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嫪毐、赵姬与吕不韦畸形的爱恋,导致嬴政愤怒痛下杀手

嫪毐、赵姬与吕不韦畸形的爱恋,导致嬴政愤怒痛下杀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43 更新时间:2024/1/19 2:32:03

其原因不难理解。作为吕不韦的“玩物”,他被送给了嬴政的父亲庄襄王子楚。可以说,赵姬对吕不韦还是比较“喜欢”的,但吕不韦对其若即若离,乃至最终“避而远之”。因恨生爱的可能性比较大。

[var1]

《寻秦记》中的嫪毐

大这些都是无聊的“言情剧”,作为历史问题,我觉得还是说说更重要的事情吧。

嫪毐出身其实比较高贵,这就造成“野心”不会小,至少成为吕不韦那样的人,好一好,让秦朝“异姓”。但他的这种思想注定是一种:暴富心理下的无理智野心

嫪毐这个人史料上记载是无业游民,但他的“姓氏”在秦国却是个“贵族”。樛(liao)斿(you)的樛与嫪是“一姓两写”,樛斿乃是秦惠文王时期(前356—前311年生卒,前337年—前311年在位,族灭商鞅)的第一任相邦(丞相)。樛斿死后,他的后代有的过得比较好、有的过得比较次,嫪毐就属于后者。

[var1]

《吕不韦传奇》中的吕不韦和赵姬

但是,当他得到赵姬宠幸之后,其权力超过了吕不韦,在此情况下,樛斿的后人们迅速归拢到嫪毐门下。由此,嫪毐的政治势力在秦国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差,那么没有根基。

但这有一个问题,出身高贵、混得很次,被族人、世人极端蔑视(世人都知道他有某种特殊能力,可见他靠什么生存)。而如今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他的心里是很变态的。为此,秦王嬴政利用他不但灭掉了他而且灭掉了所有阻碍自己“真正掌权”的人。

秦始皇一石三鸟

因为母亲对其宠幸,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39年封其为长信侯,让河西、太原等郡为其封田,其政治势力与吕不韦相仿,二人产生激烈争斗。公元前238年,吕不韦派人向嬴政告发嫪毐和王太后淫乱、生子。

[var1]

在生死危机,嫪毐和王太后决定诛杀吕不韦、对抗秦王,结果嫪毐战败被杀,嫪毐被车裂、夷三卒、内附于他的万人被处罚——二十人被杀、四千多个家庭被发配蜀地、轻罪者数千个家庭被罚金。

为了不让母亲继续干涉自己的权力,不单杀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而且将赵姬赶出京城。

对于吕不韦,秦王嬴政在第二年十月也免了相位。公元前235年,嬴政要把他和家属发配到属地,为了防止自己被杀牵连后代家属,吕不韦自尽。

[var1]

综上所述,赵姬作为一位“可怜”的女性,因对感情的期望而不断地被男人送来送去,当自己成为王太后后,便失去了对本性的抑制,从而让嬴政无论从自身权力,还是名誉、尊严上受到了极大打击,从而对其也失去了尊敬。

要知道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前247年继位,随着年龄增长,吕不韦都害怕自己和王太后的关系被嬴政知道。嫪毐竟然如此嚣张,可以说纯粹作死。

[var1]

在赵姬、吕不韦、嫪毐的“畸形关系”下,嬴政出于皇权的本能、出于自身的尊严,他痛下杀手,对所谓的假父、仲父、母亲皆痛下杀手。不能不说,统治阶层在权力、享乐中逐渐失去了伦理的束缚,失去了对自身安危的重视。

鲍鱼之臭让秦始皇之死瞒过天下,胡亥挥刀斩尽兄弟姐妹

800壮士霸王别姬、田父使坏乌江亭长,项羽的求生与死亡

项羽灭秦后真的杀光了嬴姓子弟吗?需要懂点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何仅用10年就统一了六国?因为他有个厉害的爹和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凭什么统一六国,秦始皇当年是怎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是哪一年统一了六国

    [var1]首先说秦国的地理条件,在最开始的时候极其的恶劣,东有强大的魏国,南有楚国,西部还有很多游牧民族虎视眈眈。这样的一个秦国想要生存下来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可是秦国的祖辈们励精图治,不断的想方设法强大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就不断地向西部扩张领地,到了秦始皇时代,秦国已经把地理上的劣势扭转为绝对的

  • 此人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劲敌,打遍天下,为何最后故意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秦国灭楚国主力有多强,秦国与楚国最后的战斗

