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隐士写1本书,元朝时读了要杀头,明朝时畅销全国,清朝再次被禁

隐士写1本书,元朝时读了要杀头,明朝时畅销全国,清朝再次被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87 更新时间:2024/1/19 22:18:07

这部书显然触痛了元朝皇室的经,因此《心史》一问世,就成为了禁书,不允许刊印、不允许百姓阅读。郑思肖在著书的时候就心知肚明,《心史》必定会被元朝统治者所憎。于是在写完这部书之后,他就将初版的《心史》保存了一本。郑思肖把这本《心史》用蜡纸心的包,然后放在一个装满了石灰的匣中。

最后他再把这个匣子放在一个铁盒子中,把铁盒子埋在了一口古井之内。当时元朝统治者在国内四处搜查《心史》这类禁书,一旦发现不仅要立即销毁,拥有这些书的人也要杀头。在元朝兵的严厉搜查之下,《心史》几乎要绝版。但任谁也想不到,郑思肖为了保存自己的心血,竟然会想到把书藏在水井之中。

所以他藏起来的这本《心史》,就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等到350年后的明朝崇祯年间,郑思肖藏起的这本《心史》重新问世。当时城中发生了大,大部分的井水都枯竭了。一座寺庙中的僧人因此想到要把庙里的水井挖深一些,但是一铲子下去,却挖出了锈迹斑斑的一个铁盒子。他打开铁盒子,发现了装在其中的《心史》。

《心史》被深埋在井中350年,竟然保存得非完好,一点水也没有沾,连墨迹都像是新的。对于元朝人来说,《心史》是禁书。但是明朝人却极力的推崇《心史》。因为当时正是明朝的生死存亡之际,满清虎视眈眈,眼看大好河山就要落入他人之手。《心史》中记载的南被元入侵的内容,引起了明朝百姓的共鸣。

而不少士大夫也四处宣扬《心史》,《心史》竟掀起了一股爱国潮。人们不分昼夜的传抄《心史》,而朝中大臣们也慷慨解囊,自掏腰包出钱印书。《心史》不仅成为了明末最流行的书籍,甚至还远渡重洋,传到了日本。但在明朝灭亡之后,《心史》却再度成为了一本禁书。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满族入关建立清朝,自然不愿意有类似于《心史》这样煽动百姓情绪的“反书”。再加上当时明朝虽然亡国,但是国内还有不少打反清复明”旗号的地下组织。这些组织大多将《心史》奉为宝典,每日诵读作为一种激励。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统治者再次下令封禁《心史》,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更多文章

  • 民国农民犁地挖出一卡车青铜器,他私藏其中5件,却因此含恨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农村挖出青铜器,民国时期出土老青铜器图片,民国古墓出土青铜器

    1923年春节过后不久,山西一个村子的村民高凤章就开始下地干活了。并不是他有多么勤快,而是因为他的家境实在是比不过其他的村民。所以只能多去开荒种地,希望能多收获一点庄稼。高凤章跑到村里人都不愿意去的一个野山坡上,准备把这里的地开垦一下,种一点红薯。哪怕红薯卖不出去,自己家人留着吃也是好的。没想到这个

  • 康熙叮嘱雍正:杀了你两个哥哥,雍正却不愿动手,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14弟为什么不帮雍正,康熙是怎样对待雍正的,康熙怎么看待雍正

    胤礽年幼丧母,是康熙一手抚养长大的,对这个儿子,康熙最有感情。胤礽两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太子,一直被当做储君抚养。但可惜的是胤礽不够出众,后来被康熙二废二立,诸皇子才有了争权夺位之心。康熙在千挑万选之后,选中了雍正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他曾经下过一道明旨叮嘱雍正,这道明旨是这样说的:朕若不讳,此二人断不可

  • 清朝最豪横的王爷,八大铁帽子王占了仨,多尔衮见了也得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八大铁帽子之王,清朝多尔衮个人资料,八大铁帽子之王多大权力

    1、古英巴图鲁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的嫡福晋佟佳氏生下了第二子,取名为代善,也就在这一年,依靠岳父家十三副铠甲的资助,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然而,仅过了一年,代善的母亲佟佳氏便病逝了,当时努尔哈赤经常面临仇人的追杀,有一次努尔哈赤迫不得已,将代善三姐弟藏于板柜之下,才躲过

