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而不征讨高丽,而容忍其在明朝和北元间左右横跳

朱元璋为何而不征讨高丽,而容忍其在明朝和北元间左右横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08 更新时间:2024/3/5 12:28:09

初期比较配合的高丽

公元10世纪建立的高丽王朝,可以说是朝鲜半岛古代政权里挨打次数最多的王朝了。辽国和蒙古帝国不知道多少次把它揍得七荤八素,元朝建立后更是直接将高丽变成了征东行省,成为了正式的行政单位。因此高丽王朝对中原王朝有着深深的畏惧和防范心理。

上图_元末农民起义

到了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一支二十万人的红巾军在和元军周旋的时候转进到了高丽境内,把高丽王京都拿下来了。高丽在大将李成桂等人的努力下,费了好大的劲将这支红巾军打跑。高丽经过这事意识到元朝马上要不行了,自己的实力也并没有那么弱小,于是对元朝不再那么恭敬。1363年,辽阳行省丞相纳哈出进攻高丽三散、忽面之地,被李成桂率军击退,双方的关系进入紧张状态。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新的大明王朝,随即挥师北上攻破元大都和元上都,将元顺帝赶到了大漠之中。朱元璋下诏高丽命其称臣纳贡,并将逃难到国内的一批高丽流民送还高丽,表达了对这个边陲小国的善意。只要你愿意老老实实做我的小弟,那我自然是不会亏待你的。

上图_明朝版图

高丽人对之前红巾军和元军的两拨进攻心有余悸,如今见到能将蒙古人赶回沙漠的更加骁勇善战的明军,更是明白得罪不起,马上滑跪,接受朱元璋册封王撷为高丽国王,断绝了和北元的朝贡关系。朱元璋见高丽这么识相,于是在自己思忖已久的《皇明祖训》中开列十五个“不征之国”,将高丽列为其中之一。

这十五个不征之国包括:高丽(今朝鲜)、日本(今日本)、大琉球(今日本冲绳)、小琉球、安南(今越南北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占城(今越南南部)、苏门答剌(今苏门答腊岛八昔)、西洋国(今科罗曼德尔海岸)、爪洼国(今爪哇岛)、湓亨国(今马来半岛)、白花国(今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三弗齐国(今苏门答腊岛巨港)、渤泥国(今文莱)。

上图_《皇明祖训》之不征之国

为什么朱元璋要这么列举?因为它总结了历朝历代对这些小国征伐所付出的代价和教训,特别是元朝征讨日本、安南、爪哇等国的失败,让他觉得打这些国家“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如果对方侵犯天朝尊严,那必须要干它。但是如果对方没有得罪自己,就不要无缘无故去打人家。

李成桂也是积极响应明朝北征行动。1370年,李成桂率军北上进攻纳哈出的地盘,拿下了辽阳。这固然是配合明朝出击北元的行动,但也是趁机向北扩大高丽地盘的体现。

上图_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

在明朝和北元之间左右横跳

明朝和高丽这种稳定的合作关系,在1372年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徐达、李文忠、冯胜15万大军三路北伐,想要一举荡平北元,结果徐达的中路军冲得太快,在没有和其他两路军会合的情况下提前和元将王保保交战,战损很大被迫撤退。李文忠部直接从东北到阿尔泰山脉打穿了蒙古草原,但是也没有达到消灭元军主力的目标,还差点因为找不到水源困死沙漠。冯胜的西路军虽然连战连捷夺取了河西走廊,但是见其他两路军失利,也只能放弃北进蒙古高原的计划。

原本认为明军天下无敌的高丽人,见明军全明星阵容齐出却遭遇失败,认为北元还有较强的实力,而明朝初立不一定稳当,说不定北元还能南下重夺江山呢?于是高丽人开始首鼠两端了,派使者和纳哈出联系,以旧时对元朝的礼节和北元小朝廷沟通并献贡品,甚至帮助纳哈出派遣间谍到北平地区刺探明朝的边防情报。

上图_高丽王室

精明的朱元璋对高丽骑墙的做法洞若观火,以他之强势是不能容忍自己治下的臣子对自己不忠的,而高丽是自己的属国,自然也不能和地方暗通款曲。于是在当年的十二月,朱元璋召见高丽使者,申斥明朝派往高丽的使者为何突然死亡?高丽王为何派间谍配合纳哈出刺探我边防情报?高丽王口口声声说世世代代称臣纳贡,为何干些小勾当做“泼皮王”?并且以武力威胁高丽:如果我要揍你,马上让明州、温州、泉州、太仓这些地方造七八千只大船,直接到你家门口!

