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最可怕的封号,得此封号者必死无疑,刘邦只差一字却成就帝业

古代最可怕的封号,得此封号者必死无疑,刘邦只差一字却成就帝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4/1/6 5:35:49

经过漫长的历史,通过研究封号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神秘的事情,比如说在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可怕封号,它只有三个字,但无论是谁得到了这一封号,都会失去性命,而刘邦得到的封号改了一个字,最后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开创了自己的王朝。

武安君的由来

这个封号从表面来看指的就是凭借自己的武力立下功勋或者平定战乱,保卫国家的人,得到这一封号的大多数都是乱世中的将军,算得上是皇帝对于他军事能力的肯定。

最早在西周时候就有了武安这样的称号,最开始他表彰的都是一些立战功的人,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君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封号,那个时候非常流行封君,所以就在武安之后又加了君,也就成了我们熟悉的武安君,而在历史上曾经有4个人都得到了这个封号,这4个人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很好。

四位武安君

最早时候得到这个封号的人非常的出名,他是战国末期的白起,出生在陕西地区,是曾经的楚国皇族,在他出生的时候秦国已经非常的强盛了,为了吞并其他国家,秦王开始在全国各地招募人才,白起就在此时出现了,他跟随秦王数十年的时间,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了无数的功劳,在跟随秦王16年之后,他得到了这个封号。

当时白起带兵攻打楚国,一举突破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元气大伤,此后再也没有与秦国对抗的实力,秦王看到自己又除去了一个大敌,非常的开心,就依照将士们的功劳进行封赏,将白起封为武安君。虽然得到了这个称号,但也没有保住自己的性命,后来因为和朝中臣子政见不同,导致秦王不再相信他,最后将其赐死,后世将他的死称为是冤案。

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位武安军,他是赵国的李牧,也是一位出色的将领,领兵打仗也非常出色。赵国当时还有一位将军叫做廉颇。

后人普遍认为李牧的军事水平应该在廉颇之上。曾经有一次面对着秦国的攻击,廉颇被任命为主帅,他为了保住城池,选择了死守城中拒绝迎战,但是长此以往的话必然会被对方困死,后来将主帅换成了李牧,李牧到了此地之后选择了攻守兼备的方式,不仅守住了这座城市,甚至还将秦国的士兵击溃。

李牧在战术上也非常出色,公元234年,他迎战秦国大军,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能力,大败秦军,解决了赵国的危机。回城之后,他被封为武安君。但后来因为敌方大将的策略被赵王冤杀。

后来还又出现过两位武安君,他们分别是项燕和苏秦,这两位在历史上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项燕是楚国的大将,得到封号之后在战场上被敌军杀死。

最后一位得到这个封号的就是苏秦,他相比较前三位来说,并没有在战场上立下太多的功劳,他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原本的出身并不是很好,后来跟随鬼谷子学习,出师之后与其他各国沟通联系,利用合纵连横之术,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约定了共同抗秦的策略,被赵国的国王封为武安君。

武安侯--刘邦

前面提到的这四位被封为武安君,最后结局都不是很好,但是却有一个人得到的封号,换了一个字却做出了一番功绩,他就是刘邦。

秦朝建立之后,在秦始皇的带领之下也有过一段繁盛时期,但是秦二世登基后他非常的残暴不仁,不久后各地就出现了很多的起义军,当时刘邦也带领了一支起义队伍,此时他被称为沛公,同时曾经的楚国名将之后项羽和他的叔叔一起在会稽地区起兵,后来陈胜被杀,叔叔召集各地反军一起商量反秦大计。

他在此时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将其拥立为新的楚怀王,随着占领的区域越来越大,跟随他的臣子们也得到了封赏,刘邦在此时就被封为武安侯,相比较前面的四位兄弟来说,封号改了一个字,他的一生也被彻底改变。不仅最后没有被杀,反而击溃了项羽,成为了汉朝的皇帝,这位武安侯改了一个字之后,开创了自己的王朝。

更多文章

  • 风起陇西之外,蜀汉最大的“反派”其实是杨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汉杨仪简历,蜀汉杨仪活了多少岁,杨仪的死对蜀汉影响

    诛杀魏延后,杨仪表现出的是那副小人得志,以至于踩踏魏延的头颅怒骂叫嚣;自己仕途不顺时又对费祎埋怨道:“丞相去世后的那会儿的乱局,我当时要是投降曹魏,怎么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可见其功绩平平却又野心勃勃,甚至于当时就有了反意。 没有底线的杨仪,满口都是为了兴复汉室,却没有一件事儿是真的为了兴复汉室 剧

  • 孙策临终前坚持让位给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策为什么传位给孙权而不是孙权,孙策死后孙权怎样,孙策死前为什么托付孙权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吴国,人们便会想到孙权,认为是孙权带领吴国由弱变强。可殊不知,吴国真正的奠基人,其实是孙权哥哥孙策。孙权与孙策乃同父同母亲亲兄弟关系,二人年龄只相差七岁。孙策为江东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却在后来发兵北上之时,被弓箭所伤,随后不治而亡。临死之前孙策并未把位置传给儿子,而是坚持传给

