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麻喇姑本是侍女出身,为何她去世后,康熙要以妃嫔之礼安葬?

苏麻喇姑本是侍女出身,为何她去世后,康熙要以妃嫔之礼安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66 更新时间:2024/2/6 16:23:07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宫女,其实还真不在少数。比如说汉朝时期的宫女王昭君后来就被挂上了和亲的任务成为了和亲公主,而在清朝时期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宫女,叫做苏麻喇姑。公元1705年,苏麻喇姑因病去世,而这时候在位的清朝皇帝刚好又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对苏麻喇姑的感情非常真挚,年过90多岁的苏麻喇姑去世之后,康熙皇帝非常悲痛。

然而对苏麻喇姑的下葬礼仪也是用嫔妃之礼将其安葬,从这个入葬礼仪来看的话。其实有两个点大家值得注意。第一,苏麻喇姑的身份并不是嫔妃,而仅仅只是一个宫女,老了之后也只能称之为是嬷嬷。第2个点是康熙皇帝直接下令让苏麻喇姑的墓穴直接靠近孝庄文皇后的墓穴位置。

从这两个点当中,大家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刻意偏袒苏麻喇姑,这种偏袒也是晚辈对长辈浓浓的爱意和尊重。而苏麻喇姑的身份问题也给后人留下了比较大的疑惑,为什么康熙皇帝要对苏麻喇姑一个宫女行如此厚葬之礼呢?

首先是因为苏麻喇姑的才能值得。公元1612年出生的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身份也并不是十分高贵,是孝庄文皇后的一个侍女。可苏麻喇姑的身份即便低微,但是完全掩盖不住苏麻喇姑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女子。公元1625年作为孝庄文皇后的贴身侍女,也随着二小姐的婚姻而嫁到了都城盛京。

然而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苏麻喇姑需要学习当地的文化和礼仪,甚至是语言。凭借着聪明的头脑,苏麻喇姑又很快的掌握了满语,甚至还把满文写得很漂亮。公元1636年,当时整个朝廷上下都要缝制官服,而这个工程比较浩大,所以整个朝廷内外优秀的女眷都可以报名参加。

当时还是庄妃身份的孝庄文皇后就推荐苏麻喇姑参加了这次活动,并且苏麻喇姑在整场缝制多民族服饰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人的认可。公元1654年,康熙皇帝出生之后,孝庄文皇后当时就直接派遣苏麻喇姑去照顾自己的孙子康熙帝,而在整个抚育的过程中,苏麻喇姑也教会了康熙皇帝很多东西,比如说手写国书,甚至是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等等。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苏麻喇姑对于康熙皇帝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陪伴自己长大的长辈那么简单,在一定意义上也相当于是一个蒙教育的老师。人们对于长辈又已经十分尊重了,更何况是对自己有过教育责任的长辈呢?其次,苏麻喇姑身上还有一个标签,叫做忠诚。

公元1643年,当时皇太极驾崩,而孝庄文皇太后也仅仅只有31岁,母子俩人的状态可以说没有人会刻意注意到他们。而这时候多而滚掌握了朝中大权,但并不愿意主动扶持孝庄文皇后。这时候顺治皇帝还又年纪太小,所以孝庄文皇后自然需要在生活中对其多加扶持和指点。

只不过当时的满清后宫有这样一个规矩,母子二人的见面时间不能太长,一个月只能见一次。所以担任母子两人之间联系的唯一枢纽,任务放在了苏麻喇姑的肩膀上。然而在另一边,当时多尔衮和豪格之间争夺皇位非常激烈。而这时候苏麻喇姑就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麻喇姑对多尔衮表示:孝庄母子两人愿意投靠多尔衮。

而多尔衮当时也并没有注意到孝庄母子二人,而是直接打算谋朝篡位当“燕王”。然而最后结果直接显示苏麻喇姑的劝说成功了,多尔衮不仅支持孝庄母子走上帝位和太后之位,而且多尔衮还成为了辅助幼主的摄政王。对于孝庄母子和多尔衮而言实现了双赢,并且同时也击退了多尔衮的政治仇敌豪格。

