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祖君彦:不得隋文帝重用,投靠李密后写檄文为隋炀帝定罪

祖君彦:不得隋文帝重用,投靠李密后写檄文为隋炀帝定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79 更新时间:2024/1/22 20:41:32

古人起义的时候,总会写一篇檄文,细数对方的各种罪行,以昌明自己起义的正义性。这就叫"师出有名"。三国时期,袁绍要讨伐曹操,就让陈琳写了一篇《讨曹操檄文》,看得曹操脊背冒冷汗。徐敬业要起兵反对武则天,命骆宾王写了一篇《讨武曌檄》,武则天看了大呼人才。这两篇都是檄文中的典范,檄文中的佼佼者。《讨曹操檄》中的名句:"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传颂至今,而《讨武曌檄》中的名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更是霸气侧漏。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另外一篇檄文。这篇檄文是李密讨伐隋炀帝时命令一个叫祖君彦的文人写的,也是檄文中的佼佼者。

咱们先从它的作者祖君彦说起吧!

01、不被隋文帝重要的祖君彦

祖君彦这个人和骆宾王比,名气小了很多,很多读者不认识他。其实他是隋朝晚期的一个大才子。

祖君彦,范阳狄道(今河北容城)人,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是北齐宰相祖珽。祖珽,字孝征,史书上说他"神情机警,词藻遒逸","凡诸伎艺,莫不措怀,文章之外,又善音律,解四夷语及阴阳占侯,医药之术尤是所长",由此可见,这个人是个很有才华的大才子。而且他官也当得大,在北齐,可谓权倾朝野。

但是,祖珽品行不好。北齐名将斛律光看不起祖珽的为人,骂他是"多事乞索小人,欲作何计数!"此事被祖珽知道后,便怀恨在心,暗中寻找机会报复。

斛律光是北齐的功臣,他战功卓著,多次击败北周的进犯,是保卫北齐江山的柱石。

北周政权得知祖珽和斛律光有仇,便采取反间计,派人到北齐都城散布谣言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斛律光字明月)

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

祖珽听到这四句谶语后,大喜,认为可以将斛律光置之死地了。他暗中指使人,把这些谶语上奏北齐后主高纬。高纬询问祖珽,祖珽便添油加醋,说了很多斛律光的"不臣"之举。于是,高纬下令"尽灭其族"。一代名将就这样被冤杀了。

北齐也因此被北周所灭。周武帝在灭北齐后,曾感叹说"此人(斛律光)若在,朕岂能至邺!"

所以,祖家在北齐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名声不好。

杨坚代替北周称帝,建立隋朝。

祖珽的儿子祖君彦此时也到了为官之年。祖君彦和当时著名大臣薛道衡有深交。而薛道衡深得隋文帝杨坚的信任。薛道衡赞赏祖君彦的才学,有一次,他向隋文帝举荐祖君彦。隋文帝问这个人的家世。当他得知祖君彦是祖珽的儿子后,惊讶地说:"难道就是那个冤杀了斛律光的祖珽吗?这种人的儿子我是不会用的。"("是非杀斛律明月人儿邪?朕无用之")

祖君彦就这样无缘进入朝廷中枢。对此,他怀恨在心,非常气愤。

隋炀帝时,祖君彦被授予东平书佐、检校宿城令职。这是很小的官,祖君彦根本看不上眼。史书上说他"常郁郁思乱"。

02、祖君彦给隋炀帝"画了一幅像"

隋朝末年,烽烟四起,各地都爆发了起义。其中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是最为后人熟知的一支。瓦岗军发展很快,四处攻城略地,先后攻占了兴洛、回洛、黎阳三大粮仓,大有撼隋朝根基之势。

心有不平的祖君彦不甘心在隋朝当个小官,便投靠了瓦岗军。李密对祖君彦的文才有所耳闻,便留他在身边谋划军务。

李密命令他写一篇讨伐隋炀帝的檄文,祖君彦便把他对隋朝的各种不满,通通发泄出来,写了《檄隋文》,在这篇檄文里,祖君彦给隋炀帝"定了十大罪状",分别是:弑父、乱伦、嗜酒、劳民、滥赋、兴役、征辽、滥诛、卖官、无信。

这十条罪状,几乎成了定论,日后人们提到隋炀帝,都是这样一位暴君形象。

檄文中还有这样一句,成为日后传颂的经典: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四维不张,三灵总瘁,无小无大,愚夫愚妇,共识殷亡,咸知夏灭。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这个成语就出自于此。

历史没有记载,隋炀帝是否看到过这篇檄文。假如看到了,我想他的脊背一定凉透了。

03、惨遭王世充虐杀

大业十四年,瓦岗军和王世充部开战,最终被王世充打败,瓦岗军几乎被打散,李密逃到了长安,投靠李渊的唐军。而瓦岗军的很多将领都被王世充俘虏,祖君彦就是其中一位。

王世充看到祖君彦后,大骂道:"你替叛贼大骂国家够了吗?"估计他是读了那篇檄文,不然不至于如此咬牙切齿。王世充下令杖责祖君彦,然后将其绑到一棵树下。

才子落难,小狗都欺。王世充手下一个叫王拔柱的郎将,看到祖君彦奄奄一息,毫不同情心,他对身边士兵说:"这个弄笔的穷酸死有余辜。"说完上去猛踢几脚。可怜一代文士,就这样被踢死了。

