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桓帝刘志能铲除跋扈将军梁翼,为何曹髦就不能扳倒司马昭

汉桓帝刘志能铲除跋扈将军梁翼,为何曹髦就不能扳倒司马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40 更新时间:2024/1/19 16:33:16

梁翼是梁商的儿子,梁商是汉顺帝朝的大将军,梁翼的妹妹是汉顺帝的皇后,整个梁氏家族在汉顺帝去世后成为朝廷的掌权者,梁翼先后掌权20多年,其家族先后有9个人被封侯,3个人做了皇后,6个人当了贵人,出了梁商与梁翼2个大将军,其家族中人在当朝为官者有57人,其中有三个人还娶了汉朝公主为妻。

可以说,梁翼在当时就是权倾朝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都不把皇帝放在眼中,汉质帝被梁翼所杀,汉桓帝当政初期,同样是梁翼掌权,但为什么汉桓帝刘志能够轻松除掉梁翼呢?

有三个原因:

一、梁翼权力再大,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政治集团,也没有政治目标。

从梁翼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梁翼虽然有很大的权力,但他的权力只是被滥用,被用来收刮钱财,巩固地位,安享富贵,打击异己,说得简单点,就是说梁翼没有大志,没有篡位的野心,梁翼手下只有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没有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也没形成目标明确的政治集团。

再加上梁翼并没有什么政治能力,看不惯人就喜欢搞暗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要不然就是指使他人陷害,这种事情做多了,难免会让落下把柄,汉桓帝之所以会铲除梁翼,除了想夺回权力之外,也因为梁翼滥杀而引发,一个没有政治目标的梁翼,自然不会把汉桓帝刘志当成威胁,那刘志就有机会铲除梁翼了。

二、当时是大一统时代,天下人只认汉朝皇帝,此外还有宦官是外戚的政敌。

梁翼所在的时代是东汉的中后期,虽然东汉的统治日渐衰弱,但是影响力和认同尚在,况且当时的东汉是统一的朝代,整个天下人心归汉,汉朝皇帝在当时有着最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梁翼地位再高,也不过是汉朝皇权之下的官员,哪天要是皇帝不高兴了,随时就能扳倒梁翼。

而且东汉历来有皇帝联合宦官铲除专权的外戚势力的先例,从汉和帝招来窦氏外戚一族开始,外戚掌权到一定程度都会被皇帝所灭,而作为制衡外戚的就是宦官势力,从汉和帝时期开始,宦官的权势就越来越重,而且宦官是天生寄附于皇权反对外戚的,这是梁翼最后失败的原因。

三、梁翼并没有掌控全部的兵权。

梁翼在当时权势很大,但并没有大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刘志与宦官联合铲除梁翼时,是以皇帝名义征发了左右两厢的骑士、虎贲卫士、羽林军、都候剑戟士一共一千多人,这些人就算是梁翼的手下,也没有人敢违背皇帝的命令,皇帝能够调动兵权,自然有反抗的力量,所以就能诛杀梁翼,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像后来的汉献帝一生当傀儡,就是因为没有兵权的原因,如果皇帝有兵权,根本不会怕任何权臣,随时能调动士兵灭了权臣,在皇帝与权臣的对峙中,没有士兵敢支持权臣的,因为皇帝才是至高无上的。

那么后来的曹魏皇帝曹髦为何就不能扳倒司马昭呢?如何看待曹髦率人诛杀司马昭的行为?

曹髦应该是曹魏所有皇帝中能力最强的,除了曹操不是皇帝之外,曹髦的能力不可小看,用钟会评价曹髦的话就能看出,钟会是这么评价曹髦的:文同陈思、武类太祖。意思是说:曹髦的文采如同当年的陈思王曹植一样,曹操的带兵打仗的能力,如同当年的曹操一样。

而且,三国志中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描述曹髦的文采,比如曹髦在评论古代的帝王时,认为夏朝的君主少康才能高于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并让群臣讨论这个问题,曹髦还与大臣讨论《易经》、《尚书》、《礼记》中关于治国的内容,这些都文采的证明。

不过需要注明一个细节的是:少康是夏朝的中兴之君,而不是开国之君,少康是铲除了夏朝的权臣寒浞,中兴了夏朝,而曹髦当时的处境与少康何其相似,曹髦有把自己比作少康的想法,同样希望自己能够铲除魏朝的权臣司马昭,可是曹髦却失败了,不仅失败了,他还成为魏朝唯一一个被杀死在任上的皇帝。

