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知道他们的结局你就懂干爹是干嘛的了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知道他们的结局你就懂干爹是干嘛的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71 更新时间:2024/2/13 19:17:52

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有养子20多人:朱文正、李文忠沐英、何文辉、徐司马、平安、朱文刚、朱文逊、朱文进、王附马、真童、金刚奴、也先、买驴、泼儿、老儿等。

收养义子、义女,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

客观上,当时全国兵祸连年,死人特别多,留下了不少孤儿,急待有条件的人抚养,碰上有怜悯心的文官武将,或生活较宽裕的人,会视情况收养之。

主观上,当时的将帅或因其是自己的至亲骨肉,或为了培植亲信力量为己所用,或爱怜而不舍,收养儿为养子。

朱元璋的众多义子为他在创立大明帝国的事业中发挥了积极巨大的作用。

一、让义子充当朱元璋的亲信卫士

义子们在正式领兵出战前,多有作为朱元璋亲兵、侍卫的经历。他们跟随朱元璋征战,保卫朱元璋的安全。

如李文忠19岁就当上了朱元璋的亲兵统领,后池州告急,文忠奉命率亲军“从援池州”。

沐英18岁被任命为帐前都尉,负责侍卫朱元璋。

徐司马“既长,出入侍左右”。

有的养子已独立领兵出战数年了,还被朱元璋召回侍卫。

如何文辉1368年正在南征福建,朱元璋要去汴梁,因当时中原一带为初平之地,形势较复杂,元璋便召何文辉随行,任其为河南卫指挥使之职。

二、用义子作监军,与将官同守所占城池

朱元璋经常每打下一块地盘,就留一个最信任的养子来镇守。

比如,沐英曾与汤和同守镇江;徐司马助元帅常遇春守婺州;朱文刚与耿再成、孙炎等同守处州,并与他们同死于叛军之手;也先与金刚奴共同监守衙州。另外,王附马监守徽州;攻取严州后,李文忠与胡大海、邓愈等同守;得太平后,朱文逊与花云、王鼎、许瑷等同守。

用义子监视、驾驭诸将,是严峻且变化莫测的战争形势使然,当时义军和元军的许多将领都采用过这个方法。

但朱元璋的高明之处是不偏信义子们的话,而且监视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即义子监视同守的将官及文官,将官文官也可以监视义子。

义子与将官有了矛盾,朱元璋为安抚军心,总是对义子要求更严些。

如李文忠、胡大海守严州期间,两人有矛盾。朱元璋知道后,派帐前都指挥使首领郭彦仁告诫李文忠说:你是我的“亲身”,胡大海是我的“心腹”,身包其心,心得其安,心如果定了,身自然也定了。

李文忠守严州时,把娼妓韩氏留宿家将,朱元璋帐下参将杨宪当时也在严州,出于职守,将这事报告了朱元璋,元璋及时作了严厉处理。

朱文正在江西时,多行不法,江西按察使李饮冰上奏,朱元璋惩罚了文正。

义子们与将官、文官之间互相监视,朱元璋见恶即惩,使大家不敢懈怠、营私、犯法和背叛,有利于壮大朱元璋的军事、政治力量。

三、让义子镇守重地

朱元璋的义子们,除和其他诸将一样征战各地外,还以亲信的身份,镇守军事重地、重要城池和边陲易叛之地。

如朱元璋平定江西,认为洪都是个屏障西南的军事重镇,非骨肉重臣不能镇守,于是任命朱文正、元帅赵德胜等人坐镇此地。后来朱文正率军抗拒陈友谅几十万大军的进攻,坚守近三月,不负朱元璋所望。

