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敢说自己养兵百万不花钱?全靠此制度,也埋下灭亡祸根

朱元璋为何敢说自己养兵百万不花钱?全靠此制度,也埋下灭亡祸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45 更新时间:2024/2/17 4:49:29

究其原因,是由于自北以来,社会上重轻武,中央裁抑军队,导致军人地位下降。相应的士兵待遇也不断下降,因为军户不允许从事副业,军官则把吃空额当作收入来源,无疑使得正规军的战斗力大为下降。原来地位较高的军人不仅成为处于农民之下的阶层,而且成为不务正业的反面形象。军人地位的不断下降,导致正规军的士气日益低落,军队成分日益繁杂而不堪大用。

明代的卫所兵制解决了后勤给养的问题,使得财政负担减轻,其特点是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屯田成为各级军队指挥官的重要职责之一,依当时规定,边地卫所的守屯比例为三分守城,七分屯田,这样做节省了大量军费开支。明太祖朱元璋曾以此自豪宣称:“联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钱。然而军队的战斗力训练程度、却因为大量的屯垦任务而日渐削弱。

加之军籍和民籍严格分开,具有军籍的人又分为两种:军官与士兵,这两种人都有军田,而且都是世袭。军官世袭变成了贵族,士兵世袭,变成了农奴。士兵世袭又是一人从军就永为军户,永不和民户混杂。尽管长处在于兵源有保证,士兵生活较稳定,但作为世袭贵族的军官由于生活太有保障,而一代又一代的懒散下去。作为世袭农奴的士兵则终身任人驱使,前途没有希望,不断的逃亡,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卫所兵的战斗力。

明代重文轻武之风更盛,科举之兴盛也超过前朝。科举入朝成为各阶层最往的坦途,武业更贱,卫所兵的士气、地位日益低下,战斗力也更加参差不齐。正所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被排斥在科举仕途之外的军户子弟们社会地位显得低下,明代又有对罪犯充军的所谓“恩军”制度,无形中让军户的社会形象更加不堪。明代商业开始发达,商人虽不入上流,却也因生活富足而被另眼看待,惟有军户被严格束缚在屯地上,不得经商为业,又使得军户的士气和生活状况始终低下,对于正的训练、征战没有多少积极性可言。

更重要的是,明代的兵制规定在战时由朝廷临时派将授印,组成战时军事领导机关,然后从卫所调兵归属其指挥,在出战时又往往拆散各卫所的原有编制,把他们重新组合,划拔给各将领,这样就造成指挥协调、管理等各方面的不便。再加之明代政治的绝症是太监当国,战时喜用文臣为帅,太监监军,即所谓的“监军太监”,这些太监大多只知道贪污敛财,由此上行下效,军队的战斗力和纪律也就可想而知了。

参考资料

【1】明朝卫所制度研究

更多文章

  • 如果将建立南宋的赵构换为李世民,那么南宋能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构会成为第二个南宋吗,赵构是南宋的最佳选择吗,赵构为什么能建立南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历史不存在假设,但我们可以用假设来讨论问题,证明论点。赵构是南宋最不靠谱的皇帝之一,他唯一的贡献,大致只有延续了宋朝的血脉,我们先看看赵构都干了哪些荒唐事。一、赵构南逃建炎三年,金军大举南下,想要直接覆灭南宋,赵构得知消息便一路南逃,其实当时赵构虽说直属部队不多,但大江南北还

  • 他是朱元璋的女婿,朱元璋为何执意要杀他,背后的原因让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最小女婿赵辉,朱元璋为何杀了女婿,朱元璋女婿欧阳伦以死谢罪

    朱元璋在惩治贪官污吏这一块儿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根据《大明律》的规定:犯有贪污罪的官吏,一经查实,一律发配到北方荒漠之地充军;官吏贪污银子六十两以上的,处以枭首示众之刑。后来又降旨,今后贪污受贿的,不必以六十两为限,全部杀掉!只要贪污六十两就要杀头,明朝初年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300多人民币,六十两就