  • 汉献帝刘协一生最无奈的两句话,一句让曹操惧怕,一句让皇后绝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刘协,汉献帝刘协什么水平,汉献帝刘协死前的诗

    而开国之君的后代们则大多没有经历过坎坷,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就连很多亡国之君,也是在享受半生后才耻辱地丢掉国家,比如宋朝的徽、钦二帝。但凡事皆有例外,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他的整个皇帝生涯都是在耻辱和惊吓中度过的。汉室倾颓,有贼逞凶汉献帝从小就经历过太多挫折,他出生后不久,生母就被何皇后害死,为了让

  • 涨知识了!春秋战国时期打仗竟然有这么多“奇葩”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时期打仗的奇葩规矩,春秋战国打仗历史,春秋打仗是有规矩的

    [var1]就说在打仗之前,那可不是说打就能打的,双方得客客气气的先下个战书,约定好打仗的时间地点,去送战书的使者还会有专门的宴会招待,歌舞升平,好不热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好朋友来家里了。另外开打的时候还得数一下战车数量是不是对等,对方要是出八辆战车,那么我方就不能出十辆。等车辆造型摆好以后,双方还

  •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大权在握之时却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五霸齐桓公被饿死,春秋五霸之齐桓公为何会饿死,齐桓公饿死文宣帝

    [var1]没有人怀疑帝王会挨饿,更没有人怀疑帝王会被饿死。但我国历史上确确实实有一位帝王是被饿死的,而且,还是在皇宫里被饿死的,死的时候想吃没得吃,想喝口水也喝不到。更甚,他被饿死的时候还大权在握,国内既没有农民起义,也没有外族入侵。全国一片歌舞升平,凡是会写文章的,不管大V、小V都在极力思考如何

  • 战国时期,3个方面为你解答,魏国为何在在魏惠王时期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襄王时期的魏国,魏国在战国初期有多强,战国魏国是怎么崛起

    战国初期登上霸主位子的魏国追溯本源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当初自己的封国毕国被灭了之后魏国的最先就投奔了晋国,之后成为晋国权贵。在当年就曾有占卜大师预测魏国祖先之后的后代必将发展壮大。也正如这次预言一样。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并向周天子讨要侯爵,成为了周朝名

  • 汉惠帝善良仁慈,6个儿子被功臣等人杀掉,但功臣也没有好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惠帝四个儿子谁杀的,汉惠帝6个儿子,汉惠帝为何英年早逝

    看到母亲吕后把戚夫人处理成人彘,汉惠帝十分难过,说这不是人干出来的事,从此不理朝政,纵情美色。于是吕后就大权独揽。汉惠帝年轻时病故,汉惠帝的长子登基为帝,吕后就成了摄政的太后。吕后大封吕氏王,还杀害了几位刘氏王。可是功臣们不敢怒不敢言,等到吕后驾崩后,以周勃为首的功臣和刘襄三兄弟(刘邦的长子刘肥的三

  • 蜀汉被灭时,罗宪、霍戈、姜维和东吴,握有重兵为何没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戈和罗宪,姜维为何不去攻打东吴,姜维为什么不重用罗宪

    蜀汉亡国之时,蜀汉兵权掌握在姜维、诸葛瞻、霍戈和罗宪之手。绵竹之战时,诸葛瞻惨败给了邓艾。但诸葛瞻死后,姜维、罗宪、霍戈,以及东吴都握有重兵,为何没有率兵救援成都?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夺取了曹魏政权后,曹魏内部不满他的人,不断起兵反抗,这让司马懿和其子司马师,一直忙于平定内乱,无暇顾及蜀汉和东吴。

  • 关羽被杀后,刘备为何没有立即伐吴,而是拖延一年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死后几年刘备伐吴,关羽死后刘备为何打东吴,刘备起兵伐吴是为关羽报仇吗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公元220年是个不幸之年。首先,集团内部出现了很多问题。就在刘备得知荆州陷落、关羽被杀消息的同时,东北部的上庸又出现了问题,守将孟达率领部曲投降了曹魏。之后,曹丕派夏侯尚、徐晃率军夺取了上庸诸郡。刘封逃到成都后,受到了刘备的谴责,最终刘备含泪赐死刘封。由于曹魏进攻并夺取了上庸诸郡,

  • 汉武帝早年和匈奴不死不休,为何晚年说不打就不打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其实汉武帝还真的并非完全的放弃了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大汉都没有取得胜利,李广利曾几次出击,结果不尽如人意,就连他自己都投降了。所以,在几次战争之后,汉武帝不得不停止对匈奴的讨伐。第二战争是非常耗费时间和金钱的,汉武帝之所以在早期能够如此频繁的发动战争,主要是之前文景之治带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