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是大唐凭借军事实力平定的吗?

安史之乱,是大唐凭借军事实力平定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85 更新时间:2024/1/20 22:14:21

所以,安史之乱,并不是大唐通过军事实力平定的,甚至也不能说是通过政治手段平定的。因为都不好意思说是平定,河北三镇就是证明。

01.安史叛军是当时的最强军事存在

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清河粮仓号天下北库。这就是安禄山的实力,既有军事实力又有经济实力。范阳军,打遍天下无敌手;河北道,财甲整个大帝国。

所谓八镇之首,是指天宝时的缘边十节度使,分别是范阳、平卢、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以及岭南的经略使。

应该是雄冠十镇才对啊。平卢一直居于范阳之下,范阳节度使往往兼任平卢节度使,所以两个可以看作一个。岭南是经略使,比之节度使还差一级,所以说雄冠八镇之首。

河北道是经济中心,就不论了。那凭啥范阳军这么厉害?

能跟范阳比权量力的,也就河西节度使。其他节度使无论是士兵数量还是士兵质量,都没法比。但是,河西节度使要稍逊于范阳。

一个原因是河西地区太穷,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所以还得靠朝廷周济。但是范阳不需要,因为河北有钱。简单说,撇开大唐朝廷,河西无法完全支撑河西节度使的这支军队。但是,撇开大唐朝廷,范阳军不仅能活,而且可能会活得更好。

另一个原因就是河西节度使,从皇甫惟明开始就没啥好结果,王忠嗣到安思顺再到哥舒翰,连续更迭。虽然安思顺和哥舒翰也能干些年头,但不足以形成对河西军的绝对控制。安禄山就不一样了,从公元744年当范阳节度使,一直干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而且,还被叛军尊为圣人、宗教领袖。范阳军这种凝聚力,是河西军没法比的。

所以,安史之乱一爆发,大唐根本就干不过三镇安史叛军,而三镇安史叛军主要就是范阳军。

02.安史叛军打遍天下无敌手

虽然安禄山兼任河北道采访使,但是河北的地方部队,也就是团结营,根本就不忠于安禄山。但忠诚在实力面前,可能不值一提。安禄山范阳起兵,河北道的地方部队只能开城投降,根本就没法打。

职业军人打民兵,不算本事,即便突破洛阳、横扫河南,也不算本事。因为能跟安禄山较量的,只有河西、朔方这两镇职业军人。但是,潼关血战的结果却是: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你这还怎么打?

那也不能说安禄山打遍天下无敌手,等西北边军集结完毕,才能一决高下。这个允许。长安反击战,大唐打胜了,而且还把洛阳给收复了,把安庆绪打回黄河以北。

实际的情况则是:李嗣业的陌刀队虽然很厉害,但是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四千回纥骑兵。大唐借助外力,才把叛军赶出两京。

然后,就是邺城之战,大唐九节度使麾下号称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结果呢?一个安庆绪死活消灭不了,等史思明的大军一到,又把大唐打成了至暗时刻。安史叛军再入洛阳,而且兵向长安。还好史思明死了,所以叛军停止了进攻长安的步伐。

之后就是将近两年时间的休战,大唐真心打不动了。后来的变数,也不是回纥人再次参战,而是安史叛军内部搞起了分裂。这个毒蛇巨蟒,分成了四头蛇,分别是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等四支军队。但是,这四支军队,大唐一个也消灭不了。

史朝义战败逃跑后,大唐是以一种政治协商的方式平定了安史之乱。不仅一众安史旧将没被追责,而且还能担任节度使。所以,安史叛军根本就没被消灭。册封的四个节度使,也不听大唐的,自己在自己地盘上搞起了独立王国,形成了一直骄横的河北三镇。

03.河北三镇一直让大唐头疼

投降了,但还不服,这就是大唐治下的河北三镇。那么,大唐可以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啊。换节度使、插地方官,这是政治手段,也得把这伙人给收拾了。政治手段不奏效,那就继续军事手段,也就是接着打。

一个原因是大唐朝廷一直受困吐蕃,吐蕃这个外患比河北三镇更要命;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卖力跟着大唐朝廷打三镇的地方军队;再一个原因就是河北三镇一直就不好打,根本就打不动,这伙人太厉害。

但是,到了唐宪宗时代,大唐还是把河北三镇给收拾服了。三镇的节度使,要么主动入朝当官,要么直接辞职不干。这时候,大唐朝廷想让谁当河北三镇的节度使都行。但是,无论谁当这三镇的节度使,也搞不定已经形成军事利益集团的三镇职业军人。

“长安天子,魏博牙兵”。魏博牙兵,就是三镇之一的魏博节度使的亲兵部队。天下就两类人最牛,一个是长安的大唐天子;一个是魏博节度使的牙兵。就是这种局面,三镇节度使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问题不在节度使而在三镇军事利益集团。

五代十国的乱象逻辑,就是皇帝听将军的、将军听士兵的。而这个乱象逻辑,就是从大唐的藩镇演变而来的。

所以,安史之乱被平定,并不是建立在大唐的军事武功之上,而是一种政治上的不得已。大唐朝廷以及天下兵马加在一起,也干不过安史叛军,最后只能形成河北三镇或服或叛的局面。这伙人高兴了,就听命朝廷;不高兴了,就造朝廷的反。

所以,结论就是大唐根本就不是通过军事实力平定的安史之乱,甚至也可以说安史之乱就一直没被平定,只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人死了。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九十万秦军打不过八万晋军?晋军啥时候那么强?捡漏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军淝水大捷,淝水之岸,淝水之战发生的背景

