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即将“覆灭”时,秦国众多名将都去哪了?为何都没有伸出援手

秦朝即将“覆灭”时,秦国众多名将都去哪了?为何都没有伸出援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205 更新时间:2024/1/19 6:01:22

[var1]

今天我们就来为您一一分析。

一、王翦和王贲父子

公元前229年,王翦使用反间计,除掉赵国名将李牧,率军攻克赵都邯郸,再然后王翦又率军击破燕代联军,顺势占领燕都蓟。

[var1]

公元前224年,王翦领60万大军击败楚将项燕的40万大军,一年后,俘虏楚王,楚国名存实亡。六国已灭,王翦又奉秦皇之命,征讨百越,得胜而归。

[var1]

而王翦其子王贲也战绩不俗,水淹大梁,灭掉魏国,再后来讨伐燕国残余势力,征服辽东,更是参与灭亡齐国的行动。可以说王翦王贲父子二人为大秦剪灭了关东六国的五国,是秦国扫六合最大的功臣。

但他和“白起”不同,白起遇到范睢,被诬陷至死,而王翦遇到了贪图权位的李斯,这要让一般人也得和白起一个结局,但王翦一家却得以善终,这全得亏王翦的性格。

[var1]

王翦在建立不世功勋后,便选择激流勇退,不贪图权位,他很善于揣测人心,无论是除掉李牧,还是在这件事上,他揣测人心都非常厉害,他明白自己已经达到了人臣之极,若是再贪恋权力,对治国之事指手画脚,难免落得个文种大夫的结局。所以,他选择激流勇退,为此他还表现出喜欢钱财的样子,请秦王赏赐给自己美女田园,秦皇很奇怪,王翦回答“臣亦及时以请院池为子孙业耳”。秦皇听后哈哈大笑。

所以王翦早早就归隐了,而其子王贲随秦王东巡,再然后也不见于史书,估计也归隐了。到了秦二世铲除蒙家的时候,父子二人早就死了,更不用说去镇压刘邦项羽。倒是其孙王离曾抵抗过项羽,但被天下无二的项羽击败。

[var1]

二、蒙恬及其一家

人们往往只知道蒙恬是名将,却不知其爷爷和父亲也是秦将,也曾为大秦流过血。蒙骜历仕四代秦王,夺取韩魏赵共90余城,使秦对魏韩成包夹之势。其父蒙武曾跟随王翦征伐楚国,灭亡楚国有蒙武的一份功劳,无论是蒙骜还是蒙武都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百战名将了。蒙武的结局,史书没有记载,但百分之九十九死在了儿子之前,因为蒙武蒙恬被杀时,并未提及蒙武。

[var1]

蒙毅和蒙恬作为蒙武的儿子,也是毫不逊色。蒙毅走文臣流,辅佐秦皇,常伴秦皇左右,最终官拜上卿。蒙恬不仅攻灭齐国,后更是长年镇守秦国北境,抗击匈奴,防止匈奴南下,从匈奴手里收复河套地区,功勋次于王翦。所以世人都说蒙恬兄弟忠信非常,一个主外,一个主内。

[var1]

但是蒙恬蒙毅更是卷入宫佞之争,不仅与赵高交恶,更是与秦公子扶苏交好。于是在那场沙丘之变中,蒙恬蒙毅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因此,等到天下战火四起时,蒙恬蒙毅早就死了。

[var1]

三、尉缭

尉缭入秦后为嬴政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向秦王提出12条治军百胜的建议,被秦王拜为秦国国尉。但其最后一次出现在史书是在公元前237年,所以,尉缭很有可能在秦王统一全国时就已经去世,更不可能活到秦朝灭亡。

四、李信

人们对李信的第一印象便是夸下海口,却在楚国遭遇惨败。但实际上李信还是很有能力的,无论是配合王翦消灭赵国,还是轻骑击破太子丹,他都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勇武及智慧。在楚国大败,在我看来有三点原因:

其一:李信年轻气盛、太过轻敌之因;

其二:和李信对战的是楚国名宿项燕,和这种将领相比,李信还是太嫩;

其三:昌平君的反叛。但这只能说明李信不是第一梯队武将,比不上蒙恬、王翦,但无论是之前说的赵燕两战还是后来的灭齐之战,李信作为二流武将还是绰绰有余的,像李信这样战将在秦末大乱却没有出场,可能是李信已经死在秦末大乱之前,或者是已经赋闲在家。

[var1]

当然就算他们几个还活着,也无法挽救秦朝,因为秦朝已经变了,秦朝在秦二世的统治下已经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暴秦,而不是那个昔日的赳赳老秦了。

码字不易,若您喜欢记得一键三连哦(关注+点赞+收藏+推荐),感谢!

