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唐朝,丝绸之路是怎么兴起的?

历史上的唐朝,丝绸之路是怎么兴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4/1/21 6:48:45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善于其他民族、国家学习的民族,在自身明、文化发展过程中,曾经广泛学习并吸收了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及思想观念,并通过扬弃,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一部分。唐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就依靠了其自身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同时沿丝路各地各民族文化的高度发展,也为它的延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唐代丝绸之路的延续,与沿丝绸之路各大国参与以及这些大国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与这些大国政府和人民希望扩大交往、进行贸易活动的强烈愿望和行为也有直接关系。其本身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丝绸之路交流交往提出了迫切的需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资源。

唐朝政治的统一,为各国及其人民进行交流逐渐接近满足这些需要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繁荣。总的来说,唐代丝绸之路的运行机制,不决定于某一种因素和条件,它是一系列因素和条件的组合。

一、政治基础

丝绸之路在隋唐时期得到更大的发展,其中很大的影响来自于政治上隋代到唐朝中期以前国家的安定统一和统一大帝国的出现。特别是隋代到唐代初期,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军事强大,文化发达。通过中原朝的持续努力,丝绸之路上的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此时的中华文明对周边地区和个别国家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唐朝前期,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的分裂,中原和西域地区再次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使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唐朝前期,社会财富极其丰富,社会经济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其影响远达到中亚、西亚、南亚。

在军事建设上,为了丝绸之路能够更加顺利地维持下去,唐朝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唐代初期,东突厥在大漠南北屡次作乱、西突厥在西域称霸,唐太宗继位后,多次出征西域,稳定局面。唐太宗后,一些西域附近的部落又再次扯起判旗,唐高宗就曾三次命令将领发师对其进行讨伐,最终歼灭了叛军,叛变的部落也全部归降唐朝。

总的来说,为了能够让丝绸之路上中外贸易能够顺利进行,唐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第一点、武力保护商业。唐初利用盛大的武力以及完备的国防制度,都使国际贸易顺利的发展下去并提供了条件。

第二点、商业支持武力。中国、中亚、南亚和欧洲等地区通过商业贸易彼此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条文化传播和商业贸易的道路,丝绸之路的主要内涵也凝聚在商业贸易上,丝绸之路上的对外贸易,使中原内部的物质生活凝聚了各民族、各国的文化成分。

通过丝绸之路上的对外贸易,也使中国的丝绸、纸、瓷器等得以传播到西亚、南亚和欧洲等地。中国的一些朝代对开通丝绸之路,往往采取了相较于丝绸之路沿途的其他国家更为主动的、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对促进丝绸之路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主导的作用。隋唐时期对西域、中亚、西亚的经营等,都反映了这种主动开拓开放精神。

二、经济基础

农业方面,唐代农业生产工具比前代有所进步,开元年间发明了曲辕犁,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农业工具的进步以及水利工程的发展促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农牧业生产的进步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则为丝绸之路商业贸易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据记载当时长安以及丝绸之路贸易的转角敦煌的集市上,既有内地来的汉族客商,也有从中亚各国来的胡商。大批的行商坐贾在敦煌从事着中原的丝绸和瓷器、西域的珍宝、北方的驼马和当地的粮食等各种交易,使长安和当时的中转贸易城市繁华一时。

三、民族基础

丝绸之路的开创和疏通,早期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与中国北部地区游牧民族的迁徙活动密切相关,是他们为东西交通立下了筚路蓝缕、开山林之功。隋唐时期中国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在扩大中国人民视野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为了管理频繁地与周边国家民族的关系,唐朝设置了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并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长安、洛阳、扬州、广州、兰州、凉州、敦煌,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当时留居长安的“胡人”最多时曾达四千到五千家。

