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构保住政权为何反被骂?崇祯竟被尊敬、李世民也成千古明君

赵构保住政权为何反被骂?崇祯竟被尊敬、李世民也成千古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4/1/19 18:31:47

崇祯把天下都丢了,却被许多人唏嘘慨叹,报以深切的同情。类似的还有项羽

李世民杀死兄长和弟弟以及众多侄儿、逼得父亲退位,如此凶狠歹毒的人,竟被人视作千古明君。

难道这些都有问题吗?都是错误的吗?其实没错。

错的是许多人在评价皇帝的时候,最喜欢用老百姓的评价标准去评价。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准则,皇帝的职业准则就是他的政策是否有利于百姓生存、幸福;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尊严和祖宗基业的完整。这个准则之外,其他都是锦上添花。

赵构被骂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自私自利,伤害了民族情感和利益

赵构在政治、军事控制力非常强,从弱势到强势的娴熟和阴险,不要说南宋就是整个宋朝都不熟宋太宗,堪称第一流。

一方面,赵构杀害岳飞,却找秦桧受过。当然,秦桧受过并不代表他在岳飞被杀上的责任会降低,只是讲明秦桧杀岳飞是有同谋的。

杀害岳飞伤害了为国为民为民族的人,岳飞的问题是有,但这些够不上被杀的罪。老百姓都有一杆秤,那么,你让天下人如何为国效力?

另一方面,杀害岳飞与金国屈辱签协议的目的是什么?不想接回父兄是千年来人们都这么认为的原因。尽管有些人摆事实讲道理说没有的事儿,赵构想接回父兄,不是因为想保住权力而不接回父兄,所以杀死岳飞。

其实,什么观点和逻辑,都可以把自己说通。但把这些观点和逻辑,应对历史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权力斗争是很卑鄙的。前世的斧声烛影、玄武门之变、齐桓公被饿死死后无人下葬蛆虫遍地都论证了权力野兽吞噬人性的可怕。后世的明朝,就是很明显的案例。

但问题是宋明清的儒家和传统文化基因——仁孝,让人们对这样的人无论精英还是普通百姓都比较痛恨。

杀害岳飞,让伤了所有爱国爱民爱家的人的心;

一生不敢北上、不断地妥协妥协,失去了恢复中原的可能。他虽然让南宋百姓获得了和平,但却让北宋天下丧失了。

崇祯的能力不足被人谅解,他为国为民的态度得到人们认可

崇祯被赞是因为并非自私自利,只是能力不足以在腐烂情况下扭转乾坤。就连李自成都说他“君非甚暗”,千万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就连当时最大的敌人都这么评价他,可见在老百姓心理崇祯其实是个好皇帝,只是被手下大臣们害了。

当时的反对者都如此说,李自成不可能抱着崇祯尸体哭说他是好皇帝,否则你造反干什么。但是后人评价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因此,人们对他有着很浓重的同情。

崇祯的能力不足主要在于自小儿的身份。一方面,导致其没有过多的行政历练,虽然在政治权谋上可以,但治国可不是仅靠权谋。另一方面,在其成长阶段,既有阉党乱政、皇权内部的血雨腥风,又有腐败、党争已然大坏,导致他的心里很是多疑,对文武的忠心度有很大怀疑。

他的怀疑是很正确的。那时的文武官员中大部分人已经不再忠于儒家思想、不再忠于皇帝,而是忠于自己的利益、家族的利益、党派的利益。

老百姓的心理是很朴素的。在大部分环境下,能力不足又勤奋的人多多少少都不会人照顾而非踩鼓。正如我们每个人不够聪明,但学习确实努力,这样的孩子儿老师也会原谅他。

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中,杀了兄弟又杀了十个侄子为什么被称为千古明君

其实,李世民杀的是他的家人,关你啥事儿。他的家人能有多少,占中国人口多大比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兄弟失和、父子反目的事情多得很,但每个加害方在现实也都不缺少朋友。为啥?跟你无关。当1万和1,或万和10,或万和100相应对的时候,谁能够让绝大多数人认可谁就是明君。你总不能说,少数人的利益也是利益,也应该保护。但问题是,当绝大部分人和少部分人的利益是“零和游戏”的话,我不相信一心一意保护少数人利益的人会被后世称为有道明君。

这就是明君评价标准的第一点:是否对大部分人有好处。

第二点就是历史好处,历史影响力。比如隋炀帝。从当时社会看,隋炀帝确实不是明君。但从历史影响看,他却是明君。因为科举制、因为大运河等,对后世的贡献颇大。

现在有些人夸赞隋炀帝,但他们只是站在后世的既得利益者角度看问题,没有从当时的受害者角度看问题。

综合看来,隋炀帝是很有能力魄力的帝王,但其称得上暴君,对民不怜不仁。

转过头来看,李世民的历史贡献根本不用我说,是全方位的贡献。对于其权力斗争所为,没什么了不起的。哪个朝代不狠?许多人都是将政敌后人永远列为奴婢,或作为官妓,比李世民狠多了。

权力斗争自古就残酷,胜者为王败者贼。你想不成贼,要么早早服软,要么胜利。既然要斗就不要后悔或对结局感到不公平。

从曹髦、李世民、日本中大兄皇子看,光绪有除掉慈禧的可能

汉朝四百年皇权五大威胁:外戚、诸侯、宦官、相权、军权

李自成何以失败?刘邦和朱元璋也是起义领袖,结局竟不同

更多文章

  • 郑和下西洋说是找到了麒麟,明成祖高兴坏了,让人画下来留作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明成祖墓里有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吗,明成祖对郑和的态度与看法

