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古代四大贤后之首,前半生为唐朝,后半生为李世民

她是古代四大贤后之首,前半生为唐朝,后半生为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71 更新时间:2024/1/19 0:05:25

一般情况下,我们想到唐朝总会想到李世民,因为唐朝的建立者虽然是李渊,但唐朝的万世基业却是李世民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现代的很多人都知道不少李世民的黑点,不过人无完人这也实属正常。笔者今天跟大家聊的并不是这位“英明神武”的唐太宗,而是站在他背后的女人,也是那个让李世民一辈子都念念不忘的女人(李世民一生只有一位皇后),长孙皇后——观音婢(长孙皇后没有名字流传,只有这个小名传了下来)。

我们当下很多学者都喜欢搞排名(应试教育后遗症),所以也就有了标题所示的四大贤后即汉朝阴丽华,唐朝长孙皇后,明朝马皇后,清朝富察皇后(但说到这,笔者多说两句,这个排名其实没有一个能盖棺定论的,也就是说有很多人不服,比如大家都会提到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甚至还有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弘吉剌,孛儿帖等,笔者这四位是根据现在网上一些粉丝的留言所敲定的,不代表所有人,还望大家见谅)。

这里笔者说明一下,之所以将长孙皇后列为首位,也是从网上粉丝的热度中选出来的(长孙皇后也确实在网上享有千古第一贤后的美名,可以自行查阅),如果有不对仍然希望大家见谅。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早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嫁给了李世民。长孙皇后的父亲是隋朝大将长孙晟(shèng),也就是那个名字传到突厥(未分裂之前)甚至可以吓哭小孩的盖世名将。但长孙皇后和亲哥长孙无忌,因为是长孙晟的续妻所生,因此在长孙晟死后,就被原配所生的孩子赶了出来,好在被舅舅高士廉所收养。

长孙皇后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为了唐朝的建立做到了她能到的一切,因为篇幅有限,笔者只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为夫家尽心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少年时正逢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那时候身为关陇世家的李渊也是苦不堪言,就连李世民的生母窦氏病死,李渊和李世民也不能去奔丧,而且李世民甚至因为没有行动能力,差点饿死在乱军之中。第三次远征高句丽回来后,李家终于喘了一口气,紧接着李渊就被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并迁居太原,那时李建成负责留守,所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负责陪伴李渊。

上任后年仅17岁长孙皇后的皇后成了李家的女主人,但她非但没有嚣张跋扈,反而从自己的私房钱中,拿出一部分来号召大家,修缮了一座寺庙,并在门口施粥救济灾民,为李家在太原打下了良好的口碑。

第二,为丈夫持家

隋朝末年天下暴动,李渊也趁势起兵想要分一杯羹,因此李建成李世民都成为了李渊的得力干将,因为李世民一直跟着李渊,所以长孙皇后就自然而然地负责李家的后勤工作。随着唐朝建立李建成被立为太子,李世民受封大将军,长孙皇后漫长的持家生活正式开始。

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王朝的建立不断地奠定基础,而唐朝内部也不断地滋生出对李世民不利的谣言。起初是因为李世民的身份无人敢传播,但是随着李世民的战功越来越高,朝廷内部的谣言也越来越可怕,而长孙皇后此时毅然决然地为李世民守着他唯一的家。

那时的长孙皇后,每天都穿梭于太子府,齐王府以及皇宫。作为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放下了自己的一切尊严来保证李世民后方不乱,最终成功地坚守到了李世民返回长安,受封天策上将。

如果说长孙皇后的前半生是为了唐朝在操劳,那后半生无疑是为了李世民在操劳。

第一,给李二(李世民外号)成功的决心

随着李世民回到长安不断地加官进爵,他和太子李建成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因此李建成明里暗里的不断威胁李世民。这个时候除了秦王府的一干人等,长孙皇后也在默默地陪着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前夕,长孙皇后在哥哥长孙无忌的劝说下,全力支持李世民抢先下手,甚至身先士卒地帮助李世民事变前的准备工作,当天更是亲自陪伴李世民前往玄武门。

第二, 为李家开枝散叶

长孙皇后只活了36岁,但自她13岁嫁给李世民开始,总共为李世民生下了3男4女共7个孩子,可以说,李世民的所有后代中,有一半都是长孙皇后生出的。咱们讲句真话,生孩子有多劳人大家都知道,更别提是在古代。

而且长孙皇后生前还多次劝阻本家不要干政,甚至留下《女则》来规范后宫,可见长孙皇后这一生为了李世民,为了唐朝,确实是耗尽了自己的最后一丝心血。

参考资料:《唐书》 《资治通鉴》 《旧唐书》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约定秋后自觉回来问斩,他们都守约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真的赦免死囚吗,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最后杀了没,李世民临死前留下遗训

    公元598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李家别馆呱呱坠地。从小聪明能干,胸襟广阔,李世民被家人外人都看好称赞。本为隋朝臣子的父亲李渊,太原起兵。李世民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在经历腥风血雨后,李世民终于成功登上王位。他提倡节俭,休养生息,广纳谏言,对少数民族以仁政对待。李世民在执政期间的二十多年里,留下

