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陵:武则天作为华夏历史上仅有的正统女皇帝,死后为何碑文无字

乾陵:武则天作为华夏历史上仅有的正统女皇帝,死后为何碑文无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56 更新时间:2023/12/17 7:32:29

可是,坐落在乾县的武则天李治的合葬皇陵前,她的墓碑上只字未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武则天的墓碑由于上面未曾刻字,所以又叫无字碑。关于这座墓碑为何没有刻字的原因,众说纷坛,没有确定的说法。后人究其原因,总结出来五条比较接近事实的原因。

01功绩太多,墓碑太小,刻不下。

武则天六十七岁才登基,八十二岁驾崩,是华夏历史上登基年龄大、寿命长的皇帝之一。

她在位期间,能够明察善断,很少有弊政出现。功绩确实不小。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一些男性皇帝做得更好。

所以,碑文不是不刻字,而是写不下她的功绩。

02罪孽深重,不好意思留下碑文。

年轻时候的武则天杀性太重。在地位低微时,她想尽一切方法,窃居皇后,直至登基。当了皇帝之后,她又结党消灭异己,任用酷吏。

鲁宗道评价武则天: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武则天当政期间,不仅失去了安西四镇,还令唐朝的经济一度处于低谷。

作为一位人杰,武则天不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她在反省一生功过之后,认为自己罪孽深重,所以没有好意思留下碑文。

03有功有过,留下空白墓碑,让后人去评判她。

人无完人,武则天作为华夏历史上仅有一位正统女皇帝,她和大多数人一样,做过正确的事,也犯下过错误。

从她登基为帝的那一刻起,她注定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武则天深知,即使她的碑文写得花团锦簇,后世人该怎样评价她,还是会怎样评价。

于是,武则天非常聪明地留下空白碑文,将她的一生功过是非,留给后世人去评价。

04原来有字,后来被人抹平了。

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基为帝,这在历史上仅此一家。

古代男为乾女为坤,夫为妻纲,不少人对武则天颠倒乾坤登基为帝心怀不满。可是这些心怀不满的人在武则天生前敢怒不敢言,只能在武则天驾崩之后,将其碑文抹平,不让她称心如意。

母亲的碑文应该由儿子来写,可是武则天的皇位是从儿子手上“抢”的,两人关系复杂,碑文难写。

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剥夺了皇位,后来重新继位之后,对武则天的称谓无从下笔。他不知道究竟该称呼武则天为先帝,还是称其为太后。

李唐王朝原本是李家的后代轮流当皇帝,可是中间却有了一段长达二十一年的“武周王朝”。

武周王朝是武则天的荣耀,却是李唐王朝的耻辱。

中宗李显这碑文,实在没有办法书写,下不去笔,索性就将其空着,不仅让武则天脸上无光,而且也能掩饰武周王朝的这段尴尬历史。

05结语:事实上,武则天的无字碑当初并非一开始就决定不刻字。

经过考察,在无字碑正面,存在许多方格,这些排列整齐、多达三千三百个的方格就是为了刻字而准备。但是武则天驾崩之后,时局动荡,碑文这种小事当然无人再去关注,后来局势稳定后,武则天碑文一事再度提上议程。

可是半生都在惶恐中度过的唐中宗李显,认为他的不幸都是武则天造成的,于是为泄私愤,故意将刻碑文一事搁置,这才有了无字碑。

一代女皇武则天,生前事迹令人叹服,去世千年后,她的一块小小墓碑,也令后人崇论宏议,不愧是女中英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史小谈

更多文章

  • 唐朝衰败与“河北胡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的胡化风气,唐朝对河北的控制,唐朝衰败的经验教训

  • 唐朝的“双子星”名将有多惨?本可力挽狂澜,结果却被宦官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三大传奇人物,历史上真正的唐朝名将,唐朝最厉害的四大将军

    “双子星”般的搭档可遇而不可求,但在唐朝中期时,却有个人幸运的得到了自己的默契搭档,这人就是高仙芝,高仙芝是唐朝中期的名将,因父亲有功被授予游击将军,20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后得河西节度使夫蒙灵察赏识,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任都知兵马使时,每次出军时

  • 匈奴为何在八王之乱时攻打晋朝,却没在汉朝七国之乱时趁机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国之乱为何匈奴没有趁火打劫,西汉七国之乱时期的匈奴,匈奴为什么不攻打晋朝