四、思想基础

隋唐统一局面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丝绸之路沿途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塑造了有唐一代兼容并包的思想文化特征,对此时中外文化的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代初期,政府就采取大量吸收外域文化的政策,将中国发达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文化上丰富的传播深刻的反映了唐代兼容性政策。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得到了整理,道教文化在政府扶植下有了发展,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俗的巨大影响而中国化,并影响着后世与世界各国。凭借唐代初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决定了其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自信和包容的态度。

同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崇尚教化,尚文不尚武,这就造成中国在历史上基本是一个内向的追求和平的国家,对外交流过程中不会追求平等的贸易往来,极少会在贸易过程中发生战争。虽然,“天朝大国”的思想和视周边为“蛮夷”的心态确实存在,时而会表现出一些居高临下的姿态。

总的来说,唐代前期多与周边地区报以和平友好的态度。正是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发展变化,为唐代前期兼容性的思想缔造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环境。伴随着其他条件的不断完善,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也进入了高潮,并成就了中古文明的发展,也使中国的技术、制度、文化得以在西亚、南亚等地得以普及。

五、隋唐之际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发展

隋朝丝绸之路的兴盛,与道路的畅通是密切相关的。隋代以前,中西交通的路线只有南北两道。隋代之时,不仅以前的道路更加畅通,而且有增加了新的一道。这样隋代通西域的道路共有三条,即北道、中道和南道。

六、总结

唐代的“丝绸之路”以长安核心,把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几个主要文化地区联系起来,不仅实现了经济方面的交流,也促成了文化思想方面的互通。这条沟通东方与西方的大动脉,伴随着其道路的开辟,中国先进的文明不断地传入西方,也在其文化引进的同时持续受其影响并发展。

对外文化吸收是从引进、转化开始,在丝绸之路中外贸易、文化传播交流中,文化交流内容的主流动向,是以自己的优势文化或特色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向对方流动,看似在特定时间对周边国家地区的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吸收很多,但是经过本土的文化融合和对引进的文化改变,发生了文化本土化的高潮。经济产业、文化成果、制度甚至于文明又会在新的时代阶段继续发展,这也就是“新丝绸之路”的复兴。

更多文章

  • 李隆基称帝后,为何立马除掉上官婉儿?史学家,换作是你也忍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隆基发生政变杀上官婉儿,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了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是被李隆基杀的吗

    她的手下中有一个女子同样出类拔萃,就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十分的聪慧,奉命草拟诏令,被誉为“巾帼宰相”。这样一个有才能的人,在李隆基掌权后,却被处死,这是为何?一、武则天之孙李隆基李隆基出生于洛阳,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多事之秋。武则天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但是仍不肯放弃权势。她将身为唐中宗的李显废除,将李隆基

  • 陕西挖出武则天孙女墓,墓中困住一盗墓贼,在金银堆中死了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孙女墓被人挖了,武则天孙女墓发现一个盗墓贼,武则天孙女墓发掘视频

    其实武则天除了政治智慧非常的高,还有一个倚仗就是自己的心狠手辣,无论自己的敌人是谁,她都可以毫不犹豫的下手,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武则天对待自己的亲人,哪怕是亲生儿子,都毫不留情,直到晚年时,有自己的儿子在,她甚至都想要立自己的侄子为皇帝,而不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有大臣对她点明了利害关系,她才把自

  • 李隆基的最后6年:凄惨的“4无”人生,让人心疼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最后眼睛瞎了吗,李隆基的生平简介,李隆基的经历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堪称一个人经典人生的缩影,包含了奋斗、隐忍、成功、失败、落魄各种阶段,他曾经有过足够的辉煌,创造出中国历史上鼎盛的开元盛世,也有过无数人羡慕的爱情以及后宫佳丽,但他最后没有把握好前途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变得一无所有,成了一个没有权力、没有爱情、没有尊严、没有

  • 武则天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全靠这位宰相的神助攻,可把李显坑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显谈武则天之死,武则天和李显的历史,武则天是怎么一步一步登上皇位的

