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春秋大宴”:规模恢宏的大型官方宴饮活动

宋代“春秋大宴”:规模恢宏的大型官方宴饮活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06 更新时间:2024/2/26 22:55:46

一、宋代春秋大宴举办的时间

春秋大宴,顾名思义,是春秋之季举行的国家大型宴饮活动。

关于春秋大宴举行的具体月份,史书载其为“春秋之季仲”,即农历的二月与八月。实际上据现存史料的诸多记载,春秋大宴在具体举行的日期上,非局限于史书所规定的农历二月和八月,农历三月和九月也时有举行。故而,春秋大宴的含义因时间上的变化需要一个全新的界定。

春秋大宴,应是宋朝每春秋季节(农历二月或三月、八月或九月),皇帝赐宴臣僚、外使可并预的以君臣宴乐为主的大型官方宴饮活动。

宋代春秋大宴,由春宴与秋宴两部分组成,秋宴在宋朝首次举行的时间略早于春宴。唐代即已出现“秋宴”一词,诗人白居易曾在《苦热喜凉》中提及秋宴一事:

经时苦炎暑,心体但烦倦。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岁功成者去,天数极则变。潜知寒燠间,迁次如乘传。火云忽朝敛,金凤俄夕扇。枕簟遂清凉,筋骸稍轻健。因思望月侣,好卜迎秋宴。经夜无客来,引杯还自劝。

诗人以秋凉身寒、望月思友,感叹身单寂寥、无知己好友共话秋宴,只能引杯自酌、凉无限。由此而见,在唐朝人的世界里,“秋宴”概指个人在秋季置办的小型宴饮活动,或作家宴,或宴请宾朋,仍属私宴范畴,与官方宴饮活动的概念截然不同。

二、宋代春秋大宴制度的发展

秋宴作为古代社会官方宴饮内容而存在,始于宋王朝时期。建隆元年(960年)八月,宋太祖大宴广德殿,“太祖朝,长春节二月,故止设秋宴。此盖其始也。”

宋太祖设秋宴,首宋代秋宴发展历史的序幕,此后秋宴便一发不可收拾,频频现于宋太祖朝:“开宝三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并设秋宴于大明殿。”备受宋太祖亲睐的秋宴,以披荆斩棘之势迅速登上天水一朝的历史舞台,为世人所瞩目。

与秋宴的轰轰烈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宴的相对沉寂。这是由于宋太祖长春节(二月十六日)寿宴与春宴的举行时间相撞,圣节大宴的重要性远胜于春秋宴,只能选择将春宴搁置不行。故宋太祖在位时期,是秋宴独放光彩的时代。

春宴,与秋宴一样,在宋代以前同样以私宴的性质而存在。赵匡胤建宋代周后,春宴即以春季筹办的国家大型宴饮活动迈入宋代官方宴饮制度行列,以“国宴”的规格与昔日民间“春宴”身份相区别。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九月,“大宴大明殿,春宴自兹始也。”

春宴的产生应当庆幸赵匡义与其兄赵匡胤生日的季节差别,导致其不再因客观原因而遭搁浅,以完整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从而打破了宋太祖一朝寂寥沉默状态。

太平兴国后,宋朝“止设春宴”,历史的巧合再次出现,春宴刚刚崭露头角,秋宴即遭搁浅,无法继续自身的辉煌。且秋宴暂免的因由与春宴完全类同,乾明节寿宴因宋太宗的诞日(十月七日)在十月份举行,与秋宴碰期。故宋太宗朝,只设春宴,不置秋宴。

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因圣节大宴与春秋大宴相冲突的缘故,春宴与秋宴在建国初期未曾同时登上历史舞台,这一宴饮缺憾在宋真宗时期得以弥补。

咸平三年(1000年)九月,“大宴含光殿。真宗朝,圣节外始设春秋二宴,自此为定制。”

