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有个很牛的叔叔,13岁就敢手刃仇人,结果自己也丧生于乱刀

杜甫有个很牛的叔叔,13岁就敢手刃仇人,结果自己也丧生于乱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07 更新时间:2024/1/19 11:57:27

杜甫有首五言长诗,叫《赠蜀僧闾丘师兄》,其诗曰: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穷愁一挥泪,相遇即诸昆。我住锦官城,兄居祇树园。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景晏步修廊,而无车马喧。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漠漠世界黑,驱车争夺繁。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这首诗,是杜甫写赠给好友闾丘僧的,其中,有两句诗为“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说的是二人的祖辈就是同朝为官的好朋友了,并且,还不如夸耀地将自己的祖父隆重推出。这两句诗的意明就是,他祖父的古诗才是冠绝古今的好诗,和你的祖辈同一年受朝廷重用,如此算来,两家算是世交了。

闾丘僧的祖辈是闾丘均,是益州成都人,初唐时期以文章著称,著有文集三十卷。

杜甫的爷爷,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曾为巩县(今河南巩义)县令,全家随之定居巩县。杜审言是唐高宗咸亨年间的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

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对于律诗的最终形成,是卓有贡献的。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就曾这样评价过杜审言:“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实为杜审言首倡。”

杜审言尤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颇有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体诗中第一长篇。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由此看来,杜甫以“吾祖诗冠古”来评价其祖父,也是情有所系的。

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杜审言的朋友,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杜审言虽有诗名,但是,仕途却很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前后,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的杜审言,却要远离京洛,到江阴这个偏远小县任职,心里很不爽。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结识了同郡的晋陵县丞的陆某,闲时两人会同游唱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就是此时即兴写出的一首和诗。

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建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全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从格律上来说,这首诗是已经非常成熟的律诗作品,平仄和谐,内容丰富,对于伤春思乡之情的表达也非常的清晰,非常的契合人物的基本形象和思想感情。

因为早有诗名,杜审言的为人也很狂傲。《新唐书·杜审言传》就记载了杜审言的一段往事:

“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杜审言病重期间,后辈诗人宋之问、武平一曾去看望他,他对二人说:“我受尽了造化小儿的苦,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活着,老是让你们出不了头。如今我快死了,只是遗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

另外,关于杜审言的狂,还有两件小事可以佐证。其一说的是,苏味道任天官侍郎时,有一次杜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出来后他问旁人说:“苏味道必死。”听到此话的人大惊,忙问是何原因,审言回答说:“他见到我的判词,应当羞愧而死。”

其二,杜审言还曾对他人说:“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赋也成为部下,我的书法使王羲之也成为学生。”能说出如此狂语的,是得要多大的自信啊!

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新唐书·文艺传》)

正是因为口没把门的,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杜审言的仕途一直不顺,武后圣历二年(699年),贬为吉州(今江西吉安)的司户参军,被赶出京城。此时,本文的第二个主人公就在出场了,这个人就是杜审言的次子杜并。杜审言共有四子五女,长子杜闲就是杜甫的父亲,杜并是杜甫的二叔。

杜审言被贬吉州司户参军后,他狂傲自大的臭毛病一直没改。审言“又与群僚不叶”,得罪了司户郭若讷,老郭就跑到司马周季重面前去告杜审言的黑状,结果,两人不惜罗织罪名,将杜审言逮捕下狱,并且还密谋要将杜审言处死。

杜审言的次子杜并听说后,悲痛欲绝,年仅十三岁的杜并一心想着要为父报仇。不久,杜并就找到机会混入司马府的宴会上,乘着周季重与众人推杯换盏之机,突然从袖中抽出匕首,朝周季重猛刺。司马府内的官兵闻变,也立即围拢上来,将杜并乱刀砍死。

吉州司马周季重由于身中多刀,也重伤不愈,奄奄一息。临死前,他说了一句非常懊悔的话:“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

杜并手刃朝廷命官一事,一下子传篇朝野,杜并的孝义也名动天下。时为左台监察御史的苏颋(唐玄宗宰相,封许国公,善于文学,与燕国公张说齐名,时称“燕许大手笔”)专门给杜并写了墓志,赞其曰:“安亲扬名,奋不顾命,行全志立,殁而犹生。”

杜并父审言,善五言,尤攻书翰,恃才蹇傲,深为时辈所嫉,自洛阳丞贬吉州司户。又与群僚不叶,司马周季重与司户郭若讷共构之,审言系狱,将因事杀之。并年十三,伺季重等酣宴,密刃刺季仲而死,并亦见害。季重临死叹曰:“吾不料审言有此孝子邪!若讷误我至此。”审言由是免官,归东都,自为祭文以祭并。士友咸并孝烈,苏颋为墓志,刘充济为祭文。则天召见审言,甚嘉叹之。(《唐新语》)

武则天听说此事后,又将杜审言召回京师,改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后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不久,又奉召回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病逝,享年63岁。杜审言病逝后,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犯人受罚,为何只打屁股不打别处,原来与李世民的经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古代犯人的惩罚,关于古代给犯人的十大惩罚,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

