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前前后后有着500多年的周期时间,一开始公元前770年,秦襄公率领兵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周天子下诏分封秦襄公。 也就是这样的天子赏赐,秦国才正式成为周朝时期的诸侯国。到了秦穆公统治阶段,歼灭西戎部落,一举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紧接着到了战国初年,秦国也经过百年的下坡路,导致魏国趁机夺取了河西大部土地,秦国版图大幅缩小。
一直等到秦孝公上位时,秦孝公大力支持改革,重用商鞅,对国家的军事,政治,农业,奖惩都做了大规模的变法,深入人心,才使秦国富国强兵,人丁兴旺,一步步走上了战国时期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开始亲政,铲除吕不韦和嫪毐的势力,独霸一方,开始独揽大权,加强自己王权,重用白起、王翦,王贲,蒙武蒙恬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在军队武器装备上也大大改进,秦国箭弩在六国当中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强,铸造的青铜剑工艺也是大大超越同时期的其他六个国家,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先进武器装备做基础,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var1]
王翦
其次,在秦国制度中,必须要有军功才能让一个家族逐渐的走上光宗耀祖的道路,打个比方,一个普通的家庭子女参军,如果履历战功,杀敌无数,那不仅自己能步步高升,而且能得到大大的金银赏赐,还有良田的给与,这样国家给了士兵良田耕种,让自己家人有了地种,每年粮食收成起码有了依靠,要知道,在封建社会,土地那可是一个家庭的命根子,有了地,一家人温饱口粮就有了着落。这对于一个穷苦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个巨大的诱惑。如果几年打下来,说不定升为百夫长也不是不可能,那就是几十亩地,赏百金封百户,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话一点不假。秦国将军白起就是一个出自普通家庭,因为作战勇猛,战功无数,得到当时秦国宰相魏冉青睐,升为大将军,后来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大秦的版图扩大做出了卓越贡献。所以秦国在用人,奖惩士兵上做的很有一套自己的制度,以至于秦国士兵打仗都是冲锋陷阵,死战到底,毫不退缩。
再者,嬴政自己作为君王,有着非凡的政治手腕,雄才大略,唯才是用,不计前嫌,这是其他六个国家君主没有的独特自身技能,要知道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才是决定帝国未来盛衰的始作俑者,皇帝聪慧过人,治政有方,重用人才,作为帝王,让自己的百姓子民食有粮居有所,有功就大大的赏赐,有罪也不轻易放过,多行利民之事,这样的国家能不强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