三、春秋大宴的衰败

春秋大宴顺利度过储备期,成功转入发展期,以完整的姿态与圣节大宴并行而立。

春秋大宴正式成为宋代官方宴饮制度的独立组成部分后,蓬勃发展、势态傲然,历经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的不断发展、充实,于宋徽宗朝时渐趋完善。但盛极而衰的历史定律再次发挥效用,随之北宋末年国势衰微、战乱频繁,依附于治世而生存的春秋大宴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历经重重劫难建立起来的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挣扎生存。政治上的窘境、军事上的退败、经济上的拮据,加之外交上的妥协,使飘摇动荡的偏安政权再无心力置办春秋大宴那般规模宏大、华丽壮硕的大型宴饮活动。史载:“大宴、曲宴之设,自建炎迄今,虽未尝举行,然有宴殿不用文绣之诏与閤门所修仪注,既不指其为某事宴,则亦不可不附于杂录以见焉。”

虽对南宋大宴、曲宴的论述虽不确切,如圣节大宴在南宋依然存在,曲宴也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依附于南宋王朝,但该史书的如此论断也透出后世对南宋所设宴会的轻视态度,早已非昔日繁华盛宴。

其中史书所疑惑“宴殿不用文绣之诏与閤门所修仪注”之事,盖指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的两则诏令:“三月三日,诏宴殿陈设止用绯黄二色,不用文绣,令有司遵守,更不制造。五月,閤门修立集英殿大宴仪注。”

既然对国宴场所集英殿的装饰与仪注加以规定,则表明国家大宴仍于集英殿举办。宋孝宗乾道八年(1173年),史书有载:“自是惟正旦、生辰、郊祀及金使见辞各有宴,然大宴视东京时亦简矣。”则表明南宋所举办的大宴已早非北宋时期的宴会,而春秋大宴已不在南宋所谓的“大宴”行列,《宋史》的这则史料直接证实春秋大宴在南宋时已不复存在。

庆元年间赵师葺奏请所行的春宴于寒食节前开始举办,宴会地点在西湖行舟之上,受空间的局限,宴会逐日分批次的宴请臣僚。

西湖舟船上的“春宴”,与北宋时期“春秋大宴”的宴请方式、地点、规格等诸方面迥然不同,似曲宴规格,而非国家大宴。更为重要的是,史料中明确指出该宴是承“唐曲江之遗意”,虽是仿效李唐王朝那样曲江游船宴请朝臣以宴,却仍沿用北宋春宴之名,不知是否还饱含着南宋士人对北宋故国盛宴的一份追忆之情。

但即使是如此小规模的宴乐活动也仅是昙花一现、流星一闪,存在不过十年便因战乱与扰及百姓而戛然而止。南宋衰弱的国势和饱受边境困扰的历史环境,早已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能力举办锦上添花般的规模恢弘、壮观华丽的大型宴会,其衰败之势自是不言而喻。

总而括之,春秋大宴是赵宋王朝典制规定的春秋季节君赐臣预的大型宴饮活动。秋宴名目确立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春宴名目确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春秋大宴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成为完整的官方宴饮制度,历经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三朝的发展,至宋徽宗时期走向辉煌,北宋末年走向衰落,最终消逝于人类历史长河中。

更多文章

  • 圣节大宴:宋代最为辉煌耀眼的官方宴饮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代时期官方宴饮,宋代宴饮文化效果,宋朝宴会特点

    一、圣节大宴的起源圣节,即宋代皇帝诞辰日建立的国家庆典名称:“国朝故事,帝、后生辰皆有圣节名。后免之,只名生辰,惟帝立节名。”实际上宋后也时有圣节名,不专指皇帝。圣节是宋代对皇帝生日的专有通称。在宋代之前,皇帝生辰之日一般称之为“诞圣节”或“诞节”等。诞日之节名,最早起源于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八月五

  • 鲁智深为何宁死不回朝廷?原来他在史上有原型,此人恨透了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鲁智深到底怎样死的,鲁智深的真实历史,鲁智深

    鲁智深是第二个出现的好汉,出现不久他就干了一件大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随后他亡命天涯,当了和尚,在桃花山落草,最终跟宋江一起上了梁山,征讨辽国、灭王庆、平田虎、杀方腊之后,鲁智深为何宁愿自杀而死,也不愿去朝廷享受荣华富贵呢?其实鲁智深一开始就不愿意招安,当宋江在梁山泊上提出招安时,鲁智深便跟武松站在

  •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占尽优势,为何会被燕王朱棣翻盘?原因出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是如何打败建文的,朱棣如何处置建文帝,建文帝为什么会被朱棣夺天下

