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咸丰皇帝为啥31岁就驾崩?有这4个坏习惯,身体素质再强也扛不住

咸丰皇帝为啥31岁就驾崩?有这4个坏习惯,身体素质再强也扛不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4/1/17 6:18:29

后来的所谓满洲国只是日本人的傀儡政权根本不能算作是中国政权。所以溥仪理论上讲,虽然是末代皇帝,但他根本只是有皇帝之名,无皇帝之实。

至于北洋政府复辟了几十天的袁世凯也不能算作真正的皇帝,所以中国最后一个真正掌握实权的皇帝是谁呢?我们还要向上追溯,光绪、同治两帝显然也不具备实权的条件,二人虽然亲政了,但朝政大权依旧把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很显然,中国最后一个名实相符真正握有实权的皇帝呢,应当是同治帝的父亲,光绪帝的伯父——爱新觉罗·奕詝,也就是慈禧太后的老公,咸丰皇帝。

雄心勃勃,青年新君

咸丰帝是满清自顺治帝入关以来的第九位皇帝,但说实话,我们一般讨论起历朝历代皇帝的水平时,都会有很多人说这个明代少贤君清代无庸主,但是实际仔细考量咸丰这个皇帝的一生就很是平庸,甚至有些昏庸。

他不光能力不够身体还不好,三十多岁就撒手人寰了,更关键的是他只留下了一个亲儿子,也正是因为咸丰的生育能力太差,导致在他死后,近半个世纪慈禧太后的专权,使整个大清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持续加重。

放眼清代前期那几位皇帝,一方面他们寿命都挺长;另一方面,子嗣都很多,以至于到了康熙朝选太子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之争。

而满清到了后面那几个帝王反倒是走向了反面,一方面年龄都不大,壮年而亡;另一方面,生养的子女是越来越少。

1831年奕詝生于圆明园,是为清神宗道光帝第四子。由于道光帝长子奕纬英年早逝,导致道光年过半百依旧无子,处境十分尴尬,幸好贵妃钮祜禄氏为道光帝解忧,生下了皇四子奕詝。

少年时,由于仁爱端正,奕詝在皇位继承人方面胜过了仅小自己两岁的弟弟奕䜣。可能是奕䜣思想较活跃,关注洋人洋务,而道光在鸦片战争后,对外国事务的抵触更加突出,所以他选择更听话的奕詝作为秘密接班人。

1850年道光帝驾崩,奕詝正式登基,改元咸丰。新帝登基之初便励精图治,乾隆末年形成的吏治败坏,嘉庆、道光两朝都没能解决,咸丰决心整治。

登基不足一年,军机处就大换血,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等一级主和派大臣便降职革职,将外放新疆的林则徐调回,可惜林则徐还未回京便病死在路上。

这一时期的咸丰相当勤政,亲批奏章颇多,除此以外,咸丰帝还有许多人事任免,肃顺等改革派大臣逐渐被用,以铁腕打击腐败。

咸丰帝一朝果断处理的一品大员超过百人,官场腐败之风有了明显改善,在整顿吏治这一点上,咸丰略强过父亲道光和祖父嘉庆。

内外交困,改革受挫

但在个人生活中,咸丰帝开始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好色。一登基的咸丰帝不仅贯彻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准则,还完美地落实了“后宫佳丽三千”的原则。

每天勤政后咸丰帝最喜欢的一件事,便是投入温柔乡,与父亲道光帝三十年纳入二十位妃嫔相比,咸丰帝在位十年便有了十九位妃嫔。其中最为宠爱的便是钮祜禄氏和叶赫那拉氏,就是后来的慈安、慈禧两太后。

咸丰帝的时运显然不济,执政仅几个月还没到咸丰元年,广西就爆发了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星火燎原迅速蔓延。

仅仅两年洪秀全就定都南京,此时清军战力早已和出入关时有了天壤之别,而且英、法、俄、美等列强卷土重来,环伺四周。

正规军无力平叛,无奈的咸丰帝接受肃顺等人建议,令各地地主武装举办团练,曾国藩、左宗棠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从此时兴。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地主武装兴起正是皇权旁落的开始,加上南方太平军已占据半壁江山,清帝国此时的窘境像极了东汉末年。

