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王政并没有想杀吕不韦,只是把他迁到巴蜀,为何吕不韦要自尽

秦王政并没有想杀吕不韦,只是把他迁到巴蜀,为何吕不韦要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37 更新时间:2023/12/17 1:58:57

嬴政还在娘肚子里时,吕不韦就开始在策划,童年的嬴政除了自己父母之外,就只知道这个吕不韦在为他们家的事奔走帮忙,这无疑在嬴政的幼小心灵中埋下了深刻的烙印,当他父亲秦庄襄王成为秦王后,嬴政和母亲赵姬才从赵国回到秦国,而这一年,吕不韦已经是秦国相国。

三年后,秦庄襄王去世,当时虚岁年仅13岁的嬴政成为秦王,吕不韦仍然是相国,古代以20岁弱冠时才能算成年,只有成年后举行弱冠礼才能亲政,所以13岁的嬴政只能听政而不能亲政,而处理国家大事与掌控朝政的是相国吕不韦和太后赵姬。

[var1]

从嬴政成为秦王的那一天起,到吕不韦自尽而死的时候,嬴政与吕不韦相处了整整12年时间,一个13岁的孩子,已经算是懂事的孩子了,古代13岁就可以娶妻生子了,所以尽管秦王嬴政不能处理亲政,但是他对朝廷上下发生的事情,应该是清楚的,尤其是关于他母亲赵姬的。

就算秦王政当时不知道吕不韦与他母亲赵姬之间的事,那么几年以后嫪毐发动的叛乱也应该知道了,需要注意的是,嫪毐发动叛乱,动用秦王和太后印信调动军队攻击身在雍州进行加冠礼的秦王政时,嬴政早就准备好三千精兵以逸待劳,随后嫪毐才将目标对准身在咸阳的吕不韦。

从嫪毐叛乱事件中可以看出,秦王嬴政早就知道嫪毐会叛乱,而且提前准备了军队,不仅在雍城部署了军队,而且在咸阳也布下天罗地网,所以嫪毐叛乱失败,三族被灭,随后秦王嬴政开始亲政,当然会调查这一差点影响秦国政局的重大政治事件,那么关于嫪毐是如何来的,也会被调查出来,随后秦王嬴政就会知道吕不韦在嫪毐事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以及吕不韦与他母亲赵姬之间的事。

[var1]

秦王嬴政不是一个心软的人,他不仅灭了嫪毐三族,而且还囚禁了自己的母亲赵姬,并且与母亲断绝关系,永不来往,先后有27个向秦王嬴政进谏不能囚禁自己母亲的大臣都被嬴政所杀,直到第28个人以“秦王要统一天下,需以孝义为先”的理由才打动了秦王嬴政放了自己的母亲。

由此可见,秦王嬴政有很强的政治能力和雄心壮志,秦国相国吕不韦不仅与秦国太后赵姬私通,而且还把这个叫嫪毐的人通过权力手段弄进宫与太后私通,以至于形成后来的叛乱,吕不韦的罪过可是死罪,这个时候如果秦王嬴政下令杀死吕不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秦王嬴政并没有杀吕不韦,只是解除了吕不韦相国的职务,让他回到封地,这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那么问题来了,秦王嬴政到底想不想杀吕不韦?

[var1]

首先得明白秦王嬴政最想要的是什么?从茅焦劝谏以“秦王要统一天下,需以孝义为先”的话,一下子就让秦王嬴政听进去了,这说明茅焦的话说中了嬴政的心里,也就是秦王想要统一天下,这是当时的嬴政最想要的,统一天下首先要亲政掌控权力,如果有人想要威胁嬴政的权力,那么无论是谁,嬴政都会除去他,比如嫪毐,妄想以叛乱的方式篡夺嬴政的权力,所以被消灭。

吕不韦如果有可能影响到嬴政的权力,那么一样会被消灭,吕不韦在嫪毐事件中,受到了牵连,嬴政并没有严厉处罚他,只是免去了相国的职务,洛阳十万户的爵位仍然存在,这说明嬴政还是念了旧情的,毕竟没有吕不韦,就没有他嬴政的今天,所以秦王嬴政暂时放过了吕不韦。

