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创朱元璋套路安人心,张士诚有天佑鸿运当头

原创朱元璋套路安人心,张士诚有天佑鸿运当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18 更新时间:2024/1/25 12:44:20

朱元璋系列更新到这里,就不能一直埋头在小的历史细节里翻找了,还需站高一点,带领读者看一看全局,看完了再回到具体细节上,这样远近一交叉,就能基本把握住历史发展的主线了。

上篇文章,我着重写了朱元璋的阶级立场,他从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领袖,逐渐转变成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

农民政权向封建政权转变,这是古代农民政权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的转变。

不仅朱元璋变了,北方的韩林儿也变了,还有西面的徐寿辉也变了,东面的张士诚都变了,大家都开始往封建政权转变。

大家转变的大方向一致,但在具体细节上却千差万别,而决胜的地方,恰恰也正在这些细节上。

朱元璋攻打南京

1356年年初的时候,南京迟迟打不下来,朱元璋十分发愁。军中的粮食虽然够,但和州、滁州的地盘太小,还没啥发展前景,但跟和州一江之隔的南京可是一个好地方,如果能把这块宝地占下来,就好了。

南京也叫应天、金陵、建康,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称,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从风水学上来看,南京虎踞龙盘、依山傍水,是一块风水宝地。

所以自古在江南地区搞革命的领袖们,都很喜欢南京这座城市,无不以占据南京为荣,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但早在朱元璋之前,盘踞在苏浙一带的大佬张士诚也相中了这个地方,也要把南京占为己有。

这年三月份的时候,在长江三角洲雄踞一方的张士诚,先对江南的元军发起了进攻,两伙人打得热火朝天,就连南京附近的元军也被张士诚牵制住了。

朱元璋一看,嘴都笑歪了,这可是一个大好时机,大手一挥,号令一发:

“兄弟们,赶紧把南京打下来,速度速度。”

朱元璋大军渡江攻打南京时,一个叫常遇春的小将,表现的十分亮眼,这个人原本是和州附近山上的强盗,后来闻听朱元璋的大名后,来投奔他,一开始朱元璋还嫌弃他,认为他是一个混饭吃的二流子。

结果此战中,常遇春的表现比戏文中的赵子龙还猛,一个人单枪匹马站在小船上,吱哇乱叫的,手持一把长矛向敌人杀去,却被岸边的元军抓住了长矛,具体画面就是常遇春站在船头,手持长矛往前刺,而站在岸边的几名元军双手一转从侧面抓住了矛杆,还使劲拽矛,想把常遇春拽过来杀掉。

但这样的动作正中常遇春下怀,他顺势借力直接跳上了岸边,还利用惯性把对面几人弄的东倒西歪,趁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常遇春抽出腰间的长刀就砍,大杀四方,一个人硬生生开辟了一块滩头阵地。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就很帅。

朱元璋大军都上岸后,就跟驻扎在城外的守军陈兆先部打了起来。

这个陈兆先是谁呢?

他就是那个被朱元璋利用,杀掉郭天叙、张天佑,民兵元帅先的儿子,后来这个陈埜先也在乱军中死了,他的儿子陈兆先就把父亲的残部聚拢起来,驻扎在南京城外,成了元朝的一个小将领。

陈先是朱元璋的手下败将,而他的儿子陈兆先也是朱元璋的手下败将,几个冲杀之下,陈兆先就带着三万多人投降了,干脆利落,十分识时务。

一般来说,投降的部队都害怕得不到信任,进后被干掉,所以这批人跟了朱元璋后,其实都比较害怕,心里发慌,很没安全感。

但朱元璋用了一个方法就解决了这件事,他从降军中挑选了500名老实忠厚的人,充当自己的护卫,而朱元璋晚上就带着冯国用一人,给了降军十足的信任,就这样,朱元璋睡了一觉,就安抚了人心。

部队团结,军心可用,仅用了十天时间,朱元璋就顺利的把南京打下来了。

这一年朱元璋才28岁,意气风发,志气满满。

张士诚的崛起

朱元璋占据了南京,终于达成所愿,很高兴,开始犒劳三军,封赏功臣,还建了个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朱元璋军中其乐融融,空气中充满着快乐的氛围。

但有人不高兴。

此时张士诚正暗搓搓的生闷气,自己辛辛苦苦在后方跟人干架,这个朱八八却在前面捡桃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把朱元璋打死,我就不叫张士诚!

