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为什么会输掉靖难之役?除了他本人能力弱,身边人也很差

朱允炆为什么会输掉靖难之役?除了他本人能力弱,身边人也很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41 更新时间:2024/1/1 5:39:35

他本人的能力太弱,这是根本原因。朱允炆是真正意义上的温室花朵,空有一番抱负,但是却没什么能力去布局和谋划。他一上台就推动削藩,按理说方向是没错了。但问题是,他难道就没有考虑过各地藩王的反应吗?要知道,如果没有做好必要的军事准备,那么盲目削藩很可能会造成藩王反叛的。从靖难之役的表现来看,朱允炆显然没有这个准备,所以导致在军事上将帅乏人,处处被动。

另一方面,朱允炆身边的人,也是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像是黄子澄,虽然说名气很大,可全都是文学成就啊!在政治上,黄子澄目光短浅,不仅提不出有意义的建议,反而总是出馊主意。朱允炆身边有个叫齐泰的大臣,算是很有见识的人了,可是黄子澄却屡屡挤掉齐泰的建议,真是给朱棣送了超级无敌大礼包。

方孝孺则更是空想大师。他曾经和朱允炆建议说,让辽东的军队袭击朱棣的老巢,再宣布赦免朱棣的反叛罪,这样一来朱棣就会撤兵回封地,而朝廷的军队从后面掩杀,一定可以取得成功。然而,朱棣早就看透了这一招,当时朝廷派在前线的薛岩很害怕朱棣,根本不敢靠近,自然这个军事计划就彻底搁浅了。

更悲催的是,靖难之役打到最后,朱棣已经兵临城下了,明眼人都知道再守着南京毫无意义,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个时候,倘若朱允炆能够离开南京的话,那么跑到其他地方登高一呼,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救驾,或许还能够有一线转机。然而,又是这个方孝孺,喊着口号劝说朱允炆不要离开南京,要和社稷共存亡。结果,朱棣直接来个一锅端,虽然说没找到朱允炆,但抓获了他全部的党羽,将隐患彻底消除。

而再看朱棣这边,本身自己就是杀伐果断的枭雄,又联合了其他几个藩王,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处理得比较合适。再者,他手下的士兵都是百战之军,战斗力很强,手下的文臣武将又都是一心一意跟着朱棣造反,所以大家凝心聚力,拧成一股绳,自然可以一鼓作气,最后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却表示有个字不会写,最终保住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后悔杀刘伯温吗,刘伯温被朱元璋赶走,朱元璋杀了刘伯温后有没有后悔

    连作为明朝第一谋士的刘伯温,朱元璋都没打算放过。刘伯温曾出谋划策助力朱元璋打赢了最强劲的对手张士诚和陈友谅。他通天文、兵法、数理,被后人赞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按理说,有刘伯温这样的人在身边,朱元璋可以高枕无忧,但他却想杀死他。刘伯温那么聪明的人,呆在朱元璋身边多年,眼见着他杀了那么多

  • 斩张献忠,灭吴三桂,他是被孝庄忌惮的又一“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庄解决吴三桂危机,孝庄平息吴三桂,康熙未听孝庄意见而灭吴三桂

    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之孙岳乐在沈阳降生。作为清初名将,岳乐曾先后效忠过顺治、康熙两代君王。岳乐的父亲名叫阿巴泰,从小被父亲熏陶的岳乐,成年后也成了一名有勇有谋的将领。岳乐21岁时,曾追随豪格入川作战,斩杀了反抗清廷的张献忠。因为此次战功,岳乐被顺治帝封为多罗贝勒。1651年,多尔衮因病暴亡,顺治

  • 朱棣做了22年皇帝,为何没生下一儿半女?一宫女临死前说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和谁生的最后一个孩子,为什么自朱棣开始皇帝很少生儿子,朱棣一生成功的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倡导的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所以古代的人十分重视繁衍子嗣,觉得是“多子多福”,越多越好。尤其是权贵之家,更是娶三妻四妾,旨在自己能够享受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子嗣。而皇帝自然是不用说了,他们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嗣更多。但是历史也有例外的时候,有些皇帝可能宫妃众多