可内乱未平,外敌又至,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向清廷提出开放通商口岸、鸦片走私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要求,咸丰帝通通予以回绝。1856年,英军千余人入侵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很快英法联军北上攻占大沽口,侵入天津城郊,咸丰帝派出使臣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但咸丰帝之后采取拒签、曲解、改约等方法,拒不执行条约内容。

英法两国再次进攻大沽口,张家湾之战、八里桥大战清军纷纷战败,咸丰帝以木兰围猎为由,逃到热河避暑山庄,留下恭亲王奕䜣与列强交涉。半个月后,英法联军在安定门、德胜门再败清军,将圆明园劫掠一空。

在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后,列强才悉数退兵,逃到避暑山庄的咸丰再也没有回北京,开始自己摆烂的最后时光。

弊病缠身,浑浑噩噩

早在太平军北伐之时,咸丰帝便开始沉湎美色麻痹自己。但咸丰帝一方面宠幸了数十位妃子,另一方面却总共就留下一个儿子,就是叶赫那拉氏的儿子载淳

不光导致咸丰帝无法指定贤明的继承人,更为之后慈禧太后专权乱政埋下了隐患。不光如此,咸丰帝酗酒的习惯也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时变得愈发严重。

每次喝酒咸丰帝都要喝得伶仃大醉才肯结束,醉酒之后神志恍惚,对朝政愈发无心处理,让叶赫那拉氏得以接触到处理朝政事务的机会。

此外,醉酒后的咸丰帝对身边的大臣、太监也是非打即骂,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而作为国家最重要的皇帝,却每天喝得伶仃大醉,咸丰朝的危机除了国运不济外,很大原因和咸丰帝本人脱不开关系。

咸丰帝还特别喜欢听戏,不仅白天听,晚上也要听,有时候心情舒畅去听,闷闷不乐也要听,若是听到动人处,自己还会开口吟唱,到执政晚期除了和嫔妃就是和戏子伶人混在一起。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便是咸丰帝还有一个喜好,那就是吸食鸦片。咸丰帝的先祖雍正、乾隆、嘉庆都深知鸦片的危害,对鸦片走私采取铁腕手段治理。

他的父亲道光皇帝更是深知鸦片的危害,所以力挺林则徐硝烟,虽然后来引发了鸦片战争,但好歹道光的想法是未曾改变过的。

而到了咸丰晚年,他个人反而借助于鸦片的效果让自己麻痹,皇帝本人尚且如此,上行下效,全国的鸦片问题又怎么能很好地予以治理?

一个美色、一个酗酒、加上鸦片、戏曲,很快便掏空了咸丰帝的身体。他的曾祖父乾隆帝三十岁时整顿吏治,重整朝纲。

父亲道光三十岁时拉弓射箭,率兵平定天理教兵变;而三十出头的咸丰帝却常卧榻上不起,整日已四大爱好为乐。不但把自己的身体拖垮了,也把整个帝国都拖垮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郑芝龙部将,后来投降清朝的施琅,如何领军拿下台湾,招抚郑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施琅为何背叛郑氏,郑氏与施琅的关系,施琅收服郑氏后人

    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决定攻台,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

  • 鸦片战争中,两江总督裕谦如何保卫定海?直至壮烈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以身殉国的清军,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死掉的江南提督,第一次鸦片战争殉国将领一览表

    保卫定海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鸦片战争爆发,六月英军强占定海,直接威胁江、浙。当时,裕谦以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他反对妥协,坚持抵抗侵略。奏请添铸火炮,建造炮台,加强江苏沿海防御,尤其重视宝山、上海的备战。裕谦他常亲临驻军,按营查验,特别称赞江南提督陈化成不分寒暑,与士卒同甘苦,治军号令严明

  • 曾国藩靠曾国荃,曾国荃靠李臣典,李臣典有什么战功?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曾国荃与曾国藩关系,曾国藩死后曾国荃怎样,曾国藩和曾国荃谁更厉害

    英勇善战十八岁从军,最初是王珍的部下,后随曾国荃支援江西,隶属于湘军吉字营。咸丰八年(1858),战于江西吉安南门外,曾国荃遭遇重创,李臣典勇猛争先,追杀太平军至永丰、新淦。曾国荃奇其勇,破格提拔他为宝庆营守备。在随后收复景德镇、浮梁的战役中,李臣典皆为先锋。咸丰十年(1860),从战小池驿,晋升都