在各类史书中,为了突出朱元璋和陈友谅,文人们都把张士诚写的比较微小,三言两语就把他的事迹糊弄过去了。

但大家千万要记住一件事,但凡能在史书中留下姓名的人,不论忠奸好坏都不可小觑。

张士诚原本是私盐贩子,投机倒把的本事着实不弱,他比朱元璋大几岁,也是穷苦人出身。

1321年7月30日,张士诚出生于泰州白驹场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亭民就是驿站附近的百姓。

泰州白驹场有盐场,当地的许多百姓都靠官盐为生,老话说的好“卖盐的喝淡汤,编凉席的睡光床”,元末时期,朝政腐败,财政收入入不敷出,为了填补亏空,官盐的价格是越来越高,但这些靠盐吃饭的百姓,生活却很苦。

张士诚和他的三个弟弟,从小就靠撑船运盐为生,都是靠力气混饭吃的苦命人。

那个时候的盐民,日子太苦了,为了贴补家用都会想尽办法偷点盐出去卖,所以一般来说盐民和私盐贩子是一体两面的存在,白天在盐场干活,晚上跟官兵斗智斗勇贩卖私盐,生活既艰苦又刺激。

张士诚的力气很大,还是一个热心小伙,经常帮助附近的盐民,既讲义气还热心,所以在白驹场一带,张士诚的名气很大。

元末起义军四起后,张士诚也带着17名兄弟造反了,古有十八罗汉降妖除魔,今有张士诚十八兄弟起兵反元,也算成就了一番佳话。

结果起兵不久后,张士诚就被高邮府的知府李齐招降了,不久之后,张士诚觉得受气不过瘾,又反叛了,然后在江苏兴化附近聚拢了一万多人,这次元朝又用“万户”的职衔来招降他,张士诚不乐意,又玩了一出碟中谍把李齐杀了,占据了高邮。

不得不说,张士诚的碟中谍玩得真好,但为人是真的彪,占据高邮后,他立马就称王建国了。

1353年,张士诚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

这一年,朱元璋还是一个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呢。

但张士诚还没有潇洒多久,元朝的名将脱脱带着百万大军把高邮围了个水泄不通。

必须要强调一下,这里的百万大军是真的百万,可不是虚数,列队之后乌泱泱的一片人,都看不到头。

看到这架势,张士诚都快吓傻了,在城里疯狂扇自己巴掌,几个菜啊就喝成这样,几个人啊就敢称王。

由于张士诚太高调,结果被元军抓成了典型,脱脱非要把张士诚部全歼,立一个典型出来。

在打高邮的时候,脱脱还有余力分出来一部分兵去打六合。

当时驻扎在六合的红巾军就是朱元璋的好朋友孙德崖。这部分的情节在第二篇文章中有详细描写。

总之朱元璋用了个小计谋,把围攻六合的元军,又骗回了高邮继续打张士诚。

所以,早在几年前,朱元璋就已经坑害了张士诚一次。

这是有旧仇的。

也许是张士诚命不该绝,脱脱率领大军攻城期间,元朝内部竟然出了岔子,元顺帝受奸人挑拨,一纸诏书把他就地解职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赐死。

真是感慨,当年岳飞抗金时,也被奸人摆了一道,最后被害死了,可见,不仅汉族内部有汉奸,少数民族内部也差不多,在关键时刻都容易掉链子。

主帅被自己人干死了,导致百万元军大乱,分崩离析,各自逃散,让张士诚白捡了大便宜。

随后张士诚趁机占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江浙一带建立了稳定的政权。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不得不说,张士诚这个“天佑”的年号,起得真好。

见到百万元军在高邮城前当场解散的奇景后,合上下巴的张士诚抓住时机四下出击,抢占地盘。

1355年,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从通州(南通)渡江进入常熟,然后向江南腹地进攻,1356年,张士诚攻陷平江(今江苏苏州市),接着又攻陷湖州、松江及常州等路(均属江苏)。

前后没多少时间,张士诚就占领了全天下出产粮食最多,最富裕的地方,实在是运势如虹,无人能挡。

赶走元军,占据江南富庶的地方,张士诚还没快活几天,就碰到了朱元璋这个丧门星。

这正是:

南北大街东西走,

十字街头人咬狗,

拣起狗来砍砖头,

倒叫砖头咬了手。

(未完待续)

更多文章

  • 蒙古王爷:没人敢杀死成吉思汗后裔,俄罗斯士兵笑道:那我偏要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蒙古地位怎么样,成吉思汗是被火枪打死的吗

    关于那海的早年经历,史书上记载的并不详细,他的爷爷是术赤的一个地位不高的儿子,知名度比不上拔都和别儿哥。而那海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则是因为一场成吉思汗后代之间的内战。大约在1262年,金帐汗别儿哥率军征讨伊儿汗国的统治者旭烈兀,而他最信任的那海,则作为先锋参与了这次战争。那海在金帐汗国与伊儿汗国的战

  • 成吉思汗遭遇人生低谷,部下仍然不离不弃,学者:他们都是聪明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吉思汗的人生低谷,元朝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怎样的一个人

