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路不畅、文化差异,汉朝为何非要开辟南方丝绸之路?好处很多

道路不畅、文化差异,汉朝为何非要开辟南方丝绸之路?好处很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31 更新时间:2024/1/21 16:59:02

那么当时的汉代究竟是怎样开辟南方的丝绸之路?又因为怎样的原因去开辟南方丝绸之路?

一、想要实现化上的大一统,就需要打通各个地域的文化障碍,其中修建南方丝绸之路是必行的一步

1、中国的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与印度等地区有一定的联系

其实经所听闻的丝绸之路大多都是从张骞走西域的故事当中听到的,所以在很多人们的印象当中,对于丝绸之路往往是西北地区去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时的丝绸之路是有很多条的,只不过首先开辟的,以及在整个帝国运转当中,功劳最大的肯定是河西走廊的那条丝绸之路,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其他丝绸之路的存在。

比如说当时汉代还开辟了南方的丝绸之路,并且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开辟了横穿蒙古地区的丝绸之路,一般这条道路都叫做草原道。

并且在后来的时间段,尤其是在南时期,又额外地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所以可见中国历代朝对于对外交流都是呈现一个比较积极的探索态度。

其实对于南方丝绸之路的联系,是一早就有的,只不过当时的汉代,并没有得到这样的联系。

当时这条路上的联系,是中国的西南地区和印度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联系。但是国内对于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联系是持疑问的态度,因为大多数认可这样的文化联系是对于当时的帝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否有实际的商业往来。

近些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这条古老的道路被探究出来,早就已经存在,并且时间可以追溯到汉朝,因为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这个时期的南方丝绸之路其实处于探索之中,那个时候正逢秦国攻打巴蜀,但是的确南方丝绸之路的联系和大跨步的发展是在汉代),在这条道路上发现了一些有关其他外来文化的东西。

并且在张骞出使西域的途中,在大夏国中也发现了蜀布。很多关于印度和西亚产的东西都能够在三星堆的遗址当中有一定的体现,所以可见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是比较早的。

并且早在上古时期,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就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开通,只不过在汉代由于对外交流的频繁,使得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的时期。

另外还有一个佐证材料就是地区的图腾象征,其实中国的南方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比较崇尚凤凰的,这个的凤凰其实可以和所谓的印度地区和西亚地区的传说可以串联起来。

因为早在之前中国的凤凰其实是并没有涅槃这种属性的,这种属性是出现在佛教的教义当中,但是南方的凤凰经过早期的文化交流,有了涅槃这样的属性。

可见当时两个地区的文化交流的确是比较丰富的。另外凤凰涅盘的属性其实在魏晋南北朝的考古当中就已经有明显的发现,所以这样的属性其实是可以直接追溯到汉代的。

2、汉朝统治者究竟如去开辟南方丝绸之路?

其实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直接战争攻打,只要攻下来西南地区,那么西南地区就可以进行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化来开辟道路。

这样的方式早期是比较残暴的,但是后期在修建道路等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肯定是比较平稳的。但是这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汉代虽然有过国力巅峰的时期,是在汉武帝时期。

但是汉武帝已经将大量的国力投入到与匈奴的作战当中,以及平定内乱当中,所以是没有大量的国力去稳定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能够稳定西域和匈奴地区就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当时在整个汉武帝时期,对于南方地区的要求其实没有那么严格,只要南方地区的政权承认汉朝的统治,并且愿意臣服,其实这样的形式汉朝是可以给予承认的。

另外汉朝时期究竟有没有想过去构建南方丝绸之路呢?其实是有想过的,因为在汉朝统治者进行一些战争的过程中会发现,如果攻下西南地区,的确对于整个战争的进行会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在道路交通方面。

在公元前135年汉朝决定攻打当时的东越国和当时的南越国,因为东越国提前归降了汉朝,所以当时主要的战争重点是在南越国上。

当时有个将军在南国吃到了蜀地产的酱料,于是问南越国的人,这种食物从哪里来?南越国的人就回答到,这是从蜀地来的。

进而探究才知道,其实这也是蜀地的人偷偷跑到夜郎国去进行购买的,夜郎国离江边百步,所以是可以行船的。

由此从这一系列的消息当中,这位将军是得到了行军的另外道路的。所以当时这位将军就汉武帝建议,可以通过夜郎国的渠道来进攻南越。

当时的夜郎国就是一个政权不大也不小,十分贪图汉朝给他的财富,所以夜郎国也就愿意借道给汉朝。“发巴界卒治道,自僰道指牂牁江”。

在借道之后,当时的夜郎国也和汉朝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允许汉朝能够在自己的政权当中驻扎一定的军队和管理机构,也是通过和夜郎国的此番协议,汉代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得到了一定的开展的。

