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降将因献女成为西夏国丈,执掌朝政十余年,后欲平分国家被杀

宋朝降将因献女成为西夏国丈,执掌朝政十余年,后欲平分国家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47 更新时间:2024/1/27 1:10:08

此人本是投降西夏的宋朝降将,后因皇帝献纳女儿为妃,一跃而成为国丈,并由此飞黄腾达。皇帝死后,此人又在小皇帝的手下担任宰相,执掌朝政十年时间,随着权势日盛,竟然做起了跟皇帝平分江山,自己称孤道寡的念头,可惜最终阴谋失败,落得身死家破的下场。这位经历曲折的人物,便是任得敬。

任得敬本是北宋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县西)通判,在金国南下侵宋、西北防务空虚之际,率众向西夏献城投降,做了大宋的叛徒。任得敬投降后,向西夏崇宗献上攻略、经营西北的方案,由此被提拔为权知州事。任得敬是个投机分子,他之所以投降西夏,固然是因为难以抵御,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尽掌一国军政大权,小小的权知州事怎能让他满足?

任得敬本是宋朝降将,因献女成为西夏国丈

既然要出人头地,最便捷的办法便是巴结皇帝。任得敬听闻崇宗好女色,唯天下美女是求,于是便通过贿赂朝中权臣,把自己娇艳如花、聪慧过人的女儿献入宫中。任得敬的女儿入宫后非常受宠,没几年时间便当上皇后。任得敬因献女有功,被拔擢为静州防御使。

公元1139年,西夏崇宗驾崩,儿子仁孝继位为帝,是为西夏仁宗,并尊立生母曹妃和嫡母任皇后同为太后。仁宗年少即位,国中局势不稳,夏州统军萧合达、蕃部首领哆讹纷纷举兵造反,并且屡败朝廷军队。在这种情况下,任得敬主动请缨“讨逆”,采取武装镇压和收买瓦解相结合的办法,没用多久便平定叛乱。事后,任得敬因功被封为西平公,并以外戚身份统领重兵。

任得敬因讨平叛乱有功,被封为西平公

任得敬在地方上经营多年后,于公元1147年上表请求入朝,企图进入西夏权力中枢,直接参预国政。对于任得敬的用心,御史大夫热辣公济、濮李仁忠等人看的一清二楚,多次以“自古外戚擅权,国无不乱”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由劝说皇帝拒绝任得敬的请求,并被仁宗采纳。

任得敬的图谋虽然暂时性受挫,但他并未就此放弃。次年(1148年),最激烈反对任得敬入朝的李仁忠病逝,任得敬遂用大批金珠宝物贿赂国相、晋王李察哥,经过后者的荐举,终于实现入朝的愿望。任得敬进入朝堂后,被拜为尚书令,后来又晋升为中书令。1156年,李察哥病死,任得敬继任国相,成为仅次于皇帝的帝国“二号”人物。

任得敬执掌朝政十余年,权倾朝野

任得敬出任国相后,在朝中极力迫害政敌,使朝中人人自危。与此同时,任得敬还将族中子弟全部安插在要害部门,其中,他的弟弟任得聪担任殿前太尉,任得恭为兴庆府尹(相当于首都市长),族弟得仁为南院宣徽使,侄子任纯忠为枢密副都承旨,由此,西夏的军政大权全部落入任氏家族之手。

随着权势的日益膨胀,任得敬又迫使皇帝册封他为楚王,并赐予他等同于皇帝的仪仗规格。然而,任得敬的野心并没有得到满足,稍后他又在灵州大建宫殿,并提出将皇帝安置在瓜州、沙州等地,而自己占有灵州、夏州的“分国”计划。这项建议一提出,不仅朝中党项族老臣、宗室贵族感到愤怒,就连任太后都认为无比过分,多次劝其父不要逆天行事,但都被任得敬无视。

