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除了秦国,六国之中,谁最可能成就统一?

除了秦国,六国之中,谁最可能成就统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66 更新时间:2024/1/9 11:35:08

其他六国,谁最有希望统一天下?

要回答这问题,是不是可以比较各国的变法情况来做出判断呢?

但是,事与愿违。除了秦国,其他六国的变法情况都不好。

楚国面积最大,但变法最慢;魏韩变法最早,但变法中断,后来流于常态;赵国、齐国、燕国,甚至都查不到有明确的变法记载,只是随波逐流中常态推进。

[var1]

变法到底是什么?

变法就是郡县制,变法就是君主集权,变法就是取消分封。这些都是变法带来的副产品。概括秦国变法最重要的改变,有两个:

一个是授民以爵。

齐之技击不可遇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

原因是什么?

魏之武卒是军队,齐之技击是兰博,兰博打不过军队。即便你把乾坤昆大挪移练到第十重,也打不过一支军队。齐之技击虽然武艺高强,但单兵作战能力再强,也打不过一支训练有素且纪律严明的军队。“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而实际则是:千人同心则得万人之力,万人同心则天下无敌。魏武卒就是万人同心,而齐之技击却做不到这种同心。

[var1]

万人同心的魏之武卒,为什么打不过秦之锐士?魏武卒只是军队同心,秦国却是举国同心。而秦国做到举国同心的方法,就是授民以爵。

上战场、砍脑袋,然后晋爵位,这是授民以爵的战场效果。授民以爵的真正意义是混一了国人和野人、贵族和平民。这就意味着平民被统治基层所接纳,可以参与政治生活,而爵位就是凭证。这种东西能够激发出来的积极性和战斗力,远超过一支魏武卒。

另一个是直接统治。

授民以爵是对个人身份实施改造,而直接统治则是对社会基础实施改造。

《商君书》指出,要实现强国就必须掌握粮仓、金库、成年男子、成年女子、老人、体弱的人、官员、吏员、游士、商人,牛、马、饲料等13项数据。国家掌握了这些数据,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也才能知道自己能干多少事。

[var1]

14世纪的时候,佛罗伦萨花费重金、搞了一次人口普查。国家雇佣的调查员们跑得漫山遍野,然后一个一个地数人头、一个一个地登记姓名,好不容易整理出了一个人口花名册。但这个花名册上却出现了八百多个乔瓦尼、一千二百多个皮耶罗。结果呢?结果就是佛罗伦萨根本就数不清人头。

商鞅变法呢?数清人头都不算啥,你还得分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健康是残疾。因为只有这么数人头,国家才知道能出多少成年壮丁。而成年壮丁不仅是生产力而且还是兵源。但这还不算完,还要分出是什么职业,有多少官员、多少吏员、多少商人、多少读书人,甚至连大牲口和草料数目都要数清楚。这个工作要比佛罗伦萨统计人口的难度,高出好几级。但是,秦国硬是做到了。没别的好办法,就是一个一个地数。

[var1]

肯定会很粗糙,但秦国就是粗糙中完成了。男女好看,但年龄你怎么看。没办法,谁长得高就欺负谁,超过一定高度,不管多大岁数都算成丁,该交税交税、该当兵当兵。

量化之后,便拆散氏族和家族结构,把秦国改造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实施重新编户。但还没完,接着就是废井田、开阡陌,把地也给分了,按户分然后才能按户交税。但还不算完,什么贵族封地全都大乱,建立县制,分秦国为31县,直接委派管理实施管理。

等把这些全都完成了,秦才能对秦国实施直接统治。

然后,比照上述两个重要改变,查看山东六国,有谁能做到?可以说,一个都没有。中国政治的早熟,就是从秦国开始的。但,除了变法,就没有别的手段实现统一吗?

[var1]

实现统一是目标,变法只是达到目标的一个手段。所以,不能说没有变法这个手段,就不能达成目标。就拿近代西方国家的工业化来说,英国靠的是棉纺织业,德国靠的是化学和军工,美国靠的是铁路。这些手段都能实现工业化。所以,实现目标的手段,可以很多,并不是唯一的。

就统一来说,除了变法之外还有什么手段呢?