  • 两代皇帝被俘,十万百姓丧命,司马家族是如何把西晋江山败光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晋帝后谁灭了司马家族,从三国到西晋司马家族的崛起,司马家族如何建立西晋

    其实西晋就是司马炎一个人的西晋,和后来的司马衷、司马炽、司马邺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自从司马炎死后,西晋就垮掉了。司马衷,人称傻子皇帝,也是最窝囊的皇帝。从当上皇帝开始,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他死了,八王之乱结束了,西晋的江山也给打成稀巴烂了。司马炽,傀儡皇帝。朝政长期被司马越把持,和匈奴的刘渊,刘聪父子打

  • 唐朝名将为守城,杀3万妇孺当军粮,为何还被后世称作千古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最强守将照片,唐朝守城名将,唐朝最厉害的四大将军

    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唐朝的繁荣局面,也让国家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盛唐时期,唐朝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万。唐朝的领土辽阔,人口众多,人民消费水平高,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非常的高。许多周边国家了解到了唐朝的发达水平,都开始积极地和唐朝交流,希望可以借鉴到唐朝的治国之道,于

  • 百战不殆的唐初名将,晚年李世民赐予2个绝色美女,不久后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最著名的战绩,李世民死前二十四功臣有几个,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骁将有谁

    确实没错,我今天说的这个神秘武器就是美色,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对人性充分挖掘,然后借助人性的欲望来诱之以美色,从而杀人于无形之中,古人有云“色是刮骨钢刀”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当然,除了古语之外,我今天要讲的这个历史故事,一样是对这个道理最好的诠释。唐初时期,有一个名将可以说是百战不殆,可是后来晚年李世

  •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它能避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史之乱爆发的必然性,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原因,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及影响

    最浅显的原因,是唐玄宗晚年昏庸,宠信贵妃杨玉环,重用奸臣杨国忠,信任胡人将领安禄山,导致国家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文臣与武将矛盾激化,最终酿成安史之乱。按照这个层次的原因来解读,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主要就是唐玄宗晚年昏庸、重用奸臣所导致,所以李隆基就是最大的责任人。当然,它所隐含的意思就是,如果唐玄

  • 周瑜英年早逝后,娇妹的小乔有如何下场,葬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于周瑜和小乔的爱情故事,肯定都不陌生,周瑜和孙策是三国时期的少年杰出英雄人物,而小乔和大乔这一对姐妹花更是三国时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两大美女。周瑜娶了小乔为妻,孙策把大乔纳入囊中,自古就有美女配英雄的种种佳话,才子佳人更是绝配。可是小乔到底有多么漂亮,也没有资料查询认证,但可以认定的是周

  • 司马懿有多狠?宁可让士兵长冻疮也不发棉衣,11年后才知他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隐藏很深的秘密,司马懿到底有多狠毒,司马懿一开始就有反叛之心吗

    曾经,曹操叱咤风云,司马懿一开始在曹操手下任职史上,也是处处小心谨慎。在历史上,曹操本就是个疑心病较重的人,司马懿在曹操身边虽说一直是兢兢业业的做事情,但是,也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处,但是,众所周知,这司马懿也并非是个“老实人”,他心里同样有着私欲,只是,不轻易显露罢了。曹操自是聪慧的,司马懿的能力之强

  • 司马懿早已识破空城计,为何还撤军?专家:不撤军才是自取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一眼就识破了空城计,司马懿识破空城计为什么撤军,司马懿早已识破诸葛亮空城计撤军

    古人打仗比较讲究策略,这也是古代那些名将能够以弱胜强的根本之所在,现在人们常说的三十六计,就是古代三十六个著名的兵法策略。而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这三十六计之一,也是其中最著名的疑兵之计。空城计的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中的第九十五回,讲的是司马懿挂帅进攻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然后司马懿趁势率兵乘

  • 从“主帅”章邯的战略、行动和心理,探巨鹿之战中秦军大败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军巨鹿,章邯和秦军谁厉害,秦巨鹿大败后为何很快就灭亡

    巨鹿之战是秦与反秦义军诸侯的生死决战,秦朝手中最后两支能够调动的机动精锐部队全部投入进去,反秦义军一方亦是聚集了所有军事力量在巨鹿附近,此战胜负决定着中国未来百年的历史走向,影响着暴秦的延续和新王朝的诞生。巨鹿之战是新生力量和腐朽力量的对决,可是新生力量并不是强大的,相反腐朽力量才是强大的,武器装备

  • 黄忠斩夏侯渊造成了多大震撼?曹操爆粗口,刘备打官腔,关羽更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关羽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于心高气傲,他在樊城之战中威震华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也在这一战后败走麦城丢掉了性命。究其原因,除了他和东吴之间因为嫁女而引发的矛盾之外,他瞧不起老将黄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都是因为他太过于心高气傲。关羽的眼界很高,在五虎将的另外四人中,张飞、马超和赵云都有着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