但是就算得到了当时西南地区可以进行有效管理的权利以外,建设南方丝绸之路能够确切地落实到行动上。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其一,西南地区的人民与中原地区的人民所接受的文化以及价值观是不完全等同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反感汉朝的统治的。

其二就是西南地区是多山地的,是崎岖不平的,所以想要在全是山的地势当中开辟丝绸之路来进行交通往来,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

其三就是当时汉朝其实将大部分的财政资源转向了西域和匈奴,并且建设了长城,所以是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去建设南方丝绸之路的。

所以当时的南方丝绸之路主要的建设者还是民间的一些商人在进行商业往来过程中顺便建设的。

二、建设南方丝绸之路,汉代是在不断地推动这个行动的

1、当时汉朝的民间商人也是参与了建设南方丝绸之路的行动当中

当时参与建设南方丝绸之路的不仅仅是有汉朝的统治者,其实也有一些民间商人建设其中,因为商人想要获得利润,想要去进行一定的商业行为,就必须要在交通这一块儿领域中彻底的打破一些阻碍。

这一点做得是比较好的,因为商人都是在竭尽全力去开拓这样的丝绸之路,以求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实不只是当时南方丝绸之路有民间商人的推动,包括在西域地区,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还有在蒙古地区的草原道的丝绸之路,其实都有这些商人的不断推动。

“苧麻是古代巴蜀地区的特产,应该在这时已经成为商品了,中原不产苧布,仅有麻布,根据史书记述,苧布已经为巴蜀地区的权贵,并用其与滇黔地区进行贸易交换。”

正是因为这些商人在西南地区内部以及在于印度,西亚等地区做一些贸易。所以这条道路能够不断的有人经过,也能够有人不断的发展。

并且商人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增加了南方丝绸之路的影响力的,因为国家的财政收入有一部分就是来源于这样的商业贸易。所以国家也会从这样的民间行为当中来调整自己的统治政策。

2、在汉朝设立了官僚系统之后,西南地区的南方丝绸之路是正式被打通了的

之前的丝绸之路一直是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正式的被打通,应该是汉朝在西南地区设立了明显的官僚机构。

主要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汉朝打败了西南地区的哀牢国,所以当时的汉民帝将哀牢国的地域重新划分。并且设立了较为完善的官僚机构,使得当时的方丝绸之路的管理时更为便捷的。

除此以外,当时的汉明帝还将原来属于益州郡西部偏远的六个县划出来,和哀牢国所建的两个县来进行合并,并称为永昌郡。永昌郡的设立,使得南方丝绸之路与对外交流是彻底畅通的。

三、总结

对外交流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一些大一统的帝国时期,对外交流其实是更加有必要的,建立一定的国际交流,其实对于整个大一统帝国的维持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汉代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完善,其实从侧面上也印证了汉朝大一统帝国的地位。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变革史》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中,刘备到底损失了多少良将,让蜀汉走了下坡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兵家大忌,夷陵之战刘备到底有多厉害,夷陵之战刘备究竟投入了多少兵力

    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无论是哪一场战争,都对三国的局势产生了影响。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子才建立了蜀汉,可是蜀汉最终却成为了三国时期第一个被灭亡的诸侯国。不可否认的是,蜀汉在三国时期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三国时期,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赤壁之战,毕竟赤壁之战后奠定了三足鼎立

  • 以关羽的综合能力,与曹操手下的所有将领来比较,他能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为什么斩了曹操手下的六将,曹操对关羽的真实评价,曹操手下将领一览表

    整个三国之中,能被称为统帅的人只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五人,其他所有人都是将军级别的将领,关羽当然也是。曹魏群臣曾经在讨论关羽被杀,刘备会不会出兵的问题时,曾经说过一句话:蜀,小国耳,名将唯羽。这话的意思是说:蜀汉本来就是个小国,唯一的名将就只有关羽。可见关羽的国际地位是魏、蜀、吴三方公

  • 英布跟随项羽多年又被封王,为何要转投刘邦,分析才知这就是人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如果英布不背叛项羽能打败刘邦吗,英布投奔刘邦的真实原因,英布反叛项羽投奔刘邦的原因