    [var1]“蹈义而死”,它以“视死若轻”为骨,以“遗生行义”为魂,表征士人独立的人格与精神。这一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并达到为社会理想、为人格慷慨赴死的高潮。这位名将就是先轸,是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战绩的军事统帅。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是一个从小就具有才华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斩其双足,孙膑如何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膑和庞涓的真实历史,孙膑怎么战胜庞涓的,孙膑与庞涓的较量

    [var1]庞涓相对与孙膑历史记载就少了很多,大多都是嫉妒孙膑才能,两人出师之后,庞涓出使魏国,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他十分担心孙膑会取代他,在孙膑来到魏国时,就捏造罪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关于孙膑受刑一事,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取了他的膝盖骨,因为“膑”字通“髌”就是膝盖的意思,第二种说法就是斩断其双

  • 赵括真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将吗?长平之战失败,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平之战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无能吗,赵括能打过长平战役吗,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

    长平之战的结局众所周知,秦国大将白起获得了全胜,赵国有四十多万降卒被活埋。长平之战发生在秦国统一前四十年,此战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赵国惨败,不仅国力受到了重创,也给东方六国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此战之后,秦国对东方六国的出击就没有停止过。[var1]赵国从赵武灵王开始,到惠文王时期已经发

  •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直攻邯郸,为何秦昭襄王拒绝,若同意能灭赵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白起长平之战真的杀了40万赵军吗,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败赵国吗,白起长平论兵完整视频

    想想看,整个赵国一共只有300万人,长平之战一战就损失了45万作战部队,而且还是青壮年男子为主的精锐部队,包括一些十几岁的少年,和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按照战国时期的人口比例来说,300万人口也就是30~40万青壮年男子,也就是说,赵国几乎损失了90%以上的青壮年男子。[var1] 白起 这是对赵国差

  • 解析晋吴长江水战:西晋老将王俊,是如何摧毁吴国的江上封锁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俊对吴国的评价,吴国水战,三国里的吴国水战

    [var1]一、吴国强大的水军三国之中,吴国地处东南沿海,是以水军立国的国家,所以格外重视舟师建设。吴在建安(今福建建瓯南)设有一个很大的造船厂。建立了一支拥有战船五千艘的强大舰队。为了确保江东,吴将水军主力放在长江,并在北边修建水上要塞濡须坞(今安徽巢县东南)以防魏军,在西边置长江重镇于宜昌,以防

  • 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真的合适吗?白起的三句话足以说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括真的只会在纸上谈兵吗,白起和赵括谈兵,白起与赵括的关系

    [var1]我们来看看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从这短短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赵括被白起围困了四十余天,军中极度缺粮导致将士们饥饿难耐,赵括不得已出兵死拼秦军,最终战败被杀。虽然赵括战败是铁定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全部责任推给赵括。[var1]事实上,

  • “鲁国鼓铁,以铸刑鼎”:为何说中国的“铁器时代”始于汉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铸刑鼎事件,鲁国铁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铁器

    [var1]一、中国古代的铜锡合金工艺在中国古代,铜经常是以自然铜的形式出产的,这种纯铜经过成型加工工艺,即可作为器具使用。由于这种铜质比较软,虽然可以用来制做装饰品,但却不能用来制造武器或生产工具。为了提高它的硬度以利于铸造,古代中国采取了在铜中掺进其他金属以得到铜合金的工艺。铜合金中最普遍的是铜

  • 满清为何能稳坐汉族江山296年?看看孔子后人的举动,就全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子后人照片,清朝对孔子的态度,清朝孔子后人现状

    满清是少数民族,相比汉族的庞大人口,满族的人口实在太少,如果单靠满清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统治天下,如果汉族重新恢复了力量,推翻满清的统治易如反掌,而满清的统治者也早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满清统治者一边拉拢可以拉拢的汉族势力,一边打压不服者。采用汉人治汉的策略,再加上强有力的文化控制

  • 工作中如何避免“商鞅的悲剧”?强大了秦国,自己却成了替罪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鞅怎么使秦国变强大,商鞅在秦国经历,商鞅与秦国的关系

    [var1]经过商鞅的一系列改革之后,秦国不论是在经济、军事还是其他任何方面,都逐渐的强大起来了,不仅使得东方六国再也不敢小视秦国,而且奠定了秦国霸主的地位。可是秦孝公去世后,商鞅却被人告发“欲反”被捕,最终被秦惠文王以车裂之刑将其杀了。为何商鞅为秦国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最后却反遭杀害呢?[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