何文辉于至正28年5月任河南卫指挥使,守河南。后又跟随徐达取陕西,留守撞关。洪武四年,何文辉作为傅友德的参将平定四川,朱元璋赐给他大量金帛,让他留守成都。

洪武九年,徐司马“迁镇河南,时新建北京于沐梁,号重地,帝素贤司马,特委任之”。

朱元璋命文忠驻于严州,总制严、衙、信、处、诸全等州军事,领导抗击张士诚从东南部对朱元璋的进攻。

沐英与傅友德等平定云南后,傅友德、蓝玉班师,救沐英留镇云南,自此沐氏世守云南,前后达二百多年。

在朱元璋二十多个义子中,沐英及其后代镇守一地时间最长,功绩也最大。

对义子们来说,这几个作用也可以纵向看的,即:正式领军出战前,多做侍卫工作;领军出战受过一定锻炼后,与将官同守城池;在战争中取得显着的功绩后,镇守军事或边睡重地。

当时朱元璋已攻灭陈友谅,困住张士诚(至正27年攻灭),北方的元军互相残杀,实力大减,已非朱元璋的对手,朱元璋夺取全国政权的局势基本明朗。

基于以上这两上情况,朱元璋开始给义子们复姓。最早复姓的是李文忠(1566年),其次是何文辉(1367年)、沐英(1368年)、徐司马(1370年前后)等。以后朱元璋逐步令义子们悉归本宗,渐渐地废除了义子制。

那么,后来这些义子的结局又都是怎样的呢?知道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干爹是干嘛的了!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册封朱标为太子,封其余的儿子为王。至此,他的亲生子崛起而为第一圈势力,已失“义子”之名的义子们则降为第二圈,混同于功臣们。

李文忠、沐英、何文辉等才干、战功卓著的义子大多英年早逝,如李文忠46岁、沐英48岁、何文辉36岁就死了。这些义子如果不死,恐怕也逃不脱李善长、冯胜、傅友德等文武功臣的噩运。

事实上,李文忠生前因多次阻谏,“积忤旨”,朱元璋已对他极为不满。李文忠壮年而逝,给明史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谜。

何文辉死后,“追坐蓝玉党,二子皆获罪”。

死后尚不放过,何况生前?开国以后的义子们,在朱元璋眼里,已成为朱家皇朝极权政治的障碍物了。义子毕竟不是亲子,这一点,义子们自然清楚,朱元璋心里更清楚。

更多文章

  • 三兄弟都是明朝开国武将,全都躲过朱元璋毒手,老三的办法最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最聪明的三兄弟,明朝哪位大将替朱元璋挡箭,明朝朱元璋所杀的将领都有哪些

    真正具有大智慧和大胸怀的皇帝,如刘备、李世民、赵匡胤等人,都会妥善处理好君臣关系,以诚相待,开诚布公,以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和强大无比的自信心,善待功臣名将,君臣做到善始善终。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皇帝实在寥寥无几。更多的皇帝,选择了灭绝人性的屠戮手段,把这些劳苦功高的开国功臣们杀戮殆尽,宁留下万世骂名

  • 南宋92:杨皇后视韩侂胄为眼中钉,组成反韩集团,欲除之后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杨家军归宋抗辽的故事,宋朝灭亡后杨家虎将都去哪了,北宋南宋著名历史事件

    韩侂胄开禧北伐失败,引得各派不满。与韩侂胄水火不容的杨皇后决定趁此机会除掉韩侂胄。首先,他让皇子赵曮出面,向宋宁宗奏告,说韩侂胄轻启战端,重开边衅,危迫社稷,罪不容诛。宋宁宗还算明白,他听了儿子的话,不仅不怪罪韩侂胄,反而批评赵曮不识大体,吓得赵曮唯唯告退,不敢再进谗言。杨皇后一看赵曮的话没有奏效,

  • 宋太宗的一笔“败家投资”,让大宋赚足了全世界的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太宗如何让大宋赚世界的钱,宋太宗在历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历史上对宋太宗的评价

    在印象里,宋朝基本上就没穷过,仿佛建朝开始就是“暴发户”。但其实宋朝初建时并不是这样,国库亏空得非常厉害,如果不是宋太宗进行了一笔“败家”的投资,可能宋朝也不会有后来的“暴富”。国库空虚战争不断宋太祖赵匡胤神勇无比,结束了中原的混乱局面,还完成了大一统,让华夏民族的发展重新回到了正轨之上。可惜他虽然