    英布是秦朝末年唯一一个以囚犯身份起兵,并且成为诸侯王的人物,要说励志,英布的故事比刘邦更励志,刘邦好歹是秦朝的亭长,而英布的囚犯身份却是最低的,连普通的老百姓身份也比英布高,但只有英布成功了。英布受过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刻字,受过这种刑法的人一般不愿意见人,因为脸上刻字是一种耻辱,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

  • 权力面前无亲情,为何司马昭司马师未反目成仇,也许只有钟会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师临终对司马昭说的话,正史司马师和司马昭谁厉害,司马师和司马昭是啥关系

    一旦世袭了权力,就注定了将来是一定会篡位的,司马懿去世之后,选择把权力传承给自己的长子司马师,司马懿可有九个儿子,只有司马师与司马昭是嫡子,也就是正妻生的儿子,一般来说,只有嫡子才有继承权,但是,司马懿选择司马师为继承人,不仅仅是因为司马师是嫡长子,更是因为司马师的能力超群,连司马懿本人都非常敬佩,

  •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长达41年,诸葛亮到死才知道他城府颇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在正史中对刘禅的评价,历史上刘禅对诸葛亮一直很信任吗,诸葛亮和刘禅的历史

    三国演义是人们了解三国历史的主要途径,大部分人们了解三国时期,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的。不可否认的是,在古代所有的文学作品中,三国演义无疑是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时至今日,三国演义更是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现如今看来,三国演义成为了人人必读的经典作品,但是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缺陷”,就是小说是以“拥刘贬曹”

  • 清明节祭祀祖先,他们同样要被祭祀,他们是霍去病陈汤耿恭窦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明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的,陈汤和霍去病,陈汤窦宪

    相传清明节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听信自己宠妾骊姬的话,废长立幼,并且直接迫害自己的几个儿子,太子申生被害,公子重耳与夷吾逃出晋国,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出逃时,身边跟了一批忠心的大臣。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在逃亡时,有一个随从偷走了所有粮食逃走了,这事直接导致重耳一行人

  • 蒯通劝韩信反刘邦自立,韩信为何不反,是因为没把握还是因为忠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蒯通说韩信时韩信是什么地位,蒯通说韩信,蒯通给韩信出的什么建议

    韩信这么一个军事天才,最终却没能死在战场上,却死于萧何与吕后的阴谋之下,世人不禁为韩信感到可惜,关于韩信的结局,其实早就有人给韩信提出来,并在韩信最有机会自立的情况下,劝说韩信自立并联合项羽共抗刘邦,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劝说韩信的人就是蒯通。蒯通是秦末时期著名的谋士,后跟随韩信,其才能不亚于陈平

  • 袁谭袁尚被曹操各个击破,若他们不内斗,曹操能攻占河北四州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传中袁谭袁熙袁尚谁更强,袁谭和袁尚是同父异母吗,曹操批评袁谭袁尚

    都说袁绍愚蠢,他的两个儿子袁谭与袁尚甚至连袁绍都不如,在袁绍去世之后,不顾强敌曹操的威胁,自己人先打了起来,更为奇葩的是,袁谭在打不过袁尚的情况下,居然向仇敌曹操投降,这种操作真是让人无语,这就是典型的引狼入室,而曹操则是求之不得,先与袁谭联姻,帮助袁谭打袁尚,打跑了袁尚之后,再收拾袁谭,在公元20

  • 蜀汉灭亡时,宦官说“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延知乎完整版,魏延不死蜀汉能活多久,魏延会书画

    诸葛亮的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可否认的是,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历史上,诸葛亮隐藏在深山中,一直没有出山。直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向刘备引荐了诸葛亮,之后刘备亲自下榻诸葛亮的住所。在三之后,诸葛亮有所触动,于是选择了出山辅佐刘备。就这样,诸葛亮开始追随刘备,这也就是三国演义

  •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为何不杀刘备?曹操有3个原因并犯了1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煮酒论英雄曹操和刘备的内心想法,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的话

    起初董承等人邀请刘备加入,合谋行刺曹操,刘备一直没答应,直到曹操说了天下英雄只有刘备与曹操的时候,刘备才感到害怕,认为曹操可能对自己产生怀疑,于是立即加入了董承的集团,参与了衣带诏。曹操但是刘备的运气太好,正好在刘备同意参与衣带诏,并且衣带诏事件没有爆发时,刘备被曹操派到徐州去阻击袁术,与刘备一起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