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中韩国最为弱小?秦国连续打击韩国40年,才彻底降服韩国

战国七雄中韩国最为弱小?秦国连续打击韩国40年,才彻底降服韩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75 更新时间:2024/1/25 22:45:42

[var1]

申不害实际用的是一个手段,一个权术,他变法的核心就是术,这个术就是权术,也就是君主驾驭臣子的一种方法。先秦法家到最后是讲法术势,申不害重视的就是这个术。这样,在申不害的主持下,史书记载:“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也就是申不害担任相国这十五年,没有一个诸侯敢攻打韩国。所以韩昭侯时期,应该说是韩国的一个顶峰时期。

申不害改革的重点是“术”, “术”讲的是国君如何控制大臣,是君主驾驭大臣的手法,但这对于富国强兵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此韩昭死后,韩国很快就衰落了。作为邻国秦国开始图谋弱韩国。

[var1]

秦国削弱韩国是从公元前294年开始的。在公元前293年,秦国有两个大将是战国时期四个著名的将领之一,第一个就是白起。白起非常能打,杀人极多。秦国灭整个天下杀了120多万人,白起一个人就杀了90多万,所以白起有个绰号叫“人屠”。这个人在伊阙,也就是洛阳东南和韩、魏两国联军打了一仗,一下子杀了24万。

[var1]

到公元前290年,韩国被迫把200多里的土地全部割给秦国。到了公元前263年,白起干脆把韩国太行山以南的地方也给占了。再往后到公元前262年,秦军又占了野王,就是今天河南的沁阳。这是个咽喉地带,韩国的土地很怪,这个国家的领土有一部分是在山西南部,有一部分是在河南,另外在河北还挂了个角。野王是韩国山西和河南的领土连接的一个咽喉,野王这个地方一丢,韩国在山西的这一块国土和河南的都城新郑就完全失去联系。这是一个郡,有17座城。韩国没有办法,一被割断以后,整个山西这一块只好献给秦国,这样它的领土面积更小了。

[var1]

秦国是从公元前294年开始打击韩国, 连续打击了40年 ,到公元前254年,史书记载韩国入朝,它的国君去朝拜秦国的国君,成了秦国的附属国。这还不算,秦王赢政即位以后,吕不韦执政期间秦国的军队继续向东打,攻占了韩国的13座城,又攻占了魏国的一大块土地,在今天河南的濮阳又建立了一个东郡,把北面的赵国、燕国和南面的韩国、魏国割断了,南北合纵无法进行了。

[var1]

等到韩国快要灭亡的时候,它在山西、河北的国土全部丢光,只剩下今天河南的南阳和新郑这样一个狭小的地带。所以在公元前231年,赢政正式打响了统一中国的第一枪——灭韩。这一年,秦王嬴政首先派兵攻灭了韩国在河南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南阳,南阳之战打得非常顺。南阳拿下以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派驻守在南阳的秦军,向韩国的都城新郑(今天河南的新郑)进兵。这一仗打得更顺,韩国几乎没有组织起来有效的抵抗就完了,最后一任韩国的国君韩安被俘虏。

更多文章

  • 秦赵长平之战,三晋之中军最强大的赵国到底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赵长平之战到底死了多少人,赵国派谁镇守长平三年

    [var1]兵力方面。前期对峙时,秦赵双方各自出动四十万大军,后勤辅助人员更多。后期双方换将,秦国增兵,关内15岁以上男子全部到了长平前线,而赵国根本没增兵,因为赵国人口远远少于秦国,而且燕国、齐国边境牵扯了大量赵军,赵国无兵可派。秦军在长平战场,不算后勤就有不少于80万的参战部队,而赵军只有40万

  • 战国时期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还打不过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国的胡服能打秦国吗,赵国vs秦国,战国时期赵国最强大的时期

    赵武灵王虽然在赵国推行了“胡服骑射”,但是无非就是:“命令赵国军队完全穿胡人的服饰,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戴着插有貂尾或者鸟羽的武冠,穿皮靴,加强训练马上射箭的作战。” 由于学习胡服骑射,赵国很快成为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诸侯国。[var1]秦国使用反间计,大肆鼓吹赵奢之子赵括才是秦军最忌惮的将

  • 战国七雄打了两百多年不缺粮,为何诸葛亮一直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为何要联吴抗魏,解密战国时期诸葛亮,诸葛亮真实战绩