  • 武比不上赵匡胤,文不及宋徽宗,但宋朝人民最爱戴这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和宋徽宗,宋徽宗与赵匡胤谁厉害,宋朝皇帝对赵匡胤的评价

    在他刚亲政时甚至被迫像北方民族屈辱求和,进贡岁币,他祖宗的王朝传到他这一代险些不保,但就是这样一手烂牌,在他的不懈奋斗下成为一代盛世,他就是宋仁宗,赵祯。宋朝是重文轻武的传统,对文官比较宽容,宋仁宗把这个传统发挥到最大。法律上不能打大臣,不能辱骂公卿,不是谋反不能杀戮,又有系统的言官制度,一次言官奏

  • 印度洋有一明代石碑,翻译内容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印度洋发现郑和下西洋的石碑,印度洋发现明代石碑,郑和是如何穿越印度洋的

    郑和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一个出现在小学课本教材里的著名人物。他在十五世纪中期,不仅对明朝,乃至世界来讲的航海事业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郑和也被称为十五世纪明朝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出生和户籍在史料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关于他最初的记载是,十四世纪八十年代,郑和跟随蓝玉回到京城,到达京城后入

  • 村民修房挖出南宋古墓,考古学家看到墓志铭后,大骂墓主不要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人去世后都会在自己的墓前立一块碑,以写明去世之人一些简要的信息。而在古代,有些人去世后便在自己墓前立一块碑写自己的生平,即墓志铭。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件由墓志铭引起的事件。正文首先介绍一下墓主人洪起畏,字义立,号拙全老人,临安於潜人。他的祖父是嘉定二年的进士,曾经任过御史、尚书,“忠贤乃命脉,公道实

  • 尴尬的皇帝——宋仁宗,分明是自己的皇位却一直有备胎在陪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仁宗的皇位之争,宋仁宗皇位传给谁了,宋仁宗怎么继承皇位

    尴尬的皇帝——宋仁宗,分明是自己的皇位却一直有备胎在陪跑!但其实在赵祯出生之前,宋真宗就已经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继承人了,这个故事也许充满了心酸与无奈,这差点就成为皇帝的宗室子弟到底是谁,而其中又有一些什么事情让宋真宗差点立他为太子。这个故事还要从宋真宗五个儿子接连夭折开始说起,开始相信命运的宋真宗一度

  • 戚家军最后的悲歌:集体讨薪被朝廷血腥屠杀,明朝不亡天理难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这次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在《戚少保年谱耆编》中记载戚继光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戚继光在驰援台州打了胜仗,但是戚继光感觉军队的战斗力不行,他想组建一支自己的军队。对于

  • 水浒传中宋江为何要请卢俊义上梁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江为什么逼迫卢俊义上梁山,宋江如何让卢俊义上梁山的,宋江为什么要去帮助卢俊义

    五大汉是晁盖心里的最佳人选 晁盖很明显的并不想让宋江接班,具体的原因他没说,但我们能通过一些细节看出。比如宋江为达到目的经常会用上一些损招;比如宋江在军纪方面一向管得不严,只要兄弟们喜欢就行。这也许就是晁盖不看好宋江的原因,感情归感情,但你黑三郎真的不适合当大哥。在晁盖看来,梁山在宋江手里的发展,

  • 明朝郡王的封号,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郡王太多封号不够用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郡王封号是什么,明朝郡王加封过程,明朝亲王怎么管理郡王

    至于说封号不够用,这种情况在明朝初期和中期的时候,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而到了后期的时候,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明朝就快要到头了。想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简单来介绍一下,古代的封王制度,以及明朝的宗室政策。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秦朝。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名义

  • 南宋曾经打败过蒙古铁骑,甚至干掉了大汗蒙哥,蒙哥那么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相反,历史上真实的蒙哥,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袖。正是因为他的存在,蒙古帝国暂时避免了衰落的趋势,并且得以继续扩张,最终成为了那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毫不夸张地说,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缔造者,而蒙哥则是蒙古帝国走向极盛的领导者。至于说蒙哥最后战死在钓鱼城外的结局,这其实也不是蒙哥本人能力不行,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