到了第二年,高丽恭憨王派遣使者金甲雨和吴克忠向明朝朝贡五十匹马,结果在路上死了两匹,金甲雨赶紧用自己的马补上。明朝官员在查证路上死马却又凑够数了的原因时,发现这些马其实是高丽王送给太子朱标而不是上贡朝廷的。

朱元璋得知后生气的下令拒绝上贡,并责备高丽和太子肆角非人臣之礼,如果是国王下令的那就要反躬自省,如果是使者自作主张的那就要严厉惩治他。结果自然是高丽王甩锅给两个使者,把这俩倒霉蛋处决了。之后又发生了高丽写进贡名单时将给前元“太府监”的表述照抄给了并未设置这一机构的明朝廷,这更加让朱元璋觉得。

上图_恭愍王与鲁国公主(京畿道博物馆藏)

但是更引爆朱元璋怒火的是高丽恭憨王被杀事件。恭憨王虽然有些小动作,但是毕竟是朱元璋亲自册封的国王。现在它被叛将弑君夺位,扶持年仅十岁的辛禑即位。部下犯上作乱这是朱元璋很忌讳的行为,哪怕它发生在自己的属国身上也是在打明朝的脸,更何况高丽将此事同时通报给了明朝和北元。之后又发生了一起明朝使节被杀事件,让两国关系更加紧张。

朱元璋又一次召见前来贺正旦的高丽使者,历数高丽自古以来反复横跳的史实:那些奸臣不过是倚仗关山之险才敢跳梁逞凶,以为我朝向汉朝唐朝一样打高丽会付出大的代价。殊不知汉朝唐朝擅长骑射而舟楫为短,但是我一统天下,陆路水路征伐都是所向披靡,哪里会像汉唐那样费工夫呢?第二年他又因为接受北元册封之事责骂高丽:上次我们使者无罪却被杀害,你们的罪过太深了。如果你们不派执政大臣前来谢罪并按约朝贡,试图倚仗沧海来抵抗的话,那我告诉你们沧海也是我们大明的地盘,不信的话我就派精兵数十万,千帆竞发来问你我们的使者哪去了?就算不能把你们消灭光,还不能搞个七七八八吗?看你还敢轻视这件事吗!

上图_高丽官制示意图

高丽虽然一再派大臣谢罪表示臣服,但是并没有断绝和北元的联系,加上之前政变的事情,让朱元璋对高丽的不满达到了顶点。1380年,朱元璋向高丽下诏问罪:我取代元朝登基十三年了,其他国家都老老实实称臣纳贡,只有你们三韩地区的家伙仗着山海之险,弑君夺位,不按约定纳贡,叛服不长,到底是想怎样?朱元璋下令给辽东地区的将领:高丽人性格轻薄但是心机很深,你们不许让高丽使者入境,以免其刺探军情。辛禑即位六年了,朱元璋还是不肯给册封为国王,这就让辛禑处于缺乏王位合法性的尴尬之中,毕竟当时亚洲东部朝贡圈子内的国家王位的合法性都来自于中原王朝的册封。

1381年,朱元璋派汤和、傅友德兵进云南,消灭了那里的元朝残部。辛禑十分担心明军会前来攻打自己,于是下令李成桂加强边境守备。明辽东边军也果真对高丽采取了行动,越过鸭绿江将高丽别差金吉甫、百户洪丁抓了回来。

辽东都司招降了东北部的女真千户白把把山,高丽王虽然知道这次行动不是直接针对自己的,但是还是让万户金得卿率军趁夜偷袭白把把山,斩杀了其部下四十多人。他们是没有胆量直接进攻明军的,所以只能拿女真人撒气了。甚至当时还有朱元璋派八千九百艘战船征讨高丽的假消息,让高丽上下很是慌张了一段时间。

上图_朱元璋(1328年—1398年)

