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赵国、韩国三家的都城都不在山西,为何山西自称“三晋”?

魏国、赵国、韩国三家的都城都不在山西,为何山西自称“三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01 更新时间:2024/2/17 5:05:13

[var1]

首先,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中除了齐国,其他诸侯国的都城都不是一直不变的。其中,就魏赵韩三家来说,魏国最终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韩国则最终定都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赵国则最终定都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一带)。由此,非明显的是,对于魏赵韩这三晋诸侯国来说,最终的都城都不在今山西省一带。既然如此,为山西省还自称为“三晋”呢?

[var1]

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虽然魏赵韩三国最后都没有定都在今山西省一带,但是,在三家分晋之初,三国的都城其实都位于今山西省一带。就韩国来说,韩国都城最初设在平阳,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魏国的都城则是在安邑,也即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一带;至于赵国,晋阳之战的发生地晋阳,就是赵国原先的都城所在地,晋阳就是太原的古称。

进一步来说,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晋阳之战具有重要的意义。晋阳之战是发生晋国四大卿大夫智氏、赵氏、韩氏、魏氏之间发生的一场兼并战,最终导致晋国的大臣智伯兵败身亡,智氏领地也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阳之战后,魏赵韩三家便毫无顾虑的瓜分晋国领土,而晋国国君成了一个傀儡,最终走“三家分晋”。所以,发生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的晋阳之战,加快了三家分晋的到来,可以说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

[var1]

从这一点来看,说魏国、韩国、赵国都起源于今山西省一带,也是可以的。另一方面,魏国、韩国、赵国都源自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而晋国的核心区域,则长期位于今山西省一带。在晋国历史上,发生“曲沃代翼”这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就是被封于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的小宗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晋武公,完全灭掉盘踞都城(今山西省翼城东南)的晋国大宗,直接篡夺了晋国君主的宝座。

在“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以“绛”为都城,在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一带。因此,在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虽然发生了变化,却一直在今山西省一带。在此基础上,魏国、赵国、韩国都出自晋国,所以被称之为“三晋”,而山西省也在之后自称为“三晋”。

[var1]

除此之外,在三家分晋之后,魏赵韩这三国都有部分疆域位于今山西省一带。即便是三晋都迁都到今河南省或者河北省一带后,都没有放弃在今山西省一带的疆域。就韩国来说,上党郡就曾经是韩国的疆域,上党郡包含今晋中市东南部等地。在战国中后期,上党郡的百姓不愿意归降秦国,而是愿意投靠赵国,这直接引发了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击败赵国,夺取了上党一带的疆域。

最后,就魏国来说,河东郡等地也是其山西省一带的疆域。河东郡,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北,顾名思义,为黄河以东的部分疆域。在战国初期,魏国以河东之地作为基础,甚至还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就赵国来说,晋阳所在的太原郡,也是其非常重要的疆域。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太原市区西南汾水东岸)。在战国后期,等到魏国、韩国、赵国全部失去了在今山西省一带的疆域后,意味着秦国已经在整体实力上碾压了三晋。

[var1]

换而言之,如果三晋还可以掌握在今山西省一带的地盘,无疑是可以秦国展开较量的,至少拥有了一定的缓冲空间,等到秦国占据了这一地区,三晋的灭亡已经是时间上的早晚了。所以,对于魏国、赵国、韩国这三晋来说,今山西省一带的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综上,虽然魏赵韩三国最终的都城都不在山西,但是,山西省自称三晋或者三晋之地,依然是没有争议的情况。

更多文章

  • 越国曾是春秋5霸之一,到了战国时期,为何战国7雄中没有越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时期吴国为何不吞并越国,越国为什么叫春秋5霸,越国没有战国七雄吗

    [var1]越国当初不在汉族人民聚集区,也就是说越国的文化等和中原大陆差异特别大,这就让的越国受到别人的排挤。楚国当时也跟越国一样,但是楚国的确更加聪明,他没有想着占领,而是选择了融合,这就让的中原大陆的人民对楚国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但是越国就不一样了,因为越国处的位置特别尴尬,其政治中心一直就在江

  • 蜀汉最后的王牌军!成都陷落时不出兵,数年后成吴国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汉灭亡后为啥吴国不帮忙,蜀汉伐吴吴国的损失,蜀汉伐吴吴国还剩哪座城

    虎狼之师而这虎狼之师的名字,叫做南中五部都尉。南中五部都尉中,有许多优秀将才,而其中最为优秀的,还要属南中五部都尉的统领霍弋。霍弋,字绍先,名将霍峻之子,曾担任黄门侍郎、监军翊军将军、建宁太守,在刘备去世、刘禅登基之后,曾多次领军讨伐乱贼,平多方叛乱在平定叛乱这一方面有着赫赫战功。公元263年,魏国