    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一人一姓管理统治着诺大的帝国,刘汉、司马晋、杨隋、李唐等。女皇帝中国历史从古至今只有武则天一人一家,其他都是盗版伪造,名不副实。武则天这皇帝位是货真价实的,周朝武氏,武周,不是假借当朝皇帝的权势狐假虎威,武则天自身就是权势,是皇权,不用假借任何。武则天这皇位怎么来的呢?不

  • 唐代婚姻法:在儒家的影响下,女子看似自由,却被婚姻束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最早的婚姻法是唐代制定吗,唐代的婚姻法,唐代女性婚姻状况

    这个朝代就是我们为之自豪的唐朝,唐代不仅是一个商品丰富,经济繁盛,政治稳定的盛世。由于李唐统治者的思想开放,所以其对于男女婚姻也是较为自由的。从唐朝的律法上看,他在整个古代史中是颇为科学且细致的,唐法集法律之大成,既充分继承和沿袭了前人的优秀成果,也加入了适于当时的一些灵活改变。所以唐朝律法涉及的方

  • 唐朝鸿胪寺:兼任移民局,各种职能兼备,既是翻译官也是服务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心雕龙中这“鸿胪”,就是大声的传赞,引导礼节的意思。那么鸿胪寺作为一个机构,应该有两个属性,一是向外界传递声音,以外交为主的传递;第二呢就是要引导礼节,告诉人们如何守礼法。鸿胪寺这个机构,是从汉朝开始创建起来的,一直到了唐朝,由于时代开放,鸿胪寺在唐朝时颇显重要,并且发展到了巅峰时期。鸿胪寺作为古

  • 杨玉环为何爱吃荔枝,当今科学揭开秘密,难怪被李隆基喜爱16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西施为了帮助勾践打败夫差,不惜以美色吸引夫差,从而迷惑他的心智,导致夫差放松了警惕;王昭君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美貌成功安抚了边塞的动乱,换回了国家的安全;而貂蝉则成功调拨了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助力自己的主公赢得战争;至于杨贵妃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则是更多了。一、杨贵妃生平杨贵妃是现在很多人都会称呼她的代称,

  • 她是古代四大贤后之首,前半生为唐朝,后半生为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太宗一生最难忘的女人,历史上真实的四位贤后,唐朝李镇宗和李世民是啥关系

    一般情况下,我们想到唐朝总会想到李世民,因为唐朝的建立者虽然是李渊,但唐朝的万世基业却是李世民一刀一枪打出来的。现代的很多人都知道不少李世民的黑点,不过人无完人这也实属正常。笔者今天跟大家聊的并不是这位“英明神武”的唐太宗,而是站在他背后的女人,也是那个让李世民一辈子都念念不忘的女人(李世民一生只有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约定秋后自觉回来问斩,他们都守约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真的赦免死囚吗,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最后杀了没,李世民临死前留下遗训

    公元598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李家别馆呱呱坠地。从小聪明能干,胸襟广阔,李世民被家人外人都看好称赞。本为隋朝臣子的父亲李渊,太原起兵。李世民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在经历腥风血雨后,李世民终于成功登上王位。他提倡节俭,休养生息,广纳谏言,对少数民族以仁政对待。李世民在执政期间的二十多年里,留下

  • 两代皇帝被俘,十万百姓丧命,司马家族是如何把西晋江山败光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晋帝后谁灭了司马家族,从三国到西晋司马家族的崛起,司马家族如何建立西晋

    其实西晋就是司马炎一个人的西晋,和后来的司马衷、司马炽、司马邺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自从司马炎死后,西晋就垮掉了。司马衷,人称傻子皇帝,也是最窝囊的皇帝。从当上皇帝开始,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他死了,八王之乱结束了,西晋的江山也给打成稀巴烂了。司马炽,傀儡皇帝。朝政长期被司马越把持,和匈奴的刘渊,刘聪父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