更多文章

  • 大秦赋:甘罗死得其所,嬴政的决定暗藏深意,这步棋吕不韦没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甘罗和嬴政,甘罗是被嬴政杀死的吗,秦朝甘罗之死

    因为明显这段是要突出甘罗的能力,可是镜头之前,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在赵国出使出面办事的基本是姚贾,基本没有甘罗什么事情。难道是演甘罗的演员不配出现在镜头了吗?甘罗被嬴政杀死这段,真是莫名其妙了,历史上也没有这段的记载啊,导演完全是可以淡化处理甘罗的事情。[var1]难道就非死不可吗?其实换个角度来

  • 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天下?专家:你看看秦国当年的兵器,是有多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统一前秦国实力,秦始皇的兵马有多强大,秦国兵器黑科技

    [var1]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在兵马俑中窥见一二。作为秦始皇的陪葬陵墓,里面除了我们熟知的陶俑,还有大量的陪葬兵器,而通过对这些兵器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兵器甚至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当时的秦国究竟有着怎样先进的兵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精湛的青铜近战兵器青铜器作为在战国时期广泛使

  • 用阳谋回击阴谋,孙膑光明正大的复仇,最终他是怎样对待庞涓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对庞涓的报复有多狠,孙膑怎么战胜庞涓的,庞涓与孙膑的电影

    孙膑为何对庞涓如此恨之入骨,竟连对方的尸体也不放过?[var1]拜师鬼谷子其实,孙膑本名孙宾。自春秋始,“周道凌迟,王纲解纽”,周王室王权下移,以致礼崩乐坏,战乱频频,社会秩序凌乱不堪,天下陷于强凌弱、大并小的诸侯混战之中。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最终遭受灭火之祸,吴国国都姑苏城沦于敌人之手,城中兵

  • 这个国家虽然位列战国七雄,但却留下三大疑团,至今无人知晓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七雄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战国七雄最厉害的是哪个国家,战国七雄的各国历史

    [var1]燕国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存在感都非常低,能称得上高光时刻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主导了五国伐齐,几乎灭亡齐国。另外一个则是战国末年行将灭亡时,燕太子丹孤注一掷,派遣荆轲刺杀秦王。除此之外,燕国基本就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事情了。因此,燕国也给后世留下了三大疑团,至今无人知晓真相如何。一.燕国与华夏断

  • 楚国百年北上终称霸,但战略格局不如齐国,春秋第四个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国与齐国谁最强大,楚国最强盛时期的版图,楚国的灭亡史

    晋文公之后,虽有晋襄公、晋景公基本恢复晋国的霸主地位。然而晋国扩张方向选择错误,领地地形破碎,本就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加上曲沃代翼小宗取代大宗,当权的君主本能的打压公族卿大夫,于是晋国历代有强卿。这与楚国“历代多名王”相映成趣。而齐桓公之后,齐国近百年再没有一个强力君主出现,直到前547年齐景公继位。

  • 大秦赋:樊於期结局,叛逃助荆轲刺秦王,下场比嫪毐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樊于期献自己的人头助荆轲刺秦,樊于期个人资料,樊于期在嫪毐叛变后去了哪里

    只是不知道到时导演要怎么圆回来,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樊於期其实还是非常忠心的,至少在对吕不韦是如此,要说樊於期在剧中的作用,其实还是很大的,锻炼了李斯得到了嬴政的信任,陷害嬴虞也是功不可没,暂且不考虑历史因素,一般电视剧的套路,他的下场会是怎么样的?[var1]其实也是难逃一死,因为他的忠心并未对

  • 春秋战争:宋楚泓水战之战,为啥放弃渡河而击?事后才知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楚泓之战的重点,宋楚发生泓水之战却因谁空谈仁义,宋楚泓

    周幽王三年。在他统治下的周王朝,政治祸乱,社会矛盾变得异常尖锐。同时,史书还记载当时发生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关中盆地这块地方,之所以能够成为周王朝所依赖的地域核心,本质上就是古代族群在选择生存环境时,所作出的最优选择。这块地方,不仅有着优良的农耕条件,还是

  • 此人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劲旅,天下无敌,却故意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秦国灭楚国主力有多强,秦国哪位大将带兵消灭楚国

    最后实力最雄厚的两个国家分别是楚国和秦国。其他国家都只能活在在两大强国的阴影之下。但却有这样的一位大将,他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的劲旅,可谓是天下无敌。而就是这样的人,他却故意战死在战场上。[var1]才能出众,追随重耳这位天下无敌的将领就是先轸,他是晋国的将领。先轸是重耳的好朋友。重耳是晋献公的儿

  • 不杀晁错的,只有吴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景帝为何要杀了晁错,望鹤亭是纪念晁错的吗,袁盎和晁错

    [var1]154年正月01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雄踞东南,已经暗中做了三十多年皇帝梦的吴王刘濞,终于按耐不住,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口号,并联络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起兵造反。战事传来,汉景帝刘启急令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领汉军主力东出函谷关,平定叛乱。但窦婴却

  • 大秦小人丞相——范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秦范雎之后谁是宰相,秦国丞相范雎的下场,范雎入秦完整版

    [var1][var1][var1]先看一份简历范睢字叔男魏国人曾用名张禄职业门客【后为丞相】代表作厕所奇遇记周赧王三十二年,魏国使臣须贾出使齐国但是却并没有得到齐王的重视和礼遇。相反,齐王得知须贾的随从范睢很有口才便派人给他送去了很多黄金和美酒。须贾知道之后大为恼火,原本小肚鸡肠的他认定了是范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