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看看陈洪鞭打百官这一段就明白了!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看看陈洪鞭打百官这一段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57 更新时间:2024/1/19 22:02:31

嘉靖帝四十四年,吕芳全身而退,陈洪上位,赵贞吉入阁,所抄严党的银子当兵的、当官的、当老百姓的都分了钱,但宫里分了大头。

马上就过年了,可是京官的欠俸还没有解决,海瑞作为户部主事,负责给官员们发放俸禄。

而所谓的俸禄,不过是两斗米,两升胡椒,外加十吊铜钱,所有加起来,不足三两银子。在这种情况下,以国子监李清源为代表的京官大为不满,嚷嚷着要弹劾内阁,找嘉靖帝评理。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官员,嘉靖帝又是如何对付呢?让大家看看帝王之术是怎么炼成的?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58期: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看看陈洪鞭打百官这一段就明白了!

一、

海瑞被一群官员围攻,又是他的好基友王用汲前来救援,一边大吼大家住手,一边强调这个被打的人:

“不讲王法,也不分是非了吗?你们知道现在打骂的这个人是谁?”

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上面的官员高高在上,下面真正办事的人遭殃,毕竟老百姓够不到上面,只会把气撒到跟前的人。

随后大家才知道面前的是海瑞,是六必居题字的海瑞。从王用汲的话中也听出来,赵贞吉还是骗了海瑞,生生扣了他六个月俸禄,说是自己补给他,其实并没有补。

那边众人找嘉靖帝上疏去了,那边海瑞还得想办法弄点钱买年货。这些内容,我们以后再讲,单讲众臣去找嘉靖帝上疏这一段剧情,我们来看嘉靖帝是怎么破局的?

嘉靖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超高智商的皇帝,这家伙几十年不上朝,还能牢牢把握朝政,把整个大明朝拖入了深渊。很多人讲大明朝亡于崇祯帝,实际上衰落就是从嘉靖帝开始的。

嘉靖帝控制整个明朝,主要依靠的是太监,太监是身体上有缺陷的人,性格大都扭曲的,把国事放到这些人身上,可想而知。

由于老朱家创立明朝时,就把宰相给撤了,导致皇权得不到制约,虽然名义上内阁也能限制皇权。但嘉靖帝只会重用曲意奉承的官员,不会真的重用类似海瑞这样的官员。甚至弄出一套分红理论,重用严党,以贪供贪,前者是贪官的贪,后者是嘉靖帝的贪。

二、

我们下面就举具体的事例,来揭开嘉靖帝控制大明的权术,也叫帝王之术,是如何体现的:

首先就是神秘感:

这种神秘感我们前面也讲过,作为皇上,必须跟别人不同,越神秘,也就越有权威。即使在一个公司里面也是一样的,老总总是非常神秘的,如果一个老板天天跟你打成一片,毫无神秘感,自然也很难树立权威。

陈洪跟黄锦交接班的时候,黄锦是怀里揣着东西进去的,这个东西就是汤药。

嘉靖帝在修仙,为了表现神秘感,夏天穿棉衣,冬天穿单衣,甚至在陈洪面前都故作神秘。但是在黄锦面前就露了真面目,穿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黄锦一来马上换棉衣。也承认黄锦讲得皇上确实病了,甚至都开始喝李时珍的汤药了,在别人面前他可从来不承认自己有病。非要说成是修仙必过的坎,什么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就百病不侵了……

其实这种行为存在于各行各业,为什么讲有些领导做大了,总喜欢单独的办公室?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持神秘感,他们总会强调有事进门要报告或者敲门,就是怕神秘感缺失,从而失去威信。

再比如为什么开国皇帝总喜欢杀功臣,倒不是说功臣犯了多大的错误,也不是说他们真的要造反,主要原因还在于神秘感:

不然皇上在朝堂之上滔滔不绝讲自己当年多么英勇,底下大臣回头就议论,别听他胡说,当年还不是吓得尿了裤子,还是我救他出来的呢。

三、

其次是最善于甩锅:

甩锅也分两种,一种是对身边的人甩,一种是对身外的人甩。

比如一开篇就是周云逸被打死,虽然冯保确实是揣摩对了嘉靖帝的想法,但不管最终雪求下来还是没求下来,这个锅总得有人背,如果不是吕芳的相救,冯保必死无疑。

再比如严嵩父子,就是被嘉靖帝拿来背锅的,就算是最后倒台了,因为天下大乱,还是把严世蕃等人拿出来顶罪。

嘉靖帝最擅长的就是敲铜磬,反正就是不表态,让你们去猜。猜对了,按照朕说的办,办好了,那是皇上圣明,办不好那是臣下愚笨。猜错了,不管你怎么办,结局都是背锅,跑不掉。

对内,也是不平等对待,比如吕芳和黄锦,他是当成了自己人,甚至在黄锦面前都落下了眼泪,讲自己是孤家寡人:

