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蜀国的实力本就弱于魏国,但却一直以正统自居。因此蜀汉政权便一直希望能够消灭曹魏,重新入主中原,并最终消灭东吴,再度一统天下。于是就有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行动,其后又有了姜维九伐曹魏的战争,而这些战争行动却并没有夺取中原寸土,反而透支了蜀国国力。故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便有了《出师表》中所说的“益州疲弊”的后果。
[var1]
刘备时代,蜀汉在汉中的防御部署,是实行拒敌于外的战略,派兵驻守汉中外各关隘要点,坚守不出,魏军久攻不下,粮草断绝,便会自行退去。姜维接任大将军后,认为在汉中外实行重点防御,虽然不会失败但是难以大胜,因此姜维改变了汉中的防御体系,实行诱敌深入击其惰归的边防策略。
[var1]
曹操死后,魏国历代国君并非昏君,都是励精图治,治国有方的治国之君。相比蜀国要好的多。在曹操死后北方基本都已经稳定下来了,百姓也都认可了魏国。魏国对于蜀国和吴国基本上是守多攻少。专心的休养生息,因此魏国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反蜀国由于常年征战而民有饥色,国力在不断的消耗。魏强而蜀弱,魏国民富国强,蜀国内忧外患。魏国先灭蜀国是情理当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