    常看古装剧的朋友,都会发现一个非常熟悉的场景,那就是官员审案,要对犯人(依现代用语,应叫“嫌疑人”)动刑时,往往会有“拉下去重打几十大板”的处理意见,衙役一听,便会将犯人拖出堂外(也有直接在堂上)扒了外裤,对着犯人的屁股就是一顿胖挨。打犯人屁股这事,朱元璋是热衷的,他所要打的,并不是普通人犯,而是朝

  •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伦,诛灭贾南风,直接引发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为木偶老师新作《魏晋南北朝,大乱三百年》的第04篇,连载日期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篇,欢迎各位读者"找茬",你可以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司马遹被囚禁后,宫中怨声载道,东宫侍卫首领本想联合大臣张华和裴頠一起诛杀妖后,还政太子,但是张裴两个读书人怕兵变影响稳定。于是两人想起了握有部

  • 唐朝学历最高的诗人:风流长安50年,85岁辞官修道,86岁病逝家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最杰出二十位诗人,唐朝家世最好的诗人,唐朝史上最厉害的诗人

    引子天宝三年(744年)的一天,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的村道上,走来一位鬓发斑白的陌生老者,一群村童追着他嬉闹,并好奇地询问他的来处。此情此景,触动了老者内心的诗情,即兴赋诗二首,其中之一大家都耳熟能详、过目成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对头,这就是贺知章

  • 李白被誉诗仙,杜甫被誉诗圣,为何都落选“唐宋八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号称诗仙还是诗圣,李白杜甫被称为诗圣还是诗仙,李白杜甫与唐宋八大家谁更厉害

    1/韩愈与张籍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给他的同代诗人张籍(韩愈出生于公元768年、张籍出生于公元766年)写了首著名的长诗——《调张籍》,从诗题来看,是调侃张籍的,其实,诗的内容却是盛赞已经去世半个世纪的两位前辈诗人——李白与杜甫。作者韩愈是唐代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 武则天的乾陵有啥宝贝?重达500多万吨,难怪被人惦记了13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墓里都有哪些宝贝,武则天乾陵有多少宝藏,武则天陵墓里面有什么宝贝

    从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逝,距今已有1314年了,她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一直为盗墓者所惦记。1300多年来,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大炮轰过,有名有姓的盗墓者就有17人之多,而小毛贼多如牛毛。但是,虽经无数次盗扰,乾陵却依旧完好无损,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有人说,“武则天

  • 唐朝最懦弱的皇帝,不是李治,被皇后和亲生女儿玩弄于股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最伟大的皇帝李治,唐朝李治的第一个太子,唐朝皇帝如何评价李治

    据记载,武则天为了自己的前途,在早期杀死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她女儿的死更加残酷,成为政治牺牲品。当时,武则天为了对抗她的对手王太后,毫不犹豫地掐死了她的小女儿,陷害了王太后。后来,王皇后被皇帝贬为平民,而武则天则很容易被提拔。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对权力的追求极其过分。武则天甚至迫害自己的血肉。她是

  • 唐玄宗即位后,任用救时宰相姚崇打击皇族,迅速稳定政治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玄宗在宰相姚崇和谁的辅佐下,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姚崇,姚崇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原因

    文/冯玄一李隆基的皇位得来并不容易。在他之前,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挟持,成为傀儡。而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代表的武士集团也蠢蠢欲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为了当第二个武则天,竟毒死中宗李显,韦后也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这时,李隆基瞅准时机,和太平公主联合,率领禁军发动政变,杀死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拥

  • 李商隐最通俗的一首诗,让人一看就懂,却仍给读者留下难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商隐世上最难超越的一首诗,李商隐最有趣一首诗,李商隐很巧妙的一首诗

    引言当历史的车轮驰入盛世大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光耀星空的著名诗人:诸如“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四明狂客”贺知章,“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白居易……时间进入晚唐,又有人称“小李杜”的李商隐与杜牧(李白与杜甫被人合称

  • 唐朝这位老臣去世时,为何让杀人如麻的武则天都流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没杀的唐朝老臣,唐朝老臣为什么容忍武则天,武则天为什么重用老臣

    他在虎狼出没、风云变幻的唐朝政治舞台上整整活跃了几十年,虽也几经沉浮,但最终还是得以保全,并留下了不少政绩。当他九十三岁高龄病老而死时,连性格暴虐、杀人如麻的武则天都动了感情,流着眼泪,发出感人肺腑的赞叹:从此“朝堂空矣!”狄仁杰得以善终,是否像有的封建政客那样,依靠圆滑的处世之道、奸诈的手腕权术?

  • 南唐大权在握的宰相,一生最怕老母鸡,看见鸡汤当场吓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唐时期的宰相,南唐后主有多可怕,南唐最怕的将领

    冯延巳的诗词令人赏心悦目,但是他的人品却实在不怎么样。冯延巳深受皇帝赏识,家中仆婢近千人,还有很大的一所宅院。冯延巳在后宅的空地上圈养了许多的老母鸡,平时每日都要让仆人现杀一只鸡,煨成鸡汤饮用,以此来补身。可是鸡汤喝下去,冯延巳的身体非但没有变的强健,他反而感觉自己的精力一日不如一日。有一天,冯延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