但是,吕不韦在洛阳的封地还有十万户啊,如果一户就算四五口人,那么十万户可是四五十万人,这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十万户如果一户出一个人,就能组织十万军队,再加上吕不韦富可敌国的财富配在一起,独立建立一个国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况且吕不韦从一个商人成为秦国相国,个人本身的能力也是超强的,所以尽管秦王嬴政并没有处罚吕不韦,也没有杀吕不韦之心,但实际上对吕不韦是很有猜忌之心的。

[var1]

从后来王翦率军灭楚前,不断向嬴政要钱要地,想消除嬴政的猜忌之心,就能看出,嬴政对权力的把控是非常敏感的,吕不韦在秦国担任相国已经15年时间,秦国的一切运作和军事机密,吕不韦非常清楚,而且吕不韦的封地在河南洛阳,离秦国远,离六国近,秦王嬴政并不能控制吕不韦,所以尽管当时嬴政还没有想杀吕不韦之心,但是猜忌之心肯定是有的。

那么吕不韦的表现是什么呢?

吕不韦在洛阳的封地里,每天都是歌舞升平、门庭若市,东方六国的使者络绎不绝地前来拜访吕不韦,差不多一年时间,吕不韦就是这样度过的,原本对吕不韦就有猜忌之心的秦王嬴政当然时刻注意着吕不韦的动向,显然吕不韦这样的生活方式不能让秦王嬴政满意。

[var1]

嬴政的担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吕不韦本身的能力超强,能够把一个普通秦国公主扶持为秦王,这种超强的能力如果被敌人所用,那对秦国是巨大的灾难,现在六国使者已经方便出入吕不韦的家,那么将来吕不韦肯定会和六国搅和在一起,秦王嬴政必须止损。

二是吕不韦的实力超强,吕不韦在河南洛阳有十万户的封地,实力相当强劲,相当于一个小型诸侯国了,随便加入哪个诸侯国,都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所以秦王嬴政以责备的口气下诏给吕不韦,之所以是责备,因为秦王在嫪毐事件中已经从轻处罚了吕不韦,希望吕不韦能够低调从事,以忏悔犯下的错,但是显然吕不韦做的恰恰相反,所以嬴政就想消除吕不韦这个隐患,把吕不韦流放到巴蜀去,结果吕不韦看到诏书后,就自杀了。

[var1]

当时的巴蜀之地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地处偏僻,嫪毐的一部分门客就被迁到蜀地,这等于是再次处罚吕不韦了,吕不韦是个聪明人,很快他就感觉到秦王的杀机,虽然秦王嬴政未必真有逼死吕不韦之心,但吕不韦显然这样认为了,另外,吕不韦不愿意承受流放巴蜀之地的苦难,他当了15年相国,之前又是富足的大商人,在苦寒之地生活,根本受不了那个苦,不如自杀保留全尸,还能保存自己家族的安全,所以选择了自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之死,为何被其迫害的李严哭得最伤心,甚至“激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死后李严的反应,正史中李严和诸葛亮斗得很厉害吗,诸葛亮与李严的关系

    史书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三国志》中讲得很明白,李严得知诸葛亮病死哭得很伤心的原因是只有诸葛亮能再启用他,诸葛一死,他的仕途也真正完了,因而“激愤而死”。哭亮也是哭己李严哭得伤心,不是真心感念诸葛亮,而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断绝。实际上,他二人关系并不好,是诸葛亮上奏刘禅列举他的种种过错,把他贬为庶民的

  • 曹操看了一篇碑文,走出三十里路后,对杨修说:我文学才能不如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与杨修的七个故事,曹操和杨修的碑文,曹操内心对杨修的评价

    143年的五月初五,曹盱负责这次的祭祀潮神活动,他驾驶着船只来到舜江迎接潮神伍子胥,但是很不幸的是,那一天江上有大风浪,掀翻了曹盱的那只船,他的生命留在了舜江。消息传来,他那只有十四岁的女儿曹娥伤心不已,她不相信自己的父亲就这样死了,但事实就是这样,而且因为风浪太大,其父的尸身根本就找不到。曹娥如何