    其一,过于妇人之仁建文帝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与诗书作伴,因此他对文人颇有好感,这就是为什么他登基之后,格外重用黄子澄、方孝孺等名孺的原因。所以,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建文帝,就形成了宽厚仁德的性格。这原本是他的一个优点,尤其是作为帝王,容易受到群臣喜欢百姓爱戴,毕竟天下人谁不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宽仁的君王统治

  • 为效仿成吉思汗,帖木儿下达一个命令,却让军队中的步兵苦不堪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帖木儿,成吉思汗如何消灭步兵,帖木儿东征大明

    这段俗语是蒙古人的先民在打猎时悟出来的,古代蒙古人在打猎的时候,喜欢携带许多猎犬进行辅助,猎犬和战马一样,是蒙古人最忠实的伙伴。但是在携带猎犬打猎的时候,蒙古人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如果猎犬在打猎前吃得太饱,就会变得萎靡不振,对猎物也没有太大的兴趣,直接降低了打猎时的效率。不仅仅是猎犬,当人吃饭吃得

  • 在宋代,海外诸国想来华朝贡,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代突破了朝贡贸易体制没,宋朝海外诸国朝贡使团,宋代有朝贡贸易吗

    一、宋朝的招谕宋朝初年,朝廷为了达到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主动招谕海外诸国入贡。开宝元年(968),宋朝招谕到大食进贡。雍熙四年(987),宋太宗派遣宦官八人携带空名诏书前往南海诸国招谕。据《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二:“雍熙四年五月,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

  • 从南宋末年直至清朝的500多年间,我国的造纸业为何发展缓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造纸术的历程,中国造纸历史有多少年,中国造纸史详解

    一、制造业处于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在我国明代至清朝乾隆这一段时间里,正值欧洲的“文艺复兴”(约公元1350至1550年)、“科学革命”(约公元1500至1750年)和“工业革命”(约公元1750至1900年)相继兴起。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中世纪的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从此,欧洲的科学技术获得了空前的

  • 金朝为何衰落得如此之快?从盛世走向灭亡,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朝灭亡详细过程,金朝历史上的变化,金朝灭亡后的现状

    公元1234年,曾经不可一世的金朝早已成日薄西山之势。蒙古铁骑大军三路伐金,先攻金朝首都汴京,后紧随流亡政府来到蔡州,将蔡州城围得如铁桶一般。眼看不日即将亡国,金哀宗自知已经无能为力了,但又实在不愿背上亡国之君的骂名。很快,金哀宗喊来了前线的军队统帅,将皇位传给了他,自己则自杀殉国。这种要面子的行为

  • 宋代的官方宴饮制度:全方位展现着朝廷官员的素质与品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代官方宴饮规定,宋代时期宴饮的制度,宋朝分餐制

    一、官方宴饮活动名目宴饮名目是宋代官方宴饮制度的核心部分,决定着官方宴饮制度的外在形式和发展方向。宋代官方宴饮名目较之前代更为繁多,就宴饮性质而言,可分为国家大宴、君臣共宴和君民共宴三个类别。国家大宴有君臣宴饮以沟通的春秋大宴、恭贺皇帝诞圣日的圣节大宴和接受神灵福祉的饮福大宴,是国家典制规定的每年定

  • 帖木儿远征明朝,行军路上收到一封信,信中内容却让他当场哭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帖木儿东征大明,帖木儿东征明朝能成功吗,明朝怎么知道帖木儿来犯的

    由于身体上的原因,年迈的帖木儿已经无法像年轻人一样骑马快速行军,他任命自己的孙子哈里担任先锋大将,率领先锋军队急速前往东方侦查,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在后面慢悠悠的行军。大约到了第二年的2月,帖木儿率领的主力部队才刚刚抵达帝国东部边境的讹答剌城,由于当时的天气过于寒冷,帖木儿决定在此处驻扎一段时间。在讹

  •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如今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契丹政权和北宋的关系,契丹和北宋哪个厉害

    如果听过杨家将故事的,大家应该对一个国家非常熟悉,这个国家就是辽国。按照小说里的描绘,这个国家无比强大,曾经一度压的宋朝喘不过气来,只有杨家将这样的擎天一柱才能勉强抵挡。而事实上,在历史上辽国也曾经非常彪悍,早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让中原政权感到崩溃,到宋太宗时期,帝国皇帝更是屁股中箭,驴车飘移,丑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