祖君彦死后,残暴的王世充不解恨,又下令"戮尸示众"。

参考资料:

《传》

《新唐书李密传》

更多文章

  • 西晋贵族女子墓葬,出土丹药2百颗,专家推断:被父亲耽误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墓出土炼丹文物,东晋大墓出土一味药丸,考古发现古代丹药

    提起魏晋,人们难免会想到所谓的“名士风骨”。名士风骨意味着视金钱如粪土、特立独行。但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魏晋名士们大多并不是风度翩翩的贵公子。相反,他们中很多都不修边幅,甚至以身上长虱子为荣。在这些名士们看来,身上长虱子,证明不为外貌所累,是超脱红尘的表现。而除了不讲卫生之外,魏晋名士们最大的毛病

  • 唐僧坚拒女儿国王的私情,他的得意门徒竟然睡了李世民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中的唐僧,为了求取真经,在前往西天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其中,除了要吃他肉的妖精外,还有一拔对他一往情深的女妖,比如杏仙、玉兔精与老鼠精等等。与唐僧最为缠绵的,还得数女儿国的国王。唐僧师徒四人途径女儿国时,女儿国国王对唐僧一见倾心,产生了爱意,对唐僧情意缠绵。一首《女儿情》,道不尽的

  • 唐朝的宦官专权为何会越演越烈?根源在于唐德宗的一个错误决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中后期宦官是怎么专权的,唐朝宦官从什么时候开始专权的,唐朝宦官专权表现

    宦官专权,历代皆有,但唐代尤为严重。唐代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晚期。以平定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政局中宦官就占据重要位置,直到灭亡,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一个半世纪里,产生了众多位高权重的大宦官。这些人中,有号称专门“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亲手杀死皇帝的俱文珍和王守澄,

  • 杜甫的两句名诗,骂人不带脏字,现在常被用来夸人,你用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于杜甫的一句名诗,杜甫最出名的一句名言,杜甫十大名诗赏析

    杜甫虽然生活于人人羡慕的唐朝,但是,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之际,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所以,杜甫创作了很多反映民间疾苦的佳作,比如有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天宝十四载

  • 杜甫有个很牛的叔叔,13岁就敢手刃仇人,结果自己也丧生于乱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有首五言长诗,叫《赠蜀僧闾丘师兄》,其诗曰: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吾祖诗冠古,

  • 古代犯人受罚,为何只打屁股不打别处,原来与李世民的经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古代犯人的惩罚,关于古代给犯人的十大惩罚,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

    常看古装剧的朋友,都会发现一个非常熟悉的场景,那就是官员审案,要对犯人(依现代用语,应叫“嫌疑人”)动刑时,往往会有“拉下去重打几十大板”的处理意见,衙役一听,便会将犯人拖出堂外(也有直接在堂上)扒了外裤,对着犯人的屁股就是一顿胖挨。打犯人屁股这事,朱元璋是热衷的,他所要打的,并不是普通人犯,而是朝

  •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伦,诛灭贾南风,直接引发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为木偶老师新作《魏晋南北朝,大乱三百年》的第04篇,连载日期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篇,欢迎各位读者"找茬",你可以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司马遹被囚禁后,宫中怨声载道,东宫侍卫首领本想联合大臣张华和裴頠一起诛杀妖后,还政太子,但是张裴两个读书人怕兵变影响稳定。于是两人想起了握有部

  • 唐朝学历最高的诗人:风流长安50年,85岁辞官修道,86岁病逝家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最杰出二十位诗人,唐朝家世最好的诗人,唐朝史上最厉害的诗人

    引子天宝三年(744年)的一天,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的村道上,走来一位鬓发斑白的陌生老者,一群村童追着他嬉闹,并好奇地询问他的来处。此情此景,触动了老者内心的诗情,即兴赋诗二首,其中之一大家都耳熟能详、过目成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对头,这就是贺知章

  • 李白被誉诗仙,杜甫被誉诗圣,为何都落选“唐宋八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号称诗仙还是诗圣,李白杜甫被称为诗圣还是诗仙,李白杜甫与唐宋八大家谁更厉害

    1/韩愈与张籍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给他的同代诗人张籍(韩愈出生于公元768年、张籍出生于公元766年)写了首著名的长诗——《调张籍》,从诗题来看,是调侃张籍的,其实,诗的内容却是盛赞已经去世半个世纪的两位前辈诗人——李白与杜甫。作者韩愈是唐代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 武则天的乾陵有啥宝贝?重达500多万吨,难怪被人惦记了13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墓里都有哪些宝贝,武则天乾陵有多少宝藏,武则天陵墓里面有什么宝贝

    从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逝,距今已有1314年了,她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一直为盗墓者所惦记。1300多年来,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大炮轰过,有名有姓的盗墓者就有17人之多,而小毛贼多如牛毛。但是,虽经无数次盗扰,乾陵却依旧完好无损,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有人说,“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