变法只是一个高阶手段。比变法更低一阶的,就是整军备战和穷兵黩武。

从春秋到战国,开始诸侯林立,然后越打越少,到了战国只剩下七个。其他的诸侯呢?要么被兼并打没了,要么忽略不计了。此时的七大战国已经陷入到了一种囚徒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愿意与否,各国的最佳策略都是整军备战和穷兵黩武。要么出现外来因素,比如匈奴入侵,从外面打破这种囚徒困境;要么彻底兼并,比如把整军备战和穷兵黩武发展到极致的秦战国。

[var1]

所以,在战国的囚徒困境下,实现生存和统一的手段,不是什么理想丰满的儒家王道,就是丛林法则的整军备战和穷兵黩武。因此,砍掉变法这个高阶变量,直接从整军备战和穷兵黩武这个零阶变量来分析,就可以了。

战国之初的形势是: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富。所以,最有希望实现统一的,就是这三个战国。但是,齐国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五国伐齐后,齐国一蹶不振,到最后直接秦国投降了。于是,能够统一天下的,就非秦即楚了。

但是,赵国为什么不可以?到了后期,能保住山东六国不灭的,只有赵国。而且,如果从地理形胜来看,鼎盛时期的赵国是以山西形胜携河北财富的优势标配。

[var1]

赵国比楚国差在了面积和人口,而在内部凝聚相当的情况下,赵国就完败楚国了。同时,赵国也是四战之地,东有齐国、北有燕国和匈奴、南有韩国和魏国、西有秦国。韩魏处四战之地,所以没法玩;赵国处在大一号的四战之地,所以也没法玩。

楚国因为内部凝聚太差,所以在秦国崛起之后就变成了一只温柔的大象。但这头大象在秦国崛起之前,却一点儿都不温柔。齐桓称霸,干服楚国才算称霸;晋称霸,也要干服楚国才能称霸。而在齐桓晋文之前,霸主就是楚国。淮河、泗水一带的小诸侯国,基本上都是被楚国灭掉的。论消灭诸侯国的数量,楚国只能是第一。

所以,楚国从春秋开始就把整军备战和穷兵黩武发挥到了极致。但既生瑜、生亮,出了个虎狼秦国,楚国便只能从虎狼猥琐成为大象了。

因此,除了秦国,六国里面只有楚国最有可能实现统一。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代,天子诸侯都如何对待战场士兵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如何作战,春秋战国的军队怎么作战

    春秋战国时代,因为纷争不断,诸侯国之间常年战争,如何管理和训练好战场士兵,就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这个时代里,很多时候十五六岁的男子几乎都征发为兵,如果兵源不足的话甚至成年的女子也会进入战场。于是,对于诸侯国而言,往往都有很多政策激励士兵。当时的诸侯国维持庞大军队开支的主要来源,大多都是来自农业税收。

  • 韩国艺人孔刘自称是孔子后人,是第79代世孙?竟是孔孝真祖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刘有多高,孔刘是孔子后人,韩国艺人孔刘简介

    [var1]孔子的后人有数百万人之多,遍布两岸四地,在国外有后裔也非常正常,而韩国的曲阜孔氏,是海外唯一被载入《孔子世家谱》的孔子后裔。1349年,元顺帝将公主下嫁给在元做质子的高丽王子(后成为第31任国王),来年高丽国王驾崩,高丽王子回国继承王位,于是公主便一起去了高丽,就是李敏镐和金喜善主演的穿

  • 长平之战若不临阵换掉廉颇,赵国的悲剧能避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赵王派谁出征替换了廉颇,赵国大将廉颇,廉颇守长平

    那么历史上哪一场战战役最符合这种状态呢?首选便是长平之战莫属。这场战役有四个个主角:一个是大气沉稳的秦王、一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赵王。一个是久经沙场的战神白起、一个是年轻气盛的猛将赵括。终最秦赵两国上演了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歼灭战役,对于秦国来说结果无疑是好的,但对于赵国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