  •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我们存在三个误解,真正原因与李自成资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李自成是如何成功的,李自成的失败之路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这显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比较普遍的观点有三个:一是清军太过强大,李自成打不过清军;二是李自成进京以后,对那些地主贵族进行严刑拷打,并且抢劫他们的财富。这让这些地主贵族们很不满,因而造成李自成的支持率下降。三是李自成进京以后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因而疏于防范,最后被清军打败。(李自

  • 丁字湾的趣历史:明朝末年,有头鲸鱼曾在莱阳羊郡搁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丁字湾的真实历史故事,搁浅鲸鱼死了,羊郡丁字湾最新消息

    丁字湾被海阳、莱阳、即墨所环绕,是一个较为封闭的海湾,不适合大船通航,沿岸也无大的港口。但在史料记载当中,丁字湾可不是这个模样,当时这里港阔水深,金口、行村、羊郡都是有名的商港,当时有不少从南方来的船只,在北上京津时,都会在此停泊集散。有趣的是,丁字湾当时的海阔水深,不仅体现在沿岸港口的繁华上,还体

  • 《梦华录》宋朝的军队战斗力为什么那么弱?关键是待遇实在太差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梦华录发生在宋朝什么时候,梦华录之外真实的宋朝是什么样的,梦华录是不是以宋朝为背景

    首先,就是朝代的问题了,在宋朝,是一个极度重文轻武的朝代,在这样一个朝代里面,军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不像现在,现在的军队地位非常高,在宋朝时期,军队的地位堪称是印度贱民的存在,因为在那个朝代里面,军队不仅是待遇低,工作还非常辛苦,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干呢?宋朝军队的待遇有多差呢

  • 朱元璋赠王府给徐达住,腾龙床给他睡,最后赐只蒸鹅要了他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为啥给徐达送鹅,朱元璋和徐达差多少岁,徐达和朱元璋谁大

    为此,他制造了明初血淋淋的四大惨案,共诛杀功臣达10多万人。其中,连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也不能幸免。徐达和朱元璋是老乡,也是最好的玩伴。他不但骁勇,而且多谋,一生南征北战,带领大军灭了陈友谅,又灭了张士诚,随后又带领常遇春等人北伐,为朱元璋扫平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徐达在平定了北方的元朝残余势力班

  • 大明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夺取江山,晚年却不慕名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姚广孝劝朱棣绕过济南直入南京,明朝妖僧姚广孝,姚广孝对朱棣的帮助

    朱棣此次起兵史称“靖难之役”。虽然是“造反”之举,却也有诸多不得已,这一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老爹朱元璋的一大喜好——“诈尸”。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元末乱世,朱元璋和陈友谅打得不可开交,根本就顾不上这个儿子的诞生,当然连他的母亲也来不及多得片刻温存。也正因如此,朱棣的生母在史书上

  • “感言收复河套者,斩”,难道明朝对故土那么不在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为何不收复河套,明朝是什么时候放弃河套的,明朝为什么不开发河套

    (1)嘉靖和严嵩紧密合作各取所需这件事儿充分展现了嘉靖皇帝刚愎自用、朝令夕改、果敢盲动的性格特点。嘉靖二十五,曾铣提出“收复河套”后,嘉靖对此大力支持。然而,在嘉靖二十七年正月突然改变态度,对曾铣大加批判。诸如说曾铣就比别人能耐之类的感性词语。在此情况下,严嵩抓住时机对首辅夏言发动政治攻击。一方面摘

  • 他与岳飞同样谥号武穆,但功劳比岳飞大得多,结局也好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谥号是武穆还是忠武,为什么追谥岳飞为武穆,岳飞的谥号是怎么来的

    岳飞去世二十年后,宋孝宗上台,在大臣的建议下,他为岳飞平反,改葬在西湖栖霞岭。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又追赠岳飞谥号“武穆”。《汲冢周书》称: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諡法》称:“布德执义曰穆。武穆是对一位武将极其肯定的谥号,所以后世多称岳飞为岳武穆。李光弼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期间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