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湾伏击战,朱元璋化身心理学专家,猜中敌将全部小心思,真的牛

龙湾伏击战,朱元璋化身心理学专家,猜中敌将全部小心思,真的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22 更新时间:2024/2/8 21:30:28

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首先就排除了硬碰硬的斗争策略。

剩下的,能考虑的作战方向不外乎两条,一条是依托城墙和险地防守,打消耗战,第二条就是创作有利条件打伏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第一条路是慢性死亡,要想取胜,还是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算总体兵力不占优势,也要创造局部优势。

在制定具体军事计划的时候,朱元璋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摒弃了众谋士的意见,决定在龙湾这个地方,诱敌深入,然后打伏击。

诱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找一个跟陈友谅认识的人,让他写一封投降信给陈友谅,然后引诱陈友谅到江东桥这里,为什么是江东桥呢?

因为到达这里后,只要把桥拆掉,陈友谅的水军就可以借助水道长驱直入,把朱元璋包饺子。

这是真正的军事重地,也只有拿这样的命门做诱饵,陈友谅才能上当。

但江东桥不是一个适合的伏击点,真正的伏击点还在龙湾,在江东桥的前面。

江东桥大胜

该计划其实很粗糙,一眼就能看到两个致命弱点:

其一是朱元璋如何保证给陈友谅写信的人可靠?

其二是陈友谅就算到了江东桥,发现是陷阱后,他不去龙湾反而直接对江东桥发动进攻,或者直接调转船头跑路该怎么办?

打仗这件事,从来都没有十成十的把握,干任何事都是如此,如果等到有十成十的把握再去做,那可能永远都做不成了。

但朱元璋起码有5成把握,这五成把握都是从哪来的?

负责给陈友谅写信的人叫康茂才,这个人是降将,以前跟朱元璋是死对头。

朱元璋从和州渡江攻打南京时,主要的对手就是这个康茂才,多次渡江都被康茂才阻挡了,后来还是常遇春这个猛将出马,才算击溃了康茂才的部队,之后进攻南京城,朱元璋又跟这个康茂才多次交手,南京城破时,康茂才也被抓了。

跟朱元璋打了这么多次,康茂才怎么打怎么败,似乎有点认命了。

所以被抓之后,他跟朱元璋说:"你我多次交手,我都失败了,看来是天命如此,如果你这次不杀我,我必效犬马之劳。”

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就收下了康茂才,为了表示信任,朱元璋还把康茂才原先的队伍交给他带领。

正是有这一节,朱元璋对康茂才很信任,所以让康茂才当这个碟中谍,朱元璋心中就有三成把握。

此外,陈友谅在五通庙杀徐寿辉的消息传来后,再加上朱元璋此前收集的陈友谅相关资料,他认为陈友谅的性格有缺点,多疑且志骄。

正是摸透了陈友谅的性格特征,朱元璋才有了另两成把握,加在一起有五成把握,可以搏一搏了。

话又说回来,陈友谅多疑,为什么会轻易信任康茂才呢?而且作为主将,他也不派人去先试探一下,反而亲自率主力前往接头,是不是有点不太合理呢?

但陈友谅表现很完美,完全按照朱导演的剧本来演,丝毫没有加戏。

陈友谅的船队到了江东桥后,陈友谅喊道:“寿卿,寿卿,你在哪,我如约来了。”

连喊了几次,只闻水声虫声,不见人影。

陈友谅暗骂一声糟糕!

