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八王之乱最后一位参与者,有实力就图谋篡位,结局出人意料

他是八王之乱最后一位参与者,有实力就图谋篡位,结局出人意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72 更新时间:2024/2/6 16:20:03

司马越,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算起来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叔。司马越的出身年月已遗失在历史中,无从考据,从经历上看,应该比他侄子司马衷大不了几岁。司马越小时候名声不错,为人谦虚而且有礼节,在朝野中颇受好评。少年时期他与其他司马氏子弟一起读书听学。长大后被封为散骑侍郎,后又担任左卫将军,加任侍中,这些都是皇族子弟的常规任职,没什么分量。直到司马越堂兄弟晋武帝司马炎病逝后,司马衷继位为帝,司马越才迎来崭露头角的机会。

由于司马衷天生智力有障碍,无力把持朝政,大权旁落到杨太后哥哥杨骏手中。皇后贾南风为了夺回皇权,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联络,突然发动政变,杀了杨骏。这次政变中,司马越也参与了诛杀杨骏一党,因而受封五千户侯,升任散骑常侍等职务,后来被封为东海王,食邑六县。被封为一方之主后,司马越来到封地,暂时远离了晋国的权力中心。但晋国权力中心的乱斗并没有停止。

贾南风诛杀杨骏一党后仍没达到目的,因为大权竟然旁落到司马亮和卫瓘手中。贾南风再次玩弄阴谋,娇诏让司马玮诛杀司马亮和卫瓘,引起朝廷上下不满。贾南风又诛杀司马玮以安众心。这下贾南风终于如愿,大权独揽了。但是太平日子没过几年,贾南风又想杀太子,也就是愍怀太子。原因是贾南风没儿子,她担心过几年愍怀太子掌权,自己的好日子就没了。贾南风再次施展阴谋诡计,她把太子灌醉后,让其写了有罪的文件,并以此为借口要杀太子,却遭到大臣反对。贾南风只得先囚禁了太子。

这时太子的手下司马雅等人为了救太子,打算找司马伦等人发动政变。司马伦是太子太傅,老师,由于一直拍贾南风马屁,所以没受太子事件牵连。司马伦也有野心,于是先借贾南风之手杀了太子,又借太子党羽的力量发动政变,杀了贾南风。司马伦把持朝政后,先是排除异己扶植亲信,准备妥当后直接废了晋惠帝,自己登基称帝。这下司马氏诸王都不愿意了。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皇帝当了不到一年就兵败被杀。

司马伦被杀后,司马冏掌握大权。没过多久,司马颙打算除掉司马冏,夺取大权。于是挑拨司马冏去杀都城内的司马。司马颙本想让双方杀个两败俱伤,他好渔翁得利。但司马轻松反杀司马冏,并掌握大权。司马颙目的没达到,便联合司马颖讨伐司马。这时身处都城的司马越见攻城军队势大,心里害怕,于是用计捉住了司马,并交给司马颙部下。司马被活活烧死。此后司马颖自封黄太弟,独揽大权,封司马越为尚书令。

不久之后,司马越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打算攻灭司马颖,自己掌权,发兵攻下邺城后又被司马颖打败。司马越赶紧逃回封国。

司马越在封国积蓄实力,两年后发兵攻打司马颖等,经过复杂的征战,司马颖失势死去。司马越掌权。公元307年,晋惠帝病亡,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同年司马颙被暗杀。至此这场皇族内乱正式结束,司马越成为最后胜利者。但这并不是司马越的终点。

八王之乱后期,西晋周边少数民族已纷纷爆发叛乱。司马越掌权后不久,他听说转战在江汉一带,由石勒领导的少数民族起义军可能攻打洛阳。司马越认为洛阳难守,就以讨伐石勒为借口,带领精锐部队逃回封地。司马越临阵胆怯已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他因为胆怯出卖了同族司马,造成司马被活活烧死。这次,他因为胆怯,留下晋怀帝和缺乏防守的都城给石勒,独自带着大军逃亡。司马越刚离开洛阳,晋怀帝和青州刺史苟晞便声讨司马越。司马越屯兵于项,整日担心遭到晋朝军队和石勒军队的攻击,不敢开拔前行,他忧惧成疾,于永嘉五年三月,病死了。

纵观司马越一生,他没有实力时,并没有野心,当他有实力时,野心也跟着疯长,可惜胆魄却没有跟着野心一起成长。司马越固然有窃取皇权的野心,却没有保卫胜利果实的胆魄。身居高位却没有相对应的胆魄,自然承受不住外界的巨大压力,被忧虑和惊吓折磨死,是司马越的必然下场。

更多文章

  •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炎第六子司马乂改变了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八王司马乂之死,司马乂实力,西晋王朝司马炎

    本文为木偶老师新作《魏晋南北朝,大乱三百年》的第06篇,连载日期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篇,欢迎各位读者"找茬",你可以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史书上说他:身高七尺五寸(又一个两米大汉),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早在贾南风当权时,他就跟着哥哥司马玮

  • 唐朝一和尚造反称帝,册立尼姑当皇后,只3个月就被快速平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谋反的人物,唐朝后期平息叛乱的皇帝,唐朝最严重的一次叛乱是什么

