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曾断言朱棣不合适做皇帝,朱棣说:我做出点成绩给你看看

朱元璋曾断言朱棣不合适做皇帝,朱棣说:我做出点成绩给你看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4/1/25 7:38:37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因为太子朱标早死,所以朱元璋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年号建文,即明惠帝。朱元璋生前觉得自己的儿子朱棣,虽聪慧却性情残暴,他总结过前朝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比如:秦朝两个皇帝都残暴,故此,大秦灭亡,朱元璋深深地知道朱棣残暴的性格,故此,他选择老实厚道的朱允炆当了皇帝。

不仅仅是因为朱棣性情残暴,朱元璋还有一个更深的考量,子孙后代想要继承皇位,一定要选择嫡长子才顺应祖训,而朱允炆才是真正的嫡长子,名正言顺。如果直接提拔了有才华的朱棣作为继承人的话,剩下还有24个皇子,他们肯定会感到不服气,一些比朱棣名次要靠前的长子,可能还会觉得自己更有资格继承皇位。如此看来,如果不是嫡长子即位,其他的皇子都有反叛的心思,天下岂不是大乱了?所以这也是朱元璋想要朱允炆继承皇位的原因之一。更何况朱棣的出身普通,只不过是一位后妃生下的皇子罢了,而真正的皇太子,应该是他最信赖的马皇后一脉所生,所以朱元璋怎么能够不偏爱朱允炆呢?

而且朱元璋觉得朱棣颇有城府,生怕朱棣会造反,影响自己的皇太孙继位,所以几次三番的打压朱棣。而朱允炆继位之后,果然也考虑到了朱棣等皇亲国戚的威胁,所以他为了巩固皇权,就与自己的大臣商量了一番“削藩”的计谋,当时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而且朱允炆想要以边防为名,调离朱棣身边的精兵,借此机会直接铲除朱棣,没想到朱棣在身边人的建议之下,兵率军南下,攻占南京,最终在1402年,燕王朱棣即位。

朱元璋的预测非常准确,朱棣果然性情残暴,他在皇宫登上皇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接将朱允炆后宫的所有妻子儿女全部杀了个干净,刚一上位就落了个“嗜杀”的称号。就算面对手下的大臣,他也非常的残暴,比如瓜蔓抄,诛十族等,手段着实残忍。

不过朱棣确实也是颇有治世才能,朱元璋认为他不适合当皇帝,朱棣在上位时为了能够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他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收复安南,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大明版图的完整。而且对外交际上,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确实宣扬了国力。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另外,朱棣的勤勉,也可以在中国封建时代的五百左右名帝王中,排进前三,在他执政的22年期间,几乎每一天都是在繁忙的公务当中度过的。据史料记载,朱棣每天都要在凌晨4点左右起床,沐浴更衣后,开始上早朝。在处理完了满朝文武所禀告的事务之后,朱棣就要开始处理剩下的奏折,一直到用午膳。而且朱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特地设了两个机构,一个是东厂,另一个就是锦衣卫,在利用短暂的时间用完午膳之后,朱棣还需要听这两个机构的厂公,对自己汇报相关的工作,就这样一直处理政务,忙到了晚上,直到太监提醒朱棣睡觉,朱棣才会休息。哪怕在生命的最后,朱棣也是病死在了战场之上。

时过境迁,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朱棣和朱元璋在位时的成败得失,也在后人的心目当中,也留下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不过客观来说,朱棣确实是个好皇帝,他在位期间,不仅没有让国土丢失,反而让国家变得更加欣欣向荣,他的功过可以三七开了。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更多文章

  • 朱棣第二次靖难之役,为何要烧掉战袍,其实他是在效仿一位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靖难之战打了几年,朱棣靖难输得最惨的一仗,靖难之役朱棣经历的困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一下“靖难之役”的前因。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皇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如此一来燕王朱棣就有意见了,毕竟他作为朱元璋的四子,怎么能服气自己的小侄子继位呢?于

  • 宋朝最惨皇帝:王朝崩溃,族人被杀,女眷还被仇敌霸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被俘虏的两位皇帝,宋朝最残忍的皇帝,宋朝最狠毒的皇帝排名

    在靖康之难之前,宋朝内部早已经是腐败无能了,宋徽宗宠信奸臣,其结果就是朝中奸臣当道,清官遭到排斥,军队腐败无能,战斗力非常低,再加上各地民变不断,可以看出,北宋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当时金朝刚刚崛起,辽国已经没落了,为了能够彻底灭掉辽国,金国决定与北宋联合,共同对付辽国。其实北宋不可能不知道,一旦辽国