自知中计后,再看眼前的江东桥,信中说是木桥,现在却成了一座牢固的石桥,这分明就是陷阱,朱元璋就是想在此打伏击。

自以为看穿了一切的陈友谅连忙下令:

“快走,快走。速速离开此地。”

他要快速赶往龙湾,攻其不备,来一个反伏击。

陈友谅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殊不知,此举却正中朱元璋下怀。

此时朱元璋就带着伏兵在龙湾等着,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陈友谅的舰队赶紧来。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躲在龙湾隐蔽角落的朱元璋,远远就看到一阵火光出现在自己的视线里。

陈友谅的舰船果真来了,心里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嘴角不禁上翘,但朱元璋又迅速压下了心中澎湃的心情,又下了道命令,严令将士们,看不到进攻旗号,绝不准妄动。

陈友谅带着人马在龙湾下船后,越走越不对劲,总感觉哪里不对,结果不知不觉中,大部队就进入了伏击圈中,朱元璋看准时机,发出命令:“往后富贵,尽在此役!兄弟们杀啊!”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陈友谅听到不对,就立马往回跑,想上船跑路,结果此时正落潮,大船都搁浅了。

慌乱中,张定边护着陈友谅在人群中冲杀,跳上一艘小船跑了,而其他的将士们却惨了,被朱元璋的伏兵围着杀。

死伤无数。

乘胜追击

龙湾伏击大胜,另一边按照既定计划,冯国胜等人兵分五路,大举反攻。

陈友谅兵败如山倒,先丢采石矶,随后又丢了太平,无奈逃往江州。

随后连战略重地安庆也丢了。

如果这是小说情节,肯定会有很多人说反派的智商太低了,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陈友谅智商低吗?真不低,反而很高。那他为什么还会干这么蠢的事呢?

这就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合理推测一下陈友谅的想法和思路可能是这样的:在陈友谅的判断里,朱元璋没有一之力,有部将想投降再正常不过,而且这个投降的人还是康茂才,恰巧陈友谅认识这个人,也清楚他跟朱元璋之间打过仗,所以陈友谅就先信了五分。

再加上陈友谅这个人打仗的思路就是不按常理出牌,这种军事思维算是陈友谅的招牌,别人想不到的,他能想到,别人不敢做的,他敢做,十分自信。

张定边提醒过他,但陈友谅不听,也听不进去。

陈友谅的弱点之一,就是不能采纳有用之言。

丢了安庆之后,陈友谅就算大败了,而他此前杀主的,也快速到来了,一看到陈友谅不行了,众多部将都缴械投降投奔朱元璋,于光、欧普祥都大将也献城投降。

陈友谅接连犯了很多错误,导致了此次大败,而朱元璋胜利后,也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差点导致自己覆灭。

具体犯了何错,请看下集。

(未完待续)

更多文章

  • “代理主帅”虞允文,“逼死”金主完颜亮,南宋朝廷得以残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虞允文简介,南宋抗金英雄虞允文,虞允文图片

    恰在此时,腐败的南宋将军王权首先放弃庐州(今安徽合肥),刘锜亦回扬州。稍后,王权由和州(今安徽和县)继续南逃,刘锜也过江回到镇江。长江以北地区全部失陷,当时“中外震恐”,“上欲航海”,真是危急之至。一、他原本只是去督战这时,虞允文被派赴前线监督主将交接军队,并慰劳士兵。当他到达采石这个江防要地时,旧

  • 历史正在重演,今天美国的所作所为,像极了大明崇祯年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美国与明朝的历史,明朝时期的美国是什么样,美国和明朝有什么关系

    3月22日,美国懂王命令加州、纽约州等数州共46000万国民警卫队士兵参加抗疫工作,由联邦提供资金,各州州长管理。这是自2005年以来,国民警卫队最大规模的一次紧急部署。国民警卫队负责食物和药品的运输,以及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在此过程中,有上千名国民警卫队士兵被确诊,并出现了美军中首例死亡病例。但最

  • 成吉思汗妻子被抢走9个月,救回时已有身孕,对丈夫说:这是喜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吉思汗几个老婆,成吉思汗媳妇谁抢走的,成吉思汗妻子标准

    就是这样一位雄霸一方的能者,在父亲被杀害后,新婚妻子也被死对头掳走,等到救回时已经有了身孕,当成吉思汗觉得有些无法面对的时候,妻子却说这是喜事;那么喜从何来,成吉思汗又是怎么接受这个孩子的呢?草原上的争夺向来是直接、粗犷的,同时也伴随着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现实,许多无辜的人会成为牺牲品,成为别人上位

