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步兵对骑兵创造的最强战绩,统帅如战神降临,却遭汉武帝满门抄斩

步兵对骑兵创造的最强战绩,统帅如战神降临,却遭汉武帝满门抄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99 更新时间:2024/1/16 4:42:30

那么历史上,光靠步兵对战骑兵创造过的最强战绩是哪一场战役呢?

时间我们得说回公元前99年,也就是天汉二年。这一年汉武帝出征匈奴。汉武帝亲们应该都非常熟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五位皇帝之一。

汉武帝是干了所有亡国皇帝都干了的事儿却没有亡国的皇帝,当然,锅都甩给他的后世子孙了。

他的后世子孙中也出了几个有才干的皇帝,要不是文景之治留下的遗产也不够汉武帝败的。

汉武帝时期文臣武将辈出,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卫青霍去病李广利,当然,还有降将李陵

这其中关于卫青、霍去病的事迹我们听了不少,但是降将李陵却很少人为其证明。

李陵的爷爷亲们应该都非常熟悉,他的名字叫做李广,号飞将军,就是小学课本里百步穿杨那个李广,是汉文帝时期的名将。

李陵虽然没有他爷爷李广那般厉害,但在武帝时期也是汉军中赫赫有名的将领。

但是浚稽山一战却让其人生从此堕入了黑暗之中。

这场战役李陵的表现如何?说实话表现的比名将还要名将。

我们来看一下这场战役的过程,天汉二年,汉军兵分两路向匈奴进攻。

一路是汉武帝的大舅子李广利,其从酒泉出发,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深入西域,剑指天山。

而另外一路则是由李陵率领,领五千步兵从居延海,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向北深入沙漠,剑指戈壁阿尔泰山。

李广利所率的大军在达到天山后便遭遇了惨败,同时密谋扶持亲侄儿登太子之位事件暴露,被汉武帝满门抄斩。

而李陵这边的遭遇更是恶劣,李陵所率的五千步兵在浚稽山与单于的三万人狭路相逢,双方立马展开了血战。

李陵所率五千步兵皆为汉军精锐,从而面对单于三万大军完全不怂,眼睛一闭就冲了上去,不到半天,斩杀匈奴千余人。

单于眼看部队被逼得动弹不得,于是立马召集援军,共计8万铁骑,骑兵对步兵,并且兵力上是巨大的差距,李陵不得不宣布撤退。

但问题来了,步兵和骑兵的机动性那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就算是最强的步兵想要摆脱骑兵的追击,那也是不可能的。

并且,单于非常聪明,用骑兵分开两翼,试图将李陵所率部队围歼其中,但李陵依旧发挥出了强悍的指挥力,率领部队突破了单于骑兵的两翼夹击,斩杀单于部队三千人,逃入一座无名山谷中。

此时李陵率领的部队伤残也非常严重,但他下了死命令,受伤三次者才能乘车,受伤两次者可以驾车,而受伤一次者必须继续战斗,但此时作为统帅的李陵自己也身负好几处伤。

可单于的追兵完全不给李陵喘息的机会,在无名山谷追击战中,李陵率兵再斩三千敌寇,随后一鼓作气奔逃四日,残军来到了一片芦草茂盛的畜牧地,单于决定顺风火攻,但李陵早已想到了防火自救,随后率军朝南奔逃。

到达山地区域后,单于儿子贸然冲击,遭到李陵在树林设伏,再斩单于三千人。

单于追至此时已经怒的发狂,解除了其儿子的职务,亲自率十六倍又余的精锐骑兵对李陵残军发动了更猛烈的追击。

李陵率军往南一路奔逃,期间在沙漠中斩杀敌人两千,此时的单于盯着李陵这一支孤军不放,分兵两翼再度使用合围战术,一边斩断李陵的退路,一边利用箭矢之之阵,并呼喊李陵投降。

此时李陵仅仅只剩下三千不到的残军,可他依旧鼓舞士气继续作战,在进入汉口山之后,李陵残军全员徒步,受伤的箭也早已射完,单于大军堵住了谷口,此时已经成为了死局。

但李陵并没有就此屈服,在半夜时分,李陵下令全军从四面八方分散突围,要是谁突破出去就赶回大汉求援。

说完这些李陵和另外一位大将军韩延年带兵突围,单于军队如同潮水一般追击阻拦,战斗的过程是残酷的,李陵深受重伤被俘,而韩延年将军则身中数箭而死。

李陵被俘实乃无奈中的无奈,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中步兵对抗骑兵最顽强的一场战役,而纵观一路奔逃中李陵的指挥力可以说是名将中的名将。

但最终,正是因为无奈被俘,却遭好胜的汉武帝怒斩满门,实在是令人悲凉不已。

总有历史爱好者认为李陵降匈奴取公主为单于练兵伐汉,但实则李陵终生再未驰骋疆场,多年之后再遇苏武也只是愤愤说了句:武帝之暴令我万分心凉!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孙策死后,周瑜甘愿辅佐孙权,而没有谋权篡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策死时周瑜在哪儿,孙权和孙策哪个和周瑜关系最好,孙权孙策和周瑜的关系