从曹髦讨伐司马昭的举动来看,这是一次非常幼稚的行为,看上去更像是自杀行为,曹髦与当年的刘志不同,刘志身边有宦官可以利用,而且还能调动军队,曹髦率领讨伐司马昭的人,只是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奴仆、殿中宿卫等人,连正规的军队都不是,不仅没有战斗力,而且人数很少,只有几百人,率领这些的人讨伐司马昭,随便一支军队就能灭了曹髦。

而且司马昭为了控制朝政,曹髦身边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司马昭安排在身边的,就算是曹髦率领的这些人中,也有为数不少的奸细,包括曹髦最信任的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中就出了奸细,王沈和王业两人向司马昭告密,曹髦这么聪明的帝王,难道身边人谁信得过,谁信不过,还分不清楚吗?

因此,我认为曹髦是死是自杀,只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自杀,以引发天下人都知道的方式来自杀,尽管是贾充手下的太子舍人成济弑杀了曹髦,但这明摆着是司马昭的暗中授意,曹髦之所以如此讨伐司马昭,就是想告诉天下人:司马昭想弑君篡位!

从曹髦讨伐司马昭的一系列行为都能看出:

第一:曹髦讨伐司马昭是大张旗鼓,而不是秘密的。

曹髦在出发前,把讨伐司马昭的事告诉了太后,还告诉了侍中王沈和散骑常侍王业,这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一样,像这种事能公开吗?如果不是自己信得过的人,曹髦为何要说?唯一的解释就是曹髦就是要让司马昭知道,动静越大越好,最好是让天下人都知道。

第二:曹髦率军出宫是大声呼喊的,而不是秘密的。

曹髦出宫时率领了几百人,带着这些人不是秘密出宫的,而是大声呼喊得出宫,曹髦想杀司马昭唯一的机会就是暗杀,他这么大张旗鼓出宫,是怕别人不知道似的,这不是曹髦的风格,也不是暗杀的风格,而是自杀的风格。

第三:曹髦这点人能杀司马昭?恐怕他自己都不信。

曹髦只带了几百人出宫杀司马昭,当司马昭是死人吗?司马昭一个府邸的护卫都有上千人,而且京城所有军营都由司马昭控制,曹髦以为他带的全是武林高手吗?甚至都算不上正规军,标准的杂牌军,这点人能杀司马昭,恐怕曹髦自己也不相信吧。

综上所述,曹髦的行为是一种自杀行为,目的是延缓司马昭篡位的进程,如果曹髦不这么做,继续老老实实明哲保身,凭由局势发展,司马昭按照流程当时已经开始要称晋公了,然后就是晋王,最后就是禅让,当年曹操和曹丕已经给出了篡位的标准流程,司马昭这不过是依葫芦画瓢而已,事实发展果然如曹髦所料,曹髦被杀后,司马昭的行为引发天下的人反感,篡位进程也停止了三年,要不是后来灭了蜀汉,司马昭都不知道如何继续打开篡位的进程,所以曹髦之死还是有价值的,至少他是魏朝皇帝中,最有血性的皇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陈汤:卫霍之后大汉最耀眼的军事奇才,两起两落后悲惨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汉名将陈汤之死,陈汤在卫青前还是后,汉朝两位名将陈汤和班超谁更厉害

    然而西域边境安危,需要代代人的守护,在他们之后,又出现了堪称战神的军事奇才,尽管率领作战的次数不多,但兵贵神速,逢战必胜,为西部边域带来了长达数百年的和平局面,此人乃是陈汤。抱负不凡不拘小节陈汤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自小却喜好读书,抱负为官效力国家,而后也确实成长为了一个学识渊博,通达明慧之人。家中无

  • 作为帝王,曹丕和曹睿谁的能力强,五项指标比较下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与曹睿,曹丕为什么怕曹睿,曹丕留给曹睿的四大辅臣是哪四个

    如果要比较两个帝王的能力,需要从以下五个指标来比较:一、治国能力:曹丕85分,曹睿82分曹丕是开国之君,一般来说开国之君要面对的情况比守成之君要复杂得多,曹丕在治国方面的最大贡献就是逼迫汉献帝禅让,虽然是曹操早就安排好的流程,但这也需要一定的智慧,同时开国之君在一个新朝代建立之初会奠定各项政治制度。

