山队伍的领袖

    但是由于创业压力实在是太大,所以最高领导人宋江不顾其他合伙人如鲁智深、武松等人的反对,硬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算是被成功收购,摇身一变从草台班子成为了正规军,不再需要去流窜抢食,但同时也成为了朝廷手中的一把刀,不得不去到处征讨其他起义军,最终导致了梁山集团的全体覆灭。 那么宋江若是始终不接受招安,

  • 南宋奸相史弥远有多牛?暗通皇后废立皇帝,擅权两朝26年却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宋史弥远有多厉害,宋朝奸相都有谁,南宋四大奸相最后下场

    岳王庙门前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公道自在人心,忠奸之辨要看对江山社稷的功过。有些人即使过了千年也很难评判其功过是非,但也有些人即使在当时也能让人一眼辨识清楚是忠是奸。01说到两宋可谓是名臣辈出,其中忠奸皆有之,而且大宋的奸臣可谓是个个鼎鼎大名,在话本小说里也都是经典的白脸人

  • 在葡萄牙发现两封信,解答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很多人无法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为什么不把葡萄牙赶走,明朝灭亡的全过程,葡萄牙记载明朝的历史

    明朝的创立颇具传奇性,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十分卑微,早年更是在街上当过乞丐,不过他性格极为坚韧,凭借着优秀的个人能力成为一方诸侯,而后更是横扫群雄,击败南方各个军阀,建立大明王朝。而后朱棣发动兵变,夺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频繁讨伐北元残余势力,为明朝开疆拓土。明朝后期,局势十分混乱,在起义军和清军的威胁

  • 明朝版花木兰,代领夫职抗击清军,唯一靠军功进入将相列传的巾帼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花木兰,花木兰立军功,花木兰替军杀敌的故事

    秋瑾烈士名篇《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为世人所传唱,这不仅是因为其中的气节,更是对秋瑾作为一名女性,却能做出很多男人都无法做到的壮举的一种赞赏。纵观历史,沙场之上谁说女子不如男?01中国封建时代虽说一直是男权社会,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出彩的女性流芳百世。从古到今,一直流传着

  • 大宋传奇人物,出生时乌鸦满院,留下算卦之法至今无人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宋奇案杨家老太太算卦,宋代算命的真实故事,宋朝十大算卦大师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科学社会,人们从小便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对一些封建迷信之事更是嗤之以鼻。不过万事无绝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项封建迷信的学派算卦,这种技术往往十分吸引人,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即便是现代,民间依然存在大量算卦先生。在宋朝就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出生时满院都是乌鸦,留下的算卦法至今都无

  • 明代最憋屈的皇后,救天子于刺杀却遭记恨,最终被其放任葬身火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人生莫作妇女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中国经历了漫长的男权社会,妇女的悲惨遭遇可谓是一言难尽。不只平民女子身不由己,即使在富贵人家,甚至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一旦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同样难得好下场。01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明世宗朱厚熜依然膝下无子。对于一朝天子而言,没有诞下皇子其皇位就不算彻底稳固

  • 蒙古大军踏平欧亚,为何却被明军打得落花流水?成吉思汗早有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吉思汗与蒙古决战,成吉思汗对蒙古帝国的掌控度,蒙古大军横扫欧洲打到了哪里

    从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元代军队凶猛无比,所占领的领土更是广袤无垠。从亚洲到欧洲几乎战无不胜。《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中说道“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这也就是世界对这个民族的最大感受。然而这个让世界惊惧的民族实际拥有的骑兵不过才20万,那他是怎么实现入侵

  • 宋徽宗被俘虏九年生下14个孩子,他经历了什么?真相很难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宋徽宗时期,大臣张择端绘制了举世闻名的国画《清明上河图》,画中生动形象地描述出市民生活的繁荣景象。但真实的状况,真的如同张择端描述的这样吗?实则不然,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最后甚至爆发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灭亡,皇帝被俘。而宋徽宗被俘虏九年生下14个孩子,他经历了什么?真相很难启齿。 宋仁

  • 靖康之耻后,宋徽宗在金国有14个孩子,是否代表他过得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被金国的谁俘虏,靖康之耻宋钦宗的后代,靖康之变宋徽宗

    出城以后士兵悄悄商量,皇帝年纪那样小,不值得自己献出忠心,还不如推选赵匡胤为皇帝。于是在第二天就给赵匡胤穿上黄袍,高呼“万岁”,史称“黄袍加身”。朝代的更替是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封建社会也在改朝换代之中孕育出更多的文明。古代女子一直都地位低微,不论是在盛世还是乱世,女子总是最容易受伤的群体,宋徽

  • 元朝遭遇毁灭的实情:看似出自朱重八之手,实则他就是个捡漏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皇觉寺和尚朱重八,元朝十大历史事件,朱重八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就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人类总是渴望着统一和安定,但一个国家建立时间久了就会矛盾重重,人民会因为失去活下去的希望而出手推翻政府的统治。所以几乎大一统的王朝都是灭亡在人民手中。01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应天府见证了一个新王朝的诞生。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