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刺客列传》记载了五位刺客,除了荆轲之外,其余四人有什么故事

《刺客列传》记载了五位刺客,除了荆轲之外,其余四人有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47 更新时间:2024/2/7 0:22:10

[var1]

曹沫:挟持齐桓公,替鲁国讨回失地

曹沫是春秋早期鲁国人,以大力勇敢著称,鲁庄公对其很是欣赏,便将其任命为了将军。彼时,作为鲁国的邻国,齐国在齐桓公的治理下国力大增,遂开始了对外扩张,再加上鲁国曾在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国君之位中支持公子纠,齐国开始攻伐鲁国。

[var1]

彼时,鲁国国力虽不如齐国,却也是一方大国,因此在最初的战争中,鲁国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但齐国很快便又重整旗鼓,再度攻伐鲁国。鲁庄公便命令曹沫领兵与齐国交战,结果曹沫三战三败,丧师失地。曹沫羞愧非常,主动向鲁庄公请罪,鲁庄公则以“齐鲁强弱悬殊,非战之罪”对其予以安慰,非但没有治罪,而且继续让其担任统兵大将,这无疑让曹沫极为感动。

由于连战连败,鲁庄公最终决定向齐国割地求和,双方于柯地会盟,曹沫陪同鲁庄公前往。会盟之时,曹沫却突然手执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对其说道,“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齐桓公最终被迫许诺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曹沫这才放下匕首重新站回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常。

[var1]

事后,齐桓公恼怒异常,本想毁约食言,但管仲却劝谏道,“不可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齐桓公这才将侵占的鲁国土地又归还了鲁国。曹沫此举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源于春秋时期“礼制”尚未完全崩坏,“诚信”乃是极为重要的品质,齐桓公当众答应归还土地之后,便不能轻易食言。

专诸:刺杀吴王僚,助公子光夺取王位

专诸是春秋末期吴国堂邑人,伍子胥从楚国流亡吴国途中,正好见到专诸与人搏斗,从而见识到了他的勇武。当时,吴国乃是吴王僚当政,但公子光却在积极谋求夺取王位,得知这一情况,伍子胥便将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吴王僚堂兄弟),公子光对专诸十分礼遇。

[var1]

周敬王四年(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吴王僚决定趁机攻打楚国,遂派两个弟弟盖余、属庸率兵包围楚都谮城,又派叔父季子前往此晋国探查各诸侯国动静。然而,楚国却出兵断了盖余、属庸退路,导致吴国军队进退不得。

见此情形,公子光决定趁机发难,便对专诸说了自己打算夺取国君之位的想法,专诸也认为机不可失,因而表示赞同。次年四月,公子光置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并在地下室埋下伏兵。

待到酒过三巡,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偷偷进入地下室,让专诸将匕首放到了烤鱼肚子里,然后将鱼献上去。专诸捧着鱼到了吴王僚面前,掰开鱼取出匕首,将吴王僚当场刺死,而吴王僚的侍卫也随之杀死了专诸。

[var1]

吴王僚死后,公子光命埋伏的武士消灭了吴王僚的部下,后自立为国君,即吴王阖闾。为了报答专诸,吴王阖闾封专诸之子专毅为上卿,并按照专诸遗愿将其厚葬在了泰伯皇坟旁。

豫让:刺杀赵襄子,报智伯知遇之恩

豫让是春秋末期晋国人,彼时晋国国君权威衰退,权力基本落入晋国六卿手中(即赵、魏、韩、范、智、中行六家),豫让曾先后为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但都默默无闻,直到成为智伯的家臣后才受到重用,又因智伯对其极为礼遇,因而主臣关系极为密切。

[var1]

晋定公九年(前493年)的“铁之战”后范氏、中行氏被灭,晋国大权落入智、赵、韩、魏四家手中,其中尤以智氏实力最强。晋哀公二年(前455年),智伯瑶和韩康子魏桓子率兵攻打赵氏,却不想赵襄子最终劝反了韩康子、魏桓子,结果智氏反被韩、赵、魏三家攻灭。

智氏被灭后,韩、赵、魏三家不仅瓜分了智氏领土,赵襄子更是将智伯瑶的头骨漆成饮具。豫让逃到深山后,念及智伯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决心杀赵襄子为其报仇,于是改名换姓,伪装成受刑之人,装作整修厕所的工匠混入赵襄子宫中,怀揣匕首打算行刺。

