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淝水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的历史名战?东晋只是运气好,捡了大漏

淝水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的历史名战?东晋只是运气好,捡了大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11 更新时间:2024/1/21 8:41:29

一、淝水之战的背景

幽州蝗,广袤千里,坚遣其散骑常侍刘兰持节为使者,发青、冀、幽、并百姓讨之。——《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也就是淝水之战的上一年,幽州境内蝗虫肆虐。但是,地方官是怎么报告的呢?说粮食产量十分巨大,不用朝廷担心,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有,为了自己的政绩,大多地方官都不会管百姓的死活。

到了每年统计政绩的时候,如果恰巧碰见蝗灾,他们就会解释说:“境内的蝗虫会治理的很好,不会飞出幽州,请大人放心!”

而此时的前秦朝政又是在自满的苻坚治下,试问谁敢说真话呢?

不光如此,苻坚还做了一件让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将氐族十五万户,交给宗室贵族带领,分散开来镇守边镇。

搜史君觉得,苻坚这一番举动,直接将前秦的国力削弱,前秦的衰败,并不只是后来的“淝水之战”造成的,将氐族人分开驻扎在战略要地,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边疆地区。

这跟后来的清朝八旗制度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苻坚想的太简单了,即使现在前秦的力量很强大,但是他需要防范之处并不只有外来因素。对于苻坚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朝中大臣却是没有一个人反对,反而那周王朝出来对比“此有周所以祚隆八百,社稷之利也。”前秦真的能和周相比吗?我认为是不能的。

在古代,每打一场战争都是国力的消耗,而谁又能保证“战必胜”呢?

无非就是拼国力,拼人口,其次才是战略。而在自满状态下的苻坚,已经觉得以前秦的实力可以一举灭晋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二、淝水之战如何能打得起来?

前秦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北方已经形成一个庞然大物了,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东晋迟早会有一场大仗(淝水之战),而在淝水之战之前,前秦和东晋的摩擦一直是存在的,之前我们讲过“桓温收复蜀地”,而早在十年前,前秦就已经攻占了蜀地,之后东晋也不是没有想过收复失地,但是从来没有成功过。

王猛当年也曾劝说过苻坚,让他不要急着攻打东晋。当时他是这么说的:“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殁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这句话是王猛临终前对,苻坚所说的,他认为东晋虽然偏安江南,但是晋朝君臣齐心,反观前秦鲜卑族、西羌等都是虎视眈眈的想要找个时机,反秦。如果秦晋之战不论胜败,对于他们都是一个机会,到那时秦当如何?

也许王猛这句话多少能感觉到,不管是哪个种族占据了中原,古人对于正统地位,仍然是承认汉人是正统,但是身为“秦臣”王猛总归是为秦着想。

东晋建国数十载,内斗不是没有,上一期我们也讲到了温桓北伐,温桓的目的就是“代晋自立”可惜他没等到,而在桓温死后,东晋的朝政可是一片和谐,虽然桓氏家族依旧掌握兵权,但除了桓温,一众兄弟中没有人想“代晋自立”所以东晋内部的危机也就解除了,而朝堂上还有谢安、王彪之等贤臣辅佐,前秦如果在此时攻晋,真的能胜出吗?

搜史君从各方面分析,此时的东晋,不但内部安稳,而且实力也不是很低。

“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餔,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略计兵杖精卒,可有九十七万,吾将躬先行,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而苻坚却不采纳王猛的忠言,下定决心吞并东晋,想法是好,可是前秦真的有这个实力吗?

