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渊为何能称帝?只因西晋皇帝司马炎太昏庸,导致异族有机可乘

刘渊为何能称帝?只因西晋皇帝司马炎太昏庸,导致异族有机可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66 更新时间:2024/2/14 16:31:04

因为久居中原,刘渊所在部落汉化程度较高,刘渊自幼拜上党士人崔游为师,饱读儒家经典,常常和同学谈古论今。后来刘渊又学习武艺,擅长射箭,体力过人。

由于刘渊所在部落兵力强盛,共约三万余落,其父刘豹是左部帅,其祖父的弟弟呼厨泉是单于,所以在曹魏时期,十几岁的刘渊被迫远离族人,被送到都城洛阳当任子,就是为防止匈奴叛乱的人质。当时的权臣司马昭对刘渊十分礼遇,后来司马氏篡位,晋武帝司马炎也很欣赏刘渊,想要委以重任,打算让其领兵平吴。

其实这个时候,刘渊对中原王朝是没有反叛之心的。首先由于刘渊从小受儒家文化熏陶,到洛阳为人质时也受到了不错的礼遇。其次他的成长过程中,匈奴族和汉族也没有大的冲突,在洛阳时刘渊还交到不少名士朋友。所以刘渊暂时没有反叛的动机,此时司马炎基本可以放心委刘渊以重任。但孔恂、杨珧却进言:“臣下观察刘渊的才能,感到当今之世恐怕无人与之匹敌。陛下如果让他掌握少量兵马,则平吴事难成;若授以威权,则平吴之后,恐怕他将据有江南,不复称臣。与我族类不同者,其心必然不同。以刘渊统帅其部族,臣下尚且为陛下担忧寒心。如果以有天险为凭依的江南资助刘渊,怎么可以呢!”

司马炎听了这话,就不再提任命刘渊的事。刘渊因而很受打击。

后来关中鲜卑族秃发树机能叛乱,朝廷屡次镇压失败。尚书仆射上党人李憙劝武帝说:“陛下如果能够征发匈奴五部的兵力,授刘渊以一将军名号,令其西征平叛,凉州指日可定。”孔恂又跳出来说:“李公的话,还没有点破消除危患的道理。”李憙勃然大怒说:“以匈奴的强悍善战,刘渊的通晓用兵,再加上奉宣圣威,消除叛乱,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孔恂说:“刘渊如果能够平定凉州,斩树机能,恐怕凉州才真正有危难罢了。那时蛟龙如得云雨,将遨游长空,不再是池中之物。”晋武帝认为孔恂言之有理,担心刘渊趁机带领部族作乱,再次放弃任命刘渊。刘渊因而再次很受打击。

两次步入仕途受阻,刘渊心灰意冷,心态逐渐变化,不再想着为朝廷建功立业。刘豹死后,刘渊回到家乡,代为左部帅。他颇有政治才能,帐下聚集了很多豪杰名士。到杨骏主政时,刘渊被正式确立为匈奴五部领导。八王之乱开始后,司马颖担心刘渊作乱,又免其官职,让其到邺城任官。由于西晋政权对匈奴族采取歧视和防范的姿态,引起匈奴高层不满,加上西晋王庭内斗,实力大减,于是匈奴高层刘宣等密谋割据,复兴匈奴国,并推举刘渊为大单于。

众人之谋偷偷告知刘渊后,多年来受到朝廷怀疑和排挤的刘渊立即答应。刘渊以回部落参加葬礼为由,请求成都王司马颖放他回去,司马颖不同意。后来司马氏诸王攻战,刘渊以搬救兵为由回到左国城,短短二十天就召集了五万余人。

永兴元年(304),刘渊在左国城正式登上汉王位。他以复汉为名,追尊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刘邦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而刘渊称帝仅仅是十六国乱世的开始。

更多文章

  • 一个唐朝宦官杀百官比魏忠贤还牛百倍:835年12月14日甘露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宦官专权发展过程,分析唐朝宦官专权的原因及危害,唐朝宦官专权之变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三百九十五期】(历史系列第681讲)一个唐朝宦官杀百官比魏忠贤还牛百倍:835年12月14日不满宦官专权的唐文宗联合李训和郑注发起甘露之变,反而造成数百名官员遭到杀害。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室都存在四种力量,分别是:权臣、王

  • 他是八王之乱最后一位参与者,有实力就图谋篡位,结局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八王之乱最终结果,八王赵德芳真实下场,八王之乱中最牛的将领