任得敬凭仗权势,要求与皇帝平分江山

1170年闰五月,任得敬公然向皇帝提出“分国”的建议,要求仁宗将一半的国土赐给他建国。仁宗迫于任得敬的权势,只能下令将西南路和灵州、罗庞岭一带划归任得敬,让他自建楚国。与此同时,任得敬又胁迫仁宗遣使奏报宗主国金朝,为其请求册封。然而对于任得敬的请求,金世宗断然拒绝,并遣使前往西夏调查事件真相。

初,仁孝嗣位,其臣屡作乱,任得敬抗御有功,遂相夏二十余年,阴蓄异志,欲图夏国,诬杀宗亲大臣,其势渐逼,仁孝不能制。大定十年,乃分西南路及灵州罗庞岭地与得敬,自为国,且上表为得敬求封...(金世宗)乃却其贡物。见《金史·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七十二·外国上·西夏》。

金世宗拒绝册封任得敬,迫使后者向南宋献媚

任得敬被金国拒绝册封后,转而向南宋献媚,并约定双方共同夹击金国。南宋四川宣抚使得报后大喜,于是派密使以蜡丸书回信,相约夹攻金人。结果宋使刚进入西夏境内,便被抓捕,而蜡丸密信随即被转交给金国,由此得到金世宗同意协助西夏诛灭任得敬的保证。

仁宗既然得到金国的保证,便利用身边的亲信设下计策,假借“禅位”的名义诓骗任得敬及其兄弟入朝,很轻松地便将他们一网打尽。事后,仁宗诛杀任得敬及其子弟、党羽,使得后者的“分国”图谋以流产而告终,而西夏政权也因此转危为安。

夏仁宗设计诛杀任得敬及其党羽

(绍兴)三十年,夏封其相任得敬为楚王...乾道三年五月,夏国相任得敬遣间使至四川宣抚司,约共攻西蕃,虞允文报以蜡书。七月,得敬间使再至宣抚司,夏人获其帛书,传至金人。四年,夏改元乾祐,得敬以谋篡伏诛。见《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列传第二百四十五·外国二·夏国下》。

史料来源:《金史》、《宋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有多厉害?横行十郡如入无人之境,最终结局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真假宋江,历史上宋江有多厉害,历史上的宋江真的很强吗

    拜施耐庵的生花妙笔所赐,梁山好汉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以大头领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各个身怀绝技,在“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旗号下,演绎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实宋江起义在历史确有其事,只是其过程跟《水浒传》的情节出入很大。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个什么形象?他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宋江

  • 朱元璋宴请群臣,席间跟功臣把酒言欢,转脸却下令:把他老婆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宴请群臣片段,朱元璋如何对待群臣,朱元璋与群臣的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雄猜阴狠、果于杀戮,哪怕官员们犯下很轻微的过错,往往便会被杀头,甚至有灭族的风险。不仅如此,朱元璋有时还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便对功臣的家眷也大开杀戒,其中最典型的事件,便发生在头号开国元勋徐达之妻谢氏身上。谢氏仅仅因为说了句玩笑话,便被朱元璋活活打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徐达原配张氏死后,

  • 历史冷知识:《水浒传》中的“押司”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水浒传里的各种官职,水浒传管带是什么官职,水浒传梁山对应现在官职

    在《水浒传》中,就有类似禁军教头林冲一样的人物,林冲之前虽然掌管八十万禁军,但是到头来还是没有好的发展。在这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之中,及时雨宋江当初也是在官府任职,被人称为“宋押司”,当时也算是小有名气。押司是当时的文书人员。朝廷中除了官,还有一个职位就是吏。官的地位是远远高于吏的,做官的人一般都要

  •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硬威慑,他为什么让严嵩把六心居改成六必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嘉靖与严嵩关系,嘉靖为什么让胡宗宪把账册给严嵩,大明王朝之嘉靖感叹严嵩不争气

