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伺候乾隆十年的丫鬟,入宫十年封皇贵妃,却被乾隆杀光三代

伺候乾隆十年的丫鬟,入宫十年封皇贵妃,却被乾隆杀光三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45 更新时间:2024/2/6 16:22:38

1、包衣世家的总督之女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

话说,慧贤皇贵妃高氏的先祖居住在东北的辽阳,入旗的始祖叫高名选,高名选没有什么本事,除了在他这一代高氏一族入镶黄旗包衣之外,他没有担任过任何官职。不过,到了高名选儿子高登庸这一辈,家族开始入仕,高登庸做到了道员,这高登庸便是慧贤皇贵妃的曾祖父。

慧贤皇贵妃的祖父名高衍中,高衍中官至内务府郎中兼参领佐领,娶了福建粮储道参政李应昌的女儿李氏,李氏生下了三子二女,其中第三子便是慧贤皇贵妃的父亲高斌,高氏一族真正走向显赫,就是从高斌开始的。

高斌在雍正元年出任内务府主事,到了雍正四年出任苏州织造,此后历任广东、浙江、江苏、河南布政使,雍正十一年,高斌署理江南河道总督,成为正二品大员。正是高斌在治河方面的特长,使他备受雍正器重,甚至令儿子弘历娶了高斌的女儿,此女便是慧贤皇贵妃高氏。

2、幸入府的包衣丫鬟

话说,虽然这高氏来自高级官僚家庭,但其家族属于内务府镶黄旗的包衣,按照规定,高氏需要参加宫女选秀。关于高氏参加宫选的时间,史料中没有记载,推测应该在雍正五年弘历成婚之前,根据资料显示,在弘历成婚前,身边已经有数位格格(使女)伺候,高氏很有可能就在其中。

也就是说,高氏在雍正初年,便参加了内务府组织的宫女选秀,入选后,受雍正之命来到还是皇四子的弘历身边伺候。

这里说一下清朝皇子的婚姻,一般来讲,皇子的嫡福晋是由皇帝在八旗秀女中指定的,除了嫡福晋,皇子还可以拥有两名侧福晋,其中的一位还是由皇帝在八旗秀女中指定,另一位可能会在为皇子生育过儿女的格格(使女)中产生。

大家可以发现,来自内务府包衣的高氏,想要成为弘历的侧福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为弘历生儿育女,皇帝才能顺水推舟,将其册封为侧福晋。

但是,潜邸时期的弘历(乾隆)将注意力放在了两个富察氏女子的身上了,一个是他的原配孝贤皇后,另一个是后来被追封的哲悯皇贵妃,这两个富察氏女子几乎包揽了弘历在皇子时期的所有儿女。

高氏父亲高斌是雍正器重的河道总督,雍正将高氏指给弘历做使女(丫鬟),用意非常明显,无非是想让高氏为儿子弘历生个一男半女,然后将其赐封为侧福晋。可是,高氏在弘历王府的十年里,根本就没有生育记录,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高氏的身体不好,影响到了她的生育。

雍正一看高氏迟迟不能生育,便等不及了,于雍正十二年三月初一,发布了一道谕旨,直接将高氏超拔为弘历侧福晋:

“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金。”

随后,高氏的父亲给雍正上了一道谢恩折:

“伏念奴才女儿至微至贱,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宝亲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为侧福晋。”

3、乾隆朝第二主位

雍正十三年八月,高氏的公公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继承帝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继位后,于当月的二十四日,下诏将高氏封为贵妃,仅次于中宫皇后富察氏,属于第二主位。

而且,在高氏被封为贵妃的当日,乾隆还下旨将高氏一家拔出内务府包衣,抬入满洲镶黄旗,就这样,高氏一家迎来了高光时刻,成为上三旗旗人,他们知道,对于自己家族来讲,这是莫大的殊荣了。

果不其然,高斌对此非常激动,当时就恳请入京觐见,但乾隆说道:

“两淮盐政职任最为紧要,不必来京。若明年冬初无事可奏请来京。汝女已封贵妃并令汝出旗,但此系私恩不可恃也。若能勉励,公忠为国,朕自然嘉奖。若稍有不逮,始终不能如一,则其当罚,又岂可与常人一例乎?”

《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

“乾隆元年二月十五日,禁止屠宰,“皇太后,承乾宫、钟粹宫贵妃等位,俱各止荤添素·······”

由此可知,高氏在乾隆初年的寝宫应该是钟粹宫。

乾隆二年,高氏接受贵妃册封礼,册如下:

“朕惟政先内治。赞雅化于坤元。秩晋崇班。沛渥恩于巽命。彝章式考。典礼攸加。尔庶妃高氏、笃生名族。克备令仪。持敬慎以褆躬。秉柔嘉而成性。椒掖之芳声早著。度协珩璜。璇闱之淑德丕昭。荣膺纶綍。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尔其祗勤日懋。迓景福以凝祥。恭顺弥彰。荷洪庥而衍庆。钦哉。”