三、淝水之战——战起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苻坚开始攻晋,派苻丕攻打襄阳,韦钟攻打魏兴,彭超攻打彭城,一时间东晋陷入了危局。这一战只是前秦的一番试探,之后前秦开始大肆攻晋。

我们来看看前秦和东晋的战力对比:

晋车骑将军桓冲率众十万伐坚,遂攻襄阳。遣征南苻融、骠骑张蚝、抚军苻方、卫军梁成、平南慕容、冠军慕容垂率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

我们之前如果提到“淝水之战”大多会用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一笔带过,说前秦有多么倒霉,百万大军南下伐晋竟然还输了;或者还有人说八公山的“草木皆兵”使得前秦败的彻底。

那我们就来看看仔细看看八公山之战。

上表中前秦损失的六万五千兵马,就是在抵达八公山之前和刘牢之那一战。

而在寿阳城中的秦军,看到浩浩荡荡的晋军在前面那一战告捷后,晋军的子胆也是大了。这时苻融也是以为八公山上全是秦军,这苻融起初也是不支持苻坚南下伐晋的。早在苻坚有伐晋之心的时候,苻融就说过:“吴之不可伐昭然,虚劳大举,必无功而反。臣之所忧,非此而已。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畿甸,旧人族类,斥徙遐方。”单单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苻融和王猛的看法一样,觉得前秦内部的危机还很大,相比之下此时伐晋,时机根本就不合适。这么说来,苻融带兵就有点苻坚霸王硬上弓的意思了。

到了淝水后,谢玄竟然派人给苻坚传话说:“要是让秦军把战阵后撤,使晋军渡河后,咱们再决一死战,岂不美哉?”

当然苻坚也不是傻子,自春秋以后,就没有先礼后兵这一说了,苻坚表面上答应下来,但是还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准备在晋军渡河渡到一半时,再发难。

搜史君觉得这计谋是好计谋,可是他却没考虑到士兵的想法,这一退,使得军心大乱,中间的兵马见前后的军队都在后撤,跟着乱跑,阵前的见阵后的撤退,也想跟着撤退,于是前秦军队就乱了。等到晋军渡河后,前秦军队已经师范混乱了,所以说淝水之战是东晋捡了个漏。

总评:

在搜史君看来,“淝水之战”并没有多么神奇,晋军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完全是在前秦部队大乱的情况下,桓温死后,虽然晋朝内部的危机解除了,但是东晋的国力也在桓温三次北伐后消耗的所剩不多,反观前秦已经有一同北方的局势,如果晋秦两军真得对上,晋军必败。

不过前秦也有很大的问题,王猛和苻融等人都提过,秦军南下,必须要防备鲜卑和西羌,由此可见表现上有一统江山之势的前秦,内部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着秦军南下。从淝水之战最后结果也可以看出,为何秦军损失七十多万人,而到最后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完整无损?历史就是这么的有趣,大的事件中,也透露这人心。

更多文章

  • 杨坚的成功离不开独孤皇后,但隋朝的灭亡,独孤皇后也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独孤皇后和杨坚的关系,杨坚为什么惧怕独孤皇后,杨坚的历任皇后

    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名叫独孤伽罗,人称“独孤皇后”。独孤皇后是北周“上柱国”独孤信最小的女儿,独孤信生有6子7女,其中3个女儿都先后成为皇后。独孤皇后14岁嫁给杨坚,杨坚那年26岁,杨坚比独孤皇后大十几岁不说,长得还不标准。虽然杨坚的父亲是北周的司空,比起独孤家可是差远了。但独孤信还是一眼看中了杨坚,觉

  • 李白示爱被拒,夜里难过的转辗反侧,挥笔写下一首诗,成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最感人的诗,李白写的豪迈爱情诗,李白对女生示爱的诗句

    很多诗人当时写诗只是爱好,后来他们的诗流传下来,这才有了名气。但在他们生活的年代,光靠写诗并不能养活他们自己。但李白不一样,李白作一首诗就会被人争抢,因为人家25岁出蜀之后便名震大唐,求诗的人络绎不绝。把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这就是人生最幸运的事情之一。李白在大唐非常出名,是个公认的才子,非常有才华。

  • 杨勇遭废、杨广继位,宫廷剧的解读站不住脚,因为这是政治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广怎么干掉杨勇,杨广篡位成功杀杨勇,杨广墓里有杨勇吗

    公元600年,当了20年皇太子的杨勇被废。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改立第二子杨广为皇太子。杨广就是后来的隋炀帝,大隋帝国第二代掌门人。因为隋朝二世而亡,所以杨广的名声一直不好、一直被黑。不仅弑父鸩兄、当了皇帝,而且太子之位也来得诡诈权谋。所以,关于杨勇被废和杨广继位之间的解释,都是一股脑地权谋问题和道