  • 文化的浩劫:西夏“黑水城文献”是如何流落到海外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献,西夏 黑水城 文献,西夏黑水城是中国第三大文献吗

    元朝灭亡以后,昔日的绿洲被沙漠吞噬变成荒漠,黑水城也就成为了一座废城。黑水城在夏元时期繁荣稳定发展了350余年,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因黑水城极度干旱的内陆性沙漠气候,使得埋藏在地下荒漠中的文献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扬名海内外的“黑水城文献”,直到20世纪才被发现。1908年,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科兹

  • 赵构保住政权为何反被骂?崇祯竟被尊敬、李世民也成千古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构与崇祯谁能力强,赵构和崇祯是同一个朝代吗,赵构对比崇祯

    崇祯把天下都丢了,却被许多人唏嘘慨叹,报以深切的同情。类似的还有项羽;李世民杀死兄长和弟弟以及众多侄儿、逼得父亲退位,如此凶狠歹毒的人,竟被人视作千古明君。难道这些都有问题吗?都是错误的吗?其实没错。错的是许多人在评价皇帝的时候,最喜欢用老百姓的评价标准去评价。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准则,皇帝的职业

  • 郑和下西洋说是找到了麒麟,明成祖高兴坏了,让人画下来留作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明成祖墓里有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吗,明成祖对郑和的态度与看法

    郑和年轻时就是燕王朱棣的侍从,其人办事稳重且有气魄,深受朱棣的信任和喜爱,靖难之役中,郑和有大功,升任内宫监太监,负责明成祖朱棣的生活起居和护卫工作,堪称朱棣最信任的下属。由于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寝食难忘,便想让人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线索,思来想去,这样一件隐秘且复杂的工作,派郑和去

  • 原创朱元璋套路安人心,张士诚有天佑鸿运当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和张士诚,张士诚为什么投奔朱元璋,历史上朱元璋与张士诚

    朱元璋系列更新到这里,就不能一直埋头在小的历史细节里翻找了,还需站高一点,带领读者看一看全局,看完了再回到具体细节上,这样远近一交叉,就能基本把握住历史发展的主线了。上篇文章,我着重写了朱元璋的阶级立场,他从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领袖,逐渐转变成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农民政权向封建

  • 蒙古王爷:没人敢杀死成吉思汗后裔,俄罗斯士兵笑道:那我偏要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蒙古地位怎么样,成吉思汗是被火枪打死的吗

    关于那海的早年经历,史书上记载的并不详细,他的爷爷是术赤的一个地位不高的儿子,知名度比不上拔都和别儿哥。而那海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则是因为一场成吉思汗后代之间的内战。大约在1262年,金帐汗别儿哥率军征讨伊儿汗国的统治者旭烈兀,而他最信任的那海,则作为先锋参与了这次战争。那海在金帐汗国与伊儿汗国的战

  • 成吉思汗遭遇人生低谷,部下仍然不离不弃,学者:他们都是聪明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吉思汗的人生低谷,元朝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怎样的一个人

    熟悉历史的读者或许都知道,这并不是成吉思汗第一次遭遇人生低谷,自从父亲也速该去世之后,成吉思汗的童年一直是在艰苦和危难中度过的,正是这样的环境,才使成吉思汗锻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力。而成吉思汗长大之后,又经历了妻子被蔑儿乞部夺走,以及十三翼之战被札木合击败的人生低谷,可是这些失败并没有击垮成吉思汗,他

  • 赵构诛杀忠良,投降敌国且纳贡,但是却能让国家活了152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构的最后下场,赵构的事迹,历史上真实赵构

    赵构,宋朝第10位皇帝,同时也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从小就十分聪慧,博闻强记,知识渊博,宣和三年便进封为康王,靖康二年的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的应天府登基,并改元建炎,从此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南宋政权初次建立,由于形势所迫不得不让抗战派的李纲担任宰相,但是不久之后又赶走李纲,并且在南渡的过程中听信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