不过虽然关系如此紧张,朱元璋还是没有最后下征讨高丽的决心,在1385年同意册封辛禑为高丽国王。可能你会觉得朱元璋打又不敢打,只会放狠话。

但朱元璋没有打高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当时北元在北部边境的势力还比较大,属于主要矛盾,高丽还可以帮自己制衡日本和倭寇。如果和高丽开打,那么整个北部边疆都将陷入战火,东南的倭寇再来,明朝会陷入C形包围圈中。

二是自己之前已经在祖训中将高丽列为不征之国,如果开战了不但是当面违背自己的教育,也会减少其他朝贡国的忠诚度。

三是高丽虽然首鼠两端,但是并未对明朝边境采取实质性的进攻行为,和北元与倭寇还是有区别的。

且高丽打赢容易完全吞并难,之前的朝代没有一个能完全吃掉三韩地区的,还在此靡费很多,这样的历史经验不容不吸取。

鉴于以上原因,朱元璋不愿意对高丽轻战端,而更喜欢用这种武力威胁的方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1387年,冯胜和蓝玉的明军北上降服纳哈出,消灭了盘踞在辽东地区的北元势力。1388年,蓝玉在捕鱼儿海一举歼灭北元主力,捕获大批北元皇族和大臣,给北元的力量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同年,明朝在原双城总管府之地设置铁岭卫,相当于将枪口顶在了高丽的脑门上。

上图_蓝玉(?―1393年),明朝开国名将

变身为朝鲜后,仍旧没有消除洪武皇帝的敌意

1388年,高丽王廷就明朝在原双城总管府之地设置铁岭卫之事展开廷议。高丽国王辛禑和门下侍中崔莹商议进攻辽东,李成桂听闻大吃一惊:蓝玉带着的十几万明军刚刚把北元一锅端了的消息你们是没听见?这时候你敢和明朝动手,不怕蓝玉回军途中顺道把我们收拾了吗?但是辛禑坚持派曹敏修为左军都统使、李成桂为右军都统使一起率军进发。

虽然李成桂在高丽国中是最能打的将领,但是让他去和蓝玉凶猛善战的北伐军去碰,玩呢?他深知不能前去送死,但是君命难违,怎么办?那就自己当这个君吧!于是李成桂在度过鸭绿江后,以粮草不济为由请求班师被拒绝。李成桂和在曹敏修威化岛回军,直接回到开京,发动高丽版的“陈桥兵变”,逼辛禑退位并流放崔莹。随后李成桂先后立王昌和王瑶为君,自己当起了权臣。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但是仍以“高丽权知国事”的身份上报明朝。

上图_李成桂(1335年-1408年)

朱元璋对李成桂做法的态度是可以想见的。之前辛禑非正常即位的事情就让朱元璋觉得这是违背君臣之道,现在你又来一出。朱元璋不派使节进行册封,而是叫李成桂尽快更改国号:既然李姓取代了王姓,高丽就不复存在了,赶紧换个国号报上来!于是李成桂在1393年上报了“朝鲜”和“和宁”两个国名给明朝选择,朱元璋以“朝日鲜明”比较好下诏赐名为“朝鲜”,称李成桂为朝鲜国王,这也是李氏朝鲜对明朝感念的“大造之恩”。

不过朱元璋为了表达不满,一直没有正式册封李成桂为朝鲜国王,历数了朝鲜诱捕归降明朝的女真人、贡品质量不佳等五大“罪状”:现在我朝已经平定了包括北元在内的四方蛮夷,又诛灭了国内的乱臣贼子,如今已经是国泰民安,让将士们安享太平的时候,可是你们朝鲜人却又再起祸端,你们必须要将之前捕获的女真人送回,不然的话先通过朝鲜的“岳镇海读山川神抵”向“上帝”控告你们的罪状,随后派大军解决咱们的争端。这是十年后朱元璋又一次发出明确的战争威胁。

上图_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

李成桂见到朱元璋的威胁气得不行,对大臣们抱怨说:皇帝靠兵马众多和严刑峻法统一天下,然而却杀戮甚多,功臣勋贵大多亡命,却贪得无厌地屡次责骂我们这样的小邦,动不动就威胁要揍我们,就像大人吓唬小孩子一样。这段史事在韩国人的电视剧中拍出来的效果是:李成桂在王廷直接用国骂喷朱元璋,并且要对明朝动武。