  • 李世民堂侄墓被盗,考古队员气得砸墙壁,结果发现130多件唐三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墓被盗情况,唐代墓葬出土唐三彩,唐太宗墓被盗的原因

    而每次的考古挖掘行动,似乎总是看得到盗墓贼出没的痕迹,很多的文物几乎都被洗劫一空,能剩下的说实话真的不多,确实是挺让人窝火的!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座古墓虽然不是什么皇陵,但是墓主身份也是极其尊贵的,他是唐高祖李治的堂弟,太宗李世民的堂侄,他就是李晦。李晦的父亲是开国功臣李孝恭,绝对的皇亲贵胄,而且李晦

  • 李世民麾下第一谋士,堪比蜀汉诸葛亮,李世民称帝后位列一等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谋士排名,李世民身边有哪些大将和谋士,李世民手下有名的将领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父房彦谦是隋末著名的学者。房玄龄自小就熟读经书,他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就远近闻名。和魏征等人不同,房玄龄一开始就将辅佐的目标选在了李唐王朝身上。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像房玄龄这样能有独到眼光的士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唐高祖李渊进入长安后,房玄龄就携带家室投靠了李唐。当

  • 鹰派团队的流血教训:外敌未至而大将自相屠戮,刘裕痛失关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裕墓,刘裕到底有多可怕,关中之战刘裕损失

    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公元416年8月,东晋大军自建康出发、北伐后秦。公元417年8月,后秦皇帝姚泓举国投降、后秦国灭。至此时,中原大地仅余河套大夏和山西北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此时的东晋即是如此,此时的刘裕即是如此。但是,不如意的历史总要反复上演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枪挑单雄信于马下,救李世民于重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活捉单雄信,单雄信为何降服李世民,李世民怎么处置单雄信最妥当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神话小说里,尉迟恭因与秦琼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传统门神之一。然而与旁侧剑眉凤目的秦琼不同,尉迟恭的门神像往往黎面豹眼,相貌狰狞,人们希望通过神人凶恶的形象驱逐鬼魅于门外。我国古代常将嫉恶如仇鲁莽刚直之人划入黑脸门下,尉迟恭的色彩符号,令其性格特征昭然若视。

  • 马超骁勇善战,为何会输给曹操,原因主要有两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马超和曹操有什么深仇大恨,马超有可能打赢曹操吗,马超跟曹操10万大军谁更厉害

    马超见曹兵至,乃将前军作后队,后队作先锋,一字儿摆开。夏侯渊到,马超接往厮杀。超于乱军中遥见曹操,就撇了夏侯渊,直取曹操。操大惊,拨马而走。曹兵大乱。正追之际,忽报操有一军,已在河西下了营寨,超大惊,无心追赶,急收军回寨,与韩遂商议,言:“操兵乘虚已渡河西,吾军前后受敌,如之奈何?”部将李堪曰:“不

  •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孟达必死,诸葛亮目的可不是劝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杀孟达的原因,孟达不死诸葛亮有可能拿下魏国吗,诸葛亮为什么灭孟达

    背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献上出师表,准备起兵北伐,李严与孟达是昔日好友,为了配合诸葛亮北伐大计,李严写信策反孟达,而孟达也通过李严的儿子李丰,联系上诸葛亮了,表达其回归蜀汉之意。蜀汉,议事厅。诸葛亮:“李严已经斡旋成功,孟达即日便会起兵讨伐魏贼。马谡,你怎么看?”马谡:“丞相,孟达此人反复无常,即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攻打蜀汉?因为曹操有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真正原因,赤壁之战对于曹操有哪些影响,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要挥军南下

    有人认为,赤壁之战后,曹操损耗较大,加上他自身年迈,又惧怕水土不服导致瘟疫发生,所以曹操才没有出兵讨伐刘备。但实际上,若说损耗太大,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与西凉联军交手,后来在濡须口进攻孙权,这些所产生的损耗也不小。而曹操即便年纪大了,但他直到去世前都还率军坐镇长安,四处奔波。如果说曹操担心瘟疫,他后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