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张仪与范雎,三个“外国人”,是怎么接力把秦国抬上天的

商鞅、张仪与范雎,三个“外国人”,是怎么接力把秦国抬上天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80 更新时间:2023/12/24 15:56:22

到了秦穆公时期,一张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人,改变了这个尴尬的局面,也让秦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十分可悲的是,秦国东方就是国力强大的晋国,终秦穆公一生都被牢牢锁在西方无法东出。

秦国虽然经过变法一度强盛,但由于地处偏远,国力不强,自百里奚死亡之后,秦国人才后继乏力,最终不得不在时间中慢慢沉沦下去。

[var1]

时间来到秦孝公时期,彼时已经是战国时期,强大的晋国已经不在,但是分裂出的魏国经过变法之后,训练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支职业化军队,刚好堵在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上。双方注定不死不休。

商鞅入秦

秦献公即位之后面临的是各个国家企图瓜分秦国的危机,国家形势危如累卵,在这种时候,秦公向天下发出求贤令,天下学士汇聚秦国,其中就有当时还在魏国公叔痤手下的中庶子商鞅。

商鞅来秦之后,没有像其他学子草草交出答卷,而是走访了秦国的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土地,深度了解了秦国基层百姓,看到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var1]

几个月之后,他衣衫褴褛,都回到了秦国首都,随后为秦献公交出了自己的强国之策。不同于其他人的华而不实,商鞅所著之论,才是真真正正的王天下之法。秦献公大为触动,由此任命商鞅为变法总指挥。

在秦献公的大力支持之下,秦国开始了一场从上而下的深彻变法。商鞅城门立木之后争取民心,树立威信,很快商鞅的政策就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这场由上到下的深彻变法让秦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对外秦国却犹如偃旗息鼓一般,对外毫不声张,除了一些有心之人看出秦国的端倪之外,大多数国家还处在自己的幻想中不能自拔。

[var1]

说起来秦国也十分幸运,同一时间韩国正在进行申不害变法,由于韩国国小民弱,急于证明自己的强大,于是韩国变法之初就向各国告知,甚至军队的训练直接摆在首都城外,生怕别人不知道。

这就是弱者弱久了,稍微强大,就会彰显出无比的自信,但实际上都是空中楼阁。但正因如此,天下目光都在韩国身上,反而忽略了秦国这只沉睡的老虎。

韩国变法之后有了八万新军,首先便拿小国开刀,魏国见到韩国已经壮大,知道摘取果实的时机已到,于是派兵进攻韩国,由此就有了桂陵之战,几年后,魏国进攻赵国又有了马陵之战。

[var1]

两场战役之后,魏国名震天下的魏武卒彻底死伤殆尽,而此时秦国变法大成,无敌于天下的秦锐士已经诞生,正是攻打魏国的最好时机。河西之战,秦国屠了魏国八万守军,魏国一蹶不振,沦落为了朝秦暮楚的二流国家。

张仪入秦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不弱齐楚,成为了当时雄踞天下的存在,秦献公去世之后,秦惠文王即位。刚一开始便车裂了商鞅以平息各方之间的矛盾,随后,他深入蛰居三年,三年之后,王者回归,开始大力整顿朝堂。

[var1]

这时候,张仪也刚好从鬼谷子毕业,前来秦国谋得一官半职,他是古代历史上少有的纵横家,合纵连横也是由他首先提出的,并且由犀首公孙衍与张仪分别完成。

张仪提出连强齐以自保,攻打三晋以强身,同一时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也是大大增强,普天之下可以用来攻打的地盘,只剩下处于四战之地的韩国与魏国。

公孙衍回到魏国之后,对国家局势感到绝望,于是联合五国以攻秦,然而却在作战中被秦国主力击溃,就连合纵的关系也被张仪找到了燕国作为突破口。正所谓合纵知易行难,连横树敌于天下。

[var1]

张仪很快瓦解了各国合纵的态势,各国徒耗国力,秦国却抓住良机快速发展。

范睢入秦

范睢本来是魏国中大夫的门客,后因受到迫害逃到秦国。他见到秦昭王之后,很快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攻打三晋,结交齐楚,与张仪的合纵连横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范睢的帮助之下,秦王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且去除了四大贵族,使得秦国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var1]

范睢深知粮钱对于国家的意义,于是他积极修栈道,使得天府之国巴蜀与三秦之地连成了一片,由此,秦国几乎取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钱,这也为“天下皆畏秦”打下了基础。

后来秦赵之间因为韩国的上党郡,爆发了战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两国交战,双方对峙三年。

这期间拼的就是国力消耗,后勤实力稍弱的赵国很快支持不住,无奈之下赵王不得不撤下廉颇换上了主张进攻的赵括,而秦国则是秘密换上了人屠武安君白起

[var1]

白起开创性地实施了等量围歼战术,这可是兵书上从未有过,也是兵行险招。

这场战争中,双方不计人力物力在战场上投入,秦国更是把全国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召,每凑够5000人就送到长平战场,同时,甚至是不计成本的从巴蜀之地运粮。

赵军被围困失去了后勤,储存粮草的大梁山也被拿下,赵军坚持了45日,最终粮食彻底断绝,至此45万赵军剩下的20万人向秦国投降。

[var1]

赵国为战国后期唯一可以抵挡秦国进攻的国家,经此一战彻底断送争霸天下的可能。

商鞅,张仪,范睢,三人全部出自魏国,每一个人都是能够扭转乾坤之辈,但是却不得魏国的重用,反而到了秦国开始发光发热,一步步推动了秦国王天下的事业。

由此魏国也被后人戏称为秦国的人才输送基地。三人接力在秦国朝堂效力,最终把秦王抬到了天子的地位。

更多文章

  • 秦朝即将“覆灭”时,秦国众多名将都去哪了?为何都没有伸出援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末年秦国军队,秦朝灭亡后秦国人在做什么,秦朝灭亡时秦国民众为什么沉默了