虽然苏麻喇姑作为这一个事情发展过程当中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作为枢纽性作用的人物,苏麻喇姑的贡献还是不能够忽略的。这些事情对整个国家的运营而言,看起来好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但是人们却忘了苏麻喇姑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身份。

康熙对其以嫔妃之礼来厚葬完全是不为过的,而这个嫔妃不是谁的嫔妃,而是皇子的养母。从养母这个角度上来讲,苏麻喇姑完全担得起嫔妃之礼。公元1686年1月份出生的爱新觉罗·允祹是康熙皇帝的第12个儿子,然而爱新觉罗·允祹出生的时候备受争议,因为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宫女。

但是小宫女的身份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康熙皇帝愿意给女子一个后宫名分的话,那么也一样可以平步青云。但是康熙皇帝却直接忽视了这位女子,而是在孝庄文皇后去世之后,康熙皇帝感觉到自己所尊敬的长辈苏麻喇姑这时候非常孤独。所以康熙皇帝就做了一个决定,将刚出生的爱新觉罗·允祹送给了苏马拉姑抚养。

大家都知道整个九子夺嫡的过程以及结局是非常残酷的,最后以四爷登上皇帝宝座为收场。但凡是参加过九子夺嫡过程的每一位阿哥最后都落到了一个被幽静或者被猝死的结局,但是唯独十二阿哥却可以保存自己的清白,甚至富贵了一生。其实不参加九子夺嫡政局的举措,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十二阿哥的养母苏麻喇姑的教育。

她常说:不争不抢也是一种智慧,保全自己同样也可以收获喜剧结尾,所以在这样的教导下,十二阿哥最终的结局相对于其他阿哥而言,要显得幸福的多。所以苏麻喇姑并不是谁的嫔妃,但却是康熙的第12个儿子的养母,所以作为皇子的养母,在去世时用嫔妃之礼安葬她,又怎么会过分呢?

更多文章

  • 本是康熙心腹,和皇帝关系好欠朝廷巨款,雍正登基后还不上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为何能成为雍正的心腹,雍正抄家,康熙晚年和雍正的关系

    曹寅在世的时候,有大臣写折子弹劾他,说他贪墨织造局的公款。康熙非但没有因此惩处曹寅,反而帮着他把这件事情给压下去了。康熙五次住在曹家,虽然给曹家带来了荣耀,但是却也令曹家的财务情况变得每况愈下。接驾需要耗费大量的银两,而曹家人丁众多,平时吃喝排场也很大。靠着曹寅的一点俸禄和宫中的赏赐,是完全不够的。

  • 民国才子郁达夫:原配贤惠二房美艳他都不喜欢,独爱“三无”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郁达夫小时候家里非常穷困潦倒,甚至连一双好看的皮鞋都买不起。小时候的郁达夫因为穷尝尽了世人的白眼。也正因为穷,他比平常人读书更加用功,发誓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郁达夫跟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言听计从。长大之后,在母亲的要求下,娶了同乡一个叫做孙荃的女人为妻。孙荃长得还算秀丽,从小受的是传统教育,只知道相夫

  • 隐士写1本书,元朝时读了要杀头,明朝时畅销全国,清朝再次被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历史必读书目,明朝最有名的道士书,明朝最著名奇书

    这部书显然触痛了元朝皇室的神经,因此《心史》一问世,就成为了禁书,不允许刊印、不允许百姓阅读。郑思肖在著书的时候就心知肚明,《心史》必定会被元朝统治者所憎。于是在写完这部书之后,他就将初版的《心史》保存了一本。郑思肖把这本《心史》用蜡纸小心的包好,然后放在一个装满了石灰的匣子中。最后他再把这个匣子放

  • 民国农民犁地挖出一卡车青铜器,他私藏其中5件,却因此含恨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农村挖出青铜器,民国时期出土老青铜器图片,民国古墓出土青铜器

