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游的凄美爱情:一纸休书和一首宋词要了唐婉的命

陆游的凄美爱情:一纸休书和一首宋词要了唐婉的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38 更新时间:2024/2/23 8:54:20

原业陆游唐婉从小青梅竹马,很早的时候,陆家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定下了静灵秀,才华横溢的唐婉。

两人长大成人后便结为百年之好。唐婉才貌双全,两人可以称之为金童玉女,婚后两人甜甜蜜蜜,如胶似漆。而沉浸在蜜罐里的陆游也因为坠入温柔乡,把科举和功名都抛在脑后。

陆游的父母为此很是着急,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阻。结果陆游并没有听进去,对此,陆母对唐婉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结果唐婉并没有收敛起卿卿我我的爱情,极力维护好和婆婆之间的关系,依然我行我素。婆婆于是痛下杀手,毅然让陆游休妻。

陆游当然不愿意,但是他又是孝子,三番五次地反对无效后,他只好做出了休妻之举。

在古代,女子婚后被休是件屈辱的事,为此唐婉流干了泪。好在陆游虽然奉父母之命休了她,但依然和他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然而,纸包不住火,陆母知道事情真相后,再做惊人举,立马又给陆游再找了个老婆。就这样,孝子陆游再次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就这样,陆游和唐婉彻底决断了关系。

之后,不幸的唐婉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皇室后裔赵明程。

原来赵士程早就认识唐婉,对他一见钟情,但当时的唐婉已是陆游的妻子,于是情埋在心里了。

听说唐婉恢复了自由身,赵士程力排众议,执意娶了唐婉为妻。

之后,陆游上京成功考取功名却落榜了,回乡后,他到沈园散心时,偶遇前妻唐婉和再婚丈夫赵明程,陆游伤感至极。有感而发,在园上题了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如果说陆游的一纸休书要了唐婉的半条命,这首诗词就像催命符一样要了唐婉的另一半命。

原来唐婉再嫁赵士诚后,赵士诚对她疼爱有加,呵护备至。但唐婉却一直不能把陆游忘了,她能把旧情收藏,并没有完全接受赵士程的疼爱,结果在沈园看到陆游后,她的心又起了波澜。特别是看到陆游的题诗后,唐婉情难自以,在沈园上写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后来,陆游无意中把写于沈园墙上的情诗宣传于外,而他和唐婉的事也等于公布于大庭广众之下。

世人在赞叹《钗头凤》的文采和深情时,唐婉却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由爱生恨,由爱生怨,年仅35岁的唐婉此后郁郁寡欢,不久,香消玉损,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更多文章

  • 宋朝的另一面,不只是打压武将更是限制文臣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所有文臣排行,宋朝历史上的文臣,宋朝最有权力的文臣

    纵观中国封建王朝两千余年,其实越往后君权就越是集中,到了明清两朝,更是被称之为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所谓的君权高度集中,其实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的特色之一。虽然同时期还有其他国家也属于封建帝制模式,但不同于中国的君权越来越集中,他们反而是朝着君权分散的方向而去,在制度上做不到君权集中,即使偶尔出现了几位雄

  • 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清朝为何比元朝更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为什么承认元朝和清朝是正统,清朝和元朝带给我们的启示,清朝与元朝的共同点

    (1)不要被数字欺骗,清朝的儒家化转变比元朝更方便虽然从成吉思汗1206年到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其间有65年的时间。虽然从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后金后1644年攻占北京清朝建立,其间只有28年。但是,蒙古帝国的游牧民族特性、奴隶社会等的特点,使其向农耕文明、封建社会转向比较难。再加上,蒙古帝

  • 被称为“弱宋”的宋朝,为什么弱?因为生在了一个草原崛起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是怎么崛起,宋朝的三个变化,宋朝强盛起来的原因和措施

    运气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宋朝的这个运气,实在太差。为什么这么说?做两个思想实验就行了。一个思想实验是:让宋朝从赵匡胤建国开始,再重来一遍,看宋朝的明君贤臣们会有什么可能。赵匡胤连北汉都没能消灭,赵光义竟两次兵败幽州,而从宋真宗开始的历代赵宋官家,有一个算一个,一个比一个怂。大宋皇帝在武功方面,就是武