[var1]

赵襄子如厕时,突然心中悸动,便将整修厕所之人拘捕审问,这才得知对方竟是逃走的豫让,面对赵襄子的审问,豫让直言不讳地说,“欲为智伯报仇!”侍卫本想杀死豫让,赵襄子却念其忠义而将其释放。

之后,豫让为了继续报仇,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溃烂,如生癞疮,又吞下炭火使自己声音嘶哑,还剃掉了自己的胡子和眉毛,然后在街边乞讨,以致自己的妻子都没有认出来。在摸准赵襄子出行的时间和路线后,豫让埋伏于赤桥准备行刺。

赵襄子过桥时,马突然受惊,疑心有人行刺,便让手下去打探,果然发现豫让,赵襄子责问道,“你也曾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智伯将他们消灭后你非但不报仇,反而成了智伯的家臣,如今智伯已经死了,你却要为智伯报仇”。豫让回答道,“范氏、中行氏以普通人待我,我自然以普通人回报之,而智伯则以国士待我,我自然要以国士报之”。

[var1]

赵襄子对于豫让的举动虽然很感动,但也知道不能再将其放掉了,豫让也知道生还无望,便请求赵襄子将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的刺杀。赵襄子便让手下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以宝剑多次刺向衣服,仰天大呼道,“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聂政:刺杀韩相侠累,报严仲子屈身相交之恩

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轵县人,素以任侠著称,后因杀人而与家人避祸齐地,以屠宰为业。后来,与韩相侠累结仇的韩国大夫严仲子来到齐国,寻找能够帮助自己报仇之人,听说聂政的名声后,便有意与其结交。

[var1]

严仲子多次前往拜访求见,来往数次之后,在聂母寿诞之日备了酒食送去,酒到尽兴之处,严仲子更是捧出黄金一百镒,上前孝敬聂政的母亲,但被聂政所拒。严仲子便避开旁人,对聂政讲了希望他帮自己报仇的实情,聂政则表示自己还有母亲需要奉养,不敢随意舍弃性命,于是严仲子便也不再提及此事,依旧与其相交。

很久之后,聂政的母亲去世,严仲子又帮助其安葬,待到聂政服丧期满后,感叹道,“我不过是平民百姓,杀猪宰狗之辈,严仲子却肯不远千里来屈身相交,况且以前来邀请我,我只是因为老母在世,才没有答应,如今老母享尽天年,我该要为了解我的人出力了”。

[var1]

聂政找到严仲子,问明了对方仇人身份后,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聂政以剑自毁其面,然后挖眼、剖腹自杀。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的韩国,和现在的韩国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的韩国与现在的韩国,战国时代韩国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韩国有什么特点

    [var1]那么今天朝鲜半岛的韩国,国名又从何而来呢,与我国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有关系吗?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是春秋大国晋国之后,第一个韩人叫韩万,是晋穆公之孙,曲沃桓公之子。韩人是晋国宗室,晋国又是周朝分支,韩人因此血统高贵。春秋三百余年,韩人在晋国奋斗不息,终于从晋国十多个大家族中脱颖而出,成为三

  • 商鞅、张仪与范雎,三个“外国人”,是怎么接力把秦国抬上天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鞅范雎张仪谁最厉害,范雎与商鞅,范雎和张仪对比

    到了秦穆公时期,一张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人,改变了这个尴尬的局面,也让秦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十分可悲的是,秦国东方就是国力强大的晋国,终秦穆公一生都被牢牢锁在西方无法东出。秦国虽然经过变法一度强盛,但由于地处偏远,国力不强,自百里奚死亡之后,秦国人才后继乏力,最终不得不在时间中慢慢沉沦下去。[var

  • 秦朝即将“覆灭”时,秦国众多名将都去哪了?为何都没有伸出援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末年秦国军队,秦朝灭亡后秦国人在做什么,秦朝灭亡时秦国民众为什么沉默了

    [var1]今天我们就来为您一一分析。一、王翦和王贲父子公元前229年,王翦使用反间计,除掉赵国名将李牧,率军攻克赵都邯郸,再然后王翦又率军击破燕代联军,顺势占领燕都蓟。[var1]公元前224年,王翦领60万大军击败楚将项燕的40万大军,一年后,俘虏楚王,楚国名存实亡。六国已灭,王翦又奉秦皇之命,