  • 磨盘山血战,叛将吴三桂如何躲过南明大将李定国对他的致命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磨盘山之战吴三桂,吴三桂与李定国之战,李定国为何败给吴三桂

    1659年(南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清军渡过怒江逼近腾越州,大将李定国决定利用地势的优势伏击清军。部署已定,清朝的满汉军队在吴三桂等率领下进入伏击区。正在这一决定胜负之际,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叛变投敌,把埋伏的机密报告吴三桂。双方展开一场恶战,清将固山额真沙里布等被击毙,明将窦名望

  • 纯妃陵墓打开后,意外揭开一段皇室丑闻,乾隆究竟有多狠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废后陵墓,乾隆为何没有纯妃棺木,乾隆对纯妃有多狠

    古代皇室的人去世,都会修建专门的陵墓。身份越尊贵的人,所陪葬的宝贝就越多。然而这些流传下来宝贝,让很多人都非常的想要据为己有。一旦盗墓成功,所得到的宝贝是几辈子也花不完的。但是我们也会有专门的考古学家,通过挖掘陵墓,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其中乾隆最宠爱的妃子之一纯妃的陵墓被打开以后,竟然意外的发

  • 拥兵10多万的咸丰帝,面对仅2万的洋人,为何就逃往热河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咸丰帝到底有多可怕,咸丰帝为什么这么怕西方列强,咸丰帝历史事件

    上图_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然而,作为明、清两大帝国的首都,北京城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其城防不可谓不坚固,驻军又不可谓不多,加之清军主场作战、以逸待劳,咸丰完全有条件像当年的明代宗那样组织一场荡气回肠的北京保卫战,或许能一举扭转战局也未可知。可是,在面对区区2万余敌军、且其兵锋尚未抵达北京城下时,坐

  • 明朝的覆灭,最主要的原因不在君王,而在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覆灭的十大因素,明朝衰败从哪位皇帝开始,明朝最终衰败的原因

    可能正是因为明朝君王的平淡,很少有什么功绩流传下来,所以后世编撰起来更加容易一些,说起明朝的历史,自然离不开他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人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回过头,我们看看整个中华5000年的历史当中,大部分在诸侯中脱颖而出的都是以前的贵族,或者父辈就曾经是达官显贵,还像朱元璋这样,由一个普

  • 洪武年间倭患盛行,日本还斩杀明使,朱元璋为什么不东征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为何不东征日本,朱元璋打日本的原因,朱元璋为什么把倭国设为不征之国

    洪武元年,朱元璋派永嘉侯朱亮祖镇守广东,并且发书给日本诸国(当时日本处于分裂时期)希望建立友好关系,双方一起消灭倭寇。不过,日本却装糊涂,说倭寇是九洲海贼所为,日本政府压根就不知道。洪武二年,朱元璋又派使臣出使日本,“两国相交、不斩来使”,日本竟然斩杀明使。朱元璋勃然大怒,史书记载“帝愠甚”,虎将李

  • 此人对朱元璋一个小小的善举,换来家族300年荣华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还专门找寻当年的救命恩人,朱元璋一生最大的功绩,朱元璋最惨的下场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位农民皇帝,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其实朱元璋的童年已经不能用不好来形容了,而是十分的惨!朱元璋小时候每天生活在自家祖传的茅草房中,这个茅草房采光极好、冬凉夏暖,冬天刺骨的寒风轻易刮进屋里,夏天有闷热潮湿、蚊虫遍地。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元璋家里已经不是穷了而是惨,所以他很小就找

  • 王安石为官清廉,为何他却举荐了一位小人,自己还被反咬了一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安石个人简介,王安石40首诗,关于王安石做官的评价

    邓绾,字公约,成都双流人。宋史里写他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并且殿试成绩是礼部第一,要知道宋朝是极其重文轻武的一个朝代,而且北宋人口众多。有别于隋唐,北宋的科举制度相对公平,除了门阀世家,其他阶层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改变命运,所以宋朝的科举竞争非常激烈,真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不仅学业出色,邓绾