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爱好抢别人老婆,为何抢了这个人后却戒色了,他找到真爱了?

曹操爱好抢别人老婆,为何抢了这个人后却戒色了,他找到真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59 更新时间:2023/12/7 0:41:35

在《论语·乡党》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多食”,而宋朝儒学大家朱熹便专门为此做出了批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无论做任何事情,到了一定的程度都应该立即停止,否则这样的行为最终一定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让自己后悔莫及。

01

提到曹操这个人,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奸诈,第二印象便是才华。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一直为人诟病的印象“好人妇”。一说到关于三国时期抢老婆的事情,相信不少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曹操这个人。在他的一生之中,抢过很多次别人的老婆,但最后抢的一个,让他清醒过来从此戒色。在每一次攻城略地之后,曹操也会像历史上很多“军阀”一样,收罗美女少妇以供自己享乐。

▲影视剧中的曹操与美女

但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曹操虽然喜好收罗美女,但从来没有沉浸在女色之中,更没有因为女色而放弃真正的事业。就这一点上来说,曹操绝对是比其他人要强上不少的。而那个时候,正处于魏晋之前,思想其实并没有像后来一样的保守。所以曹操的行为也仅仅只是受到众人的调侃而已,但绝不会有人因此而看不起曹操。封建礼教的那一套制度还没有完全的成型,所以即便是娶人妻,人们也觉得没什么。

▲曹操的部队

一直都后来宋朝的时候,一些文人没事儿做,才会兴起这样的社会舆论来博得关注。在曹操抢夺许多人妻的过程中,最著名的就是曹操大军和张绣大军的宛城之战。两人之间结仇其实是在很久之前就发生的,最开始的时候张绣跟随张济征伐天下,张济死了之后,张绣便和刘表联合在一起,共同抗击各路群雄。而之后在曹操进攻宛城的时候,张绣便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主动向曹操投降。

02

可是与张绣想象之中不同,曹操在入主宛城之后,竟然开始饮酒作乐,并在喝醉酒之后强行占有了自己的嫂嫂邹氏。这个时候张绣便对曹操心生不满,认为对方完全是轻视自己,根本没有将自己放在眼里面。可曹操是什么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可不管张绣心里面究竟是怎样想的,如果对方不满的话,那么自己就一定要先下手为强。于是准备设下鸿门宴,等待张绣的到来。

▲曹操设下鸿门宴

可谁知张绣此次来是来了,但直接是带着所有军队一同前来的。在这一次突然爆发的战斗之中,原本曹操一直认为自己身边有典韦根本不用害怕。可那谁知张绣早已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他先是命人给典韦灌酒下药,然后又将典韦最顺手的双戟偷走。这也就导致典韦即便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依旧双拳难敌四手,在面对张绣部下围攻的时候,最终不幸殒命。

▲影视剧中的典韦

除了典韦以外,曹操的大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也在此次冲突之中战死,就连曹操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当时曹操先是逃出城外,然后在猜到张绣一定会追击的情况下设下埋伏,并因此成功地击退了张绣的追击。可曹操没有想到的是,正当自己放松了警惕的时候,张绣竟然在贾诩的建议下再次发动了追击。也正是这一次的追击,差点让曹操的生命就此终结。为此张绣还专门询问贾诩是什么道理。

03

贾诩解释道,当战场上的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唯有出其不意才能够真正的取得胜利,只是曹操本人估计是想不到这一点了,毕竟相比于谋士而言,统帅在谋略方面自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可正是因为这一次的灾祸,让曹操本身也进行了十分深刻的反思。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生活不检点,强行去占有一个女人的话,那么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爱将也不可能会就这样轻易地离世。

▲改变后的曹操

如果他们还在的话,后期征战也自然会有更加充足的调度空间,让军队更容易获胜。只可惜一切都没有如果,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会再次重来。不过从这之后,其实关于曹操强占他人人妻的事情便再也没有发生过了,这并非是他找到真爱了,而是他从色欲中清醒了。

结语

关于曹操这个人,其实我们现代人是不好评价的,毕竟个人的观念是会受到时代的影响的。而除了这些缺点之外,其实曹操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诗歌上都到达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等都是我们中华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句,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呢?

参考资料:《论语·乡党》

更多文章

  • 2000年前,张骞差点丢掉性命都要找寻的月氏国,到底多么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骞出使大月氏为了什么,张骞通西域图解,张骞联络大月氏打匈奴成功了吗

    古代丝绸之路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是世上重要的经济带之一。汉武帝时期,匈奴不断向周边扩张,不止与接壤的小国家爆发战争,也扰得大汉边境不得安宁。于是,汉武帝决定给匈奴一些教训,当时匈奴人来中原投降,汉武帝从投降的堂邑父口中得到消息:西域有一个月氏(读音为知)国,他们与匈奴不合,常年征战。匈奴

  • 古代最可怕的封号,得此封号者必死无疑,刘邦只差一字却成就帝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的封号,刘邦最开始封的8个异姓王,刘邦封号最新消息