    熟悉历史的读者或许都知道,这并不是成吉思汗第一次遭遇人生低谷,自从父亲也速该去世之后,成吉思汗的童年一直是在艰苦和危难中度过的,正是这样的环境,才使成吉思汗锻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力。而成吉思汗长大之后,又经历了妻子被蔑儿乞部夺走,以及十三翼之战被札木合击败的人生低谷,可是这些失败并没有击垮成吉思汗,他

  • 赵构诛杀忠良,投降敌国且纳贡,但是却能让国家活了152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构的最后下场,赵构的事迹,历史上真实赵构

    赵构,宋朝第10位皇帝,同时也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从小就十分聪慧,博闻强记,知识渊博,宣和三年便进封为康王,靖康二年的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的应天府登基,并改元建炎,从此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南宋政权初次建立,由于形势所迫不得不让抗战派的李纲担任宰相,但是不久之后又赶走李纲,并且在南渡的过程中听信奸佞

  • 宋代的“赦宥”有大赦、德音、曲赦三种,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为什么经常大赦天下,古代有大赦天下现代有大赦吗,宋代的德音是什么

    一、德音一词的起源德音一词起源甚早,《诗经》中即有“德音”词语,如“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它是指敬称别人的善意言语以及好的名声等。同时,德音还可以指某种音乐之制,如“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此之谓德音。”汉代开始出现以德音称呼皇帝的诏旨,如仲舒曾对汉武帝说:“陛下发徳音

  • 朱元璋儿子半夜出门寻欢,为了让儿子重视安全问题,王妃无辜躺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二儿子朱樉

    朱元璋是一个十分有主见的皇帝,也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皇帝,为了稳固明朝江山,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借助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朱元璋杀了上万明朝官员,诸多明朝开国功臣也都被借口杀掉,铁血无情是许多帝王都有的秉性,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不仅对外人狠,对亲人也狠,然而朱元璋是一个例外,朱元璋对外人冷酷无情,对家人却有

  • 中亚之王帖木儿,为何要派人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学者:他是聪明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与帖木儿,中亚霸主帖木儿帝国,帖木儿个人资料

    建文帝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由于自己的长兄朱雄英早逝,导致朱允炆开始被朱元璋视为嫡长孙,而朱元璋则非常喜欢自幼便聪明好学而且非常孝顺的朱允炆,他将朱允炆视为自己的继承人,并且开始对朱允炆进行培养。在朱元璋去世之前,曾命令驸马梅殷辅佐新君朱允炆治理国家,当朱元璋去世一个星期后,朱允炆便在南京继承

  • 妻子被敌军俘虏后生下儿子,成吉思汗见到儿子后却笑道:他是客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吉思汗老婆被俘后的遭遇,成吉思汗被谁夺妻,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抢敌人的妻子

    公元1171年,九岁的成吉思汗在父亲也速该的带领下,前往弘吉剌部聘娶姑娘。由于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出身弘吉剌部,因此弘吉剌部对也速该和成吉思汗的到来十分欢迎,他们找来了和成吉思汗年龄相仿的几个姑娘,让成吉思汗挑选其中一个订下娃娃亲。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德薛禅的弘吉剌部人找到了也速该,他告诉也速

  • 宋代“春秋大宴”:规模恢宏的大型官方宴饮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代官方宴饮规定,宋代时期宴饮的制度,宋代宴饮文化的特点

    一、宋代春秋大宴举办的时间春秋大宴,顾名思义,是春秋之季举行的国家大型宴饮活动。关于春秋大宴举行的具体月份,史书载其为“春秋之季仲”,即农历的二月与八月。实际上据现存史料的诸多记载,春秋大宴在具体举行的日期上,非局限于史书所规定的农历二月和八月,农历三月和九月也时有举行。故而,春秋大宴的含义因时间上

  • 圣节大宴:宋代最为辉煌耀眼的官方宴饮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代时期官方宴饮,宋代宴饮文化效果,宋朝宴会特点

    一、圣节大宴的起源圣节,即宋代皇帝诞辰日建立的国家庆典名称:“国朝故事,帝、后生辰皆有圣节名。后免之,只名生辰,惟帝立节名。”实际上宋后也时有圣节名,不专指皇帝。圣节是宋代对皇帝生日的专有通称。在宋代之前,皇帝生辰之日一般称之为“诞圣节”或“诞节”等。诞日之节名,最早起源于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八月五

  • 鲁智深为何宁死不回朝廷?原来他在史上有原型,此人恨透了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鲁智深到底怎样死的,鲁智深的真实历史,鲁智深

    鲁智深是第二个出现的好汉,出现不久他就干了一件大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随后他亡命天涯,当了和尚,在桃花山落草,最终跟宋江一起上了梁山,征讨辽国、灭王庆、平田虎、杀方腊之后,鲁智深为何宁愿自杀而死,也不愿去朝廷享受荣华富贵呢?其实鲁智深一开始就不愿意招安,当宋江在梁山泊上提出招安时,鲁智深便跟武松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