    [var1]今天我们就来为您一一分析。一、王翦和王贲父子公元前229年,王翦使用反间计,除掉赵国名将李牧,率军攻克赵都邯郸,再然后王翦又率军击破燕代联军,顺势占领燕都蓟。[var1]公元前224年,王翦领60万大军击败楚将项燕的40万大军,一年后,俘虏楚王,楚国名存实亡。六国已灭,王翦又奉秦皇之命,

  • 大秦赋:甘罗死得其所,嬴政的决定暗藏深意,这步棋吕不韦没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甘罗和嬴政,甘罗是被嬴政杀死的吗,秦朝甘罗之死

    因为明显这段是要突出甘罗的能力,可是镜头之前,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在赵国出使出面办事的基本是姚贾,基本没有甘罗什么事情。难道是演甘罗的演员不配出现在镜头了吗?甘罗被嬴政杀死这段,真是莫名其妙了,历史上也没有这段的记载啊,导演完全是可以淡化处理甘罗的事情。[var1]难道就非死不可吗?其实换个角度来

  • 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天下?专家:你看看秦国当年的兵器,是有多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统一前秦国实力,秦始皇的兵马有多强大,秦国兵器黑科技

    [var1]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在兵马俑中窥见一二。作为秦始皇的陪葬陵墓,里面除了我们熟知的陶俑,还有大量的陪葬兵器,而通过对这些兵器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兵器甚至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当时的秦国究竟有着怎样先进的兵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精湛的青铜近战兵器青铜器作为在战国时期广泛使

  • 用阳谋回击阴谋,孙膑光明正大的复仇,最终他是怎样对待庞涓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对庞涓的报复有多狠,孙膑怎么战胜庞涓的,庞涓与孙膑的电影

    孙膑为何对庞涓如此恨之入骨,竟连对方的尸体也不放过?[var1]拜师鬼谷子其实,孙膑本名孙宾。自春秋始,“周道凌迟,王纲解纽”,周王室王权下移,以致礼崩乐坏,战乱频频,社会秩序凌乱不堪,天下陷于强凌弱、大并小的诸侯混战之中。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最终遭受灭火之祸,吴国国都姑苏城沦于敌人之手,城中兵

  • 这个国家虽然位列战国七雄,但却留下三大疑团,至今无人知晓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七雄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战国七雄最厉害的是哪个国家,战国七雄的各国历史

    [var1]燕国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存在感都非常低,能称得上高光时刻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主导了五国伐齐,几乎灭亡齐国。另外一个则是战国末年行将灭亡时,燕太子丹孤注一掷,派遣荆轲刺杀秦王。除此之外,燕国基本就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事情了。因此,燕国也给后世留下了三大疑团,至今无人知晓真相如何。一.燕国与华夏断

  • 楚国百年北上终称霸,但战略格局不如齐国,春秋第四个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国与齐国谁最强大,楚国最强盛时期的版图,楚国的灭亡史

    晋文公之后,虽有晋襄公、晋景公基本恢复晋国的霸主地位。然而晋国扩张方向选择错误,领地地形破碎,本就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加上曲沃代翼小宗取代大宗,当权的君主本能的打压公族卿大夫,于是晋国历代有强卿。这与楚国“历代多名王”相映成趣。而齐桓公之后,齐国近百年再没有一个强力君主出现,直到前547年齐景公继位。

  • 大秦赋:樊於期结局,叛逃助荆轲刺秦王,下场比嫪毐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樊于期献自己的人头助荆轲刺秦,樊于期个人资料,樊于期在嫪毐叛变后去了哪里

    只是不知道到时导演要怎么圆回来,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樊於期其实还是非常忠心的,至少在对吕不韦是如此,要说樊於期在剧中的作用,其实还是很大的,锻炼了李斯得到了嬴政的信任,陷害嬴虞也是功不可没,暂且不考虑历史因素,一般电视剧的套路,他的下场会是怎么样的?[var1]其实也是难逃一死,因为他的忠心并未对

  • 春秋战争:宋楚泓水战之战,为啥放弃渡河而击?事后才知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楚泓之战的重点,宋楚发生泓水之战却因谁空谈仁义,宋楚泓

    周幽王三年。在他统治下的周王朝,政治祸乱,社会矛盾变得异常尖锐。同时,史书还记载当时发生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关中盆地这块地方,之所以能够成为周王朝所依赖的地域核心,本质上就是古代族群在选择生存环境时,所作出的最优选择。这块地方,不仅有着优良的农耕条件,还是

  • 此人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劲旅,天下无敌,却故意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秦国灭楚国主力有多强,秦国哪位大将带兵消灭楚国

    最后实力最雄厚的两个国家分别是楚国和秦国。其他国家都只能活在在两大强国的阴影之下。但却有这样的一位大将,他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的劲旅,可谓是天下无敌。而就是这样的人,他却故意战死在战场上。[var1]才能出众,追随重耳这位天下无敌的将领就是先轸,他是晋国的将领。先轸是重耳的好朋友。重耳是晋献公的儿

  • 不杀晁错的,只有吴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景帝为何要杀了晁错,望鹤亭是纪念晁错的吗,袁盎和晁错

    [var1]154年正月01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雄踞东南,已经暗中做了三十多年皇帝梦的吴王刘濞,终于按耐不住,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口号,并联络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起兵造反。战事传来,汉景帝刘启急令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领汉军主力东出函谷关,平定叛乱。但窦婴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