    经过漫长的历史,通过研究封号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神秘的事情,比如说在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可怕封号,它只有三个字,但无论是谁得到了这一封号,都会失去性命,而刘邦得到的封号改了一个字,最后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开创了自己的王朝。武安君的由来这个封号从表面来看指的就是凭借自己的武力立下功勋或者平定战乱,保卫国家的人

  • 风起陇西之外,蜀汉最大的“反派”其实是杨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汉杨仪简历,蜀汉杨仪活了多少岁,杨仪的死对蜀汉影响

    诛杀魏延后,杨仪表现出的是那副小人得志,以至于踩踏魏延的头颅怒骂叫嚣;自己仕途不顺时又对费祎埋怨道:“丞相去世后的那会儿的乱局,我当时要是投降曹魏,怎么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可见其功绩平平却又野心勃勃,甚至于当时就有了反意。 没有底线的杨仪,满口都是为了兴复汉室,却没有一件事儿是真的为了兴复汉室 剧

  • 孙策临终前坚持让位给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策为什么传位给孙权而不是孙权,孙策死后孙权怎样,孙策死前为什么托付孙权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吴国,人们便会想到孙权,认为是孙权带领吴国由弱变强。可殊不知,吴国真正的奠基人,其实是孙权哥哥孙策。孙权与孙策乃同父同母亲亲兄弟关系,二人年龄只相差七岁。孙策为江东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却在后来发兵北上之时,被弓箭所伤,随后不治而亡。临死之前孙策并未把位置传给儿子,而是坚持传给

  • 汉献帝刘协一生最无奈的两句话,一句让曹操惧怕,一句让皇后绝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刘协,汉献帝刘协什么水平,汉献帝刘协死前的诗

    而开国之君的后代们则大多没有经历过坎坷,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就连很多亡国之君,也是在享受半生后才耻辱地丢掉国家,比如宋朝的徽、钦二帝。但凡事皆有例外,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他的整个皇帝生涯都是在耻辱和惊吓中度过的。汉室倾颓,有贼逞凶汉献帝从小就经历过太多挫折,他出生后不久,生母就被何皇后害死,为了让

  • 涨知识了!春秋战国时期打仗竟然有这么多“奇葩”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时期打仗的奇葩规矩,春秋战国打仗历史,春秋打仗是有规矩的

    [var1]就说在打仗之前,那可不是说打就能打的,双方得客客气气的先下个战书,约定好打仗的时间地点,去送战书的使者还会有专门的宴会招待,歌舞升平,好不热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好朋友来家里了。另外开打的时候还得数一下战车数量是不是对等,对方要是出八辆战车,那么我方就不能出十辆。等车辆造型摆好以后,双方还

  •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大权在握之时却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五霸齐桓公被饿死,春秋五霸之齐桓公为何会饿死,齐桓公饿死文宣帝

    [var1]没有人怀疑帝王会挨饿,更没有人怀疑帝王会被饿死。但我国历史上确确实实有一位帝王是被饿死的,而且,还是在皇宫里被饿死的,死的时候想吃没得吃,想喝口水也喝不到。更甚,他被饿死的时候还大权在握,国内既没有农民起义,也没有外族入侵。全国一片歌舞升平,凡是会写文章的,不管大V、小V都在极力思考如何

  • 战国时期,3个方面为你解答,魏国为何在在魏惠王时期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襄王时期的魏国,魏国在战国初期有多强,战国魏国是怎么崛起

    战国初期登上霸主位子的魏国追溯本源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当初自己的封国毕国被灭了之后魏国的最先就投奔了晋国,之后成为晋国权贵。在当年就曾有占卜大师预测魏国祖先之后的后代必将发展壮大。也正如这次预言一样。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并向周天子讨要侯爵,成为了周朝名

  • 汉惠帝善良仁慈,6个儿子被功臣等人杀掉,但功臣也没有好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惠帝四个儿子谁杀的,汉惠帝6个儿子,汉惠帝为何英年早逝

    看到母亲吕后把戚夫人处理成人彘,汉惠帝十分难过,说这不是人干出来的事,从此不理朝政,纵情美色。于是吕后就大权独揽。汉惠帝年轻时病故,汉惠帝的长子登基为帝,吕后就成了摄政的太后。吕后大封吕氏王,还杀害了几位刘氏王。可是功臣们不敢怒不敢言,等到吕后驾崩后,以周勃为首的功臣和刘襄三兄弟(刘邦的长子刘肥的三

  • 蜀汉被灭时,罗宪、霍戈、姜维和东吴,握有重兵为何没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戈和罗宪,姜维为何不去攻打东吴,姜维为什么不重用罗宪

    蜀汉亡国之时,蜀汉兵权掌握在姜维、诸葛瞻、霍戈和罗宪之手。绵竹之战时,诸葛瞻惨败给了邓艾。但诸葛瞻死后,姜维、罗宪、霍戈,以及东吴都握有重兵,为何没有率兵救援成都?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夺取了曹魏政权后,曹魏内部不满他的人,不断起兵反抗,这让司马懿和其子司马师,一直忙于平定内乱,无暇顾及蜀汉和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