    有人说,周瑜不谋权篡位,是自身没有实力,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像周瑜这样的豪族,家底一定雄厚,若想夺权,他是有一定能力的。不是周瑜不想夺权,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夺权的举动,孙策死的那一刻,周瑜其实就已经认定孙权为江东之主了。其这么做,自然也就无需有僭越之心了。孙策和周瑜是生死兄弟,他们二人情同手足,像周

  • 秦始皇统一六国,六国的君主都是什么结局?不是被处死就是被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能统一六国主要靠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都是哪几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维持了多久

    秦始皇在亲政后,就逐步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当时,他将主要目标放在三晋身上,因为三晋与秦国接壤,且占据中原腹心之地,所以它便成为了秦国的首选攻击目标。秦国统一六国消除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三晋之中的韩国。韩国势微,经过上百年战争的内耗,战国末期,韩国仅剩一郡之地。韩国的最后一任君主是韩安,此人没有韩昭侯那

  • 秦始皇祖坟发现一大堆“柏木”,专家:超前科技,价值堪比兵马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兵马俑外观,秦始皇坟墓考古图片,秦始皇坟墓构造

    那么这座古墓到底是谁呢?其实它和秦始皇嬴政有着莫大的关系,它是秦始皇的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景公,而这座墓葬就是震惊国内外的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大墓的发现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知道1974年的时候考古队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兵马俑,而考古专家并没有因此而甘心,还想要继续的发掘出更多的历史遗迹,比如就想找

  • 改变三国基本格局的一年,这一年开始,三足鼎立局面最终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什么时候开始三足鼎立,三国鼎立形势分析,现今的三国鼎立局势

    建安二十五年的前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而随着这一件大事的结束,无数的名将也纷纷离世,它就是襄樊之战。建安二十四年上半年,刘备麾下的大将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他水淹七军,俘杀庞德,大败曹操主力。不过,就在关羽志得意满的时候,东吴的孙权却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面临两线作战,最终大败亏输。襄樊之战结束后,三国的

  • 若没有这三大地方势力帮助,刘秀根本没机会登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秀登基之地,有关刘秀的资料,刘秀是怎么登基的

    汉光武刘秀麾下有三大集团,以云台二十八将为例,这些汉初名将也多来源于这三个集团之中。云台二十八将中,河北集团的将领人数最多,其一度影响了刘秀的决策。刘秀河北集团的将领主要包括吴汉、耿弇、寇恂、景丹、王梁、盖延、耿纯、任光、李忠、邳彤、万修、刘植等十二人,像河北真定王刘扬,曾经也为河北集团成员之一。河

  • 一代贤帝王莽为何被黑几千年?没人黑他,王莽真心不算千古贤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新朝王莽,王莽是长安王莽村人不,王莽算不算民选的皇帝

    所以,白居易说“辨材须待七年期”,时间不够,你根本分不出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没篡汉的时候,王莽谦恭着呢。但谁能想到王莽成了篡汉贼子?篡汉了,野心暴露了。所以,只有时间够了,王莽才能被证明是个大坏蛋。但是,白居易的这个“辨材须待七年期”的方法论,也有问题。简单说就是“七年期”远远不够。即便再给更长的时

  • 河南古墓发现曹操遗骸,DNA检测后,专家:曹操可能不姓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的墓发现幼年曹操的尸骨,曹操的墓考古,曹操墓中的未解之谜

    那么曹操为何会姓曹呢?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说小编怎么会问这么白痴的问题,自然是曹操的爸爸姓曹,所以他也姓曹了。其实事情没有我们想的这么简单,曹操的身世很特殊,当年他有个干爷爷姓曹,所以他也姓曹了。关于曹操的身世和姓氏一直都是个谜。200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过勘探后考古

  • 假如关羽不丢荆州、马谡不失街亭,刘备能够实现三国归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不失荆州刘备能统一天下吗,马谡不丢街亭会怎样,关羽假如不丢荆州刘备会统一天下

    三国进入到了博弈均衡态。这时候,打仗已经不是打猛将、打精兵,而是打钱粮。简单说,谁有钱、谁能笑到最后,谁也就能统一三国。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诸葛亮《隆中对》的统一攻略是:派一上将军自荆州向宛、洛;刘备自益州出秦川。宛、洛

  • 三国机会最好的人,天下三次送到他手上,不是曹操、刘备、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人,曹操刘备孙权,三国最不该被埋的十大人才

    很多人问:到底是机会重要还是实力重要。答案当然是都很重要。当然,如果非要较真,那么首选应该是机会。因为实力可以后天培养,但机会真的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这篇文章,不二就和大家聊聊三国时期,机会最好的人,天下三次送到他的手上,但他却死活不要。提到三国,我们肯定立马会想到刘备、曹操、孙权,毕竟他们三个是

  • 刘备借荆州:实际就是孙权算得一笔糊涂账,看似精明却毫无远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孙权归还荆州,刘备借荆州例子有哪些,刘备借荆州合理吗

    当时形势,曹操最强、孙权次强,刘备根本说不上第三强。即便抢了荆州南四郡,即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刘备也不敢跟孙权叫板。孙权打刘备就是大人打小孩儿,哄你开心、借你荆州,瞅你不爽、立即讨债,讨债不给、直接动手。这就是借荆州之时的孙刘关系。刘备还与不还,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孙权什么时候要,以及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