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我们存在三个误解,真正原因与李自成资历有关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我们存在三个误解,真正原因与李自成资历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97 更新时间:2024/2/8 13:37:38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这显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比较普遍的观点有三个:一是清军太过强大,李自成打不过清军;二是李自成进京以后,对那些地主贵族进行严刑拷打,并且抢劫他们的财富。这让这些地主贵族们很不满,因而造成李自成的支持率下降。三是李自成进京以后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因而疏于防范,最后被清军打败。

(李自成剧照)

不过,这三个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我们先说李自成打不过清军。当年清军和明军打的时候,清军虽然对明朝的土地不断进行蚕食,但是其实一直不能往前更进一步。就算他们一度攻到北京,也不得不退回去。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军和明军应该是基本上打成了平手。而明朝军队是打不过李自成军队的。正因为打不过,李自成军队才才打进了北京城,夺取了明朝的江山。既然清军和明军只是打成平手,而李自成打得过明军,那么李自成的实力显然是比清军更强大的,为什么竟然在清军面前不堪一击呢?

有人说是因为吴三桂投降了清军,增加了清军的力量。但是当年,洪承畴祖大寿孔有德等很多人都投降了清军,还送给了清军很多红衣大炮,却并没有增加清军的什么力量啊。所以,吴三桂投降清军,显然也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毕竟吴三桂的兵力还是很有限的。

(吴三桂剧照)

再说第二点,李自成抢劫地主贵族的财富。这一点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要知道李自成是怎么起家的,就是靠抢劫地主贵族的财富,并且开仓放粮,因而才获得了老百姓的积极支持。所有的贫苦老百姓都是有仇富心理的,再加上分配不均,让他们对地主贵族更不满。因此李自成抢夺地主贵族的财富,只会让平民百姓感到很高兴,他们不可能就因此就不支持李自成。

再说李自成进京以后贪图享乐的问题。实际上,李自成进京也就只有42天,在这42天里面,他还有好几天是带着军队去山海关和清军打仗的,他呆在京城的时间就更少。要说李自成贪图享乐,他也享乐到哪儿去。和11年不出宫的洪秀全比较起来,李自成已经算是非常勤政了。

所以这三点原因,其实并不是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

(刘宗敏剧照)

那么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李自成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内部。李自成这个集团,并没有建立权威的领导核心。

李自成是一个皇帝,但实际上他在整个集团里面并没有权威。你看他让刘宗敏去山海关抗击清军。但是刘宗敏竟然说,你在家里享受,让我去出生入死!李自成没办法,只好自己带着军队去和清军打仗。

李自成之所以没有权威,是因为他当领导者的时间并不长,因而他并没有核心成员。同样是农民起义领袖的朱元璋刘邦,他们是有一大帮追随者的。这些追随者,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他们都一直拥戴朱元璋和刘邦,最后追随到他们当皇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威权,大臣们不敢不执行他们的命令了。

而李自成并没有这样忠诚的干将。围绕在他身边的牛金星等人,不但不忠诚,并且又没有什么水平。稍微有一点水平的李岩,李自成又忌惮他,把他杀掉了。

李自成最初之所以能够打到北京城,是李岩给他编了“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宣传口号,并且有着开仓赈粮产生的红利。但是现在红利已经消失,没办法开仓赈粮了,整个集团又没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因此被清军一打败,大家很快就散了,四分五裂,自然就失败了。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等)

更多文章

  • 丁字湾的趣历史:明朝末年,有头鲸鱼曾在莱阳羊郡搁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丁字湾的真实历史故事,搁浅鲸鱼死了,羊郡丁字湾最新消息

    丁字湾被海阳、莱阳、即墨所环绕,是一个较为封闭的海湾,不适合大船通航,沿岸也无大的港口。但在史料记载当中,丁字湾可不是这个模样,当时这里港阔水深,金口、行村、羊郡都是有名的商港,当时有不少从南方来的船只,在北上京津时,都会在此停泊集散。有趣的是,丁字湾当时的海阔水深,不仅体现在沿岸港口的繁华上,还体

  • 《梦华录》宋朝的军队战斗力为什么那么弱?关键是待遇实在太差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梦华录发生在宋朝什么时候,梦华录之外真实的宋朝是什么样的,梦华录是不是以宋朝为背景

    首先,就是朝代的问题了,在宋朝,是一个极度重文轻武的朝代,在这样一个朝代里面,军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不像现在,现在的军队地位非常高,在宋朝时期,军队的地位堪称是印度贱民的存在,因为在那个朝代里面,军队不仅是待遇低,工作还非常辛苦,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干呢?宋朝军队的待遇有多差呢

