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拥有几十万大军,为何最后还是败给了康熙?有三个关键点

吴三桂拥有几十万大军,为何最后还是败给了康熙?有三个关键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88 更新时间:2024/2/2 20:38:04

三藩是满清对汉族功臣的特许,顺治帝本来就是想让他们镇守边疆,但随着他们野心的不断膨胀,才有了以后的三藩之乱。三藩之中,尤以吴三桂最为猖狂。吴三桂原是明朝的大将,在清军南下的时候,他主动投效清军攻打大顺民军,此人为清朝统一中原立下了大功,战后,顺治帝为了表彰吴三桂的功劳,将其封在了云南。

吴三桂前期还没有造反的意思,但随着多尔衮、顺治帝等这些满清重量级人物的相继离世,他才有了割据的野心。身为平西王,吴三桂大肆聚揽,他将云南彻底变成了自己的属地,甚至与朝廷分庭抗礼。公元1673年,按捺不住的吴三桂终于起兵造反,他联合其它两路藩王共同举兵,甚至一度进展到了湖南境内。

康熙皇帝早对三藩非常不满,在吴三桂起事之前,康熙帝就已经做好了镇压的准备。吴三桂起事后不久,康熙帝就从各地调集起兵征讨叛军。经过长时间征战,康熙帝最终击败了叛军,公元1681年,清军攻入吴三桂老巢,盘踞八年的平西王势力终于被消灭。

吴三桂在起事之前,他曾经拥有四十多万大军,其本来就有夺取天下的基础,奈何最终却不是康熙帝的对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三藩失败的?

三藩的失败是咎由自取,首先就表现在他们的同盟上。三藩之中,吴三桂拥兵最多,除此之外,就属尚可喜耿精忠了,三藩虽然在起事之初一致对外,但随着战场形势的改变,这种名面上的同盟还是被打破。在开战后不久,尚可喜和耿精忠就受到了朝廷兵马的攻击,由于三藩无暇顾及,又各怀鬼胎,福建、广东势力遂相继投顺到朝廷一边,这就大大削减了三藩的实力。没有了耿精忠和尚可喜的支持,吴三桂的右翼就出现了空缺,不久,朝廷大军向云南全面压境,吴三桂在惊慌失措之下一病不起,平西王势力很快便瓦解了。

三藩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客观条件,对于清军来说,吴三桂是叛军,康熙帝讨伐叛乱是名正言顺。康熙帝在对三藩的平定战争中,采用了先拉后打的策略,他先是派人说服了驻扎于陕西的王辅臣势力反正,接着又向耿精忠和尚可喜抛出了橄榄枝。耿、尚二人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看到了朝廷赦免自己的罪过,他们遂一道联合清军反击云南,吴三桂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自然不是对手。由于清军突然的增强,加上各地的反正,平西王势力自然会很快失败。

吴三桂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在于人心,吴三桂长期经营云南,其在云南推行暴政,根本就不得民心。就算早期拥有数十万的大军,但也是一群乌合之众,在利益的驱动下,它很快就会瓦解。吴三桂失去了民心,加上其残暴的本性,三藩就很难与清朝抗衡了。

更多文章

  • 民国第一无耻军阀:石友三究竟有没有底线!倒戈将军没底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石友三的真实故事,石友三的简介,石友三有什么特征

    即便如此,底线还是有的,太过分了会招来报复。但真有这么一个军阀,曾三度投冯玉祥又三次背叛,投阎反阎,投蒋反蒋,投张反张,联共反共,抗日投日,毫无气节。此人位置本不尊大,却由此占据了民国第一无耻军阀的名头。石友三生于1891年,是吉林长春卡伦人,幼年家境十分贫寒,靠父亲给人家赶大车维持生活。石友三在一

  • 蒲松龄《花姑子》:是对封建女性的幻想,还是士大夫的放飞自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论蒲松龄的女性形象,蒲松龄悲惨的一生,蒲松龄传奇经历

    中国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而西方呢?也差不多。古希腊的伯里克利说:好女人的标准并不是被别人称赞,而是不被人谈论。所以,压制女性,就不是区域性问题,而是普遍性的问题。但是,压制女性的同时,也对男性进行了压制。“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 按理列强不应和大清谈判,为何都以和谈收场?因为得按英国的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清与列强签了哪些条约,和大清关系最好的列强,清朝怎么和列强谈判的

