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102岁依然美丽

她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102岁依然美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02 更新时间:2024/1/8 9:01:08

北大不仅是一所顶尖学府,更是一座富有历史沉淀的文化殿堂,从这里走出的文化名人更是灿若星辰,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无数人刮目相看,而其中最有传奇色彩的,那便是分数不够,却被北大录取的女神童,后来被人们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一代名媛张充和。

张充和出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人称与民国“宋氏三姐妹”齐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

张充和与三个姐姐不同的是,在她只有11个月时便过继给二房的奶奶当孙女。养祖母对小充和溺爱有加,自任蒙老师,言传身教大家闺秀的风范。稍后,养祖母花重金延请吴昌硕的高足、考古学家朱谟钦为塾师,悉心栽培她,还另请举人左先生专教她吟诗填词。

有了优良的师资,加上张充和天资聪颖,悟性甚高,4岁会背诗,6岁识字,能诵《三字经》、《千字文》。特别是十年如一日,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深厚的国学底蕴濡养了她的气质,润色了其出彩的文笔,在当时被人称为神童。

21岁那年,张充和被北大破格录取为试读生,开始了她在文学院国文系的求学生活。

那个年代的北大中文系名师济济,主任胡适,教授有钱穆、冯友兰、闻一多、刘文典等。张充和受到了名师亲授,受益良多。她还对学校之外的世界更感兴趣,北大旁边的清华,有位专业昆曲老师开课,她经常前往聆听。

那个年代,虽然是战乱频繁,但她勤奋学习,刻苦磨砺,加上名师指点,取得了优良的成就,她工诗词、善书法、会丹青、通音律、尤长昆曲。

在诗词方面,被一代名士章士钊誉为“才女蔡文姬”;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当代李清照”。比如她的中英文诗集《桃花鱼》,该诗营造出的意境堪比李清照的《如梦令》:

记取武陵溪畔路,

春风何限根芽。

人间装点自由他,

愿为波底蝶,

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著处,

最怜泡影身家。

试讲飞盖约残花,

轻绡都是泪,

和雾落平沙。

除了写诗之外,张充和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她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

有人说,张充和之所以能在中国古典艺术世界中达到沈尹默先生所说的“无所不能”的造境,必须从她早年所受的特殊教育谈起。“她自童年时期起便走进了古典的精神世界,其中有经、史、诗、文,有书、画,也有戏曲和音乐。

书法是张充和一生的至爱,她曾说,自己不爱打扮,不喜欢金银珠宝,但笔墨纸砚一定要用最好的。

除此之外,张充和也通昆剧,唱、念、做、打,挥洒自如。唱昆曲更“无纤室俗尘”,诸多文人雅士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张充和的昆曲是从苏州开始的,回到乐益女中上课,她唯一爱上了昆曲。章靳以曾在苏州听充和唱昆曲《芦林》,听到泪流满面,诗人卞之琳用情尤专,只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张充和以诗言志:昆曲是最爱,知己非干情。二姐允和与周有光在上海结婚时,张充和就献上了一曲“艳词”:《西厢记》。

张充和的“昆曲之路”不仅是讲学、演出和传,最突出的是影响、培育和成就了纽约“海外昆曲社”。

因此,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1943年在重庆粉墨登台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文苑,章士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

后来,张充和随丈夫定居美国,生活安稳,晚年的她,不随波逐流,也不孤寂,寄情于艺术,又存有知己。还在美国成立海外昆曲社,以研习、保存、传扬昆曲为宗旨,历年来,昆曲社共举200多场演讲、示范及演出,包括40多出昆曲折子戏及全本戏《牡丹亭》《烂柯山》《贩马记》《渔家乐)《狮吼记》《长生殿》及《蝴蝶梦》等。

每年5月13日张充和的生日,曲友们都会为其雅集,每次她都会唱曲,直至期颐之年,听其度曲清唱,便如清风明月,干净而纯粹。

张充和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被世人誉为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即使102岁年老,她仍面容清秀,仪态万方,被网友称依旧美丽,被称之为“最后的大家闺秀”。2015年6月17日下午1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最大的文物贩子:娶了漂亮洋媳妇,可一生都在和岳母暧昧不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时期的文物贩子,民国洋媳妇,民国最大古董贩子

    历史文物带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是经济上的价值,更多的是帮我们打开历史大门,方便我们研究历史文化,是了解古代历史变迁的一把钥匙!而那些贩卖文物的盗贼是让人无法原谅的。虽然中国从古至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物贩子,但是最为出名就是今天要讲的卢芹斋。虽然在国内卢芹斋臭名昭著,但是在国外他却成为了外国人眼中的大英雄

  • 农民起义起家的太平天国,却镇压农民起义,打一场富有争议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平天国的邮递员,太平 天国刘文彩,曾璧光镇压贵州苗民起义

