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中,刘备到底损失了多少良将,让蜀汉走了下坡路?

夷陵之战中,刘备到底损失了多少良将,让蜀汉走了下坡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4/1/9 13:12:44

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无论是哪一场战争,都对三国的局势产生了影响。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子才建立了蜀汉,可是蜀汉最终却成为了三国时期第一个被灭亡的诸侯国。不可否认的是,蜀汉在三国时期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三国时期,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赤壁之战,毕竟赤壁之战后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从这之后,刘备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诸侯国。蜀汉建立之后,刘备更是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旗号,这让当时的很多人都前来投靠。由此蜀汉人才众多。

无论是魏蜀吴三国中的哪一个,他们的阵营中人才都是不少的。夷陵之战对蜀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夷陵之战的失败让刘备郁郁而终,从此蜀汉只能够交付给了诸葛亮。蜀后主刘禅的能力肯定是不如刘备的。

蜀后主刘禅时期,蜀汉的国力大大下降。到了之后,刘禅只能够投降曹魏。话说回来,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到底损失了多少精兵良将呢?在夷陵之战,刘备的损失肯定是非常大的,战争的失败让刘备损失惨重,从此没有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夷陵之战中,刘备除了损失大量的士兵和物资外,还损失了多少谋臣良将呢?夷陵之战爆发之前,刘备命诸葛亮守卫两川,其次马超魏延守卫汉中,虎将赵云殿后,同时赵云兼管粮草。武将肯定是有的,那么谋士也是必不可少的。

刘备带了四位谋士,分别是黄权、程畿、马良和陈震,那么这四人的结局如何呢?他们的结局都不怎么好。四个人在夷陵惨败后,2个战死,1个投降,只有一人得以存活。黄权是这四个人里唯一没有列入“蜀汉十二文臣”的人。

黄权没有进入到“蜀汉十二文臣”中,是因为他投降了曹魏。那么蜀汉与东吴交战,为何黄权却投降了曹魏呢?一开始,黄权本是刘璋的旧部,曾经劝刘璋不要接刘备入蜀,刘璋不听。后来刘备亲自邀请黄权投降自己,黄权才投靠了刘备。

夷陵之战中,刘备失败逃走,黄权本想回到蜀汉,可是东吴阻拦了回到蜀汉的道路。无奈之下,黄权就带着人投降了曹魏。刘备知道黄权投降之后,此时的刘备没有为难黄权的家人,这样一来,曹魏就造谣刘备杀死了黄权一家人。

可是黄权根本没有相信,从这一点来说,可谓是君臣一心。那么曾经是刘璋旧部的程畿就结局凄惨了。在夷陵之战爆发后,程畿战死沙场。马良是马谡的哥哥,兄弟五人都很有名气,马良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马良很早就追随了刘备。

早在刘备还是荆州牧的时候,马良就追随了刘备。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时候,马良就是与关羽下棋的人。蜀汉想要进攻东吴的时候,孙权产生了忌惮,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将杀死张飞的两个人给杀了。

同时将这两个人的人头送给了刘备,为的就是想要求和。马良劝谏过刘备接受求和,重新与孙吴结盟。可是刘备根本没有听从,在历史上,蜀汉的大臣中有很多人都劝阻刘备不要发动夷陵之战。不过最终的刘备没有听从大臣的建议。

夷陵之战失败后,马良也遇害身亡。刘备封马良的儿子马秉为骑都尉。刘备带出的四人谋士中,陈震的名声不大。早年时期,陈震是袁绍的谋士,可是后来袁绍去世,陈震选择了投靠刘备。在刘备领荆州牧时,辟陈震为从事。

从这之后,陈震开始为刘备建功立业。陈震在这场战役中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三国演义》并没有交代仔细他的经历。在小说中,陈震在刘备死后继续辅佐蜀后主刘禅。到了公元235年,陈震逝世。其子陈济世袭爵位。

后来陈震在刘禅时期,担任了"外交官"的角色,在这时候陈震主张了蜀汉与东吴联合。陈震到达东吴之后,与孙权在武昌升坛歃盟,宣誓与蜀汉二分天下。不过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国力下降,最终的蜀汉成为了魏蜀吴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

更多文章

  • 以关羽的综合能力,与曹操手下的所有将领来比较,他能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为什么斩了曹操手下的六将,曹操对关羽的真实评价,曹操手下将领一览表

    整个三国之中,能被称为统帅的人只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五人,其他所有人都是将军级别的将领,关羽当然也是。曹魏群臣曾经在讨论关羽被杀,刘备会不会出兵的问题时,曾经说过一句话:蜀,小国耳,名将唯羽。这话的意思是说:蜀汉本来就是个小国,唯一的名将就只有关羽。可见关羽的国际地位是魏、蜀、吴三方公

  • 英布跟随项羽多年又被封王,为何要转投刘邦,分析才知这就是人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如果英布不背叛项羽能打败刘邦吗,英布投奔刘邦的真实原因,英布反叛项羽投奔刘邦的原因