  • 大秦赋:甘罗死得其所,嬴政的决定暗藏深意,这步棋吕不韦没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甘罗和嬴政,甘罗是被嬴政杀死的吗,秦朝甘罗之死

    因为明显这段是要突出甘罗的能力,可是镜头之前,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在赵国出使出面办事的基本是姚贾,基本没有甘罗什么事情。难道是演甘罗的演员不配出现在镜头了吗?甘罗被嬴政杀死这段,真是莫名其妙了,历史上也没有这段的记载啊,导演完全是可以淡化处理甘罗的事情。[var1]难道就非死不可吗?其实换个角度来

  • 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天下?专家:你看看秦国当年的兵器,是有多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统一前秦国实力,秦始皇的兵马有多强大,秦国兵器黑科技

    [var1]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在兵马俑中窥见一二。作为秦始皇的陪葬陵墓,里面除了我们熟知的陶俑,还有大量的陪葬兵器,而通过对这些兵器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兵器甚至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当时的秦国究竟有着怎样先进的兵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精湛的青铜近战兵器青铜器作为在战国时期广泛使

  • 用阳谋回击阴谋,孙膑光明正大的复仇,最终他是怎样对待庞涓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对庞涓的报复有多狠,孙膑怎么战胜庞涓的,庞涓与孙膑的电影

    孙膑为何对庞涓如此恨之入骨,竟连对方的尸体也不放过?[var1]拜师鬼谷子其实,孙膑本名孙宾。自春秋始,“周道凌迟,王纲解纽”,周王室王权下移,以致礼崩乐坏,战乱频频,社会秩序凌乱不堪,天下陷于强凌弱、大并小的诸侯混战之中。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最终遭受灭火之祸,吴国国都姑苏城沦于敌人之手,城中兵

  • 这个国家虽然位列战国七雄,但却留下三大疑团,至今无人知晓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七雄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战国七雄最厉害的是哪个国家,战国七雄的各国历史

    [var1]燕国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存在感都非常低,能称得上高光时刻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主导了五国伐齐,几乎灭亡齐国。另外一个则是战国末年行将灭亡时,燕太子丹孤注一掷,派遣荆轲刺杀秦王。除此之外,燕国基本就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事情了。因此,燕国也给后世留下了三大疑团,至今无人知晓真相如何。一.燕国与华夏断

  • 楚国百年北上终称霸,但战略格局不如齐国,春秋第四个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国与齐国谁最强大,楚国最强盛时期的版图,楚国的灭亡史

    晋文公之后,虽有晋襄公、晋景公基本恢复晋国的霸主地位。然而晋国扩张方向选择错误,领地地形破碎,本就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加上曲沃代翼小宗取代大宗,当权的君主本能的打压公族卿大夫,于是晋国历代有强卿。这与楚国“历代多名王”相映成趣。而齐桓公之后,齐国近百年再没有一个强力君主出现,直到前547年齐景公继位。

  • 大秦赋:樊於期结局,叛逃助荆轲刺秦王,下场比嫪毐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樊于期献自己的人头助荆轲刺秦,樊于期个人资料,樊于期在嫪毐叛变后去了哪里

    只是不知道到时导演要怎么圆回来,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樊於期其实还是非常忠心的,至少在对吕不韦是如此,要说樊於期在剧中的作用,其实还是很大的,锻炼了李斯得到了嬴政的信任,陷害嬴虞也是功不可没,暂且不考虑历史因素,一般电视剧的套路,他的下场会是怎么样的?[var1]其实也是难逃一死,因为他的忠心并未对

  • 春秋战争:宋楚泓水战之战,为啥放弃渡河而击?事后才知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楚泓之战的重点,宋楚发生泓水之战却因谁空谈仁义,宋楚泓

    周幽王三年。在他统治下的周王朝,政治祸乱,社会矛盾变得异常尖锐。同时,史书还记载当时发生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关中盆地这块地方,之所以能够成为周王朝所依赖的地域核心,本质上就是古代族群在选择生存环境时,所作出的最优选择。这块地方,不仅有着优良的农耕条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