    文中描写的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在浙江诸暨知县镇压一个村农民起义,这场农民起义的领导人包立身和他的妹妹包凤英被杀害的的情形,这场战争历时九个月,出动近十万人马,史称包村之战,那么,可能有人会问,太平天国自己是农民起义起家,为什么会派重兵去与一个村的农民打仗呢?包立身,又作“立生”、“立

  • 太平天国幼天王称他为真人,为何洪秀全临终时会把他列为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太平天国洪秀全死后谁统治,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的背景

    然而,幼天王只当了短短不到三个月时间,1864年7月19日,湘军向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在太平门一侧龙脖子城墙下掘地道埋火药炸塌的二十余丈豁口,冲杀进城,遇到太平军守域将士极为顽强的抵抗,当时的战况有多激烈,正如湘军悍将朱洪章描述的一样:贼居金陵十数秋,红旗报捷释民忧。雄兵犹忆分三路,死

  • 爷爷太平天国将领孙子辛亥志士,推翻清朝任都督,升官后蜕化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辛亥革命一共杀了多少人,太平天国中战死的清朝官员,太平天国牺牲的清朝军官

    又有一篇名叫《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写道:“秋瑾女士,就是死于告密的,革命后暂时称为‘女侠’,现在是不大听见有人提起了。革命一起,她的故乡就到了一个都督——等于现在之所谓督军——也是她的同志:王金发。他捉住了杀害她的谋主,调集了告密的案卷,要为她报仇。然而终于将那谋主释放了,据说是因为已经成了民

  • 三位才子为之倾倒,民国第一才女,究竟是怎样的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三大才女简介,历史上真实的民国才女,怎样评价民国时期的十大才女

    一、人间四月天人们对林徽因的了解,多在于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位才子的或动人、或遗恨的感情纠葛上。再多一点,便能吟哦出林徽因的两句诗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现在很多人对林徽因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奇女子进行解读,赞美者有之,批评者亦不少。喜欢林徽因的人会说她是千百年难遇的才

  • 孙中山“背后的男人”,东南亚的“菠萝大王”,用财力支持孙中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番革命开启了中国的新天地,尽管从实质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因为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中国的主权并没有回到国人手中,我们的国家依然处在危难之中。但是,辛亥革命犹如一道分水岭,将中国的过去与未来分隔开。从那以后,占据中国历史长河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到此结束

  • 清朝一个特殊官职,虽然头衔等级不高,但巡抚总督都要巴结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最特殊官职,清朝的官职都有哪些,清朝十大霸气官职

    清军入关之后,皇帝事务更加繁多而杂乱,为了打点自己的生活、钱财、礼仪等,内务府自然不可或缺,清朝皇室入驻北京城后,基本都有自己的土地,叫做皇庄,根据官职的大小来确定面积,皇室可以从这些土地收取租金,皇宫内的牲口、马匹、钱粮都由内务府管理。内务府管理着皇帝的出行、祭祀、礼仪等等,就连每次皇帝出门做什么

  • 曾国藩主动要求解散湘军,除了明哲保身还有哪些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解散湘军,曾国藩怎样组织起湘军,曾国藩裁撤湘军是否是自剪羽翼

    可战争刚刚告一段落,曾国藩就上奏朝廷,要求就地解散湘军。十二万人的部队,除了少部分留下来外,都遣散回籍。上图_ 举着旗帜列队的湘军士兵 甘肃通过查阅各种文字资料,我们能发现,曾国藩对解散湘军这件事真是一天都不想等,甚至比打太平天国都着急。曾国藩为什么要解散湘军?第一出发点自然是明哲保身,当时湘军基本

  • 清朝一小偷技术高超,酒后吹牛说敢偷差役,结果第二天被发配充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十大奇葩盗窃案,清朝时期的小偷,清朝末年的十大盗贼

    这位清朝神偷叫做王小麻子,出生在风景如画的苏州,从小因为家境贫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父母也是普通农民。王小麻子长大后,认为老老实实工作挣钱太慢了,并且他还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于是和一群江湖上的混混走在了一起,开始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因为王小麻子很聪明,反应也很快,所以在偷东西的时候总是能够做到无人

  • 聪明绝顶的和珅提前巴结嘉庆,送了一件珍宝,没想来招来杀手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珅为什么不讨好嘉庆,和珅给嘉庆送美女珠宝视频,和珅那么聪明为何不提前巴结嘉庆

    在朝中能呼风唤雨的和珅为何没早早巴结嘉庆,而是嘉庆一当上皇帝他就招来了杀身之祸呢?这是因为和珅并不清楚乾隆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到底是谁。清代从雍正朝起,对皇位的继承就开始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雍正称帝时,他切身感受自己的亲兄弟为争夺皇位拼得你死我活,他不希望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的子孙身上,于是他就下令,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