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代理主帅”虞允文,“逼死”金主完颜亮,南宋朝廷得以残喘

“代理主帅”虞允文,“逼死”金主完颜亮,南宋朝廷得以残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85 更新时间:2024/1/27 22:28:37

恰在此时,腐败的南宋将军王权首先放弃庐州(今安徽合肥),刘锜亦回扬州。稍后,王权由和州(今安徽和县)继续南逃,刘锜也过江回到镇江。长江以北地区全部失陷,当时“中外震恐”,“上欲航海”,真是危急之至。

一、他原本只是去督战

这时,允文被派赴前线监督主将交接军队,并慰劳士兵。当他到达采石这个江防要地时,旧将王权已去,新任命的将军李显忠尚未到来,面对着金兵充斥的对岸,南宋士兵却三三五五零星地坐在大道两旁,无人统帅。虞允文见此情景,不顾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立即组织部队,并号召将士杀敌立功。士兵们纷纷表示,今天有了主将,我们决心与敌人拼死一战、于是,虞允文亲自指挥阻击金军。

十一月初八,虞允文作了正确的、严密的部署:以步、骑兵列阵于江岸防御,而以水军为主力布阵江中,阻击金人渡江。他将舰队划为五个部分,两部分守东西岸,作为金、右翼:一部分居中作为基本突击兵力;另两部分隐蔽在港口中,作为预备队。

二、采石水战告捷

时间已是十分紧迫,虞允文布阵刚结束,完颜亮已指挥数百艘战船向江南疾驶而来。为首的七十艘迫抵南岸,南岸上宋军拼死抵抗。中流水军以海鳅船(车船,战舰的一种)猛冲金战船,由于金战船“底阔如箱,行动不稳,且不谙江道,皆不能动”,所以大半被南宋战舰撞沉。虞允文又组织弓箭手沿江岸尾追齐射,激战终日,水陆配合,大败金军,毙敌四千余名。这是采石水战的第一场战斗。

采石水战告捷,虞允文并未松懈斗志,他估计。“敌今败,明必复来。”半夜,紧张地进行了新的部署:令一部分舰队控制上流,另一部分舰队控制金舰队的出口——杨林口(今安徽和县东二十里),待机歼敌。

第二天一早,金舰队果然来到,妄图反扑。宋水军初战胜利,士气正旺,乘胜上下夹击,并发霹雳炮攻击金军,其声如雷,石灰散如烟雾,伸手不见五指,对面难见人影,宋舰队再战再胜,取得焚敌船三百艘的辉煌战果。这是第二场战斗。

三、虞允文固守京口

虞允文以一万八千之众击败金人四十万大军的进攻,使千里江防固若金汤。完颜亮不得不率军退回扬州。虞允文见敌军退至扬州,估计必与瓜洲(今江苏扬州市南瓜州镇)金军会合,抢渡长江。占领京口(今江苏镇江),继续南侵。于是,他对李显忠说:“今日京口没有防备,我应该去,你能把部队分给我一些吗?”李显忠答应分给他一万六千人。

同月十六日,他率军到达京口。接着,其他部队也陆续来到,聚集于京口的宋军达二十万之多,但海鳅船不满一百,戈船也只有五十艘,水军力量薄弱。虞允文遂抓紧时间修造舰船,并对江防作了周密的部署;令张深守滁河口,扼守长江上游的要冲,以苗定驻下蜀,作为预备队。二十二日,完颜亮到达瓜洲。这时,虞允文部署已毕。于是,他命士兵踏车船在大江之中往来巡视,船行回转如飞,金兵见之,惊骇不已,始终不得越渡。

四、完颜亮之死

由于采石战役的失败,京口又不得渡,军事上的节节失利,进一步加剧了金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十七日,完颜亮终于死在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其攻灭南宋的计划,遂告彻底失败。因此,史称赤壁水战而三国势成,淝水一胜而南北势定,允文采石之功,宋军转危为安,这是深有道理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采石水战,是一场战略决战。金人进攻的四路大军,海上舰队已被李宝舰队全歼,陆上的西路军业已受阻,战略配合钳制部分均告失败,完颜亮亲率的主力已陷入孤军深入的不利态势。如果完颜亮真能击败虞允文,迅速在采石渡江,尔后和宋军决战再取得胜利,则既可取得攻灭南宋的预期结果,也可反对来巩固其内部的统治。因此,采石水战确是关系到完颜亮成败、存亡的决战。

对于南宋来说,此次战役也是生死攸关的决战。当时宋军正处于统帅交接的间隙,部署混乱,士气低落,而且仅有一万八千人。面对着逼近的金人四十万大军,形势显然十分危急险恶。况且,采石地区历来是江防要地、战略重镇,如果金军抢渡成功,南宋则无险可守,金军就会长驱直入,进迫临安。因此,阻击金军抢渡长江的这场水战的成败,显然直接关系着南宋的生死存亡。

五、水战艺术家虞允文

采石水战这场战略决战的胜利,是我国海军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出色战例之一。采石水战充分显示了作为舰队司令虞允文的高尚品质和杰出的指挥才能。当敌四十万大军充斥于大江对岸,形势危急的时刻,他发出了“危及社稷,我将安避”的誓言,且力排众议,挺身而出,代替主帅,组织江防,阻击金军,表现了难能可贵的抗敌热忱。

他有着杰出的组织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居然把松散的士兵组织成为一支纪律严明的、决心死战的坚强队伍。他又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将军,准确地分析了敌情,严密地部署了部队,牢牢地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一步步夺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他在水战中采用的水战预备队的战法是我国海军史上的革新和创造。他是我国古代海军史上第一个采用水战备队的水军舰队司令,是当之无愧的水战艺术家。