“没有父母,没有兄弟,身边连个贴心的人都没有,你别说,要是有的话,吕芳算是一个。”

但是对待陈洪就不同了,只把他当成一个工具,能用的时候就用,用不着了就甩。

嘉靖帝很聪明,要赶在自己病入膏肓之前,修好万寿宫,为了撑到那时候,嘴上说不喝李时珍的药,还是瞒着众人喝了。嘴上说把钱都分给别人,但是背后警告清流派们,逼着他们给自己修宫。

他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必然会激起众臣上谏,于是提前安排吕芳下岗,陈洪上台。先是把锅甩给清流派,让众臣找他们算账,随后又把锅甩给陈洪,让他为鞭打百官之事负责。

正所谓一环套一环,就是套不到自己头上!

四、

再次是用暴力维护皇权的统治:

这个不用多说,什么东厂啊,镇抚司啊,包括军队,都是嘉靖帝维护统治的暴力武器。开篇周云逸被打死,就是动用的东厂,根本不用嘉靖帝自己发话,底下人就替他做了。

后面查浙江贪案,也是派出了锦衣卫,朱七面对郑泌昌的一番禽兽理论后就讲过这么一句话:

“你贪饱了吃肥了,这个时候却把事情四处里还扯,竟然敢往皇上身上扯,老子告诉你,唐朝宋朝最多是诛灭九族,我大明朝,可以灭你的十族!”

除此之外,无处不在的眼线也让人心生恐怖,不寒而栗,甚至裕王都感慨:

“这么大一座王府,到处是眼线。”

不管是自己的儿子裕王,还是跟在自己身边的吕芳,比如吐仙丹这一剧情,亦或掌管二十年朝政的严嵩,甚至于刚进京的海瑞,无时不刻不在嘉靖帝的监视之下。

甚至于众臣将要上谏,他也一清二楚,不忘带着黄锦前去观看,站在牌楼之上,他满脸自豪地说:

“三十五年前,和朕闹的人比这多多了,朕一个人对付二三百人,有的还是大学士,把他们全杀下去了。”

嘉靖帝口中说的就是几十年前的“大礼议”事件,这里不详细展开了,总之就是皇权压过了法理,从此以后,大明朝就嘉靖帝一人说得算,谁也不敢挑战权威。

五、

最后是杀人诛心:

嘉靖帝杀人很容易,但是杀人不是目的,目的是其他人能受到教育,这才是大智慧。

严党背锅,众人弹劾,所表达的并不全是对严党的不满,里面也夹杂着对皇上的不满。甚至一个六必居的小贩也落井下石,刻意跟严嵩保持距离,这让嘉靖帝感觉相当不舒服。

杀了这个小贩?

当然不能这样,正所谓杀人诛心,硬是让严嵩把六心居改成六必居,看谁还敢到你那买酱菜!

所有挑战皇权的行为都得到了惩罚,甚至于海瑞到六必居“正人心而靖浮言”,也受到了严重处罚。裕王被警告,冯保被调走,吕芳被撤职,齐大柱被鞭打,海瑞被停俸禄……

这些人被处罚,震慑的是那些当权的清流派,于是他们不得不缩减开支,硬是把钱挤出来给嘉靖帝修宫殿。这也导致灾民得不到救济,京官拿不到俸禄,从而引发了群臣上谏。

目的是达到了,但是锅谁来背?

总会有人背锅的,清流派顶不住,陈洪必然能顶住,因为他身后就是鞭打百官的太监集团。

好人都让嘉靖帝做了,坏人都是别人,总是有人不被震慑,非要揭开“皇帝的新衣”,还上了一份《治安疏》: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

结果嘉靖帝也不杀海瑞,索性玩耍赖,脱掉衣服,不搬家了,一群大臣跪倒一地,说着君父都没地方住,天下人怎么安心……

随后嘉靖帝让众臣看海瑞的上疏,必须谴责他,说他“大不敬”、“无君无父”、“大逆不道”……还要把这些言论登记在册,就是告诉天下人,这个海瑞敢挑战权威,就让全天下的人来骂他。让史书都记载这个人多么可恶,好一招杀人诛心,舆论都能压死人啊!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1566》,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关注吧!