  • 朱元璋赠王府给徐达住,腾龙床给他睡,最后赐只蒸鹅要了他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为啥给徐达送鹅,朱元璋和徐达差多少岁,徐达和朱元璋谁大

    为此,他制造了明初血淋淋的四大惨案,共诛杀功臣达10多万人。其中,连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也不能幸免。徐达和朱元璋是老乡,也是最好的玩伴。他不但骁勇,而且多谋,一生南征北战,带领大军灭了陈友谅,又灭了张士诚,随后又带领常遇春等人北伐,为朱元璋扫平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徐达在平定了北方的元朝残余势力班

  • 大明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夺取江山,晚年却不慕名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姚广孝劝朱棣绕过济南直入南京,明朝妖僧姚广孝,姚广孝对朱棣的帮助

    朱棣此次起兵史称“靖难之役”。虽然是“造反”之举,却也有诸多不得已,这一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老爹朱元璋的一大喜好——“诈尸”。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元末乱世,朱元璋和陈友谅打得不可开交,根本就顾不上这个儿子的诞生,当然连他的母亲也来不及多得片刻温存。也正因如此,朱棣的生母在史书上

  • “感言收复河套者,斩”,难道明朝对故土那么不在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为何不收复河套,明朝是什么时候放弃河套的,明朝为什么不开发河套

    (1)嘉靖和严嵩紧密合作各取所需这件事儿充分展现了嘉靖皇帝刚愎自用、朝令夕改、果敢盲动的性格特点。嘉靖二十五,曾铣提出“收复河套”后,嘉靖对此大力支持。然而,在嘉靖二十七年正月突然改变态度,对曾铣大加批判。诸如说曾铣就比别人能耐之类的感性词语。在此情况下,严嵩抓住时机对首辅夏言发动政治攻击。一方面摘

  • 他与岳飞同样谥号武穆,但功劳比岳飞大得多,结局也好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谥号是武穆还是忠武,为什么追谥岳飞为武穆,岳飞的谥号是怎么来的

    岳飞去世二十年后,宋孝宗上台,在大臣的建议下,他为岳飞平反,改葬在西湖栖霞岭。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又追赠岳飞谥号“武穆”。《汲冢周书》称: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諡法》称:“布德执义曰穆。武穆是对一位武将极其肯定的谥号,所以后世多称岳飞为岳武穆。李光弼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期间的大唐

  • 宋朝演义小说中包公手下五位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包拯手下的几个大将,北宋包拯手下有几大高手,北宋包拯手下的武官是谁

    少年行侠,仗剑四方,好不平事,百里传名。时人因其久居江南,尊为"南侠"。及长,遇包公于危难,数活其命。包公感其人,爱其才,乃引见天子。昭遂入仕,得"御猫"之号。展昭,字熊飞,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人氏,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首次出场时给人印象是武生打扮,叠暴着英雄精神,面带着侠气,年纪

  • 宋朝开国时期赵匡胤手下的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赵匡胤有多强,宋朝第一战神赵匡胤,赵匡胤的五虎

    呼延赞有胆量勇气,勇猛强劲,随和率直,经常说愿意战死在敌军中。在自己身上到处纹"赤心杀贼"字,甚至于他的妻子、儿子、仆人都在身上纹了这几个字。他的几个儿子耳朵后面另外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他创制兵器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边有锋利的刀刃,兵器都重达十几斤,他头戴深红色的纺织品,

  •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可能也不会灭亡,中国也不会黑暗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个皇帝并不是“不着调”,恰恰相反,他反倒是勤于朝政。在他即位时完全是接过了一个烂摊子,内有阉党、东林党斗得如火如荼,外有后金攻打北方辽东,处于节节败退的形式,大明的江山正在一点点被残食。没错,这个人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朱由检。朱由检自从即位后,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了朝政上,他一心想恢

  • 古代刑罚髡刑是什么?为何朱元璋会对亲生儿子处以髡刑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第十个儿子朱檀从小就很调皮,很受朱元璋宠爱,他可以说是最早被封王的,生下刚满三个月,即被封为鲁王。14岁的时候,奉命娶了汤和的女儿为妃,16岁就去了自己的封地,临行前朱元璋还派武定侯郭英亲自护送,并叮嘱说:“到那之后,要好好干,成为一个好藩王”。朱檀点了点头,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从此过上了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