  • 三国去世最早的三位贤臣,一个可救蜀,一个可灭吴,一个可破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死得最惨的名将,三国死的最可惜的三大猛将,三国末期最厉害的人物

    在这些人中,魏蜀吴三国中都是拥有众多谋士和武将的,否则也不会建立各自的政权。在这样的情况下,魏蜀吴三国争霸。换个角度来说,魏蜀吴之间的争霸,不仅仅是各个主公的征战,更是各自谋士和武将的对决。在历史上,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除去三国时期之外,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对决,也是谋士和武将的对决,没有这些人的辅佐,

  • 司马懿临死前说了四个字,让司马昭致死没有称帝,原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曹魏无疑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强大的。在三国争霸期间,无论是魏蜀吴三国中的哪一个,都是吸引天下人才的。曹魏建立之后,发布了告示,就是为了吸引天下人才。同时曹操唯才是举,更是得到了很多人才,这让曹操有了一统天下的可能。不过在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实力遭受了重创。正因如此,曹魏的国力一直没有发展。赤壁之

  • 王莽篡汉和司马篡魏有何区别,为何世人普遍理解王莽,而反对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莽篡汉历史时间表,王莽篡朝全集完整版,王莽篡位后都有哪些影响

    一、篡位的手段不同王莽篡位是:道德掩盖之下的和平演变,司马懿篡位是:武力镇压之下的残酷屠杀,这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虽然王莽与司马懿的目的是相同的,但是手段是不同的,王莽和司马懿同为封建社会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僚子弟,但行为却有本质的区别,王莽是通过一系列的以儒家道德为掩盖,对外表现的为人恭俭、雅好儒术

  • 吕布一生没有斩杀过名将,为何被称三国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布斩杀过几位武将,吕布斩杀的名将有哪些,吕布一生没有斩杀过名将吗

    在三国时期,显然有许多英雄的人物。虽然我们今天谈起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但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在众多名将中,吕布是公认的第一人。吕布年轻时被称为“飞将”,后来又被称为“飞将”。马中的赤兔,人中的吕布。吕布的出生日期不详,但他一定比刘备大,因为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称刘备为“贤弟”。虽然这个“贤”只是一

  • 典韦和赵云到底谁更厉害?正史:这二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典韦与赵云哪个值得练,正史上典韦和赵云哪个厉害,正史中赵云和典韦谁强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排名,那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按照这个排名,三国武将第一人是吕布,而排名二三的就是赵云和典韦。关于吕布的强悍,大多数人都是比较认可的,就连日本人都形成了对吕布的崇拜。但是关于赵云和典韦的高下之分,在历史上却一直都有争论。其中有不少人就认为赵云是没法和典韦比的,因为赵云

  • 山东发现楚汉龙且之墓,墓中陪葬品出土,揭开了韩信千年隐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这时候的秦朝各地起义军接连不断的出现,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经过不断的征战之后,产生了刘邦和项羽两个势力。由此开始了楚汉之争,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谁胜出,都可以一统天下,建立下一个王朝。根据当时的情况来说,作为西楚霸王的项羽是有机会胜出的。只不过项羽是一身武力,在谋略方面差了一点,结果

  • 赵云武艺高、人品好,为何不让他独当一面?刘备这么做自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云为啥不受刘备重用,刘备是怎样评价赵云,赵云为什么不被刘备所重用

    与刚愎自用的关羽、暴躁嗜酒的张飞、有勇无谋的马超、晚年不保的魏延等人相比,你几乎挑不出赵云有什么毛病。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在正中《三国志》中有这么一句话,实在耐人寻味:“先主以(赵)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掌内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管理刘备的家事,说得难听点,这就相当于给刘备的老婆孩子当保镖

  • 秦始皇那么多儿子,为何后代无人姓“赢”,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有后代子孙吗,秦始皇真正的后人,秦始皇子孙后代一共多少人

    秦始皇认为自己功盖三皇五帝,便采用了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作为自己这个全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他在位期间施行了三公九卿制度,以此来管理国家,在地方上有废除了长达千年的分封制,全部改为郡县制,同时在民间大力推进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措施,接着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来防御匈奴,修筑灵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