    但,列强再多,也就只有一个列强说了算。那就是英国。其他人全是打酱油的,英国说一、他们不敢说二。只要英国要跟大清谈判,其他列强就必须收起刀枪、坐到谈判桌上。否则,命运就会非常凄惨。非但得坐下来谈判,而且怎么谈以及谈什么,都得英国最后审核。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是铁了心、非要把辽东从大清身上撕下来。但是,英

  • 曾国藩是如何收礼和送礼带你探秘清代官场“潜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多少岁进入官场,曾国藩的官场困局,曾国藩升迁的四个秘诀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晚清的地主家庭,自幼就比较勤奋好学,在道光十八年他参加会试,自此开始踏入仕途,先从翰林院编修做起,之后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在太平天国运动时,他建立湘军,领军打仗,最后一路升到两江总督,可以说他的一生在官场上是青云直上的,那么是否存在着官场上的“潜规则”呢?我们一起来探秘。两江总

  • 他是18世纪世界首富,自裁前写下绝命诗,预示会出慈禧。可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有关慈禧的预言,历史名人评价慈禧,慈禧个人事迹

    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这大贪官自然而然想到往年家中的欢乐热闹,自己在众星捧月中的尽情享受,便提笔作了《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五言诗。第一首:“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第二首:“

  • 雍正王朝:为何老九造谣康熙是传位于老十四,不说是传位老八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王朝老八和老九,康熙和雍正王朝的关系,雍正王朝康熙对各位皇子的评价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前半部的九子夺嫡可谓是精彩绝伦,尤其是康熙驾崩,传位于老四,新老皇帝交替之际的惊心动魄,使人看的是紧张而又痛快淋漓。那么今天宋安之就来分析一下关于康熙驾崩时的剧情,那就是八爷党的老九和老十,既然当场造谣是传位于老十四而不是传位于老四,为何不直接造谣说是传位于老八呢,是不是有些多

  • 韦昌辉在天京事变中帮洪秀全诛杀了杨秀清,为何结果仍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洪秀全派韦昌辉暗杀杨秀清,洪秀全为什么活捉韦昌辉,杨秀清和韦昌辉

    而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便是天京事变。原来,太平天国自开国以来,天王洪秀全实施“放权制”,结果成了“虚位元首”,东王杨秀清一直总揽朝政,节制诸王。而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和杨秀清因为权力的争斗而使得矛盾激化,水火不容。1856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天京事变”。因为有洪秀全的密诏授意,原来就对杨

  • 大清灭亡后,满族人为什么要改汉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满族在民国为啥改汉姓,清朝灭亡后都改了汉姓吗,清朝灭亡后的姓氏现状

    清人入关,建立了清朝,满人虽然替代了明朝的统治,但是不得不说同时也是满汉文化交融的时期。清朝的统治者对待中原文化虽然有接受的一方面,但是还是认为他们满族文化才是尊贵的。所以,即使他们在中原扎根,他们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姓氏并以此为傲。满族人改汉姓清朝推翻明朝,实际上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明朝末期

  • 悲催的鳌拜,顺治一世都都在保他,没曾想却被小康熙给打入囚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顺治不死鳌拜敢反吗,鳌拜怕顺治么,鳌拜对顺治忠心吗

    鳌拜是老员工了跟着皇太极打天下,阻碍多尔衮夺权。鳌拜阻止多尔衮登基,多尔衮顿时就火冒三丈,要把鳌拜拉出去砍了。这时候小顺治就飞奔过来,拜托多尔衮饶了鳌拜,多尔衮看在小皇帝的面子上只好作罢。但是我们想一个拥有实权的人,怎会轻易放过和自己作对的人?多尔衮为了扳倒鳌拜,无时无刻的不在搜集鳌拜犯错的证据,可

  • 为何千年来的圣人只有两个半,而不是3个,曾国藩只是半个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国藩为什么要做圣人,曾国藩为什么会被称作圣人,曾国藩为什么被称为近代的圣人

    由凡入圣,超凡脱俗,是为圣人。著名编年体史书《左传》对圣人,定下了三个判定标准。需有品德,需有功绩,需有思想,三元素缺一不可。三元素兼备的人,可谓之为圣人。我国上下历史五千年,曾经出现过不少哲理大家,他们也留下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著作,那么到目前为止,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圣人?梁启超认为孔子,王阳明是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