女儿封了贵妃,当母亲的肯定高兴,比如说乾隆二年和乾隆五年,高斌的妻子马氏(慧贤的母亲)两次进宫见了女儿,时为贵妃的高氏,马氏不仅得到许多赏赐,还获得与乾隆一起看戏的殊荣。

4、红颜薄命的皇贵妃

虽然高氏在大清后宫受尽了荣宠,但前面我们曾提到,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到了乾隆十年正月,病情逐渐加重,以致于旧疾复发,终于一病不起。

当时,乾隆也是非常着急,便下旨晋封高氏为皇贵妃,但还是没能挽回爱妃的性命,高氏于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日病逝,估计年龄应该在35岁左右。随后,乾隆赐谥号为慧贤皇贵妃,“慧”在满文中意为“有灵性”、“有悟性”,“贤”又能突出高氏的才德,难怪皇后富察氏看到高氏的谥号后会羡慕不已,请求自己百年之后也能得到“贤”的谥号。

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慧贤皇贵妃与孝贤皇后、哲悯皇贵妃一起被葬入胜水峪的裕陵地宫,此时距离她去世,已经过去了七年。

慧贤皇贵妃大祭文:

“翊宣坤教,资婉娩以凝庥;协赞壸仪,式柔嘉以起化。绻(此字为:耳卷)怀淑范,申锡翼章。尔慧贤皇贵妃高氏,诞育名门。克膺德选,率天家之礼度;允称翟褕,佩女史之箴铭。尤耽文翰,夙承皇考之恩眷,封以侧妃。懋赞朕躬,而谦和深谐中壶。班阶既贵,温良常浃於六宫;褒誉方隆,惠好更周乎九御。宜享和平之福,岂期痰疾之侵,竟谢年华,弥怀轸恻,于戏。功分内治,空陈象服之辉煌;谥表遗徽,载布龙文之焕爤。灵其不昧,尚克歆承。”

5、悲惨的身后事

慧贤皇贵妃去世后,她的父亲高斌也得以入仕京师,担任协办大学士,入值军机处,并于乾隆十二年出任文渊阁大学士。

然而,从乾隆十三年开始,高斌的官运开始下滑,在办理监督籍没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家产案中徇私情而被革去大学士一职,但被保留了河道总督职务。

乾隆十八年,河南外河同知陈克济、海防同知王德宣等人亏帑事发,高斌因袒护属下而被革职,乾隆让他到工地上效力赎罪。

乾隆二十年三月,高斌在工地上去世,不过乾隆还是给予了安慰,赐谥“文定”,并于乾隆五十一年,下令将高斌的牌位入祀贤良祠。

话说,这高斌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唯一的儿子叫高恒,高恒借着家族的荫庇,以荫生身份出仕,后来竟然做到了两淮盐政,这可是个肥差,富得流油,很少有人能把持得住,高恒自然也不例外。

乾隆三十三年,高恒因贪污案被乾隆下令抄家处死,当时大学士傅恒为高恒求情,称看在慧贤皇贵妃的面子上从宽处理,但乾隆却说:“如皇后兄弟犯法,当奈何?”这一句说出,傅恒立刻闭嘴了。

话说,高恒的长子名叫高朴,高朴是慧贤皇贵妃的侄子,原本,高朴并未受父亲高恒案件的影响,于乾隆三十七年出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不久又任兵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三年,高朴被派往叶尔羌办事,却暗中指使当地平民开采玉石,索要金宝,随后不久被乌什办事大臣永贵告发,乾隆下令将高朴逮捕,随即处死。据说,乾隆还下令将高朴的尸体掷喂狼犬,断不可入殓携回内地。

虽然高斌、高恒、高朴祖孙三代,先后受到乾隆惩处,甚至被处死,但高氏一族并没有没落,而是从此跻身满洲世家圈子,成为名门。

子辰说:

慧贤皇贵妃高氏在乾隆后宫绝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位当初大清后宫的二把手,本有很大机会,登上后位,但却因自己的体弱多病而错失良机。而且,高氏还为此没能给乾隆生儿育女,这也是她毕生的遗憾。可能就连她自己都不会想到,自己去世后,父亲、兄弟、侄子却接连遭受劫难,最终成为人们诟病慧贤在乾隆心中地位的笑谈。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高宗实录》《节次照常膳底档》等

更多文章

  • 她曾是乾隆挚爱女子,富察皇后让她三分,死后乾隆却下令将她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有多爱富察皇后,富察皇后死后乾隆最宠爱的人,乾隆和富察皇后的缘分

    要知道,若是论起出身,高氏跟富察皇后相比可是要差上一大截子。富察皇后嫁给乾隆时,他还只是个王爷。富察氏门楣高,她入府就是福晋。而后来成为继后的乌拉那拉氏,入府就是侧福晋。但是高氏只是包衣出身,入府甚至连侧福晋都不是,只是个格格。格格是清朝王爷府中的低级侍妾,只比通房丫鬟的地位稍微高上那么一丁点。但是