  •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朱祁镇也是很有作为的皇帝,为何很少被提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和朱祁镇的关系,朱元璋朱棣朱允炆朱祁镇关系,朱棣与朱祁镇谁厉害

    提到明朝,难免会想到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史书上曾记载,朱元璋本来是一个非常平常的百姓,他曾在寺庙中当过和尚,在机缘巧合之下,他遇到了一个僧人,这才有了投军的道路。朱元璋巧遇贤臣刘伯温,刘伯温非常有学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让朱元璋对他十分敬佩,他也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他为朱元璋做

  • 宋朝唯一有能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虎将,可惜死得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了吗,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是侵略吗,宋朝为什么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五代十国的军阀混战中,后晋石敬瑭为了拉拢契丹人为己所用,把燕云十六州割让了契丹。契丹人数百年来,势力一直被局限在长城之外,如今一下子在长城以内得到了数千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和十几座城池,势力范围从此深入中原。更为可怕的是,契丹人原先长期依赖落后的游牧业为生,难以积累起国家发展所必须的巨额财力,如今却开

  • 开封府一块重要的碑上,为何找不到包拯的名字,原因令人肃然起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开封府包拯为什么瞪着眼睛,包拯为什么离开开封府,包拯与开封府关系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对于包拯的生平,或许读者都是从影视剧中了解到的,据《宋史》记载,包拯是庐州(安徽合肥)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出生。包拯父亲叫包令仪,为进士出身,是朝廷品虞部员外郎,因此包拯从小就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留下一个29岁小伙带兵,日后成为宋朝第一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太祖解除兵权历史典故,宋太祖释兵权事件始末,宋太祖释兵权的下场

    在处理君臣关系方面,宋太祖赵匡胤历来被誉为古代帝王中的典范。赵匡胤胸怀磊落,心胸坦荡,他同样也感到了功臣大将手握重兵,确实会给他的皇权构成一定的潜在威胁,但他采取的解决办法与众不同,没有向其他皇帝那样“恨你在心口难开”,背后挖陷阱捅刀子,而是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功臣大将们。公元960年,赵匡

  • 徐达:兄弟15年,君臣18载,朱元璋的头号干将,依靠大智慧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达最后一次见朱元璋,徐达在朱元璋的地位,朱元璋对徐达的感人故事

    但作为开国大将的徐达却并未死于朱元璋,而是重病去世。徐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数十年,在无数场战役中大获全胜,对明朝的贡献不言而喻。功高却不震主,是什么让徐达得以善终?一、应召追随,牛刀小试与常遇春一样,徐达也是出身农民家庭,通过耕作做得维持生计。徐达的性格十分刚强且有毅力,不甘心居于他人之下。从很小的时

  • 明朝时这位陶工制作“神”杯,被多位名人抢购,原因是手艺超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万历年制四方杯,不小心打碎了观音旁的神杯,明代三大成化杯

    桃形杯之所以珍贵,首先在于其样式奇特。它通高84厘米,口径10.5厘米。桃形杯的主体造型是一个连着枝叶,被切开的半个大桃。丰硕肥大的半个桃子就是杯口,与之相连的桃柄和枝干,又自然地盘屈成中空的杯柄。作者还巧妙地将枝干做得高于杯口,这样握起来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有意思的是,桃形杯的杯足,竟然是用桃枝的

  • 明朝朱棣能够造反成功,到底是谁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朱棣谋反成功的主要原因,明朝朱棣怎么成功的,明朝朱棣是如何夺取皇位的

    原本朱棣在朱元璋的命令下守卫大明的边地,因无法忍受朱允炆的削藩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取而代之。那么朱棣为什么能反叛成功?到底是谁的错?一、生当战火,成于燕王当时,朱元璋的势力集中在应天府,时刻面临着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威胁。朱棣在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五月陈友谅的军队还在进攻太平。如果当时太平失

  • 清朝有追求的皇子,为何个个都想当皇帝?皇子:真羡慕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皇子朱梓,清朝有太子当皇帝的吗,为什么清朝皇子都很厉害

    清朝王爷和前一代的明朝王爷,待遇、行走、处事等方面完全是两码事,若不是共同背着王爷身份,很难将其视作一类。明朝的王爷是藩王,京城皇子达到一定年龄、未有继承大统的太子身份,就得强制性地驱逐出京就藩,没有圣旨不准进京和出封地,朱棣靖难称帝后,连府邸都不能随意出去。明朝王爷们没有实权在手,但是钱财良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