    中原王朝同样发生内乱,前者匈奴没有出兵,因此也没有危害帝国的根基;后者匈奴却趁机南下祸害中原,加快西晋灭亡。是什么样原因让匈奴在面对中原王朝内乱时做出不同的军事选择呢?上图_七国之乱形势图七国之乱1.汉朝内部《汉书刘濞列传》记载,汉景帝时,“(齐、楚、吴)封三庶孽,分天下半”。汉景帝时分封诸侯国不止

  • 唐高宗小妹两段婚姻均以悲剧结束,为何死后却以皇后礼仪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高宗为何将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唐高宗和谁一起下葬,唐高宗和表妹关系好吗

    唐朝的公主不好嫁,如果名门望族被赐婚,不是当场回绝,就是痛哭流涕,仿佛如临大敌,至于不愿意娶公主的原因,我们在唐高宗小妹新城公主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二。新城公主一生命运多舛,有过三段婚约两段婚姻,年纪轻轻突然暴亡,死后,疼爱她的哥哥高宗李治,以皇后礼仪将她下葬,杀了她的第二任丈夫韦正矩,并流放韦氏全族。

  • 李世民接纳了同为瓦岗寨的秦琼、李绩等人,为何却一定要杀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琼为啥对不起单雄信,单雄信大骂秦琼完整版,单雄信李绩

    隋朝末年的时候,正是李世民帮助父亲夺取天下的良机。他重人才,善用贤者,慧眼识珠求贤若渴,让他的身边多了很多忠心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很多也都不是军武出身,甚至还有投奔绿林的乡野之人。但是李世民深谙用人之道,便不计前嫌的将好汉收纳旗下。说起当时世道的能者豪杰,便少不了说到武艺高强的单雄信。单雄信是瓦岗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三次中兴,为何还是走向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怎样恢复的,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败的过程

    元和中兴也正是因为唐宪宗在位时期,年号元和,所以此次的中兴也就以此为名。唐宪宗把以往皇帝的优秀政策学习了起来,在他的操作下也使得宰相的权威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他也成功地平定了此次叛乱。因此在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结果中,通过唐宪宗的一系列手法也使得整个唐朝有了初步的提升,由此可见唐宪宗确实是一个比较有谋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后,他是如何进行善后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谁的功劳最大,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有兵权吗

    然而奇怪的是,李世民在历史上留下的并不是这样的形象,后人反而把他归入“伟大君王”或者“仁爱君王”的行列。如果把古代的君王进行一次排位,他绝对是排在前几位的。(李世民剧照)李世民之所以能获得后世普遍赞誉,肯定与他在玄武门政变之后,积极作为,消除不良影响有莫大的关系。那么,他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来消除不良影

  • 她被誉为唐朝女神童,11岁被迫入宫为妃,晚年主动提出与皇上同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女神童,我国古代最小的女子嫁给皇帝,唐朝最著名的妃子

    这位女子名叫徐惠,她的家世显赫,历来都是官宦世家,在她出生后就备受家人的宠爱。后来她的名声越来越大,就连皇上李世民都听说了她的事迹,于是下令将她接回宫中纳为自己的嫔妃,当时她年仅11岁,还不懂什么,但是她没有反抗的权利,于是就这样被强行带入了皇宫,入宫后她依旧保持学习,不向其他嫔妃那样,整日在宫中嬉

  • 盛世大唐被吃垮,谁做的?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唐帝国与杨贵妃,大唐第一美人杨贵妃,大唐史书记载的杨贵妃

    安史之乱的爆发,杨贵妃有过错。就这样,在马嵬驿,唐玄宗被迫之下,杀死杨贵妃。唐朝由此转衰。杨贵妃背锅……由于杨贵妃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进而,有人又说,杨贵妃吃垮了唐朝。这一切源自于杜牧的一首诗,诗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玉环入宫得宠,想吃荔枝。唐玄宗为博得女人欢心。便下令让人取来。每逢荔

  • 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李瑁为何忍痛割爱?唐玄宗的手段,步步为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为什么不传李瑁,李瑁杨贵妃,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历史

    杨玉环初为寿王妃。寿王乃是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其生母又是玄宗的宠妃武惠妃。由此可以想象,李瑁是何等的风光!李瑁不仅仅是寿王,差点儿成了太子。背后运作肯定是武惠妃与李林甫。爱情事业双丰收,简直是走上人生的巅峰啊!然而物极必反,好景不长。武惠妃在争夺太子位置的关键时期,病逝。李瑁从此步入人生的低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