更多文章

  • 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对华夏民族来讲算不算是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元朝清朝算外族入侵吗,元朝受到过外敌入侵吗,清朝对元朝的统治制度

    在这些建立的政权中,除了有朝廷内部人员篡位,农民反抗起义等,还出现了少数民族统治的情况,比如元朝和清朝的建立。这两个朝代分别是由蒙古族和满族建立,那么,他们算是外国侵略者吗?他们的统治属于侵略吗?元朝统治属于侵略。唐朝末年,国家分裂,宋太祖赵匡胤一心完成统一大业,最终建立宋朝。宋朝结束了唐朝末年之后

  • 陆游的凄美爱情:一纸休书和一首宋词要了唐婉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陆游与唐婉的爱情,陆游一共为唐婉写了多少首诗,陆游唐婉真人照片

    原业陆游和唐婉从小青梅竹马,很早的时候,陆家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定下了文静灵秀,才华横溢的唐婉。两人长大成人后便结为百年之好。唐婉才貌双全,两人可以称之为金童玉女,婚后两人甜甜蜜蜜,如胶似漆。而沉浸在蜜罐里的陆游也因为坠入温柔乡,把科举和功名都抛在脑后。陆游的父母为此很是着急,对他进行了

  • 宋朝的另一面,不只是打压武将更是限制文臣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所有文臣排行,宋朝历史上的文臣,宋朝最有权力的文臣

    纵观中国封建王朝两千余年,其实越往后君权就越是集中,到了明清两朝,更是被称之为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所谓的君权高度集中,其实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的特色之一。虽然同时期还有其他国家也属于封建帝制模式,但不同于中国的君权越来越集中,他们反而是朝着君权分散的方向而去,在制度上做不到君权集中,即使偶尔出现了几位雄

  • 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清朝为何比元朝更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为什么承认元朝和清朝是正统,清朝和元朝带给我们的启示,清朝与元朝的共同点

    (1)不要被数字欺骗,清朝的儒家化转变比元朝更方便虽然从成吉思汗1206年到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其间有65年的时间。虽然从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后金后1644年攻占北京清朝建立,其间只有28年。但是,蒙古帝国的游牧民族特性、奴隶社会等的特点,使其向农耕文明、封建社会转向比较难。再加上,蒙古帝

  • 被称为“弱宋”的宋朝,为什么弱?因为生在了一个草原崛起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是怎么崛起,宋朝的三个变化,宋朝强盛起来的原因和措施

    运气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宋朝的这个运气,实在太差。为什么这么说?做两个思想实验就行了。一个思想实验是:让宋朝从赵匡胤建国开始,再重来一遍,看宋朝的明君贤臣们会有什么可能。赵匡胤连北汉都没能消灭,赵光义竟两次兵败幽州,而从宋真宗开始的历代赵宋官家,有一个算一个,一个比一个怂。大宋皇帝在武功方面,就是武

  • 南明拥兵上百万,为何没有像南宋那样成功偏安一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明灭亡全过程,南明初期的军队都是怎么构建的,南明与南宋对比

    纵观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很多王朝灭亡以后,并没有彻底成为过去式,反而会有宗室成员起兵再度复国,延续了这个朝代的国祚。诸如汉朝之西汉、东汉,晋朝之西晋、东晋,宋朝之北宋、南宋等等。当然这里面也有高下之分,像东汉是西汉灭亡以后,汉光武帝刘秀重新打下的江山,实现了大一统。而晋朝的东晋

  • 同样通过不正当方式登基,为何朱棣不学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逼位,历史上朱棣跟朱元璋关系好吗,李世民 朱棣

    在中国古代王朝尤其是大一统王朝中,二代皇帝可谓是重中之重。因为历经开国皇帝开国以后,国家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并且隐藏有各种社会矛盾,还有反对势力的随时反扑。所以二代皇帝的重要性自然就凸显出来了,而且这时期的国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二代皇帝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当然这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所以发挥好了就

  • 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巨富答:这得掰着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沈万三如何回答朱元璋的提问,朱元璋对沈万三的看法,朱元璋谈沈万三

    (1)因为沈万三有名儿,所以,就把沈万三后人的事儿放在早已经死了的沈万三身上民间曾有传说:一次,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在封建社会谁敢说“朱蹄儿”呀。所有人都知道这点儿,民间传说的编纂者也不会傻到直接回答。否则谁信呀。所以,沈万三就说“万三蹄儿”。沈万三自贬身价,祈求朱元璋,那意思是:

  • 高晓松认为明朝是三无朝代,有无道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晓松在明朝的贡献,高晓松讲明朝全集,高晓松真的对明朝一无所知吗

    高晓松曾经在节目中如此评价明朝,认为明朝是一个“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那么明朝真的是三无朝代吗,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首先以明君来说。高晓松认为明朝无明君,无外乎就是认为明朝的皇帝多残暴和多奇葩罢了。其实要说明朝16帝,真的没有一个明君,那是不可能的。像明朝前期皇帝中的明太祖朱元璋、明

  • 大明王朝:玩火会上瘾,嘉靖帝为什么一把火烧了裕王的请罪本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嘉靖和裕王,嘉靖和裕王有什么关系,嘉靖皇帝传位给裕王了么

    嘉靖帝四十五年,正当众人都在为嘉靖帝乔迁新居做准备时,海瑞的《治安疏》也及时赶到,同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勃然大怒的嘉靖帝一开始并没有多想,显然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他意想不到的,他还在跟黄锦对话呢,陈洪在后面大喊了一句:“主子,有预谋!有人指使!”嘉靖帝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再联想到吕芳曾经倒向裕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