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清朝为何比元朝更长寿

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清朝为何比元朝更长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78 更新时间:2024/2/28 11:55:39

(1)不要被数字欺骗,清朝的儒家化转变比元朝更方便

虽然从成吉思汗1206年到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其间有65年的时间。

虽然从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后金后1644年攻占北京清朝建立,其间只有28年。

但是,蒙古帝国的游牧民族特性、奴隶社会等的特点,使其向农耕文明、封建社会转向比较难。再加上,蒙古帝国统治地域广袤、人口又少,必然要引入早被其“降服”的民族帮助其统治,这就造成四大文明的互相争夺。这一观点,我昨天在“元朝为什么那么快的灭亡了”中进行了阐述。

清朝的转变就不同了。清朝因为后金政权的前身“建州三卫”在明初就受明朝影响,隶属于奴儿干都司、辽东都指挥使司。因此,建州方面受中原文化影响是不同的,有的深有的浅。虽然有人说其汉化程度只是在《三国演义》层面,但问题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玩《三国演义》都能玩出个政权,文化更高的人能咋说?

治理国家其实并不需要太深的文化,治理国家其实就是玩心眼儿——制衡群臣。宋朝、晚明的君王的文化水平都比较高,你再高能玩得过文臣的文化?

(2)元朝的治国比较松散失去治理权;清朝则快速吸取中原政权的统治术,治理权被“满化”的汉八旗控制

元朝的开创民族蒙古,几乎是在未接受儒家文化影响下创立的朝代。元朝所采用的统治方式和其他汗国类似。把治理权交给了当地民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朱元璋监督、李善长主编的《元史》内,有多少知名汉臣?也就是说,统治权在蒙古人手中,治理权则让渡给色目人、汉人精英。

统治权、治理权分离必然导致统治权拥有者会很快丧失统治权。元朝所走的路和其他汗国类似。元朝比其他汗国坚持的时间还要长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元朝并不成功的自主儒家化过程。、

清朝则不同,自顺治掌权后就一直在不断“儒家化”,为的就是将满贵族制衡皇权的威胁降到最低。

在清朝采用的中原政权统治区使用传统儒家治理;边疆地区的强势少数民族保留固有统治方式的这种“双层体制”,其实已经在中原政权那里使用一两千年——郡县制与土司制。

那么,清朝的统治权、治理权并没有分离,其关键就在于“汉八旗”建立,汉八旗虽是汉人但在统治思想上已经变了,这一过程在东北地区已经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建州在不断地儒家化的同时,在这一地区的汉人其实也在进行思想靠近。

所以,从入关之后,地方督抚级的治理权就在“汉八旗”手中,这一趋势直到道光中后期才有所转变。

元朝在四种文明中丢失自我,皇权至上很失败

郑和下西洋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何会戛然而止

朱元璋非常狠,为何让反元第一人方国珍得善终

更多文章

  • 被称为“弱宋”的宋朝,为什么弱?因为生在了一个草原崛起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是怎么崛起,宋朝的三个变化,宋朝强盛起来的原因和措施

    运气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宋朝的这个运气,实在太差。为什么这么说?做两个思想实验就行了。一个思想实验是:让宋朝从赵匡胤建国开始,再重来一遍,看宋朝的明君贤臣们会有什么可能。赵匡胤连北汉都没能消灭,赵光义竟两次兵败幽州,而从宋真宗开始的历代赵宋官家,有一个算一个,一个比一个怂。大宋皇帝在武功方面,就是武

  • 南明拥兵上百万,为何没有像南宋那样成功偏安一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明灭亡全过程,南明初期的军队都是怎么构建的,南明与南宋对比

    纵观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很多王朝灭亡以后,并没有彻底成为过去式,反而会有宗室成员起兵再度复国,延续了这个朝代的国祚。诸如汉朝之西汉、东汉,晋朝之西晋、东晋,宋朝之北宋、南宋等等。当然这里面也有高下之分,像东汉是西汉灭亡以后,汉光武帝刘秀重新打下的江山,实现了大一统。而晋朝的东晋

  • 同样通过不正当方式登基,为何朱棣不学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逼位,历史上朱棣跟朱元璋关系好吗,李世民 朱棣