    首先搜史君想说的是,东晋北府兵真的很强大,于强大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理解为东晋时期的“精英部队”。但是你要真说90万大军,打不过东晋的8万北府兵,这还是有点玄乎的,毕竟在冷兵器时代,你在人数上占有很大的优势的话,虽然不能保证必胜,但是胜利的天平基本上是向你倾斜的。真正的先分析前秦与东晋的战力对比的话

  • 汉高祖刘邦到底有多厉害?了解这点后,才知李世民之前他是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能打过李世民吗,李世民评价刘邦,刘邦李世民哪个更厉害

    其实只要我们知道,在唐太宗李世民之前,刘邦一直是君主能力和成就的天花板就够了!先说成就,刘邦起家非常艰难,可以说就是白手起家,甚至比秦始皇统一六国更加艰难,因为秦始皇是居高临下,本身就有权势,所以做起事来更加容易一些。而刘邦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举个例子:一个拥有上亿财

  • 节度使是大唐的一针强心剂,但同样也是它永远也戒不掉的鸦片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唐节度使图片,大唐的节度使怎么来的,唐朝节度使在现代有哪些作用

    安史之乱以及黄巢起义,只是问题的表象,不是绊倒大唐的真正问题。问题需要从端倪入手、向底层挖掘、在形而上探究。大唐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庞大帝国始终解决不了节度使问题。节度使,这个演化形成的新物种,是盛唐的一剂强心剂。但同时,它还是终唐一世也戒不掉的鸦片烟。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大唐帝国充满了各种不

  • 淝水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的历史名战?东晋只是运气好,捡了大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淝水一战,淝水之战的淝水是哪一条河的资料,淝水之战过程图

    一、淝水之战的背景幽州蝗,广袤千里,坚遣其散骑常侍刘兰持节为使者,发青、冀、幽、并百姓讨之。——《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也就是淝水之战的上一年,幽州境内蝗虫肆虐。但是,地方官是怎么报告的呢?说粮食产量十分巨大,不用朝廷担心,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有,为了自己的政绩,大多地方官都

  • 杨坚的成功离不开独孤皇后,但隋朝的灭亡,独孤皇后也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独孤皇后和杨坚的关系,杨坚为什么惧怕独孤皇后,杨坚的历任皇后

    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名叫独孤伽罗,人称“独孤皇后”。独孤皇后是北周“上柱国”独孤信最小的女儿,独孤信生有6子7女,其中3个女儿都先后成为皇后。独孤皇后14岁嫁给杨坚,杨坚那年26岁,杨坚比独孤皇后大十几岁不说,长得还不标准。虽然杨坚的父亲是北周的司空,比起独孤家可是差远了。但独孤信还是一眼看中了杨坚,觉

  • 李白示爱被拒,夜里难过的转辗反侧,挥笔写下一首诗,成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最感人的诗,李白写的豪迈爱情诗,李白对女生示爱的诗句

    很多诗人当时写诗只是爱好,后来他们的诗流传下来,这才有了名气。但在他们生活的年代,光靠写诗并不能养活他们自己。但李白不一样,李白作一首诗就会被人争抢,因为人家25岁出蜀之后便名震大唐,求诗的人络绎不绝。把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这就是人生最幸运的事情之一。李白在大唐非常出名,是个公认的才子,非常有才华。

  • 杨勇遭废、杨广继位,宫廷剧的解读站不住脚,因为这是政治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广怎么干掉杨勇,杨广篡位成功杀杨勇,杨广墓里有杨勇吗

    公元600年,当了20年皇太子的杨勇被废。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改立第二子杨广为皇太子。杨广就是后来的隋炀帝,大隋帝国第二代掌门人。因为隋朝二世而亡,所以杨广的名声一直不好、一直被黑。不仅弑父鸩兄、当了皇帝,而且太子之位也来得诡诈权谋。所以,关于杨勇被废和杨广继位之间的解释,都是一股脑地权谋问题和道

  • 李世民堂侄墓被盗,考古队员气得砸墙壁,结果发现130多件唐三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墓被盗情况,唐代墓葬出土唐三彩,唐太宗墓被盗的原因

    而每次的考古挖掘行动,似乎总是看得到盗墓贼出没的痕迹,很多的文物几乎都被洗劫一空,能剩下的说实话真的不多,确实是挺让人窝火的!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座古墓虽然不是什么皇陵,但是墓主身份也是极其尊贵的,他是唐高祖李治的堂弟,太宗李世民的堂侄,他就是李晦。李晦的父亲是开国功臣李孝恭,绝对的皇亲贵胄,而且李晦

  • 李世民麾下第一谋士,堪比蜀汉诸葛亮,李世民称帝后位列一等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谋士排名,李世民身边有哪些大将和谋士,李世民手下有名的将领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父房彦谦是隋末著名的学者。房玄龄自小就熟读经书,他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就远近闻名。和魏征等人不同,房玄龄一开始就将辅佐的目标选在了李唐王朝身上。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像房玄龄这样能有独到眼光的士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唐高祖李渊进入长安后,房玄龄就携带家室投靠了李唐。当

  • 鹰派团队的流血教训:外敌未至而大将自相屠戮,刘裕痛失关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裕墓,刘裕到底有多可怕,关中之战刘裕损失

    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公元416年8月,东晋大军自建康出发、北伐后秦。公元417年8月,后秦皇帝姚泓举国投降、后秦国灭。至此时,中原大地仅余河套大夏和山西北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此时的东晋即是如此,此时的刘裕即是如此。但是,不如意的历史总要反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