  • 貌美如花的宫女,被18岁的康熙宠幸,生下公主后打入冷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怀孕最多的妃子,康熙最宠爱的宫女,康熙皇帝时期的宫女

    我们先来看一下《清圣祖实录》中对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大封后宫的记载:“康熙十六年八月丙寅,……上遣尚书吴正治,侍郎额星格、杨正中、马喇、富鸿基,学士项景襄、李天馥等持节册封李氏为安嫔、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拉氏为惠嫔、郭络罗氏为宜嫔、赫舍里氏为僖嫔。”康熙十六年,康熙第一次大封后宫,

  • 孝仪皇后的奋斗史:罚入辛者库的罪奴,七次为乾隆怀上龙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孝仪皇后简介,孝仪皇后被乾隆深爱过吗,孝仪皇后是乾隆让位时追封的吗

    01辛者库的罪奴《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魏氏绶恩,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份无考。其曾孙五十一,原任内务府总管;元孙清泰,现任内务府管领;元孙清宁,现任六品官;玉保住,原任库掌。四世孙吉庆,现任笔帖式。”这份史料明确指出:孝仪一家入旗的始祖是清朝初年的绶恩,文中的“五十一”就是孝

  • 梁启超鲁迅胡适三位文人收入大盘点:胡适收入碾压前两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01、梁启超要说民国文人的高收入者,梁启超应该排在第一梯队。从参与戊戌变法开始,梁启超的名声就与日俱增。有了名声,文章自己不愁销路,银子也就自然而然装进腰包了。1912年12月,梁启超在天津创办半月刊《庸言报》。这份报纸让他赚得一大笔钱。这年的12月18日,他在家信中说:"《庸言报》第一号印一万份,

  • 清史为何对皇太极死因遮遮掩掩?只因死的太窝囊,为尊者讳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史上对皇太极的评价,历史上最真实的皇太极,皇太极真实生平事迹

    所以民间野史有传言,说皇太极的皇位坐的亏心。一个则是皇太极的死亡之谜。根据清史记载,皇太极于1643年9月21日,在冬暖阁处理政务的时候,突然“端坐无疾而终”。而在此之前,皇太极身体一直非常的硬朗,并没有任何的不适。而清史这含含糊糊的一笔,到底是为了遮掩什么呢?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又是什么?根据野史传说

  • 姐妹二人共同侍奉顺治,姐姐封皇后,妹妹:我要为皇帝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顺治殉葬的妃子,为顺治皇帝殉葬的女人,董小宛与顺治

    1、名门之女说起这董鄂氏家族,我们不得不提一个人物,他就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何和礼。早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之前,努尔哈赤与何和礼的祖辈结怨颇深,两个部族经常相互攻伐,一直到何和礼成为董鄂部长后,深知努尔哈赤雄才大略的何和礼,有意与建州改善关系,于是便抛出了橄榄枝。恰好当时哈达部将部族之女哈达那拉氏嫁给努尔

  • 鸦片战争前为何清朝对英国一无所知,英国却对清朝了如指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对英国的认识,鸦片战争前清朝和英国的关系,鸦片战争对英国和清王朝的影响

    但是在这次战争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点,那就是明显体现出了,英国对我国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这是为什么呢?我国对世界一点都不了解,为什么英国会对我国如此了解?其实我国一点都不了解世界,这一点很好解释,因为我国长期都处在闭关锁国之中。这样的情况使我国“不问世事”,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 被雍正疯狂宠爱,她在历史上却只出现两次,乾隆将其葬入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死后葬入皇陵妃子有哪些,雍正喜欢乾隆吗,历史上雍正最宠爱的妃子

    1、来自汉军旗的汉家女子宁妃武氏,生年不详,汉军镶黄旗第三参领第五佐领下人,父亲是知州武柱国。据说,武氏祖上曾效力于左梦庚麾下,这左梦庚是何人呢?原来左梦庚是明末平贼将军左良玉之子,当年,左梦庚跟随父亲左良玉以清君侧之名沿江东下,欲诛杀马士英等人,没想到左良玉病逝军中,左梦庚秘不发丧,继续东下,却被

  • 曾国藩的金钱观:立誓不靠做官发财,因一件事改变了这一初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三十岁之后,曾国藩立志做圣人,立誓不靠做官发财。但他毕竟身处晚清官场的大染缸,他能轻易做到吗?一、京官时期二十七岁那年,曾国藩不但中了进士,还入选翰林院,成了庶吉士。这对曾家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很快,曾国藩点了翰林的消息就传到了湘乡老家。县令听说后,立刻前来曾家,生怕巴结不上。当地士绅也是纷纷上门拜

  •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争储的想法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吧,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确实大家在时间上是不一样的?如果按实际来说,谁都想当皇帝?但是太子已经当了几十年的太子,在雍正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太子就已经是太子了,太子已经是国家的储君了,所以雍正在出生的时候,他就没有想当皇帝的想法,他也不敢有,也不能有。要说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