    郑和年轻时就是燕王朱棣的侍从,其人办事稳重且有气魄,深受朱棣的信任和喜爱,靖难之役中,郑和有大功,升任内宫监太监,负责明成祖朱棣的生活起居和护卫工作,堪称朱棣最信任的下属。由于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寝食难忘,便想让人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线索,思来想去,这样一件隐秘且复杂的工作,派郑和去

  • 原创朱元璋套路安人心,张士诚有天佑鸿运当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和张士诚,张士诚为什么投奔朱元璋,历史上朱元璋与张士诚

    朱元璋系列更新到这里,就不能一直埋头在小的历史细节里翻找了,还需站高一点,带领读者看一看全局,看完了再回到具体细节上,这样远近一交叉,就能基本把握住历史发展的主线了。上篇文章,我着重写了朱元璋的阶级立场,他从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领袖,逐渐转变成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农民政权向封建

  • 蒙古王爷:没人敢杀死成吉思汗后裔,俄罗斯士兵笑道:那我偏要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蒙古地位怎么样,成吉思汗是被火枪打死的吗

    关于那海的早年经历,史书上记载的并不详细,他的爷爷是术赤的一个地位不高的儿子,知名度比不上拔都和别儿哥。而那海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则是因为一场成吉思汗后代之间的内战。大约在1262年,金帐汗别儿哥率军征讨伊儿汗国的统治者旭烈兀,而他最信任的那海,则作为先锋参与了这次战争。那海在金帐汗国与伊儿汗国的战

  • 成吉思汗遭遇人生低谷,部下仍然不离不弃,学者:他们都是聪明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吉思汗的人生低谷,元朝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怎样的一个人

    熟悉历史的读者或许都知道,这并不是成吉思汗第一次遭遇人生低谷,自从父亲也速该去世之后,成吉思汗的童年一直是在艰苦和危难中度过的,正是这样的环境,才使成吉思汗锻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力。而成吉思汗长大之后,又经历了妻子被蔑儿乞部夺走,以及十三翼之战被札木合击败的人生低谷,可是这些失败并没有击垮成吉思汗,他

  • 赵构诛杀忠良,投降敌国且纳贡,但是却能让国家活了152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构的最后下场,赵构的事迹,历史上真实赵构

    赵构,宋朝第10位皇帝,同时也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从小就十分聪慧,博闻强记,知识渊博,宣和三年便进封为康王,靖康二年的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的应天府登基,并改元建炎,从此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南宋政权初次建立,由于形势所迫不得不让抗战派的李纲担任宰相,但是不久之后又赶走李纲,并且在南渡的过程中听信奸佞

  • 宋代的“赦宥”有大赦、德音、曲赦三种,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为什么经常大赦天下,古代有大赦天下现代有大赦吗,宋代的德音是什么

    一、德音一词的起源德音一词起源甚早,《诗经》中即有“德音”词语,如“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它是指敬称别人的善意言语以及好的名声等。同时,德音还可以指某种音乐之制,如“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此之谓德音。”汉代开始出现以德音称呼皇帝的诏旨,如仲舒曾对汉武帝说:“陛下发徳音

  • 朱元璋儿子半夜出门寻欢,为了让儿子重视安全问题,王妃无辜躺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二儿子朱樉

    朱元璋是一个十分有主见的皇帝,也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皇帝,为了稳固明朝江山,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借助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朱元璋杀了上万明朝官员,诸多明朝开国功臣也都被借口杀掉,铁血无情是许多帝王都有的秉性,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不仅对外人狠,对亲人也狠,然而朱元璋是一个例外,朱元璋对外人冷酷无情,对家人却有

  • 中亚之王帖木儿,为何要派人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学者:他是聪明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与帖木儿,中亚霸主帖木儿帝国,帖木儿个人资料

    建文帝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由于自己的长兄朱雄英早逝,导致朱允炆开始被朱元璋视为嫡长孙,而朱元璋则非常喜欢自幼便聪明好学而且非常孝顺的朱允炆,他将朱允炆视为自己的继承人,并且开始对朱允炆进行培养。在朱元璋去世之前,曾命令驸马梅殷辅佐新君朱允炆治理国家,当朱元璋去世一个星期后,朱允炆便在南京继承

  • 妻子被敌军俘虏后生下儿子,成吉思汗见到儿子后却笑道:他是客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吉思汗老婆被俘后的遭遇,成吉思汗被谁夺妻,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抢敌人的妻子

    公元1171年,九岁的成吉思汗在父亲也速该的带领下,前往弘吉剌部聘娶姑娘。由于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出身弘吉剌部,因此弘吉剌部对也速该和成吉思汗的到来十分欢迎,他们找来了和成吉思汗年龄相仿的几个姑娘,让成吉思汗挑选其中一个订下娃娃亲。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德薛禅的弘吉剌部人找到了也速该,他告诉也速

  • 宋代“春秋大宴”:规模恢宏的大型官方宴饮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代官方宴饮规定,宋代时期宴饮的制度,宋代宴饮文化的特点

    一、宋代春秋大宴举办的时间春秋大宴,顾名思义,是春秋之季举行的国家大型宴饮活动。关于春秋大宴举行的具体月份,史书载其为“春秋之季仲”,即农历的二月与八月。实际上据现存史料的诸多记载,春秋大宴在具体举行的日期上,非局限于史书所规定的农历二月和八月,农历三月和九月也时有举行。故而,春秋大宴的含义因时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