    司马越,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算起来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叔。司马越的出身年月已遗失在历史中,无从考据,从经历上看,应该比他侄子司马衷大不了几岁。司马越小时候名声不错,为人谦虚而且有礼节,在朝野中颇受好评。少年时期他与其他司马氏子弟一起读书听学

  •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炎第六子司马乂改变了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八王司马乂之死,司马乂实力,西晋王朝司马炎

    本文为木偶老师新作《魏晋南北朝,大乱三百年》的第06篇,连载日期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篇,欢迎各位读者"找茬",你可以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史书上说他:身高七尺五寸(又一个两米大汉),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早在贾南风当权时,他就跟着哥哥司马玮

  • 唐朝一和尚造反称帝,册立尼姑当皇后,只3个月就被快速平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谋反的人物,唐朝后期平息叛乱的皇帝,唐朝最严重的一次叛乱是什么

    他们出家不是因为一心向佛,而只是为了躲避税赋和徭役。隋朝的税赋和徭役五花八门,压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很重。但是有一种人是不需要缴纳税赋的,这种人就是出家人。出家人是方外之人,自然不用跟红尘俗人们一样服役。因此很多心怀鬼胎的人为了不服役,就纷纷选择出家。这个名为高昙晟的和尚和名为静宣的尼姑就是如此。高昙

  • 唐穆宗李恒:宦官拥立上位,昏庸好色,欧阳修评价他“失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恒简介,唐穆宗李恒个人简介,唐穆宗李恒在位几年

    他当政的四年中,唐朝的藩镇割据越发严重,纷纷叛乱,朝廷中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的局面愈演愈烈,大唐政局动荡不安。《新唐书》在评价他时说:“穆、敬昏童失德,以其立位不久,故天下未至于败乱,而敬宗卒及其身,是岂有讨贼之志哉!”他便是唐穆宗李恒。01、李恒即位背后的力量较量李恒,唐宪宗李纯第三个儿子。生于79

  • 此人祖母是武则天,年仅17岁逝世,死后千年发现墓内有一男性枯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之谜,武则天和丈夫合葬墓,武则天临终前见个80岁老人

    1960年位于陕西乾县经过考古专家的探测,发现了一座唐朝的古墓。陕西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这里埋葬了历朝历代的很多皇族中人。这座唐朝的古墓也不例外,埋葬的是一位唐朝的公主,公主在唐朝并不少见,但这位公主却十分特殊,她是唐朝中宗皇帝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永泰公主李仙蕙,她的母亲是著名的韦皇后,祖母更是大名鼎鼎

  • 亲手杀光朝廷大臣的权宦仇士良,是如何控制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仇士良为什么怕武宗,仇士良对皇帝的影响,仇士良个人资料

    在小编心目中历史上最牛的太监当属中唐时期的仇士良,不仅是因为他能架空皇帝与拥立皇帝,更在于他的杀伐果决,连魏忠贤都要甘拜下风。仇士良杀二王一妃四宰相,独霸朝纲二十多年,历经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六朝。他这番话,是退休时给晚辈的忠告,确实说出了历代宦官得以专权擅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 李白价值不菲的一首诗:全诗16字被历代帝王疯抢,现代人反而不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白最出名的5首诗,李白最经典5句诗,李白最为巅峰的一首诗

    李白天性浪漫,平生最爱游览大好河川。15岁的时候,李白就凭借着出色的文采在大唐声名鹊起。18岁那年,他开始在国内四处游览,写下了不少名诗。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白的不少好友也都是十分杰出的诗人。好比说杜甫、高适等等。李白的这些好友们跟他一样,一旦有时间就会结伴出游,去一赏大好山河。有一次,

  • 诗人王维投敌被判死罪,他呈给皇帝一首诗,皇帝看后:立刻放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维死罪却因为一首诗被免罪,王维被贬过海南吗,王维是赴宴后落水而死吗

    唐朝时科举是可以举荐的,如果有达官贵人认同某个考生的才华,只要跟主考官打个招呼,这个考生的名次到时自然会靠前。这是因为唐朝时科举的试卷从不糊住考生的姓名,所以托人情、走后门的事情屡见不鲜。王维经过好友的安排,见到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地位非常显赫。王维通过好友的关系得到了参加玉真公主宴

  • 柳宗元的一首短诗写得很奇怪,轻轻念上一遍,就会浑身发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柳宗元短诗100首,柳宗元最著名一首诗,柳宗元最经典二十首诗

    “永贞革新”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唐朝发生了一个大事件,那就是“永贞革新”,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结果是皇帝被迫禅位,参与革新的大臣或贬或死,史称“二王八司马”。二王(王叔文、王伾)主导的革新,前后仅维护了146天,与晚清康、梁主导的“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