  • 若项羽战胜刘邦,统一天下后项羽会不会当皇帝,会不会是个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有几次打败刘邦,项羽是暴君还是仁君,假如项羽打败了刘邦会怎样

    项羽出身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他的爷爷项燕是楚国末代上将军,在秦灭楚之战中,被王翦所杀,之后便是楚国灭亡,国破家亡之下,原本身为贵族的项羽自小便跟随叔父项梁到处躲避秦国的追杀,项羽从小便生活在仇恨之中,这也是他将来反秦的动力与行为的主导。秦国统一天下15年之后,因为秦始皇的去世,以及秦始皇生前的高压政

  • 夏侯惇武力如何,若没有眼瞎能不能斩杀赵云,多少回合可以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侯惇怎么打赢赵云,赵云vs夏侯惇,夏侯惇的战力有多强

    此外,夏侯惇作为曹营六将之一,与许褚、典韦、夏侯渊、李典、乐进一起迎战吕布,六打一击败了吕布,夏侯惇还曾经三个回合斩杀了袁术手下大将桥蕤,并在四五十回合击败了吕布手下大将高顺,这就是夏侯惇在眼瞎之前的所有战绩了。最有含金量的应该就是四五十回合击败了高顺,高顺算是吕布手下比八健将武力还要高的将领,却不

  • 盘踞北方上千年的匈奴,为何西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迁后的匈奴现状,匈奴为什么西迁,匈奴是什么时候西迁的

    匈奴的发展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形成统一之前,是“自幼军长……然莫能相一”。(《史记·匈奴列传》)直到战国后期匈奴才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匈奴在自身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加上自身生存的需要,他们不得不南下进攻以华夏民族为主的农耕文明,在与华夏文明战争中一步一步消耗掉了自己的有生力量,加上自然环境

  • 魏国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那么东吴有什么能与魏蜀相抗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国与东吴,魏国哪位将领大破东吴,东吴和魏国的战争

    准确来说,东吴有三大虎将和十二虎臣,三大虎将分别是:孙策、太史慈、马忠,十二虎臣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论武力的话,五虎上将属于超一流猛将,在三国演义中属于第一序列;五子良将属于一流武将,在三国演义中属于第二序列;东吴三大虎将属于一流猛将,在三国演

  • 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咸阳,谁对古代社会和历史书籍破坏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都不大,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那应该是项羽火烧咸阳城的破坏更大。秦始皇的焚书起源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争论,这是发生在秦始皇34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的事,这一年已经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第8年,在一次宴会上,博士淳于越向秦始皇提出建议恢复分封制,而当时的丞相李斯对淳于越进行反驳,同时建议秦始皇焚烧《

  • 中国历史上综合能力最强的皇帝是谁,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最厉害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十个最优秀的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谈到有名望的皇帝,一般就会提到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成吉思汗铁木真等皇帝,但是论到中国历史上综合能力最强的皇帝是谁,其实既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汉武帝,而是汉光武帝刘秀。为何是默默无闻的汉光武帝刘秀,而不是鼎鼎大名的秦始皇、汉武帝等皇帝呢?其实这就看皇帝的综合

  • 秦始皇突然驾崩,原因为何?郭沫若:被人活活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郭沫若与秦始皇关系,秦始皇突然病死的真正原因,郭沫若对秦始皇的态度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皇帝一词取自三皇五帝中的皇帝。去后人们的眼中,秦始皇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明朝时期,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不过对于李贽的看法,大部分人是不同意的。因为秦始皇出现了暴君的行为。在秦朝大一统的过程中,秦始皇就进行了大量的战争,不过这一点没有被后人诟病。反而是秦朝建立之

  • 匈奴善骑射,为何被霍去病打得大败,分析原因后才知霍去病了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为何打匈奴,霍去病靠什么打败匈奴骑兵

    汉朝对匈奴的印象最初来自刘邦的白登山之围,刘邦作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在秦末到汉初打了无数场战役,就连项羽这样的千古无二的神勇之人也败给了刘邦,所以刘邦的军事能力并不弱,但在白登山之围中,刘邦被匈奴40万精锐骑兵围得水泄不通,着实让刘邦平生第一次感受到无限的恐惧。最为关键的是这40万骑兵居然是按毛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