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坐落在乾县的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皇陵前,她的墓碑上只字未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武则天的墓碑由于上面未曾刻字,所以又叫无字碑。关于这座墓碑为何没有刻字的原因,众说纷坛,没有确定的说法。后人究其原因,总结出来五条比较接近事实的原因。
01功绩太多,墓碑太小,刻不下。
武则天六十七岁才登基,八十二岁驾崩,是华夏历史上登基年龄大、寿命长的皇帝之一。
她在位期间,能够明察善断,很少有弊政出现。功绩确实不小。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一些男性皇帝做得更好。
所以,碑文不是不刻字,而是写不下她的功绩。
02罪孽深重,不好意思留下碑文。
年轻时候的武则天杀性太重。在地位低微时,她想尽一切方法,窃居皇后,直至登基。当了皇帝之后,她又结党消灭异己,任用酷吏。
鲁宗道评价武则天: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武则天当政期间,不仅失去了安西四镇,还令唐朝的经济一度处于低谷。
作为一位人杰,武则天不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她在反省一生功过之后,认为自己罪孽深重,所以没有好意思留下碑文。
03有功有过,留下空白墓碑,让后人去评判她。
人无完人,武则天作为华夏历史上仅有一位正统女皇帝,她和大多数人一样,做过正确的事,也犯下过错误。
从她登基为帝的那一刻起,她注定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武则天深知,即使她的碑文写得花团锦簇,后世人该怎样评价她,还是会怎样评价。
于是,武则天非常聪明地留下空白碑文,将她的一生功过是非,留给后世人去评价。
04原来有字,后来被人抹平了。
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基为帝,这在历史上仅此一家。
古代男为乾女为坤,夫为妻纲,不少人对武则天颠倒乾坤登基为帝心怀不满。可是这些心怀不满的人在武则天生前敢怒不敢言,只能在武则天驾崩之后,将其碑文抹平,不让她称心如意。
母亲的碑文应该由儿子来写,可是武则天的皇位是从儿子手上“抢”的,两人关系复杂,碑文难写。
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剥夺了皇位,后来重新继位之后,对武则天的称谓无从下笔。他不知道究竟该称呼武则天为先帝,还是称其为太后。
李唐王朝原本是李家的后代轮流当皇帝,可是中间却有了一段长达二十一年的“武周王朝”。
武周王朝是武则天的荣耀,却是李唐王朝的耻辱。
唐中宗李显这碑文,实在没有办法书写,下不去笔,索性就将其空着,不仅让武则天脸上无光,而且也能掩饰武周王朝的这段尴尬历史。
05结语:事实上,武则天的无字碑当初并非一开始就决定不刻字。
经过考察,在无字碑正面,存在许多方格,这些排列整齐、多达三千三百个的方格就是为了刻字而准备。但是武则天驾崩之后,时局动荡,碑文这种小事当然无人再去关注,后来局势稳定后,武则天碑文一事再度提上议程。
可是半生都在惶恐中度过的唐中宗李显,认为他的不幸都是武则天造成的,于是为泄私愤,故意将刻碑文一事搁置,这才有了无字碑。
一代女皇武则天,生前事迹令人叹服,去世千年后,她的一块小小墓碑,也令后人崇论宏议,不愧是女中英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史小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