    在中国古代王朝尤其是大一统王朝中,二代皇帝可谓是重中之重。因为历经开国皇帝开国以后,国家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并且隐藏有各种社会矛盾,还有反对势力的随时反扑。所以二代皇帝的重要性自然就凸显出来了,而且这时期的国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二代皇帝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当然这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所以发挥好了就

  • 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巨富答:这得掰着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沈万三如何回答朱元璋的提问,朱元璋对沈万三的看法,朱元璋谈沈万三

    (1)因为沈万三有名儿,所以,就把沈万三后人的事儿放在早已经死了的沈万三身上民间曾有传说:一次,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在封建社会谁敢说“朱蹄儿”呀。所有人都知道这点儿,民间传说的编纂者也不会傻到直接回答。否则谁信呀。所以,沈万三就说“万三蹄儿”。沈万三自贬身价,祈求朱元璋,那意思是:

  • 高晓松认为明朝是三无朝代,有无道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晓松在明朝的贡献,高晓松讲明朝全集,高晓松真的对明朝一无所知吗

    高晓松曾经在节目中如此评价明朝,认为明朝是一个“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那么明朝真的是三无朝代吗,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首先以明君来说。高晓松认为明朝无明君,无外乎就是认为明朝的皇帝多残暴和多奇葩罢了。其实要说明朝16帝,真的没有一个明君,那是不可能的。像明朝前期皇帝中的明太祖朱元璋、明

  • 大明王朝:玩火会上瘾,嘉靖帝为什么一把火烧了裕王的请罪本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嘉靖和裕王,嘉靖和裕王有什么关系,嘉靖皇帝传位给裕王了么

    嘉靖帝四十五年,正当众人都在为嘉靖帝乔迁新居做准备时,海瑞的《治安疏》也及时赶到,同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勃然大怒的嘉靖帝一开始并没有多想,显然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他意想不到的,他还在跟黄锦对话呢,陈洪在后面大喊了一句:“主子,有预谋!有人指使!”嘉靖帝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再联想到吕芳曾经倒向裕王,再看

  • 柴荣主张先统一北方,赵匡胤先南方,谁的主张更有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柴荣恢复赵匡胤的兵权,赵匡胤和柴荣后世怎么评,柴荣比赵匡胤厉害

    可以说,柴荣的办法也有成功的可能。柴荣从实战上两次北伐一次失败,一次因病而退,确实很可惜。总体上,柴荣太年轻了。(1)柴荣和赵匡胤都在执行王朴的战略,只不过程度不同但柴荣、赵匡胤都是走王朴在《平边策》的战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柴荣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按照王朴做了。所以,题主所问的问题并不实际。柴

  • 朱元璋杀人不见血的民族政策,貌似对蒙古人很宽容,其实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有蒙古血统吗,朱元璋为啥杀蒙古人,朱元璋对各民族的政策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多次发生,有些是被迫发生,有些则是政策导向。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是以战争为载体的民族融合,也有人称作中原陆沉,是汉民族的大灾难。八王之乱令异族趁机攻入中原地区,匈奴、鲜卑、羯、羌、氐为首的异族占领了北方大面积领土。北方直到北魏统一才结束这一大混乱时代,北魏则吸取了教训开始

  • 汉文帝、明成祖、清世宗,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曾是“四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世宗皇帝,清世宗指的是哪个皇帝,皇子最多的皇帝是谁

    正因嫡长子继承制只在乎血缘而不考量能力,许多杰出的皇帝反倒并非嫡长子,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在李渊的诸子中排行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历史上许多在兄弟之中排行第四的皇帝都相当优秀。那么,到底有哪些皇帝曾是“四皇子”呢?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创造“皇帝”这一称谓后,第一位当上皇帝的四皇子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

  •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是生是死?600年后,贵州老汉认祖归宗引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哪了,建文帝出走后的未解之谜,靖难之役建文帝失败的原因

    朱元璋唯独留下一个人——耿炳文,以达到防备有能力有野心的朱棣不轨行为。耿炳文是最早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战将,多次痛击张士诚,后与徐达将军、常遇春等人打下汴梁、大同、晋冀陕西等下,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建文帝朱允炆在黄子澄的建议下进行削藩的,结果导致了朱棣联合朱权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这时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