出色的采石水战的胜利,使宋军转危为安,此后出现了宋、金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影响了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作为这次水战指挥者的杰出的水战艺术家虞允文,和他在水战战术上的革新和创造,则在我国海军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更多文章

  • 历史正在重演,今天美国的所作所为,像极了大明崇祯年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美国与明朝的历史,明朝时期的美国是什么样,美国和明朝有什么关系

    3月22日,美国懂王命令加州、纽约州等数州共46000万国民警卫队士兵参加抗疫工作,由联邦提供资金,各州州长管理。这是自2005年以来,国民警卫队最大规模的一次紧急部署。国民警卫队负责食物和药品的运输,以及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在此过程中,有上千名国民警卫队士兵被确诊,并出现了美军中首例死亡病例。但最

  • 成吉思汗妻子被抢走9个月,救回时已有身孕,对丈夫说:这是喜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吉思汗几个老婆,成吉思汗媳妇谁抢走的,成吉思汗妻子标准

    就是这样一位雄霸一方的能者,在父亲被杀害后,新婚妻子也被死对头掳走,等到救回时已经有了身孕,当成吉思汗觉得有些无法面对的时候,妻子却说这是喜事;那么喜从何来,成吉思汗又是怎么接受这个孩子的呢?草原上的争夺向来是直接、粗犷的,同时也伴随着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现实,许多无辜的人会成为牺牲品,成为别人上位

  • 文化的浩劫:西夏“黑水城文献”是如何流落到海外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献,西夏 黑水城 文献,西夏黑水城是中国第三大文献吗

    元朝灭亡以后,昔日的绿洲被沙漠吞噬变成荒漠,黑水城也就成为了一座废城。黑水城在夏元时期繁荣稳定发展了350余年,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因黑水城极度干旱的内陆性沙漠气候,使得埋藏在地下荒漠中的文献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扬名海内外的“黑水城文献”,直到20世纪才被发现。1908年,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科兹

  • 赵构保住政权为何反被骂?崇祯竟被尊敬、李世民也成千古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构与崇祯谁能力强,赵构和崇祯是同一个朝代吗,赵构对比崇祯

    崇祯把天下都丢了,却被许多人唏嘘慨叹,报以深切的同情。类似的还有项羽;李世民杀死兄长和弟弟以及众多侄儿、逼得父亲退位,如此凶狠歹毒的人,竟被人视作千古明君。难道这些都有问题吗?都是错误的吗?其实没错。错的是许多人在评价皇帝的时候,最喜欢用老百姓的评价标准去评价。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准则,皇帝的职业

  • 郑和下西洋说是找到了麒麟,明成祖高兴坏了,让人画下来留作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明成祖墓里有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吗,明成祖对郑和的态度与看法

    郑和年轻时就是燕王朱棣的侍从,其人办事稳重且有气魄,深受朱棣的信任和喜爱,靖难之役中,郑和有大功,升任内宫监太监,负责明成祖朱棣的生活起居和护卫工作,堪称朱棣最信任的下属。由于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寝食难忘,便想让人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线索,思来想去,这样一件隐秘且复杂的工作,派郑和去

  • 原创朱元璋套路安人心,张士诚有天佑鸿运当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和张士诚,张士诚为什么投奔朱元璋,历史上朱元璋与张士诚

    朱元璋系列更新到这里,就不能一直埋头在小的历史细节里翻找了,还需站高一点,带领读者看一看全局,看完了再回到具体细节上,这样远近一交叉,就能基本把握住历史发展的主线了。上篇文章,我着重写了朱元璋的阶级立场,他从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领袖,逐渐转变成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农民政权向封建

  • 蒙古王爷:没人敢杀死成吉思汗后裔,俄罗斯士兵笑道:那我偏要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蒙古地位怎么样,成吉思汗是被火枪打死的吗

    关于那海的早年经历,史书上记载的并不详细,他的爷爷是术赤的一个地位不高的儿子,知名度比不上拔都和别儿哥。而那海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则是因为一场成吉思汗后代之间的内战。大约在1262年,金帐汗别儿哥率军征讨伊儿汗国的统治者旭烈兀,而他最信任的那海,则作为先锋参与了这次战争。那海在金帐汗国与伊儿汗国的战

  • 成吉思汗遭遇人生低谷,部下仍然不离不弃,学者:他们都是聪明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吉思汗的人生低谷,元朝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怎样的一个人

    熟悉历史的读者或许都知道,这并不是成吉思汗第一次遭遇人生低谷,自从父亲也速该去世之后,成吉思汗的童年一直是在艰苦和危难中度过的,正是这样的环境,才使成吉思汗锻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力。而成吉思汗长大之后,又经历了妻子被蔑儿乞部夺走,以及十三翼之战被札木合击败的人生低谷,可是这些失败并没有击垮成吉思汗,他

  • 赵构诛杀忠良,投降敌国且纳贡,但是却能让国家活了152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构的最后下场,赵构的事迹,历史上真实赵构

    赵构,宋朝第10位皇帝,同时也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从小就十分聪慧,博闻强记,知识渊博,宣和三年便进封为康王,靖康二年的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的应天府登基,并改元建炎,从此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南宋政权初次建立,由于形势所迫不得不让抗战派的李纲担任宰相,但是不久之后又赶走李纲,并且在南渡的过程中听信奸佞

  • 宋代的“赦宥”有大赦、德音、曲赦三种,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为什么经常大赦天下,古代有大赦天下现代有大赦吗,宋代的德音是什么

    一、德音一词的起源德音一词起源甚早,《诗经》中即有“德音”词语,如“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它是指敬称别人的善意言语以及好的名声等。同时,德音还可以指某种音乐之制,如“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此之谓德音。”汉代开始出现以德音称呼皇帝的诏旨,如仲舒曾对汉武帝说:“陛下发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