  • 南明拥兵上百万,为何没有像南宋那样成功偏安一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明灭亡全过程,南明初期的军队都是怎么构建的,南明与南宋对比

    纵观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很多王朝灭亡以后,并没有彻底成为过去式,反而会有宗室成员起兵再度复国,延续了这个朝代的国祚。诸如汉朝之西汉、东汉,晋朝之西晋、东晋,宋朝之北宋、南宋等等。当然这里面也有高下之分,像东汉是西汉灭亡以后,汉光武帝刘秀重新打下的江山,实现了大一统。而晋朝的东晋

  • 同样通过不正当方式登基,为何朱棣不学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逼位,历史上朱棣跟朱元璋关系好吗,李世民 朱棣

    在中国古代王朝尤其是大一统王朝中,二代皇帝可谓是重中之重。因为历经开国皇帝开国以后,国家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并且隐藏有各种社会矛盾,还有反对势力的随时反扑。所以二代皇帝的重要性自然就凸显出来了,而且这时期的国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二代皇帝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当然这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所以发挥好了就

  • 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巨富答:这得掰着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沈万三如何回答朱元璋的提问,朱元璋对沈万三的看法,朱元璋谈沈万三

    (1)因为沈万三有名儿,所以,就把沈万三后人的事儿放在早已经死了的沈万三身上民间曾有传说:一次,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在封建社会谁敢说“朱蹄儿”呀。所有人都知道这点儿,民间传说的编纂者也不会傻到直接回答。否则谁信呀。所以,沈万三就说“万三蹄儿”。沈万三自贬身价,祈求朱元璋,那意思是:

  • 高晓松认为明朝是三无朝代,有无道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晓松在明朝的贡献,高晓松讲明朝全集,高晓松真的对明朝一无所知吗

    高晓松曾经在节目中如此评价明朝,认为明朝是一个“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那么明朝真的是三无朝代吗,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首先以明君来说。高晓松认为明朝无明君,无外乎就是认为明朝的皇帝多残暴和多奇葩罢了。其实要说明朝16帝,真的没有一个明君,那是不可能的。像明朝前期皇帝中的明太祖朱元璋、明

  • 大明王朝:玩火会上瘾,嘉靖帝为什么一把火烧了裕王的请罪本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嘉靖和裕王,嘉靖和裕王有什么关系,嘉靖皇帝传位给裕王了么

    嘉靖帝四十五年,正当众人都在为嘉靖帝乔迁新居做准备时,海瑞的《治安疏》也及时赶到,同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勃然大怒的嘉靖帝一开始并没有多想,显然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他意想不到的,他还在跟黄锦对话呢,陈洪在后面大喊了一句:“主子,有预谋!有人指使!”嘉靖帝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再联想到吕芳曾经倒向裕王,再看

  • 柴荣主张先统一北方,赵匡胤先南方,谁的主张更有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柴荣恢复赵匡胤的兵权,赵匡胤和柴荣后世怎么评,柴荣比赵匡胤厉害

    可以说,柴荣的办法也有成功的可能。柴荣从实战上两次北伐一次失败,一次因病而退,确实很可惜。总体上,柴荣太年轻了。(1)柴荣和赵匡胤都在执行王朴的战略,只不过程度不同但柴荣、赵匡胤都是走王朴在《平边策》的战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柴荣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按照王朴做了。所以,题主所问的问题并不实际。柴

  • 朱元璋杀人不见血的民族政策,貌似对蒙古人很宽容,其实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有蒙古血统吗,朱元璋为啥杀蒙古人,朱元璋对各民族的政策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多次发生,有些是被迫发生,有些则是政策导向。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是以战争为载体的民族融合,也有人称作中原陆沉,是汉民族的大灾难。八王之乱令异族趁机攻入中原地区,匈奴、鲜卑、羯、羌、氐为首的异族占领了北方大面积领土。北方直到北魏统一才结束这一大混乱时代,北魏则吸取了教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