  • 她是民国有名“花国大王”,军阀攻占上海,她微微一笑军阀退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民国霸气女军阀,民国传奇女子爱情故事,民国十大军阀哪个军阀兵多

    富春老六并不仅仅活跃在各大八卦小报上,她还曾经深深的影响过北伐战争。若无她横插一脚,淞沪战役远不会那么轻易就结束。毕庶澄曾经深得张宗昌信任,他出身不错,长得又英俊,本能有大好仕途。但没想到富春老六一出现,不仅害的毕庶澄成了世人眼中的笑柄,还害得他丢了自己的性命。当时张宗昌命令毕庶澄率兵戍守在上海,毕

  • 晚清帝国如何培养皇帝,同治和光绪的表现为何差距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同治和光绪的关系,光绪和同治皇帝谁厉害,道光光绪同治什么关系

    晚清帝国末期是如何培养皇帝的呢?我们正好通过同治、光绪两位小皇帝的学习成长之路来看一下。同治和光绪都是"冲龄践祚",也就是很小就继位作皇帝了。同治5岁登基,光绪4岁被抱进宫里,在血缘上二人是堂兄弟,但是在法统上他们的爹都是咸丰,妈都是慈安、慈禧两位太后。虽然两个人差了15岁,但是所受的教育模式基本一

  • 13岁少女被道光宠幸,五次怀上龙胎,成为清朝最特殊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道光最宠爱的皇后,道光最小的妃子,清朝道光皇帝宠爱妃子

    1、蒙古贵族后裔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蓝旗人,生于嘉庆十七年五月十一日,比道光小30岁,父亲是刑部员外郎花良阿。首先讲明一下,孝静皇后属于旗人(还是满洲旗人),并不是蒙古藩盟贵族之女。可能有人会问,有什么区别吗?那区别真的就大了。蒙古藩盟贵族之女出身相对较高,一般是某位王公的女儿,她们不需要

  • 她是清朝烈女,父母兄弟被害,她设计色诱仇人,毒杀14人终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奸妇毒杀亲夫案,清朝杀夫案详细介绍,清朝杀妻案真实案例

    成年之后,黄婉梨的父亲本来为她定下了一桩婚事,对方也是一个读书人,跟黄婉梨门当户对。可惜婚约刚刚定下,太平军就占领了南京城。太平军大多都是些庄稼汉和习武的粗人,素来看不起读书人。黄婉梨的父亲又坚持支持大清朝廷,唾骂他们窃国。太平军就处处刁难黄家,黄家家境因此一落千丈。黄婉梨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

  • 他是清朝的可怜皇子,本是皇后嫡出,却因生母失宠做了12年隐形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十大最惨皇子,清朝最受众人宠爱的皇子,历史上真实的清朝皇子

    乌拉那拉氏出身尊贵,丝毫不逊色于乾隆皇帝的原配富察氏。都说乾隆皇帝爱重原配富察皇后,是因为跟富察皇后是少年夫妻,两人相处时间很长。但其实乌拉那拉氏跟乾隆皇帝两人之间也很有感情,也一同经历过风风雨雨。乾隆皇帝是个很看重出身的人,他一直希望自己将来的继承人能够是中宫嫡出。他原本属意于富察皇后所生的二阿哥

  • 清朝衰败后,小皇帝溥仪在紫禁城中是怎样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去哪了,清朝灭亡后溥仪还住在紫禁城吗,溥仪从什么时候被赶出紫禁城

    1912年2月,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至此,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终结。作为交换,中华民国政府与清皇室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件》,规定中华民国每年拨给前清皇室400万两生活费,允许小皇帝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正是有了这一纸条例,年幼的爱新觉罗·溥仪得以住在紫禁城中。张勋复辟失败后,李鸿章之子李经迈向

  • 伺候乾隆十年的丫鬟,入宫十年封皇贵妃,却被乾隆杀光三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把一个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清朝乾隆时期的宫女,乾隆最宠的宫女

    1、包衣世家的总督之女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话说,慧贤皇贵妃高氏的先祖居住在东北的辽阳,入旗的始祖叫高名选,高名选没有什么本事,除了在他这一代高氏一族入镶黄旗包衣之外,他没有担任过任何官职。不过,到了高名选儿子高登庸这一辈,家族开始入仕,高登庸做到了道员,这高登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