这当然是韩国人的意淫,当时李成桂再怎么不满,也只敢“卑辞谨事之”,派中枢院学士南在奉表前往京师请罪:皇上天威近在咫尺,我非常地害怕呀。我已经下令给臣民,绝对不可以夷乱华,以下犯上,这是有奸人挑拨朝鲜和天朝的友好关系,请陛下明察!南在对五大罪状都做了解释。

上图_李氏朝鲜的官服

朱元璋又添了一把火,指责李成桂“事大不诚”,朝鲜的间谍活动依然猖獗,并重提之前描述汉唐的言论,声称如果我们水陆并进揍你那是很容易的事,不过只要你们把捕获的女真人送还,痛改前非,我是可以让你们自己玩自己的去。但是如果你们再敢生事,天罚一定会降下来!在打垮了北元后,明朝的水陆两军在朱元璋的命令下陈兵鸭绿江畔,随时等着给朝鲜雷霆一击。在随后的几次外交争端中,李成桂派了儿子李芳远,也就是后来的朝鲜太宗国王前往南京谢罪,也没打化解双方的矛盾。不过李芳远回程途中拜访了燕王朱棣,二人成为了好朋友。

不只是朱元璋对朝鲜不满,明朝的五军都督府也很想揍一通。1398年四月,五军都督府上奏说朝鲜总是喜欢搞事,请皇上同意我们干它!朱元璋没有马上同意,而是先让礼部下文斥责李成桂“明不畏朝廷,幽不畏鬼神,下不恤民命”,声明天朝对属国的教化职责,不要逼我们真动手。如果这次李成桂不服软,明朝是真准备出兵了。但是还没来得及动手的时候,朱元璋就病重而驾崩了,而李成桂到死也没等来国王册封。后来朱棣即位后,才正式给了李芳远朝鲜国王的册封。

上图_李芳远(1367.05.16-1422.05.10),即朝鲜太宗

高丽(朝鲜)在洪武朝对明朝首鼠两端,其一是因为当时打败红巾军和元军的高丽处在历史上少有的比较能打的时期,对自己的实力还比较自信,不愿意事事完全屈就明朝。李成桂也是个既有勇气又懂圆滑的国君。

其二是因为捕鱼儿海之战前,北元的势力还比较庞大,让高丽人不太相信明朝的绝对优势地位,采取了骑墙态度。

其三是高丽(朝鲜)国内政局动荡,政变屡发,对明朝的“事大”政策缺乏稳定。

等到太宗李芳远即位后,朝鲜对明朝的彻底恭敬状态才固定下来。

作者:铁骑如风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明太祖实录》《高丽史》

〔2〕《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白新良

〔3〕《“不征之国”与明初国际秩序的构建》郑宁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九儒十丐:在金朝,儒家思想是如何由繁盛走上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金朝信奉儒家吗,各朝代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战国到明清的发展趋势

    金朝建立后,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加强,与汉化同步进行的儒家文化,经过三次演变,主体地位牢固地确立起来,并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冲击。一、太祖、太宗时期,由于多种经济制度并存,政权机构初创,对各种思想兼收并蓄,具有多元共存的特征从唐以来在北方流行的巫教,为女真人所继承,又称“珊蛮”(萨满)。金初,

  • 宋朝最离谱的事:自媒体人自费赶到五国城,拿命蹭徽钦二帝热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真实历史,宋朝十大奇葩事,宋朝历史上真实的情况

    中国古代是没有新闻媒体的,自汉代就出现的《邸报》性质更接近于非正式的诏书,而不是新闻。到了有宋一代,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以及印刷术的发展,各种刊登着娱乐八卦、轶闻野史、商业广告的小报和杂志应运而生。小报没有固定的名字,没有固定的印刷场所,甚至没有固定的发行日期,但其因内容接地气而深受百姓喜爱。这

  • 要饭的朱元璋凭什么能当皇帝?人生低谷时的选择,将决定人生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要饭,朱元璋一生经历的坎坷,真正的朱元璋是怎样的人

