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人王维投敌被判死罪,他呈给皇帝一首诗,皇帝看后:立刻放人

诗人王维投敌被判死罪,他呈给皇帝一首诗,皇帝看后:立刻放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4/2/6 16:22:11

唐朝时科举是可以举荐的,如果有达官贵人认同某个考生的才华,只要跟主考官打个招呼,这个考生的名次到时自然会靠前。这是因为唐朝时科举的试卷从不糊住考生的姓名,所以托人情、走后门的事情屡见不鲜。王维经过好友的安排,见到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地位非常显赫。

王维通过好友的关系得到了参加玉真公主宴会的机会,并且在宴会上演奏了自己最拿手的曲目,果然博得了玉真公主的好感。公主随后还单独召见了王维,王维早有准备,把自己提前写好的几首诗呈给了公主。王维在诗中大拍玉真公主的马屁,玉真公主对王维的诗非常满意。在听说他要参加这次科举考试之后,立刻为他作保,在主考官面前大肆鼓吹了王维一番。

有玉真公主的推荐,王维轻轻松松的考中了状元,就此进入官场。但是当官对于王维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虽然在诗词上十分有天赋,但是对于官场的尔我诈却很难适应。安史之乱时,王维并没有跟随唐玄宗等人一同逃亡。他虽然有官职在身,但是却并不得唐玄宗的重视。他独自留在了长安,被随后进驻长安的乱军所俘虏。

为了保命,王维不得已向安禄山低头,做了一个叛臣。后来,安禄山去世,李氏一族又重新获得了长安的掌控权,平定了叛乱。王维等曾经背叛过李氏皇族的大臣们全部被关押了起来,等待最终的审判。王维被判处死刑,他托自己的弟弟呈给唐肃宗一首诗。这首诗名叫《凝碧池》,是王维在安史之乱时所写。

唐肃宗看了这首诗之后,却立刻将王维释放,不再追究他曾经的行为。这首诗是这样的: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王维之所以会写这首诗,是因为当时安禄山强占长安,也强占了唐玄宗宫中的乐工们。他命令这些乐工为他弹琴奏乐,其中有一个乐工不愿意,当着安禄山的面把琴扔在了地上。

安禄山雷霆震怒,立刻将这个乐工杀害了。王维得知这件事之后非常的悲伤,也对乐工的遭遇感同身受,因此写下了这首诗。唐肃宗之所以会因为这首诗而赦免王维,是因为从诗中看出了王维对李唐还是比较忠心的。尤其是“空宫”两个字,更是说明他从未视安禄山为主。唐肃宗也看出了王维的无奈之处,于是就对王维网开一面,将他给放了。

更多文章

  • 柳宗元的一首短诗写得很奇怪,轻轻念上一遍,就会浑身发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柳宗元短诗100首,柳宗元最著名一首诗,柳宗元最经典二十首诗

    “永贞革新”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唐朝发生了一个大事件,那就是“永贞革新”,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结果是皇帝被迫禅位,参与革新的大臣或贬或死,史称“二王八司马”。二王(王叔文、王伾)主导的革新,前后仅维护了146天,与晚清康、梁主导的“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新政。

  • 祖君彦:不得隋文帝重用,投靠李密后写檄文为隋炀帝定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密有反隋檄文吗,隋文帝李密,李密讨伐隋炀帝檄文

    古人起义的时候,总会写一篇檄文,细数对方的各种罪行,以昌明自己起义的正义性。这就叫"师出有名"。三国时期,袁绍要讨伐曹操,就让陈琳写了一篇《讨曹操檄文》,看得曹操脊背冒冷汗。徐敬业要起兵反对武则天,命骆宾王写了一篇《讨武曌檄》,武则天看了大呼人才。这两篇都是檄文中的典范,檄文中的佼佼者。《讨曹操檄》

  • 西晋贵族女子墓葬,出土丹药2百颗,专家推断:被父亲耽误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墓出土炼丹文物,东晋大墓出土一味药丸,考古发现古代丹药

    提起魏晋,人们难免会想到所谓的“名士风骨”。名士风骨意味着视金钱如粪土、特立独行。但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魏晋名士们大多并不是风度翩翩的贵公子。相反,他们中很多都不修边幅,甚至以身上长虱子为荣。在这些名士们看来,身上长虱子,证明不为外貌所累,是超脱红尘的表现。而除了不讲卫生之外,魏晋名士们最大的毛病

  • 唐僧坚拒女儿国王的私情,他的得意门徒竟然睡了李世民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了求取真经,在前往西天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其中,除了要吃他肉的妖精外,还有一拔对他一往情深的女妖,比如杏仙、玉兔精与老鼠精等等。与唐僧最为缠绵的,还得数女儿国的国王。唐僧师徒四人途径女儿国时,女儿国国王对唐僧一见倾心,产生了爱意,对唐僧情意缠绵。一首《女儿情》,道不尽的

  • 唐朝的宦官专权为何会越演越烈?根源在于唐德宗的一个错误决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中后期宦官是怎么专权的,唐朝宦官从什么时候开始专权的,唐朝宦官专权表现

    宦官专权,历代皆有,但唐代尤为严重。唐代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晚期。以平定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政局中宦官就占据重要位置,直到灭亡,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一个半世纪里,产生了众多位高权重的大宦官。这些人中,有号称专门“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亲手杀死皇帝的俱文珍和王守澄,

  • 杜甫的两句名诗,骂人不带脏字,现在常被用来夸人,你用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于杜甫的一句名诗,杜甫最出名的一句名言,杜甫十大名诗赏析

    杜甫虽然生活于人人羡慕的唐朝,但是,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之际,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所以,杜甫创作了很多反映民间疾苦的佳作,比如有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天宝十四载

  • 杜甫有个很牛的叔叔,13岁就敢手刃仇人,结果自己也丧生于乱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有首五言长诗,叫《赠蜀僧闾丘师兄》,其诗曰: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吾祖诗冠古,

  • 古代犯人受罚,为何只打屁股不打别处,原来与李世民的经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古代犯人的惩罚,关于古代给犯人的十大惩罚,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

    常看古装剧的朋友,都会发现一个非常熟悉的场景,那就是官员审案,要对犯人(依现代用语,应叫“嫌疑人”)动刑时,往往会有“拉下去重打几十大板”的处理意见,衙役一听,便会将犯人拖出堂外(也有直接在堂上)扒了外裤,对着犯人的屁股就是一顿胖挨。打犯人屁股这事,朱元璋是热衷的,他所要打的,并不是普通人犯,而是朝

  •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伦,诛灭贾南风,直接引发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为木偶老师新作《魏晋南北朝,大乱三百年》的第04篇,连载日期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篇,欢迎各位读者"找茬",你可以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司马遹被囚禁后,宫中怨声载道,东宫侍卫首领本想联合大臣张华和裴頠一起诛杀妖后,还政太子,但是张裴两个读书人怕兵变影响稳定。于是两人想起了握有部

  • 唐朝学历最高的诗人:风流长安50年,85岁辞官修道,86岁病逝家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最杰出二十位诗人,唐朝家世最好的诗人,唐朝史上最厉害的诗人

    引子天宝三年(744年)的一天,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的村道上,走来一位鬓发斑白的陌生老者,一群村童追着他嬉闹,并好奇地询问他的来处。此情此景,触动了老者内心的诗情,即兴赋诗二首,其中之一大家都耳熟能详、过目成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对头,这就是贺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