  • 战国七雄中,谁第一个称王,谁最后一个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七雄排名第一名,战国七雄哪国称霸最久,战国七雄的地盘在今天谁是最强的

    在此基础上,正是因为战国七雄都已经僭越称王,这意味着周王室的权威几乎荡然无存了,这也为周王室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虽然最后王爵,不过,在称王的时间上,自然有先有后的。那么,问题来了,战国七雄中,谁第一个称王,谁最后一个称王?[var1]一首先,在战国七雄中,楚国是第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国,这是因为楚国早在

  • 战国七雄中韩国最为弱小?秦国连续打击韩国40年,才彻底降服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七雄韩国实力,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战国末期秦国是如何灭掉韩国的

    [var1]申不害实际用的是一个手段,一个权术,他变法的核心就是术,这个术就是权术,也就是君主驾驭臣子的一种方法。先秦法家到最后是讲法术势,申不害重视的就是这个术。这样,在申不害的主持下,史书记载:“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也就是申不害担任相国这十五年,没有一个诸

  • 秦赵长平之战,三晋之中军最强大的赵国到底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赵长平之战到底死了多少人,赵国派谁镇守长平三年

    [var1]兵力方面。前期对峙时,秦赵双方各自出动四十万大军,后勤辅助人员更多。后期双方换将,秦国增兵,关内15岁以上男子全部到了长平前线,而赵国根本没增兵,因为赵国人口远远少于秦国,而且燕国、齐国边境牵扯了大量赵军,赵国无兵可派。秦军在长平战场,不算后勤就有不少于80万的参战部队,而赵军只有40万

  • 战国时期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还打不过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国的胡服能打秦国吗,赵国vs秦国,战国时期赵国最强大的时期

    赵武灵王虽然在赵国推行了“胡服骑射”,但是无非就是:“命令赵国军队完全穿胡人的服饰,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戴着插有貂尾或者鸟羽的武冠,穿皮靴,加强训练马上射箭的作战。” 由于学习胡服骑射,赵国很快成为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诸侯国。[var1]秦国使用反间计,大肆鼓吹赵奢之子赵括才是秦军最忌惮的将

  • 战国七雄打了两百多年不缺粮,为何诸葛亮一直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为何要联吴抗魏,解密战国时期诸葛亮,诸葛亮真实战绩

    战国七雄拼的是经济实力,我们从三国时期的状况来看,养兵十分艰难,老百姓叫苦不堪。战国七雄打了200年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北伐总缺粮?在这个问题上,最核心的原因只在于一点——兵制。战国时期的兵制和三国时期大相径庭,完全不同的制度从而也导致了国家走向的根本不同。于战国而言,国家实行全民兵役,即每每打仗,

  • 战国七雄外的一大国,和秦国多次交手,最后还是被秦国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7雄为啥秦国只横扫了6个国家,秦国统一天下后谁又打败秦国,战国七雄赵国和秦国的关系

    西周初期,蜀王杜宇自立为帝,号望帝。杜宇在位时期,开疆拓土,使蜀国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公元前7世纪,杜宇氏禅让于鳖灵,徙治成都,始立宗庙,复称蜀王。作为战国七雄外的一大国,古蜀国曾经和秦国多次交手。不过,最终,到了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沿石牛道伐蜀,从而消灭了古蜀国。[var1]一商

  • 战国初期,魏国跨越赵国去消灭中山国,赵国为何不反对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时魏国为何要攻打赵国,魏国和赵国,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谁求情

    [var1]随着魏国的不断强大,赵国的力量逐渐下滑。赵国在赵献侯后期,国力开始衰败,中山国对赵国的威胁越来越大。中山国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所以它趁着赵国国势衰退,猛烈地攻击赵国。赵国面对中山国的猛烈攻势,可谓是独木难支,所以它将目光转向同为三晋的魏国。[var1]中山国对赵国的

  • 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仗都不缺粮,为何孔明总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孔明为什么缺粮,战国时的七雄最多都有多少兵力,战国时期的七雄现状

    孔明缺粮是有深刻原因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长距离运粮消耗巨大;其二、巴蜀子弟大部分上战场了,粮食产量不高。秦国之所以能以巴蜀作为粮仓,是因为秦国还有关中大粮仓,巴蜀的粮食主要通过长江供应伐楚之战的军队,并不用运回咸阳使用。另外战国时代的战争还可以取食于敌国,也就是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