    为了活着,朱元璋要过饭当过和尚,什么苦都吃过,然而这个世上,并非只要能吃苦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元末明初之际,比朱元璋还要惨的农民,一抓一大把,然而故事的最后,只有一个朱元璋脱颖而出。这其中既有像运气这样的偶然成分,也有朱元璋自己拼搏出的必然原因。朱元璋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就是从皇觉寺出来后,四处要饭的

  • 在明代,妇女们守寡后,靠什么来维持生活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守寡怀孕的女人,明代妇女的地位,40岁以后守寡的女人

    一、纺织守寡妇女依靠自己生产,维持家庭生存下去的主要途径是纺织。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希图创造一个作为政府坚实基础的、强大的、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小农社会”,非常重视桑、棉、麻的种植,史载“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到了明代中后期,政府继续提倡纺纱织布。中

  • 真有气数一说?崇祯即位后,天灾鼠疫不断,清顺治时却风调雨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崇祯年间鼠疫,崇祯继位时明朝的形势,崇祯登基时形势

    一个朝代的覆灭,必定是多种原因叠加造成的,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但是在一系列原因中,必定有主次之分。中国古代十分迷信,皇帝号称天子,代天行权,这是皇帝为了合法掌控天下而提出的迷信说法,如果发生朝代更替,新朝就会控诉旧朝气数已尽,以此合法继承旧朝的一切权力,气数已尽是一个十分笼统的说法,可明朝的灭亡却

  • 从宋朝“审刑院”的建立说起,谈谈宋代司法机关和诉讼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代的诉讼审判,宋代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宋代诉讼一般都是什么模式

    一、审刑院的建立,限制了大理寺和刑部的职权审刑院不归宰相统领,直属于皇帝。真宗时,又规定审刑院奏报皇帝的案件,须先送中书省“看详”,然后再奏请皇帝论决。审刑院的建立,限制了大理寺和刑部的职权,以至大理寺不设长官而由其他官员兼理。至神宗元丰改制,因机构重叠裁减审刑院,恢复了刑部和大理寺原有的职权。从此

  • 朱元璋何以成功?乞讨生涯锻炼出成功的三项能力,终无人可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乞讨三年获得三大收获,朱元璋成功的三大秘诀,朱元璋的成功经验

    濠州城内五股势力,郭子兴独木难支经常与孙德崖等人发生冲突。之后,又来了彭大、赵均用两股势力,这两股势力本来尊奉徐州的芝麻李,但芝麻李被杀后,二人水火不同路。这一下儿濠州城更乱了。在此情况下,朱元璋决定自己出去带队伍,由此,打造了他日后成功的队伍——淮西二十四将。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能不钦佩朱元璋的智慧

  • 三星堆人究竟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就埋掉所有国宝?考古新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朝女人长相复原图,三星堆是哪年出土,三星堆流失了多少文物

    在考古历史上,三星堆一直都很神秘,因为文字记录不多,我们也没法回到过去,亲临那个时代,观察古蜀先民们的生活状态,看他们是如何制造出青铜器的,因此各方面都只能推测,加之他们大胆的想象与审美,于是很多人怀疑甚至其不是地球上的文化。但考古学家发现,三星堆的消失或许与商朝的灭亡有关。那么三星堆到底是什么?为

  • 姜子牙为何要给马氏封神?元始天尊的解释,让人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子牙与马氏故事,姜子牙为何要封神,姜子牙怎么评价元始天尊

    马氏是谁?姜子牙老婆,准确的说,是前妻,可就这么一位前妻,也没见封神中有什么贡献,却于封神之时,被姜子牙加封为扫帚星。且不说扫帚星是好是坏,与传说中的哈雷彗星有什么关系,单就位列群星列宿而言,已成神仙,可以不死,较之以彩云仙子、高明、高觉,以及诸多封神中血染沙场,之后却只能坠入轮回,沦落幽冥的将士,

  • 迄今最早的夏朝大墓:可惜已被盗,仅发现一副狗骨架装在漆匣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和殷墟的发现,证实了商朝的存在;那么,商朝之前的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呢?这是过去60年,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一直在努力探求的问题。一些学者尤其是国外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中国史书上有关夏朝的记载,都是后人伪托的“神话”,并非信史。但更多的学者则认为,60年来学界对“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