    他们出家不是因为一心向佛,而只是为了躲避税赋和徭役。隋朝的税赋和徭役五花八门,压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很重。但是有一种人是不需要缴纳税赋的,这种人就是出家人。出家人是方外之人,自然不用跟红尘俗人们一样服役。因此很多心怀鬼胎的人为了不服役,就纷纷选择出家。这个名为高昙晟的和尚和名为静宣的尼姑就是如此。高昙

  • 唐穆宗李恒:宦官拥立上位,昏庸好色,欧阳修评价他“失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恒简介,唐穆宗李恒个人简介,唐穆宗李恒在位几年

    他当政的四年中,唐朝的藩镇割据越发严重,纷纷叛乱,朝廷中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的局面愈演愈烈,大唐政局动荡不安。《新唐书》在评价他时说:“穆、敬昏童失德,以其立位不久,故天下未至于败乱,而敬宗卒及其身,是岂有讨贼之志哉!”他便是唐穆宗李恒。01、李恒即位背后的力量较量李恒,唐宪宗李纯第三个儿子。生于79

  • 此人祖母是武则天,年仅17岁逝世,死后千年发现墓内有一男性枯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之谜,武则天和丈夫合葬墓,武则天临终前见个80岁老人

    1960年位于陕西乾县经过考古专家的探测,发现了一座唐朝的古墓。陕西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这里埋葬了历朝历代的很多皇族中人。这座唐朝的古墓也不例外,埋葬的是一位唐朝的公主,公主在唐朝并不少见,但这位公主却十分特殊,她是唐朝中宗皇帝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永泰公主李仙蕙,她的母亲是著名的韦皇后,祖母更是大名鼎鼎

  • 亲手杀光朝廷大臣的权宦仇士良,是如何控制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仇士良为什么怕武宗,仇士良对皇帝的影响,仇士良个人资料

    在小编心目中历史上最牛的太监当属中唐时期的仇士良,不仅是因为他能架空皇帝与拥立皇帝,更在于他的杀伐果决,连魏忠贤都要甘拜下风。仇士良杀二王一妃四宰相,独霸朝纲二十多年,历经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六朝。他这番话,是退休时给晚辈的忠告,确实说出了历代宦官得以专权擅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 李白价值不菲的一首诗:全诗16字被历代帝王疯抢,现代人反而不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白最出名的5首诗,李白最经典5句诗,李白最为巅峰的一首诗

    李白天性浪漫,平生最爱游览大好河川。15岁的时候,李白就凭借着出色的文采在大唐声名鹊起。18岁那年,他开始在国内四处游览,写下了不少名诗。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白的不少好友也都是十分杰出的诗人。好比说杜甫、高适等等。李白的这些好友们跟他一样,一旦有时间就会结伴出游,去一赏大好山河。有一次,

  • 诗人王维投敌被判死罪,他呈给皇帝一首诗,皇帝看后:立刻放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维死罪却因为一首诗被免罪,王维被贬过海南吗,王维是赴宴后落水而死吗

    唐朝时科举是可以举荐的,如果有达官贵人认同某个考生的才华,只要跟主考官打个招呼,这个考生的名次到时自然会靠前。这是因为唐朝时科举的试卷从不糊住考生的姓名,所以托人情、走后门的事情屡见不鲜。王维经过好友的安排,见到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地位非常显赫。王维通过好友的关系得到了参加玉真公主宴

  • 柳宗元的一首短诗写得很奇怪,轻轻念上一遍,就会浑身发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柳宗元短诗100首,柳宗元最著名一首诗,柳宗元最经典二十首诗

    “永贞革新”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唐朝发生了一个大事件,那就是“永贞革新”,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结果是皇帝被迫禅位,参与革新的大臣或贬或死,史称“二王八司马”。二王(王叔文、王伾)主导的革新,前后仅维护了146天,与晚清康、梁主导的“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新政。

  • 祖君彦:不得隋文帝重用,投靠李密后写檄文为隋炀帝定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密有反隋檄文吗,隋文帝李密,李密讨伐隋炀帝檄文

    古人起义的时候,总会写一篇檄文,细数对方的各种罪行,以昌明自己起义的正义性。这就叫"师出有名"。三国时期,袁绍要讨伐曹操,就让陈琳写了一篇《讨曹操檄文》,看得曹操脊背冒冷汗。徐敬业要起兵反对武则天,命骆宾王写了一篇《讨武曌檄》,武则天看了大呼人才。这两篇都是檄文中的典范,檄文中的佼佼者。《讨曹操檄》

  • 西晋贵族女子墓葬,出土丹药2百颗,专家推断:被父亲耽误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墓出土炼丹文物,东晋大墓出土一味药丸,考古发现古代丹药

    提起魏晋,人们难免会想到所谓的“名士风骨”。名士风骨意味着视金钱如粪土、特立独行。但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魏晋名士们大多并不是风度翩翩的贵公子。相反,他们中很多都不修边幅,甚至以身上长虱子为荣。在这些名士们看来,身上长虱子,证明不为外貌所累,是超脱红尘的表现。而除了不讲卫生之外,魏晋名士们最大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