    英布是秦朝末年唯一一个以囚犯身份起兵,并且成为诸侯王的人物,要说励志,英布的故事比刘邦更励志,刘邦好歹是秦朝的亭长,而英布的囚犯身份却是最低的,连普通的老百姓身份也比英布高,但只有英布成功了。英布受过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刻字,受过这种刑法的人一般不愿意见人,因为脸上刻字是一种耻辱,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

  • 权力面前无亲情,为何司马昭司马师未反目成仇,也许只有钟会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师临终对司马昭说的话,正史司马师和司马昭谁厉害,司马师和司马昭是啥关系

    一旦世袭了权力,就注定了将来是一定会篡位的,司马懿去世之后,选择把权力传承给自己的长子司马师,司马懿可有九个儿子,只有司马师与司马昭是嫡子,也就是正妻生的儿子,一般来说,只有嫡子才有继承权,但是,司马懿选择司马师为继承人,不仅仅是因为司马师是嫡长子,更是因为司马师的能力超群,连司马懿本人都非常敬佩,

  •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长达41年,诸葛亮到死才知道他城府颇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在正史中对刘禅的评价,历史上刘禅对诸葛亮一直很信任吗,诸葛亮和刘禅的历史

    三国演义是人们了解三国历史的主要途径,大部分人们了解三国时期,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的。不可否认的是,在古代所有的文学作品中,三国演义无疑是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时至今日,三国演义更是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现如今看来,三国演义成为了人人必读的经典作品,但是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缺陷”,就是小说是以“拥刘贬曹”

  • 清明节祭祀祖先,他们同样要被祭祀,他们是霍去病陈汤耿恭窦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明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的,陈汤和霍去病,陈汤窦宪

    相传清明节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听信自己宠妾骊姬的话,废长立幼,并且直接迫害自己的几个儿子,太子申生被害,公子重耳与夷吾逃出晋国,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出逃时,身边跟了一批忠心的大臣。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在逃亡时,有一个随从偷走了所有粮食逃走了,这事直接导致重耳一行人

  • 蒯通劝韩信反刘邦自立,韩信为何不反,是因为没把握还是因为忠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蒯通说韩信时韩信是什么地位,蒯通说韩信,蒯通给韩信出的什么建议

    韩信这么一个军事天才,最终却没能死在战场上,却死于萧何与吕后的阴谋之下,世人不禁为韩信感到可惜,关于韩信的结局,其实早就有人给韩信提出来,并在韩信最有机会自立的情况下,劝说韩信自立并联合项羽共抗刘邦,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劝说韩信的人就是蒯通。蒯通是秦末时期著名的谋士,后跟随韩信,其才能不亚于陈平

  • 袁谭袁尚被曹操各个击破,若他们不内斗,曹操能攻占河北四州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传中袁谭袁熙袁尚谁更强,袁谭和袁尚是同父异母吗,曹操批评袁谭袁尚

    都说袁绍愚蠢,他的两个儿子袁谭与袁尚甚至连袁绍都不如,在袁绍去世之后,不顾强敌曹操的威胁,自己人先打了起来,更为奇葩的是,袁谭在打不过袁尚的情况下,居然向仇敌曹操投降,这种操作真是让人无语,这就是典型的引狼入室,而曹操则是求之不得,先与袁谭联姻,帮助袁谭打袁尚,打跑了袁尚之后,再收拾袁谭,在公元20

  • 蜀汉灭亡时,宦官说“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延知乎完整版,魏延不死蜀汉能活多久,魏延会书画

    诸葛亮的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可否认的是,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历史上,诸葛亮隐藏在深山中,一直没有出山。直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向刘备引荐了诸葛亮,之后刘备亲自下榻诸葛亮的住所。在三之后,诸葛亮有所触动,于是选择了出山辅佐刘备。就这样,诸葛亮开始追随刘备,这也就是三国演义

  •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为何不杀刘备?曹操有3个原因并犯了1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煮酒论英雄曹操和刘备的内心想法,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的话

    起初董承等人邀请刘备加入,合谋行刺曹操,刘备一直没答应,直到曹操说了天下英雄只有刘备与曹操的时候,刘备才感到害怕,认为曹操可能对自己产生怀疑,于是立即加入了董承的集团,参与了衣带诏。曹操但是刘备的运气太好,正好在刘备同意参与衣带诏,并且衣带诏事件没有爆发时,刘备被曹操派到徐州去阻击袁术,与刘备一起前

  • 项羽逃至乌江,船夫一席话,让项羽弃了求生的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兵败乌江的原因,项羽为什么要渡过乌江,关于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秦始皇在位期间,出现了多次出巡,为的就是能够震慑住被打败的六个诸侯国。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的功绩是非常大的,没有他的奠基,后世的王朝距离大一统恐怕是遥遥无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在这样的时间中,战乱是不断发生的。那么秦朝建立之后,没过多久,天下再一次大乱。秦始皇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