  • 孙坚孙策称帝,吴国才算完整?《三国志14》的孙权原来这么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志14孙策,三国志14可以杀孙权吗,三国志武将孙权

    [var1]所以阿鸯就想在《三国志14》里尝试一下让孙坚或孙策做一回吴国皇帝,让他们还了称帝梦的同时,看看他们的政治手腕和孙权相比如何。先来看看父亲孙坚吧,孙坚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卓越的统率值和武力值使得其能够驰骋在战场上肆意杀敌,而且个性和战法的配置都是非常擅长在正面战场上对决的。[var1]这

  • 同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声望,为何要远高于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首,战国中最仁德的信陵君,孟尝君和信陵君谁厉害

    [var1]根据《史记》对这两人的记载,我们便能发现,两人之间很大的不同。虽然,史料所秉承的一直都是客观的手笔,但涉及到两人总体上的评价时,司马迁对于信陵君的评价,明显要高于孟尝君。在《魏公子列传》的记载中,西汉初立的时候,高祖刘邦每次路过大梁之墟,都要派人祭奠信陵君魏无忌公子。而且祭奠并非一次两次

  • 负荆请罪人尽皆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的下场却鲜有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会说什么,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有哪些过程,负荆请罪后蔺相如和廉颇怎样了

    随着战争的继续,很多国家已经走向了灭亡。也有一些国家甘愿俯首称臣,依附大国从而以求自保。因此最后中原的大国也仅剩下燕、赵、韩、魏、齐、秦、楚。但是赵国在长平之战后损失惨重,一度险些灭亡,大臣廉颇和蔺相如的下场也极为惨烈。[var1]当时中原被七个大国所割据。其中赵国最为强大,不仅有赵奢、庞煖、李牧等

  • 为什么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是铁打不动的位列“春秋五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文公和齐桓公谁先称霸,春秋齐桓公和晋文公哪个强,晋文公与齐桓公哪个好

    [var1]按照周朝天下体系的初始设计,周天子是名义地位最高(至尊)和实力最强(至强)的,以“至尊至强”统治天下。但周天子在西周灭亡后只是“至尊”而不是“至强”了,而周朝的天下体系却还存在。因此需要一个新的人代替周天子的“至强”,在名义上替“至尊”的周天子统治天下。[var1]这个代替周天子统治天下

  • 长平之战坑死四十万赵军的,不是赵括,而是赵国朝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之战赵国死多少人,长平之战赵国败在哪里,长平之战赵国真实情况

    [var1]1.赵国VS秦国,从整体局势到关键局部的力量对比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成为公认强国。此时之势,楚国最大、齐国最富、秦国最强。而能建统一之功的,要么楚、要么秦。除了秦楚,其他战国根本没有染指九鼎的机会。最富的齐国也不行,原因就是金钱买不来实力。而战国实力,一个是战士,一个是粮食,这才是绝对的

  • 太平天国早期的“十大”领导人都是谁?又都有着怎样的人生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十大最惨将领,太平天国时期重要人物,太平天国的领袖有哪些

    天王洪秀全天王洪秀全:太平天国早期的精神领袖,“拜上帝教”期间,一直以神秘莫测的神灵形象出现,直到金田起义的当天才出现在众人面前,振臂一呼,领导了这场运动,但随之又退居幕后,战争的军事领导权被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夺取,在太平军攻占永安后,洪秀全自称天王,并对杨秀清等人加封为王,攻占南京后定都,并改名天

  • 表演太出色,风头盖过陈晓旭,邓婕才是《红楼梦》中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邓婕陈晓旭照片,邓婕陈晓旭综艺节目,87版红楼梦陈晓旭邓婕

    凤姐见面就说林黛玉好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赞完外貌,再夸气质。“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嫡亲的孙女”可谓妙笔。表面上是夸林黛玉,实际上是夸贾母,抚慰三春。“嫡亲孙女”,就将黛玉和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摆在一起。或许有人说,按照血缘关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