  • 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及家庭伦理关系的概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代文教政策,宋朝的教育制度框架图,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过程

    由于宋代统治阶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其方法也是非常具有多样性。宋代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榜样示范、自我修养、认知说理三种方法。一、宋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1.官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教育制度自唐代后,已经逐渐完备。宋代的制度多半模仿唐代,官学制度总体分为

  • 女儿出嫁,王安石写下人生最伤感的诗句,短短4句感人至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安石写给表妹的诗,王安石对女儿的感人诗,女儿出嫁王安石写下最伤感的诗

    无论是兄弟情还是作为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他均极为看重。更是因为弟弟和女儿的离开而作下著名的伤感诗,虽然仅有短短的四句,却将他的思念之情全部展现出来,可见女儿出嫁令他怎样的心生不舍。所谓父爱如山,应该就是王安石这般,儿女离开内心会充满不舍,仅可用诗词表达一下自己的思念之情。重事业重感情的王安石在许多

  • 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包拯为何也敢穿?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包拯为什么穿龙袍图片,包拯为何也能穿龙袍,为什么历代皇帝不敢穿黑龙袍

    其他人如果胆敢越权使用皇帝的“专宠”,那就是大逆不道,誓要开刀问斩的。但是,我们在影视剧、戏曲等文艺作品中发现,包拯的官服也是龙袍,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包拯就不怕被开刀问斩吗?龙袍与皇权龙的形象很早以前就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今天的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新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龙的形象,如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龙

  • 南宋宰相四夫人进宫拜见皇后,皇后赐座给她,不久宰相被乱棍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宋最后三个宰相,南宋宰相王安中,宋朝哪个公主被驸马打死

    但是最终却因为得罪了一个女人,而令自己的下场极为不堪,韩侂胄应该也没有想到,只因为带自己的四夫人进宫拜见皇后,就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一朝宰相就这样被乱棍打死。也因此事可以看出,当时的杨贵妃成为皇后以后,给南宋造成了怎样的不良影响,而韩侂胄会被杨贵妃如此针对,只因在立后事件上面,韩侂胄支持的是曹美人。

  • 传闻宝庆公主最受朱元璋宠爱,生母因她免于殉葬,事实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与宝庆公主的对话,朱元璋宝庆公主秃头吗,宝庆公主的死因

    原来,这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宝庆公主之墓。在朱元璋十六个女儿中,宝庆公主算是比较有知名度的,因为她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而且有的影视剧,也会将宝庆公主这一人物加进去。很多人之所以对宝庆公主印象深刻,是因为大家了解到的她,有许多关键点。比如宝庆公主是朱元璋女儿中,最受朱元璋宠爱的一个,还有说宝庆公主的生母

  • 为什么曹叡在诸葛亮死后变得颓废,且不再像以前那样像个明君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叡死前,历史上真实的曹叡,曹叡是明君还是昏君

    青龙三年,曹叡下诏大修洛阳宫,新建昭阳殿和太极殿,修筑总章观,这样的大兴土木,耗费国力,又大量征发劳役,使百姓贻误农事,正直的大臣杨阜、高堂隆等人曾多次劝谏曹叡,曹叡并未理会,也没有为难劝谏的大臣。在对待国家政务方面,曹叡并未松懈,依然像继位之初一样魏明帝青龙三年以后,曹叡唯一的改变就是大兴土木、建

  • 项羽为什么被评为千古无二?因为他创下了3个中国第1,无人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人,项羽为什么名垂青史,项羽为什么后世评价很高

    首先要提的第一就是项羽举鼎,这可是中国历史上的举鼎第一人,虽说秦武王赢荡和唐朝的李元霸也都举过鼎,但是赢荡在举起鼎之后就被鼎砸死了,李元霸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虚构人物 因此赢荡和李元霸并不能在中国历史上和项羽以举鼎论英雄。其次的中国第一就是巨鹿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项羽的两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