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一个十分有主见的皇帝,也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皇帝,为了稳固明朝江山,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借助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朱元璋杀了上万明朝官员,诸多明朝开国功臣也都被借口杀掉,铁血无情是许多帝王都有的秉性,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不仅对外人狠,对亲人也狠,然而朱元璋是一个例外,朱元璋对外人冷酷无情,对家人却有爱的很。
朱元璋不仅是一个柔情万分的父亲,更是一个敬职敬责的好家长。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只享福不受累,可谓费尽心思,又是搞了一个《皇明祖训》又颁布律法,但凡朱家后代子孙,不仅不用交税,还有钱拿,只要明朝存在一天,姓朱的就能多享一天福,说朱元璋是有史以来最护短的皇帝也不为过。
在朱元璋的意识里,整个明朝都是朱家的家产,自己辛辛苦苦打下这么大的江山,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享福,为了这个目标,朱元璋起早贪黑的工作却不知辛苦。朱元璋秉承多子多福的观念生了26个儿子,重八虽然疼爱孩子,但在子女教育上还是很严格的,故此朱元璋的后代中不乏朱棣、朱权、朱椿这样的人才,但也有一些比较淘气的孩子。
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檀的生母是郭宁妃,郭宁妃的父亲是郭山甫,这个郭山甫可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在朱元璋还在四处流浪的时候,郭山甫就认定朱元璋以后了不得,故此让自己的儿子郭兴和郭英一直追随朱元璋,还让自己的女儿一直侍奉朱元璋,故此朱元璋对郭家很感激,也很喜欢和认可郭宁妃,马皇后死后,郭宁妃就是朱元璋指定管理后宫的人,可见朱元璋对其恩宠。
朱檀作为郭宁妃的儿子,自然也得到了朱元璋的厚爱,朱檀刚出生两个月就被封为鲁王,史书记载朱檀幼时“好文礼士,善诗歌”。同时,他聪慧敏思,温文尔雅,谦恭谨慎,朱元璋对其喜爱非常,当其15岁后,落藩山东兖州,兖州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之所,也是中国最早的九州之一。
朱檀是第一代鲁王,落藩之后不久,朱元璋又立马将兖州的行政级别提高了一档,而且又扩大了兖州的管理范围,“东西广820里,南北袤260里”,朱元璋对这个第十字可谓爱护有加,在其妻子人选方面,也费尽心思,《明太祖实录》载,“洪武十八年,册信国公汤和女为鲁王檀妃”。汤和是明朝为数不多能躲过朱元璋屠杀的开国功臣,而汤和的女儿嫁给了鲁王,可见朱元璋恩宠。
朱檀刚到鲁地之时,还算勤勉,将封地治理的富强繁荣,然而没有多久,没了约束的朱檀就开始声色犬马,整日吃喝玩乐。当朱元璋的儿子,自然能吃喝玩乐,这就是本分,然而朱檀有两件事惹恼了朱元璋。朱檀年纪轻轻的就开始迷上了道教炼丹,整个王府每天都是烟熏雾绕的,朱檀派人四处寻访道教高人,为自己练长生不老的丹药。
其次,朱檀性子贪玩,竟然在鲁王府外面又建了一个小行宫,每天晚上带妃子到那里寻乐,这可让朱元璋气坏了,在《皇明祖训》中,朱元璋千叮咛万嘱咐,让各位子孙一定要注重安全问题,晚上要待在府中,不要到处跑,结果这个朱檀非是不听,视生命如儿戏。朱元璋下旨,让朱檀夫妇回京面圣。
那朱元璋又将如何训诫自己的儿子呢?朱檀到了京城之后,被朱元璋严厉批评了一顿,而且为了让朱檀长长记性,要对朱檀施以髡刑,什么是髡刑呢?其实就是将全身毛发剃光,没有什么实质性伤害,主要就是羞辱警告,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毛发被剃光,基本就不能见人了,被剃了头发的朱檀便再也不敢出王府寻乐,这既是朱元璋对朱檀的惩罚,也是朱元璋作为父亲的良苦用心。
朱檀没有什么事,汤和的女儿可惨了,直接被朱元璋下令砍了,这也是为了警告朱檀,务必再犯。女儿死了,汤和在家里吓得不轻,以为朱元璋要对自己动手了,故此主动上折子请罪。鲁王妃死的实在是冤,朱元璋气恼自己儿子不争气不听管教,把怨气都发泄在一介女子身上,为了让鲁王长记性,还杀了王妃,实在荒唐。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子女和其他人的双标,这也是朱元璋最大的不同之处,朱元璋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老朱家世代荣华,这是一个老农的心态,自己多干两年,就算子孙中出了败家子,也能多败两年,这样的心态,全天下为子女着想的父母都有,但朱元璋为了达到目的,实在是手段残忍。
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经过一番教育的朱檀回到封地之后,虽然不出门了,却更加痴迷炼丹,没过两年由于过量服食丹药,中毒身亡。朱元璋气得赐给朱檀一个鲁荒王的恶谥。
参考资料:《明史》、《皇明祖训》、《罪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