    1923年春节过后不久,山西一个村子的村民高凤章就开始下地干活了。并不是他有多么勤快,而是因为他的家境实在是比不过其他的村民。所以只能多去开荒种地,希望能多收获一点庄稼。高凤章跑到村里人都不愿意去的一个野山坡上,准备把这里的地开垦一下,种一点红薯。哪怕红薯卖不出去,自己家人留着吃也是好的。没想到这个

  • 康熙叮嘱雍正:杀了你两个哥哥,雍正却不愿动手,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14弟为什么不帮雍正,康熙是怎样对待雍正的,康熙怎么看待雍正

    胤礽年幼丧母,是康熙一手抚养长大的,对这个儿子,康熙最有感情。胤礽两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太子,一直被当做储君抚养。但可惜的是胤礽不够出众,后来被康熙二废二立,诸皇子才有了争权夺位之心。康熙在千挑万选之后,选中了雍正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他曾经下过一道明旨叮嘱雍正,这道明旨是这样说的:朕若不讳,此二人断不可

  • 清朝最豪横的王爷,八大铁帽子王占了仨,多尔衮见了也得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八大铁帽子之王,清朝多尔衮个人资料,八大铁帽子之王多大权力

    1、古英巴图鲁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的嫡福晋佟佳氏生下了第二子,取名为代善,也就在这一年,依靠岳父家十三副铠甲的资助,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然而,仅过了一年,代善的母亲佟佳氏便病逝了,当时努尔哈赤经常面临仇人的追杀,有一次努尔哈赤迫不得已,将代善三姐弟藏于板柜之下,才躲过

  • 她是民国有名“花国大王”,军阀攻占上海,她微微一笑军阀退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民国霸气女军阀,民国传奇女子爱情故事,民国十大军阀哪个军阀兵多

    富春老六并不仅仅活跃在各大八卦小报上,她还曾经深深的影响过北伐战争。若无她横插一脚,淞沪战役远不会那么轻易就结束。毕庶澄曾经深得张宗昌信任,他出身不错,长得又英俊,本能有大好仕途。但没想到富春老六一出现,不仅害的毕庶澄成了世人眼中的笑柄,还害得他丢了自己的性命。当时张宗昌命令毕庶澄率兵戍守在上海,毕

  • 晚清帝国如何培养皇帝,同治和光绪的表现为何差距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同治和光绪的关系,光绪和同治皇帝谁厉害,道光光绪同治什么关系

    晚清帝国末期是如何培养皇帝的呢?我们正好通过同治、光绪两位小皇帝的学习成长之路来看一下。同治和光绪都是"冲龄践祚",也就是很小就继位作皇帝了。同治5岁登基,光绪4岁被抱进宫里,在血缘上二人是堂兄弟,但是在法统上他们的爹都是咸丰,妈都是慈安、慈禧两位太后。虽然两个人差了15岁,但是所受的教育模式基本一

  • 13岁少女被道光宠幸,五次怀上龙胎,成为清朝最特殊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道光最宠爱的皇后,道光最小的妃子,清朝道光皇帝宠爱妃子

    1、蒙古贵族后裔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蓝旗人,生于嘉庆十七年五月十一日,比道光小30岁,父亲是刑部员外郎花良阿。首先讲明一下,孝静皇后属于旗人(还是满洲旗人),并不是蒙古藩盟贵族之女。可能有人会问,有什么区别吗?那区别真的就大了。蒙古藩盟贵族之女出身相对较高,一般是某位王公的女儿,她们不需要

  • 她是清朝烈女,父母兄弟被害,她设计色诱仇人,毒杀14人终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奸妇毒杀亲夫案,清朝杀夫案详细介绍,清朝杀妻案真实案例

    成年之后,黄婉梨的父亲本来为她定下了一桩婚事,对方也是一个读书人,跟黄婉梨门当户对。可惜婚约刚刚定下,太平军就占领了南京城。太平军大多都是些庄稼汉和习武的粗人,素来看不起读书人。黄婉梨的父亲又坚持支持大清朝廷,唾骂他们窃国。太平军就处处刁难黄家,黄家家境因此一落千丈。黄婉梨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