    严党倒台,徐阶奉命到严嵩府上传达嘉靖帝的旨意,严嵩却执意要带一坛子六心居酱菜进献皇上。此举目的有三,一方面表明自己已经受万人唾弃,已然无回天之力,希望嘉靖帝不要赶尽杀绝;其次,表明自己的忠心,纵然虐我千百遍,我对圣上心不变,以此明志;三则是警告徐阶,我严嵩的下场,就是你以后的下场,希望你好自为之……

  • 什么叫爱情?明朝孝宗皇帝:当我有很多选择,可我却选择只爱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痴情皇帝,感叹明朝爱情的短句,明朝末年各个皇帝的爱情

    亲们都知道,在古代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也就是说,权利金钱越多的男性,会匹配到更多的女性。而作为当时站在权力巅峰的人——皇帝,则就更是有着绝对的匹配能力了。所以这才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人人都如芙蓉花。但有没有明明可以匹配很多女性,但却偏偏没有这么做,只钟情于一人的皇帝呢?有的,明朝就出了一个这样的

  •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看看陈洪鞭打百官这一段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嘉靖骂陈洪视频,陈洪和嘉靖什么关系,嘉靖帝为什么重用陈洪

    嘉靖帝四十四年,吕芳全身而退,陈洪上位,赵贞吉入阁,所抄严党的银子当兵的、当官的、当老百姓的都分了钱,但宫里分了大头。马上就过年了,可是京官的欠俸还没有解决,海瑞作为户部主事,负责给官员们发放俸禄。而所谓的俸禄,不过是两斗米,两升胡椒,外加十吊铜钱,所有加起来,不足三两银子。在这种情况下,以国子监李

  • 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对华夏民族来讲算不算是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元朝清朝算外族入侵吗,元朝受到过外敌入侵吗,清朝对元朝的统治制度

    在这些建立的政权中,除了有朝廷内部人员篡位,农民反抗起义等,还出现了少数民族统治的情况,比如元朝和清朝的建立。这两个朝代分别是由蒙古族和满族建立,那么,他们算是外国侵略者吗?他们的统治属于侵略吗?元朝统治属于侵略。唐朝末年,国家分裂,宋太祖赵匡胤一心完成统一大业,最终建立宋朝。宋朝结束了唐朝末年之后

  • 陆游的凄美爱情:一纸休书和一首宋词要了唐婉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陆游与唐婉的爱情,陆游一共为唐婉写了多少首诗,陆游唐婉真人照片

    原业陆游和唐婉从小青梅竹马,很早的时候,陆家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定下了文静灵秀,才华横溢的唐婉。两人长大成人后便结为百年之好。唐婉才貌双全,两人可以称之为金童玉女,婚后两人甜甜蜜蜜,如胶似漆。而沉浸在蜜罐里的陆游也因为坠入温柔乡,把科举和功名都抛在脑后。陆游的父母为此很是着急,对他进行了

  • 宋朝的另一面,不只是打压武将更是限制文臣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所有文臣排行,宋朝历史上的文臣,宋朝最有权力的文臣

    纵观中国封建王朝两千余年,其实越往后君权就越是集中,到了明清两朝,更是被称之为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所谓的君权高度集中,其实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的特色之一。虽然同时期还有其他国家也属于封建帝制模式,但不同于中国的君权越来越集中,他们反而是朝着君权分散的方向而去,在制度上做不到君权集中,即使偶尔出现了几位雄

  • 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清朝为何比元朝更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为什么承认元朝和清朝是正统,清朝和元朝带给我们的启示,清朝与元朝的共同点

    (1)不要被数字欺骗,清朝的儒家化转变比元朝更方便虽然从成吉思汗1206年到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其间有65年的时间。虽然从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后金后1644年攻占北京清朝建立,其间只有28年。但是,蒙古帝国的游牧民族特性、奴隶社会等的特点,使其向农耕文明、封建社会转向比较难。再加上,蒙古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