    战国七雄拼的是经济实力,我们从三国时期的状况来看,养兵十分艰难,老百姓叫苦不堪。战国七雄打了200年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北伐总缺粮?在这个问题上,最核心的原因只在于一点——兵制。战国时期的兵制和三国时期大相径庭,完全不同的制度从而也导致了国家走向的根本不同。于战国而言,国家实行全民兵役,即每每打仗,

  • 战国七雄外的一大国,和秦国多次交手,最后还是被秦国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7雄为啥秦国只横扫了6个国家,秦国统一天下后谁又打败秦国,战国七雄赵国和秦国的关系

    西周初期,蜀王杜宇自立为帝,号望帝。杜宇在位时期,开疆拓土,使蜀国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公元前7世纪,杜宇氏禅让于鳖灵,徙治成都,始立宗庙,复称蜀王。作为战国七雄外的一大国,古蜀国曾经和秦国多次交手。不过,最终,到了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沿石牛道伐蜀,从而消灭了古蜀国。[var1]一商

  • 战国初期,魏国跨越赵国去消灭中山国,赵国为何不反对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时魏国为何要攻打赵国,魏国和赵国,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谁求情

    [var1]随着魏国的不断强大,赵国的力量逐渐下滑。赵国在赵献侯后期,国力开始衰败,中山国对赵国的威胁越来越大。中山国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所以它趁着赵国国势衰退,猛烈地攻击赵国。赵国面对中山国的猛烈攻势,可谓是独木难支,所以它将目光转向同为三晋的魏国。[var1]中山国对赵国的

  • 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仗都不缺粮,为何孔明总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孔明为什么缺粮,战国时的七雄最多都有多少兵力,战国时期的七雄现状

    孔明缺粮是有深刻原因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长距离运粮消耗巨大;其二、巴蜀子弟大部分上战场了,粮食产量不高。秦国之所以能以巴蜀作为粮仓,是因为秦国还有关中大粮仓,巴蜀的粮食主要通过长江供应伐楚之战的军队,并不用运回咸阳使用。另外战国时代的战争还可以取食于敌国,也就是攻占

  • 为什么春秋七国打的外族不敢抗,而到了汉朝打的刘邦不敢出头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七国之乱和刘邦的关系,春秋七国为什么打不过刘邦,汉朝为什么没被外族攻破

    ''春秋七国打得外族不敢反抗,而到了汉朝外族打得刘邦不敢出头”,这种论调是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孔子曾经曰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啥意思?如果没有管仲(也就是齐桓公执行的“尊王攘夷”政策),那么整个华夏都要披发左衽,华夏就不成个华夏了,这还不明显吗?华夏民族在春秋时期曾经相当危险,危险到要被

  • 孔子为什么会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孔子一生婚姻状况,孔子被称为圣人为什么还会离婚

    [var1]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族,后来殷商灭亡,周武王封邦建国,微子启建立了殷商遗民为主的宋国,而微子启的弟弟微仲也就是宋国的第二位国君正是孔子的十五世祖,不过其间政乱时有发生,孔子这一支传到孔子时候早已经没落了,实际上孔子的父亲也早已经不在宋国生活了,他是逃到了鲁国,并定居了下来,所以,实际上孔子

  • 战国时期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的齐国,为何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齐国和秦国有多强大,齐国为什么斗不过秦国,秦国能单挑齐国吗

    齐国被六国联军打败,险些亡国,这是它咎由自取。当然,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就是燕国。燕国被齐国灭亡过一次了,虽然在燕国人民的反抗下,齐国撤出燕国,但是齐国对燕国的倒行逆施使得燕国遭到了极大的损失。这使得燕国从燕昭王而下的君臣对齐国恨之入骨。为了报仇雪耻,燕昭王在奋发图强之外招揽天下人才。以乐毅为首的一批杰

  •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君主,赵武灵王年轻有为,为何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国最强盛时期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时秦国与赵国谁强,赵武灵王怎么让赵国强大起来的

    [var1]“梦中情人”带来的命运转折赵武灵王即位之前,其父赵肃侯根据国家战略的需要与韩国订立政治婚约,为赵武灵王选择了韩王之女为未来的王后人选。赵武灵王即位之后,继续与韩国巩固盟友关系,于是迎娶韩王之女履行婚约。这位韩夫人嫁给赵武灵王之后为其生下长子赵章。赵章生的非常强壮,不仅早早被立为太子,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