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前沿
“据燕京并所管州城,原是汉地,若许复旧,将自来与契丹银绢转交,可往计议,虽无国信,谅不妄言”。——宋徽宗
北宋之亡应从宋的外交政策说起,即与金联合灭辽的战略方针,为此还签订了“海上之盟”。公元1122年,宋金联合伐辽,说是联合,实则北宋替金打工,金投入之兵力财力远不及宋。而双方联合的基础是北宋想要收回自五代起被割让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这是北宋长年积弱受制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咽喉所在,故而宋的目标是没有异议的,北宋为表合作诚意,答应将每年给予辽的岁币转贡于金。而这个契约的前提也是双方必须达成战略目标,即“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
北宋也着实是不争气,宋攻辽并未成功,而金军却顺利攻下辽上京、中京及南京,俘虏辽天祚帝。金方事后便以宋未能兑现承诺“攻陷辽南京”为由,而拒绝归还燕云。金宋双方经多次交涉,北宋允以二十万两银、三十万匹绢于金,并纳燕京代租钱一百万贯,金才同意交还燕云六州(景、檀、易、涿、蓟、顺)及燕京。但在交付之前,金军将燕京城内的财物洗劫一空,人口大量迁移北方,宋接收到的燕京只是一座“城市丘墟,狐狸穴处”的空城。
宋在在外交上的失败也不仅在于“海上之盟”的破产,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辽的灭亡实际上是使宋失去了北方的屏障,金人的铁蹄随时都可能南下掳掠。而在灭辽一战中,宋投入之巨大财力人力,却未收回燕云十六州这块战略要地,这也导致宋金关系在灭辽之后极度紧张,也为后来的靖康之变埋下伏笔。随后北宋又收留金朝叛将张觉,成为金国伐宋的借口。
君国之耻
公元1125年,金太宗完颜晟分兵两路伐宋,西路军围攻太原,东路军直逼开封。宋徽宗害怕城破之后会被掳杀,于是把帝位传给了钦宗赵桓,这也是北宋历史上极为耻辱的一件事,一国之君在大敌当前,没有亲临城上指挥抗敌,却忙着甩锅给儿子,相比后来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北宋皇帝显得毫无气节。
其实在金军兵临城下时,主战派将领李纲组织开封军民进行了有效的抵抗,城下金军尸体入山。无奈金人离间,李纲被罢,金军二次围城时,先前从西北赶往开封勤王的十数万大军亦各自回守太原战区,开封城内只剩7万守备。此时徽钦二宗六神无主,居然将希望寄托于郭京的六甲神兵,最终开封沦陷,宋朝皇室大部被掳走。据史料记载,靖康之变中,北宋皇室宗亲5000余人沦为俘虏,另有9000余人的文武官员及家眷、工匠、技师亦被俘虏北上,这里还不包括金人在破城后的烧杀淫掠,以及被强制北迁的民众。可以说开封城几乎十室九空,这个中原王朝的国都,昔日东京梦华的盛状,一时间成为人间炼狱,惨不忍睹。
皇后宗女之耻
“初七日,王妃、帝姬入寨,太子指以为鉴,人人乞命。”——《瓮中人语》
关于战俘北归的问题,金军一共分7批押送,一方面是因为基数太大,管理难度大,一方面因为宋军得知徽钦二宗被掳,各路援军北寻拦截者不断。而押送的过程也是极为悲惨,本就路途遥远,吃、穿用度无法保证,皇室女卷多受金兵凌辱,不少人或饿死途中,女卷不堪其辱选择自杀者众多。起初金废徽钦二宗为庶人,强制脱去龙袍,这在历史上是唯一一次,北归途中又封宋徽宗为昏徳公,是对北宋皇帝极大的羞辱。
“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瓮中人语》
后宫嫔妃、宗室妇女几乎全部沦为奴娼。金人在开封之时就表现出对女人的渴望,他们向宋索要童女,用来发泄私欲。皇亲宗室女眷明码标价,抵扣犒军银钱,完颜宗翰宴请手下时,让这些宫嫔换装侍酒,不从者即处死,金军从这些女眷中挑选未成婚者,其实也就是未成年的少女三千人,成为金军将领的私产,完颜宗翰本人也从中挑选了十人,金军对待女俘的行为以至于 “被掠者日以泪洗面”,生不如死。
“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燕人麈》
北归至一个月左右,首批宗室女眷3400余人死去1500余人,活下来的女眷一部分送往上京,送于金太宗发落,千余女眷被赐给金军地方将领,另有三百人留住“洗衣院”,即官妓院。并按照女真习俗“露上体,披羊裘”参加牵羊礼以示投降之意。宋徽宗的郑皇后和宋钦宗的朱皇后亦未逃过此劫,风华正茂的朱皇后也在如厕时遭到千户国禄的调戏,贵为皇后亦未受到尊重。牵羊礼前,朱皇后不堪受辱,先是自缢未遂,后被救起又投水自尽而死。宋徽宗的女儿亦被强行嫁给完颜宗翰的儿子。留在燕京的女眷大多被卖进娼寮,或以十人换马一匹卖到高丽、蒙古为奴。
综上,靖康之耻的耻辱在于北宋的外交失策,国都沦丧,人民沦为刀俎,国君毫无气节甘为人奴,任由妻女为娼为奴。到了这般境地,唯有朱皇后以死捍卫尊严,徽钦二宗苟延残喘做了金人奴隶,直到客死他乡也未展现一丝君王气节,北宋之亡由二宗可见实属气数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